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毛麻楝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第 14 卷第 1期 云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V o l , 14 N o
毛麻谏化学成分的研究①
陈建谭 谢金伦 毛德伦
(云南大学化学系 )
刘 润 民
(昆明医学院植化室 )
摘要 本文报道从云南西双版纳采集的毛麻糠茎皮干粉中分离鉴定的 12 个化合物 . 经
IR
,
M S
, ’ H N M R
, ` 3C N M R 及衍生物制备等方法 , 确定其结构为 : 正十六酸 ( 1 ) 、 正二
十四酸 (2) 、 正二十六酸 (3) 、 正二十九酸 (4) 、 正三十酸 (5) 、 正二十一烷 ( 6) 、 正三十二
烷 (7 ) 、 乡一谷幽醇 (8 ) 、 胡萝 卜贰 ( 9) 、 甘油一 1一十六碳酸醋 (1 0) , 16 一经基一9一十六碳烯酸
(2 ) 及甘油一 l一十八碳烯酸 (△ 9, ’ 。 , z ) 一 3一葡萄糖贰 ( 12) . 其中 ( 12 ) 是未见报道的新化
合物 `
关扭词 株科 , 毛麻株 , 甘油一 1一十八碳烯酸 (△ 9, ` 0 , z ) 一3一葡萄糖贰
毛麻棣 ( hC u k r as ia ta b u al r is v a r . , e lu t in a (W a l l ) K i n g ) 系棣科棣属植物 , 是麻棣
(hC uk
r as l’a t ab “ 勿 isr A . uJ s ) 的一个变种 . 我们对采集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毛麻棣茎皮干
粉首次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 . 本文对新化合物 ( 12) 的分离鉴定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 其
余已知化合物从略 .
株科植物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癌 、 杀虫作用 , 引起英 、 法 、 日及南非等国重视 , 我国
民间早已知道由苦株皮及籽的浸取液 , 用于杀虫 .
1 实验仪器
A L PH A
,
C EN T A U IR
,
F T一 IR 红外光谱仪 ( K B r 压 片 ) ; F i n n ig a n 4 5 10 型 和
G C / M S一Q lP 00() 型质谱仪 ; B ur k er A M一 40 核磁共振仪 , T M S 内标 ; 显微熔点测定
仪 (温度计未校正 ) ; 柱层析用硅胶 (20 于 30 目 , 上海五四化学试剂厂 ) ; 溥层层析硅胶
(青岛海洋化工厂 ) , 10 %硫酸乙醇溶液作显色剂 .
2 提取分离
毛麻棣茎皮干粉 k4 g , 用丙酮冷浸 、 回流浓缩提取液至小体积 , 用 1: 1 的甲醇一水将
其溶解 . 分别用石油醚 、 乙醚 、 氯仿萃取 . 石油醚萃取液浓缩得浸膏 , 硅胶装柱 , 用石油
醚 1% 、 2% 、 5% 、 10 % 、 20 % 、 30 % 、 4 0% 、 50 % 、 60 % 的石油醚一丙酮进行梯度洗脱
. 从 50 %部份洗脱液 , 经浓缩有结晶析出 , 将结晶用 1 : 1 的石油醚一丙酮反复柱层析 , 得
到的结晶用氯仿一甲醇重结晶两次 , 得白色粒状结晶 ( 12) . ( 12 ) 不溶于石油醚 、 氯
仿 ; 微溶于乙醚 、 甲醇 , 易溶于 卜 1 的氯仿一甲醇及毗吮 , 在 9 ; 1 的 C H 1C 3一 C H 3O H
中溥层层析 , R f二 0 . 54 , 用硫酸显色为紫红色 .
