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瓜蒌红药甘草汤与西药治疗带状疱疹50例临床观察



全 文 :瓜蒌红药甘草汤与西药治疗带状疱疹 50例临床观察
刘 军 ,刘超越
(梨树县双河乡卫生院 ,吉林 梨树 136517)
  关键词:带状疱疹;疼痛;辨证论治;瓜蒌红花甘草汤
  中图分类号:R252.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4813(2010)02-0247-01
作者简介:刘 军(1963-),男 ,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 、外科临床。
  笔者运用《赤水玄珠》瓜蒌红花甘草汤治疗带状
疱疹 50例 ,并设西药组 50例作对照 ,收到较好的疗
效 ,现报告如下 。
1 临床资料
100例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两组:瓜蒌红花甘草
汤组 50例(治疗组),男 22例 ,女 28例;年龄 18 ~ 30
岁9例 ,30 ~ 40岁 12 例 , 40 ~ 40岁 10例 , 50 ~ 60岁
10例 ,60岁以上 9 例;病程 3 ~ 7 d 20例 ,7 ~ 10 d 20
例 ,10 ~ 14 d 6例 ,14 d以上4例;发病部位:头面颈部
12例 ,胸肋腰腹部 23 例 ,上肢 6例 ,下肢 9例。西药
组50例(对照组),男 26例 ,女 24例;年龄 20 ~ 30岁
11例 ,30 ~ 40岁 15例 ,40 ~ 50岁 10 例 , 50 ~ 60 岁 8
例 ,60岁以上 6例;病程 4 ~ 7 d 20例 ,7 ~ 10 d 15例 ,
10 ~ 14 d 8例 ,14 d以上 7例;发病部位:头面颈项部
8例 ,胸肋腰腹部 26例 ,上肢 6例 ,下肢 10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药物组成:瓜蒌 150 g ,红药 10 g ,全蝎
10 g ,生甘草 10 g 。煎服法:加足量水 ,温火水煎 2次 ,
每次 20 min ,共取药液 600 mL ,分早晚 3次服用 。
2.2 对照组 聚肌胞 2 mg ,肌注 ,隔日 1次 ,维生素
B1100mg ,肌注 ,每日 1次 ,维生素 B12 500 μg ,肌注 ,
每日 1次 ,吗啉呱 0.1 g 口服 ,每日3次 ,维生素C 0.1
g ,口服 ,每日 3次 ,平痛新 20 mg ,口服 ,每日 3次。必
要时可服用可待因 30 mg 。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 ,皮疹结
痂脱落 ,皮肤完全平复 ,无后遗神经痛;好转:皮疹结
痂脱落 ,皮肤完全平复 ,但有轻微后遗神经痛;无效:
治疗后未见好转或加重。
3.2 结果 瓜蒌红花甘草汤组均痊愈 ,西药组痊愈
46例 ,好转 4例。
3.3 两组疗效分析 见表 1。
表 1 两组疼痛终止 、皮疹结痂 、消退及用药时间比较 d
组 别 疼痛终止 皮结痂 皮疹消退 用药
治疗组 2.2±0.14## 2.5±0.10## 4.9±0.10##3.10±0.18##
对照组 11.0±0.09  12.0±0.09  15.5±0.17  16.02±0.18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1。
4 讨论
带状疱疹属于祖国医学之“缠腰火丹”“蛇串疮”
范畴 。一般认为 ,是由于肝气郁结化火 ,脾经湿热内
蕴 ,外溢肌肤而生 ,或外感毒邪 ,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
致 。临床常用清肝利湿法 ,以龙胆肝汤为其代表方
剂 。现代医学认为:是由病毒感染所致 ,治疗上以抗
病毒及对症处理为原则。
本病临床主症有两点:一为皮疹 ,一为疼痛 。其
皮疹特点:于皮损处先出现红斑 ,继则可见簇集水疱 ,
严重者为血疱 ,此乃热毒炽盛 ,损伤血络之象;其疼痛
特点 ,在未出现皮疹前 ,先有皮损处感觉过敏 、麻木 、
疼痛等 ,疼痛性质为火灼样或针刺样 ,剧烈难忍 ,夜不
能寐。祖国医学认为:“通则不痛 ,不通则痛” ,此乃血
瘀络阻 ,另外 ,本病多伴有口干 、口苦 、心烦易怒 ,大便
干结 、小便短赤等内热炽盛之证。其病机有二:一为
热 ,一为瘀 。热乃毒热炽盛 ,瘀为血瘀络阻。热为因 ,
瘀为果 。故应以清热解毒为主 ,活血化瘀为辅 。本方
出自孙一奎《赤水玄珠》引黄古谭方 ,现代名医秦伯未
先生善用此方 ,治疗带状疱疹。
秦伯未先生说:“此方原系明代医学家黄古谭的
经验方 。方中瓜蒌用量为红药 、甘草之十数倍 ,量大
而力宏 ,有清热解毒 、活血通络之功 ,临床常用此法治
疗乳痈之人 ,佐以少量红花增其通络之功 ,甘草增其
解毒之效。全蝎能散结通络 ,解毒止痛 ,原方加此一
味 、止痛之力明显提高 。4药相伍 ,共奏清热解毒 ,活
血通络 ,散结止痛之效 ,切合病机 ,故能收到良好的疗
效 。
(收稿日期:2010-01-09)
—247—
第26卷第2期
2010 年 4月
长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26
4 , 2010
DOI :10.13463/j.cnki.cczyy.2010.0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