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菌和抗肿瘤活性 ,而且保留了原药材的稳定性和活
性。在中性条件下用醚反复萃取苍耳热水提取物 ,醚
层用无水 Na2 SO4处理 ,干燥并浓缩 ,用甲醇溶解浓
缩物。甲醇溶解液依次采用二氯甲烷-醋酸乙酯与硅
胶柱色谱的 T LC、甲醇 -水系统的 HPLC处理 ,采用
气 -质联用进行检测。
268 由担子菌类蘑菇蕈朴或灰树花得到的活性成
分用作抗肿瘤制剂
JP 2005132810-A
本品中的活性成分 EEM-P是由担子菌类蘑菇
蕈朴 ( nameko )或灰树花 ( mai take)用水或亲水性溶
剂提取 ,分子筛分离 ,收集其水溶液具紫外最大吸收
波长为 255~ 260 nm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制得 ,分子
量为 6 000~ 10 000,最大红外吸收分别出现在
3 220、 1 572、 1 395和 987 cm- 1 ,含蛋白质 60% ~
70% ,糖 10%~ 20% 、甘氨 酸 11. 2%、 丙胺 酸
10. 1% 、缬氨酸 6. 7% 、丝氨酸 6. 6% 、亮氨酸 6. 7% 、
天冬氨酸 12. 6%、谷氨酸 13. 2% ,均以葡萄糖和半
乳糖为糖基。生物活性物质 EEM-PN具有一个葡萄
糖结构 ,最大红外吸收分别出现在 3 235、 1 556、
1 396和 1 033 cm- 1 ,含蛋白质 38%~ 48% , 糖
14%~ 24% 、天冬氨酸 12. 2%、谷氨酸 13. 9% 、甘氨
酸 10. 9%、丙胺酸 11. 3% 、缬氨酸 6. 8% 、丝氨酸
6. 5%、亮氨酸 6. 9% 。上述活性成分可制成抗肿瘤、
抗过敏、免疫促进和抗氧化制剂 ,本品还可用于制作
保健食品。
269 用含黄芩属、甘草属等植物提取物的制品增强
化疗药物的抗肿瘤疗效
US 2005106473-A1
本品由黄芩属、甘草属、枣属和芍药属植物提取
物、一个载体以及化疗药物组成 ,能显著增强化疗药
物的抗肿瘤活性 ,抑制肿瘤生长 ,改善化疗患者的生
存质量 ,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 ,调节血液和免疫活
性。本品还可用于提高药物在治疗病毒感染和肿瘤
方面的治疗指数 ,降低药物的毒性 ,如骨髓抑制、免
疫力抑制反应、腹泻、外周神经病、恶心或呕吐、发
烧、肝功能失调和心脏毒性。
270 大团囊虫草提取物有助于改善受损的神经细
胞和记忆力减退
KR 2005028408-A
本品为大团囊虫草 Cordyceps ophioglossoides
( Eh renb. ) Link的提取物 ,可用于改善受损的神经
细胞和记忆力 ,主要是抑制 β -淀粉状蛋白引起的神
经细胞毒性 ,修复由 β -淀粉状蛋白引起的记忆减退
等 ,有效地防治老年性痴呆。 本品为口服或非口服。
口服剂型包括片剂、丸剂、粉剂、颗粒剂、胶囊、液体
制剂、乳剂、悬浮液、糖浆剂。该提取物的剂量为 10~
1 000 mg /kg ,以 50~ 100 mg /kg为佳。
271 淡黄木层孔菌子实体提取物治疗呼吸系统炎
症、糖尿病 ,促进酸性菌的生长
KR 2005020542-A
本品为淡黄木层孔菌 Phel linus gilvus ( Schw . )
Pat子实体用水、醇或水和醇的混合溶剂提取得到
的。具有抑制呼吸系统炎症 ;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通
过抑制 α-葡糖苷酶 (包括麦芽糖酶、蔗糖酶、α-淀粉
酶 )的活性治 ,糖尿病 ,以及促进乳酸菌 (特别是嗜酸
乳杆菌 )的生长等功效。
272 海藻提取物用于抑制炎症 ,防治炎性反应
US 2005196410-A1
本品由海藻提取物和氮供体组成 ,用于抑制与
炎症相关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大肠炎、
肝炎 ,以及神经胶质细胞和脑细胞炎症 ,预防健康哺
乳动物的炎症反应 ;对易感染或遭受 C-反应性蛋白
升高或炎症水平升高的患者有效 ;抑制内皮机能障
碍。海藻提取物可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人体细胞质或
细胞环境内分子与原子相互作用异常导致的炎症 ,
抑制人细胞基质中自由基产生的副作用 ;促进细胞
基质和细胞环境中 NO生成。 海藻提取物具有显著
的抗炎活性和其他对细胞表面单核细胞黏附内皮表
面的抑制作用。与从动物细胞得到的肝素相比 ,由植
物细胞得到的成分具有较少的肽残留 ,这样降低了
过敏反应 ,具有较少的免疫原特性。因为海藻提取物
源自植物细胞 ,不会引起致命性或严重的朊病毒疾
病 ,如疯牛病 ;无活化血小板因子 IV作用和导致的
血小板免疫性综合损伤。 本提取物还可保护和强化
内生乙酰肝素的结构和作用 ,对内皮表面抗炎活性
优于血浆抗凝作用。
273 大豆、胡麻、绿豆的蒸馏部位用于治疗皮肤损
伤、皮肤病 ,促进细胞再生和生发等
US 2005112219-A1
本品由大豆、胡麻、绿豆或抗微生物草药组成。
将大豆、胡麻和绿豆用乙醇溶液 (体积分数 15%以
223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6年第 21卷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