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聚酰胺对独脚金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研究



全 文 :·!#· $%&’()(*+&, -.(+/0/ 1%23 4/0/&%5. 6 -,(+(5&, 7.&%8&5*,*39: ;##< =2,9: >*,? ;# @*? A
收稿日期:;## B C; B #A
作者简介:陶艳 D C松,G8&(H:.0H!CF 9&.**? 5*8? 5+。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木豆叶等 I 种岭南常用中草药质量标准化研究” D ;##IJ#;#C#A E。
独脚金为玄参科植物独脚金 !#$%& &’$&$(& D H? E
K? L)M/? 的干燥全草,又名独脚柑、疳积草、消米
虫。最早见于《生草药性备要》,具有健脾消积,
清热杀虫之功效,主治小儿伤食,疳积黄肿,夜
盲,夏季热,腹泻,肝炎等症。独脚金属为玄参科
的半寄生或寄生性杂草。夏、秋二季采收,洗净,
晒干。在亚、非洲、澳大利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
约有 I# 种,黄独脚金 N)%(3& &0(&)(5&、埃及独脚金
N? ./%8*+).(5&、独脚金 N? 3/0+/%(*(’/0 三种是亚热带
地区重要的有害杂草。前人对独脚金的研究报道很
少,只是民间用药,主要用于小儿疳积;文献中未
见有对独脚金成分研究方面的报道。本文作者通过
药效学实验验证了独脚金抗炎活性很强,且确定其
活性部位为总黄酮成分,并从中提取分离得到 ; 个
有代表性的单体化合物芹菜素和槲皮苷;并以槲皮
苷为对照品研究独脚金总黄酮的聚酰胺分离纯化工
艺,优选最佳工艺及参数,为独脚金的总黄酮纯化
的中试和工业化大生产提供可靠依据,也为独脚金
的制剂研究奠定基础。
! 仪器与材料
! ! 仪器 G B O= 电子天平 D沈阳龙腾电子量程仪器
厂 E;PJQ1R> B >ON 分光光度计 D上海仪器三厂 E;
NK4>SHH 4- B J- 7HRN 高速离心机 D美国 E;TL B
;U型真空干燥箱 D上海实验仪器总厂 E;GVGHS W B
C### 旋转蒸发仪 D日本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E;N&%)*%(20
U7CC#N电子天平 D德国 E;N&%)*%(20 -7;;J1电子天平
D德国 E;SX2&Y%* 艾科浦 R 系列纯水机; NZT B 1
聚酰胺对独脚金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研究
陶 艳 C,黄 松 ;,罗明 ,马 兰,赖小平,陈建南 D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广州 JC###I E
摘要:目的 研究聚酰胺分离纯化独脚金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独脚金样品溶
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考察多个工艺参数。结果 聚酰胺对独脚金的总黄酮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其吸附分
离工艺条件的药液浓度为 C? C; [ ;? ;A 83 \ 8H,以 ;U> \ . 吸附速率进行吸附,佳。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分离效果良好,适于独脚金中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关键词:聚酰胺;独脚金;总黄酮;纯化分离