3 结构鉴定
① 19 卜04 一 03 收稿
一 5 1一
云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第 14 卷
甘油 一 1一 卜八 碳 烯 酸 酝 仁人 ” · ’ o , Z ) 一3一葡 葡 糖 贰 为 白 色 颗 粒 状 结 晶 ,
m p 20 6一Zo s oC , 元素分析 C 2 7 H 5、 ,0 9 , 计算值 · ( 0,o ) : C 6 2 . 5 5, H 9 . 6 5 ; 实测值 ( % ) :
C 6 2
.
3 2
,
H 9
.
4 3 xR (
c m
一 , ) : 3 4 0 0 ( O H )
,
1 73 0 ( C = O )
,
16 4 7 ( C = 〔’ ) , 1 13 0 ,
10 7 5
, 】0 3 5 , 8 6 0 及 7 18 由红外光潜判断结构中含有 O H , C = O , C 二 C 等基团 , 其中
1 13 0
,
10 7 5
,
l o 3 5 e m
一 ’ 是毗喃糖的 C 一 O 贰键的特征 吸收峰 . M S ( 2 0 e V ) : 5 1 8 (M ` ,
l )
,
3 56 ( M 一C 6H 、。,O : , 1 ) , 1 6 3 ( l ) , 14 5 ( 2 ) , 1 2 7 ( 6 ) , 10 9 ( 19 ) , 9 6 ( 80 ) , 8 2
( 10 0 )
,
6 8 才4 8 ) , 5 7 ( 5 0 ) . ’ H N M R : 0 . 5 7 ( 3H , t , J 一 6 . 3 H z , e H ; ) , ! . 2一 5
( 2 6 H
,
m
,
C H Z )
,
2
.
0 2 ( Z H
,
m
,
W
l / : = 12
.
6H z
, 一 C H Z一C O 一O一 ) , 3 . 9 8 ( Z H , d d
J = 1 5 9
,
7
.
4
,
H z
, a 一 H )
,
4
.
17 ( Z H
,
d
,
J 二 8 . SH z , 6 `一 H ) , 4
.
2 7 ( ZH
,
dd
,
J 二 14 . 4 ,
5
.
1H z
,
C一 H ) , 4 . 3 2 ( I H , m , 5`一H ) , 4 . 4 6 , ( IH , d d , J 二 9 . 7 , 4 . 3H z , 2 `一H ) , 4 5 1
( I H
,
m
,
6一H ) , 4 . 5 6 ( IH , dd , J = 7
.
6
,
3
.
6H z
,
4
`一 H ) , 4
.
6 8 ( I H
,
d d
,
J 二 10 . 8 、
6
.
SH z
,
3
`一H ) , 4 9 3 (一H , d , J = 7 7 H z , 一`一 H ) , ` 5
.
5 0
,
5
.
5 3 ( ZH
,
m
, 一C H 二 C H 一 )
.
{ 3 e N M R : 一4 . 2 4 ( C 一 18 ) , 2 2 9 1 ( e一 7 ) , 2 5 . 8 6 ( e 一 7 ) , 2 6 . 6 5 ( e 一 12 ) , 2 9 . 5 8
(C 一6 , C 一 13 , C一 4 , C 一 1 5 ) 3 0 0 0 〔C一 5 , C 一 14 , 3 2 . 12 ( C 一 16 ) , 3 2 . 9 6 ( C 一 3 ) , 3 3 . 2 8
( C一 2 ) , 3 3 . 8 6 ( C一 1 1) , 3 5
.
5 7 ( C 一8 ) , 6 2
.
7 2 ( C一 6 ) , 7 0
.
3 4 ( C 一C ) , 7 1
.
6 1 ( (
’一 4` )
7 2
.
5 2 ( C一 a ) , 7 5
.
12 ( C 一6 ) , 7 5
.
9 4 ( C一 2` ) , 7 8
.
4 5 ( C 一 5` , C一 3` )
,
10 5
.
4 3 ( C 一 1` )
.
13 0
.
6 6 ( C一 10 ) , 13 0 . 8 7 ( C 一9 ) , 17 5
.
7 1 ( C 一 l )
.