中图分类号:4;A? C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C##! B #$%&’ () #*+,-,$.() ,)& /%-.0.1,$.() (0 2($,3 43,5()*6 0-(7 !#$%& &’$&$(& 89 : ; <$=* >.$? /(3’,7.&*
$SK V&+,ZRS@Q N*+3,HRK W(+3,(,WS H&+,HSO ^(&*Y(+3,-ZG@ =(&++&+ D1/_/,*Y8/+) 6 4/0/&%5. -/+)/% *‘
@/a 1%230,Q2&+3M.*2 R+(_/%0()9 *‘ -.(+/0/ W/’(5(+/,Q2&+3M.*2 JC###I,-.(+& E
@A6$-,1$:;AB*1$.5* $* 0)2’9 )./ )/5.+(X2/ 5*+’()(*+ ‘*% 0/Y&%&)(+3 &+’ Y2%(‘9(+3 )*)&, ‘,&_*+/0 ‘%*8 !#$%& &’$&$(&
D H? E K? L)M/? b9 7*,9&8(’/? C*$?(&6 $*)&, ‘,&_*+/0 5*+)/+), (+ )./ 0&8Y,/ 0*,2)(*+ *‘ !#$%& &’$&$(& D H? E
K? L)M/?,’/)/5)/’ b9 R> 0Y/5)%*Y.*)*8/)%9,(0 20/’ &0 )./ (+’/c? N*8/ )/5.+*,*3(5&, Y&%&8/)/%0 &%/ *b0/%_/’ b9 0(+3,/
‘&5)*% *b0/%_&)(*+? D*6%3$6 7*,9&8(’/ .&0 3**’ &b0*%b(+3 /‘‘/5) *+ )*)&, ‘,&_*+/0 *‘ !#$%& &’$&$(& D H? E K? L)M/? $./
,(X2(’ 5*+5/+)%&)(*+ *‘ ()0 &b0*%b(+3 &+’ 0/Y&%&)(+3 )/5.+*,*3(5&, 5*+’()(*+ (0 C? C; [ ;? ;A 83 \ 8H &+’ &) )./ &b0*%b(+3
0Y//’ *‘ ;U> \ .? $./ /,2)(*+ /‘‘/5) *‘ b,/,‘() ‘*% 0/Y&%&)(+3 &+’ Y2%(‘9(+3 )*)&, ‘&,_*+/0 ‘%*8 !#$%& &’$&$(& D H? E K? L)M/?
<*’>(-&6:7*,9&8(’/; !#$%& &’$&$(& D H? E K? L)M/?;$*)&, ‘&,_*+/0;N/Y&%&)(*+ &+’ Y2%(‘(5&)(*+
·工艺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年 $月第 ! 卷第 % 期
上样液浓度 $ %&·%’ ( #
)* )+!
#* ,-
#* ,.)
吸附量 $ %&·& ( #
+!* /,
+!* ,#
+!* )0
上样液浓度 $ %&·%’ ( #
#* +.)
#* )+,
#* #))
吸附量 $ %&·& ( #
+!* )#
+!* !+
+!* +#
1! 2循环水式真空泵 1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 2。
! # 材料 玄参科植物独脚金 !#$%& &’$&$(& 1 ’* 2
3* 4* 的干燥全草 1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陈建南研究员
鉴定 2;槲皮苷对照品 1供含量测定用,自制,56’7
检测纯度为 --8以上;聚酰胺 1 !. 9 ,. 目 2 1台州市
路格四甲生化塑料厂 2;所用试剂均为 :;级。
# 方法与结果 $! % & ’
# ! 聚酰胺的预处理 将聚酰胺用乙醇回流 ) < 左
右,然后将乙醇处理过的聚酰胺用蒸馏水洗至无醇
味,滤干水分,干燥即得。
# # 上样液的制备 取独脚金药材细粉适量,加入
0. 8乙醇 ,倍量,提取 !次,每次 .* / <,提取液浓
缩至无醇味,然后加 # =>水加热溶解,过滤,滤液
用水定容于 / ’,作为纯化工艺的上样液,上样液的
浓度为 )* )+ %& $ %’。
# (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槲皮苷
.* .#)/ &,用甲醇完全溶解后,定容于 #. %’容量瓶
中,得浓度为 #* )/. %& $ %’ 的标准溶液。分别精密
吸取标准液 #. ’、). ’、+. ’、,. ’、. ’、
#.. ’于 / %’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以甲
醇为空白,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 ?%处测定吸收
值 1: 2,以所测得的吸收值 1: 2为纵坐标,槲皮苷取
样量 1& 2 为横坐标,得回归方程 ) @ .* .+#) * A
.* ..--; # @ .* --- -。结果槲皮苷在 #)* / & 9 #)/* .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 & 聚酰胺对独脚金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及解析试验
将已处理好的聚酰胺,准确称取约 )* .. &,再精密移
取上样液 #.. %’,置 )/. %’锥形瓶中,摇匀,将聚
酰胺投入其中,然后每 #. %B?振摇 !. C,持续 ) <,
再静置 )+ <,使其充分吸附后,测定吸收值 1: 2。将
已吸附饱和的聚酰胺滤出,于滤纸上吸干样液,置于
)/. %’锥形瓶中,再精密加入 0. 8乙醇 #.. %’,每
#. %B?振摇 !. C,持续 ) <,静置 )+ <后,测定吸收
值 1: 2,计算其饱和吸附量为 +,* #/ %& $ &,洗脱率为
-!* !0 8。两种试验结果都比较理想,故选择聚酰胺
对独脚金总黄酮进行纯化试验。
# ) 聚酰胺动态吸附量试验 将已处理好的聚酰胺,
准确称取约 )* .. &,装入层析柱,再精密移取上样液
/. %’,上样,以 ) => $ < 流速过柱,收集过柱液,
定容于 / . %’,测定吸收值 1: 2,计算得动态吸附量
为 +!* ! %& $ &,;DE为 .* ,0 8。
# * 原液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将已处理好的聚酰胺,
准确称取 ,份,每份约 )* .. &,装入层析柱,再精密
移取 , 份上样液,每份 /. %’,分别加入 .、#.、
).、!.、+.、/. %’ 水,混匀后,上柱,以 )=> $ <
流速过柱,过柱液定容于 #.. %’容量瓶中,测定吸
收值 1: 2,试验结果见表 #。聚酰胺在现有上样液浓
度条件下,对总黄酮的吸附不受其浓度的影响,故现
有浓度就可作为上样浓度。
表 ! 原液浓度对吸附的影响考察表
# + 流速对吸附的影响 将已处理好的聚酰胺,准确
称取 , 份,每份约 )* . &,装入层析柱,再精密移取
, 份上样液,每份 /. %’,上柱,分别以 #=> $ <、
)=> $ <、!=> $ <、+=> $ <、/=> $ < 流速过柱,过柱
液定容于 #.. %’ 容量瓶中,测定吸收值 1 : 2,根据
试验结果可知,过柱液控制在 )=> $ < 较佳。结果见
图 #。
图 ! 流速对聚酰胺吸附的影响
# , 泄漏曲线的考察 将已处理好的聚酰胺,称取
)* . &,装入层析柱,再移取上样液 #/. %’,上柱,
分别以 )=> $ < 流速过柱,每个流分收集 #. %’,测
定并计算流分中总黄酮的浓度。由图 )可以得出当上
样体积为 +. %’时,总黄酮开始泄漏,因此聚酰胺的
最佳上样量应控制在 ++* . %& $ & 以内,当上样体积
为 #.. %’时,聚酰胺达到饱和吸附状态。
图 上样体积对聚酰胺吸附的影响
·!#· $%&’()(*+&, -.(+/0/ 1%23 4/0/&%5. 6 -,(+(5&, 7.&%8&5*,*39: #;;< =2,9: >*,? #; @*? A
! # 洗脱剂的选择 将已处理好的聚酰胺,准确称
取 !? ;; 3,装入层析柱,再精密移取上样液 B; 8C,
加入等量水,混匀后,上柱,以 #D> E . 流速过柱,
然后依次用蒸馏水 #;; 8C、#; F G)HI、B; F GJ
)HI、 K; F G)HI、 脱,洗脱液流速控制在 #D> E .,蒸馏水洗脱液先收
集 B; 8C # 份,再 #B 8C A 份,其余洗脱液分别收
集 #B 8C A 份。通过 I-, M N3 粉反应等一系列黄酮
鉴别反应发现 L O P 瓶不含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测定
K O ## 瓶吸收值 Q R S。初步确定其洗脱条件:先用蒸
馏水洗去水溶性杂质,再用 #; F G)HI洗去酚类成
分,然后用 部分。结果见图 !。
图 ! 洗脱剂的选择考察曲线图
! $% 洗脱用量的考察 将已处理好的聚酰胺准确称
取 !? ;; 3,装入层析柱,再精密移取上样液 B; 8C,
上柱,以 #D> E . 流速过柱,然后依次用蒸馏水#;;
8CQ条件 LS、#B; 8CQ条件 #S、!;; 8CQ条件! S,#; F
G)HI#;; 8C,脱液流速控制在 # D> E .,弃去蒸馏水洗脱液和 #; F
G)HI洗脱液,每种条件下 ! 分,L 号定容为 #;; 8C,# 号和 ! 号定容为 B;
8C,测定吸收值 QR S,计算出总黄酮含量,然后将
总固物重。由表 #可知,解吸洗脱溶媒 最佳用量为 #B; 8C。
表 洗脱用量考察表
! $$ 聚酰胺的重现性及精制度考察 按照上述因素
考察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实验,独脚金总黄酮
含量为 PB? !A F,4T1 为 ;? A; F,说明纯化工艺
重现性好,且独脚金总黄酮精制度可达 #BA? BA< F。
Q精制度 U纯化后总黄酮含量 E纯化前总黄酮含量 V
L;; F S
& 讨论
& $ 聚酰胺为优质聚己内酰胺 Q尼龙 S,主要用于分离
黄酮一类的小分子物质。聚酰胺的层析原理为氢键作
用,由于各分离物质与聚酰胺之间氢键强弱不同而得
到分离。本试验主要是利用聚酰胺来富集纯化独脚金
中的总黄酮,分离度要求不高,综合流速等各方面因
素,故选择 !; O P;目聚酰胺。
& ! 本文试验对槲皮苷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及不
同空白溶剂包括甲醇、不同浓度的乙醇及水在 #;; O
A;; +8 范围内作全程扫描,发现槲皮苷及供试品溶
液在 #P; 和 !A; +8波长处有吸收,且对空白扫描确
定溶剂在两个波长处均无紫外吸收,结合独脚金供
试品溶液高效液相图谱,显示其黄酮类化合物均在
!A; +8处有吸收,因此选择 !A; +8作为测定波长。
& & 本文对聚酰胺进行上样液的浓度、上样流速、洗
脱液的浓度及用量等具体的工艺参数考察,试验结果
表明聚酰胺在现有已知上样液浓度条件下,对总黄酮
的吸附不受浓度的影响,故现有浓度就可作为上样浓
度;分别考察了 L D>、# D>、! D>、A D>、B D>的
上样流速,当流速过大时,独脚金总黄酮还来不及被
聚酰胺吸附就泄漏下来,故必须控制适当的流速,以
保证独脚金总黄酮被聚酰胺所吸附;乙醇洗脱浓度也
很重要,不同浓度的乙醇能洗脱不同极性的黄酮化合
物,为了使尽可能多的总黄酮洗脱下来,分别考察使
用 #; F、B; F、K; F、G)HI洗脱了大约 A F的总黄酮,B; F G)HI洗脱了
大约 LB F的总黄酮,K; F G)HI洗脱了大约 A! F的
总黄酮,此可知总黄酮主要集中在 B; F G)HI、K; F G)HI和
蒸馏水洗去水溶性杂质,再用 #; F G)HI 洗去酚类
成分,然后用 脱部分;洗脱用量对工艺研究也很重要,随着蒸馏水
用量的依次增加,虽然总固物有所减少,但同时总黄
酮的洗脱量也随之减少,而 !种洗脱条件所得的总固
物中总黄酮含量却相差无几,均为 PB? ! F以上,故确
定洗去杂质的蒸馏水用量为 #;; 8C;前 #B; 8C 总固物重 E 83
总固物中总黄酮含量 E F
L 号 Q#;;8C S
# 号 QB;8C S
! 号 QB;8C S
条件 L
洗脱量 E 83
LL;? L? P#
!L#? AP
PB? !<
条件 #
洗脱量 E 83
L<;? !<
L;? PP
L? BK
!LL? LA
PB? !P
条件 !
洗脱量 E 83
LL;? AK
L? BB
!;K? LA
PB? L#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年 $月第 ! 卷第 % 期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汤建成 ’ &() %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中药制剂研究。电话:$+)& % +##(,--,./012:34056&()7 81509 :;/。
糖尿病足病 ’ <10=341: >;;4,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病又称糖
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属于中医
“消渴”、“脱疽” 的范畴,好发于四肢末端,以
下肢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肢端疼痛、感染、溃
疡、坏疽。糖足颗粒原方源自临床验方,由黄芪、
赤芍、玄参、防己、金银花等中药组成,具有扶正
活血、解毒通络的功效。根据本方中药化学成分和
文献资料报道,确定其工艺路线为:药材以水提取
后,采用乙醇醇沉法进行纯化,并通过沸腾制粒制
成颗粒剂。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条件进行
优化,以颗粒吸湿性、成型性、流动性为指标考察
不同辅料配比对制剂成型工艺的影响。现将制备工
艺研究报道如下。
.4@A洗脱下来的总黄酮为 (+ B以上,后 +$ /C (+ B
.4@A洗脱下来的总黄酮只占约 &9 + B,故确定解吸
洗脱溶媒 (+ B .4@A的用量为 #+$ /C。
! # 本试验考察聚酰胺重复上样 !次后,总黄酮吸附
率低于 ,$ B,因此需要再生。其再生利用方法是:
用 !B左右的 D0@A 溶液静置浸泡、清洗 ’处理时不
宜剧烈搅拌,应缓慢,防止将聚酰胺粉搅得过于细
碎 *,然后再用蒸馏水将聚酰胺粉洗至中性即可。一
般再生次数不宜超过 !次。
参考文献:
E & F吴梅林,周春山,钟世安,等 9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银杏活性化合
物的工艺研究 E G F 9 中南药学,#$$+,! ’# *:)+ % ))9
E# F周小华,陈器,吴方国 9 <#-& 树脂分离纯化黄芩总黄酮的研究 E GF 9
离子交换与吸附,#$$#,& ’& *:!, % --9
E ! F卢艳花 9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EH F 9 化学工业出版社,
#$$+:I
E-F杨洋,陈朝勇,韦小英,等 9 竹叶黄酮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 E GF 9
食品科技,#$$-,& ’#+ *:&#, % &!$9
’编辑:修春,邓响潮 *
糖足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汤建成,王溶溶,陈丹菲,潘建明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杭州 !&$$#! *
摘要:目的 研究糖足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出膏率和芍药苷总量为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提条件;以颗粒
吸湿性、流动性和成型性为指标,筛选颗粒最佳辅料与配比。结果 最佳水提工艺为药材加 &$倍量水,煎煮 #次,
每次 &9 + J;制备糖足颗粒的最优处方组成为:#份浸膏与 !份辅料 ’乳糖K糊精 L # K &的混合辅料 *混合制粒。结论
该工艺科学合理,简便实用,质量稳定。
关键词:糖足颗粒;正交试验;工艺研究
中图分类号:M#-9 # 文献标识码:N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0%1)* 2,3+*)4)5( )6 !#$%& 7.0*&40
ONDP G105:J356,QNDP M;56R;56,SA.D <05>31,TND G105/156 ’UJ3V1056 W58414X43 ;> SJ15383 H043R10 H3Y1:0,A056ZJ;X
!&$$#!,SJ150 *
89:%.03%:;9<,3%1=, O; ;[41/1Z3 4J3 [R3[0R041;5 [R;:388 ;> !#$%& PR05X209 >,%+)’: Q14J 4J3 [0843 % >;R/156 R043 05Y
4;402 :;54354 ;> [03;51>2;R15 08 4J3 15Y3\38, 4J3 ;[41/02 ]043R % 3\4R0:41;5 :;5Y141;5 ]08 8:R3353Y =^ ;R4J;6;502 Y381659 Q14J
J^YR;8:;[1:14^, >2X1Y14^ 05Y >;R/0=1214^ 08 4J3 15Y3\38, 4J3 0[[R;[R1043 R041; ;> 4J3 3\:1[1354 05Y 4J3 >;R/X20 ]3R3 8323:43Y9
?,:&4%: OJ3 ;[41/X/ ]043R % 3\4R0:41;5 :;5Y141;5 ]08 08 >;22;]8:&$ % >;2Y ]043R,Y3:;:41;5 >;R # 41/38 05Y &9 + J;XR >;R 30:J
41/39 OJ3 ;[41/02 R041; ;> 4J3 3\:1[1354 05Y 4J3 >;R/X20 >;R [R3[0R041;5 ;> O056ZX 6R05X238 ]3R3 4]; [R;[;R41;58 ;> 4J3 3\4R0:4 05Y
4JR33 [R;[;R41;58 ;> 4J3 3\:1[1354 ]J1:J :;581843Y ;> 20:4;83 05Y Y3\4R15 ’# K &, ’ _ ’ * 9 @)*34&:1)* OJ3 43:J5;2;6^ 18 3>>3:‘
41a3,8:13541>1:,R308;50=23,05Y [R0:41:029
A,(B).’:: !#$%& 6R05X20;@R4J;6;502 Y38165;TR;:388 R3830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