从 `H N M R 图谱看 , 4 . 0一 5 . 6 p pm 之间的 峰形类 似糖贰 , M s 中 m / e 16 3 , 14 5 ,
127
,
10 9 是一组六碳糖的碎片峰 , 这说明结晶 ( 12) 可能含有六碳糖 . ’ , c N M R 谱中 ,
10 5
.
4 3
,
7 5
.
9斗, 7 8 . 4 5 , 7 1 . 6 1 , 7 8 . 4 5 , 6 2 , 7 2 p p m 一组数据 , 也证明结晶 ( 12 ) 是一个葡
萄糖贰 .
将结晶 ( 12 ) 的毗咤溶液在高效硅胶板上点样 , 在 1 : 1 (V / V ) 的浓盐酸一水的蒸汽
浴中进行溥层水解 , 水浴温度保持恒沸 , 水解 h4 , 取出溥板放置一昼夜 , 让水份及酸挥
发于净 , 再在溥板 上点葡萄糖的标准样 , 在正丁醇一乙 酸乙醋 一水 (4 : 5 : l) 中展开 , 硫酸
撇色烘烤 , 标准样在 R f二 .0 6 4 处出现 一个单一的黑色斑点 , 结晶 ( 1 2) 在 R f 二 .0 64 处也
出现一个黑色斑点 , 其颜色和 R f 值与标准葡萄糖样的完全一致 , 从 而进一步证明结晶
( 12) 是一个葡萄糖贰 .
从 ” c N M R 谱及其 D E P T 谱分析 : 175 . 7 1p pm 为梭 酸梭基或醋碳基的 吸收峰 ,
1 30
.
6
,
130
.
87 为 C = C 双键 , 双键的碳谱数据十分接近 , 说明这两个碳原子在分子中的
立体环境非常相似 , 因为整个碳谱上除碳基碳外无其他季碳 , 所以它们是一C H 一 C H一型
的双键 . 从 `H N M R 的偶合情况分析 , 它们是顺式结构 . 红外 7 1 8c m 一 , 吸收峰 , 进一步
证实双键的顺式结构 . 除了葡萄糖及一C H 一C H一叔碳外 , 只剩下一个叔碳 , 这预示着结晶
( 12) 不可能具有多环结构 , ’ H N M R 谱在 I ` 20 一 l . 50 p p m 之间出现很高的吸收峰 , 以及
, 3c N M R 在 29 . 58 和 30 .0 0 p p m 处出现两个很高的吸收峰 , 说明分子有多个亚甲基 , 再
结合 ” C N M R 谱 卜几许多峰都集中在 25 至 35 p p m 之间这一事实 , 可推测结晶 ( 12) 含
有长链月誉肪酸型结构 .
结晶 ( 12 ) 的 M S 谱中 , 次高质荷比峰是 35 6 , 为分子离子失去葡萄糖后的贰元峰 .
丧阅分 子量为 35 6 的标准质潜图 , 结 晶 ( 12) 的质谱图与 9一 十八碳烯酸 ( )z 一 2 , 3一 几
经基 甘油醋的标准质谱基本 一致 . 查 阅 9一 十八碳烯酸 ( )z 一2 , 3一二 轻基甘油 的标
一 5 2 一
第 1期 陈建谭等 : 毛麻糠化学成分的研究
准 ’ 3 c N M R 谱图 , 结晶 ( 12 ) 除开葡萄糖的六个峰外 , 剩下峰的数据及谱形都与 9一十
八烯酸一2 , 3一二经基甘油酷的标准 ’ 3C N M R 谱图吻合 .
甘油上剩下的一个经基 , 如果连接在两端 , 那么 ` ’ c N M R 谱应在 60 至 6 5P p m 之
间出现一个吸收峰 , 但结晶 ( 12 ) 在 60 至 70 p p m 之间除了葡萄糖的 C一 6’ 峰外 , 并没有
其他峰 , 由此说明 , 经基是连接在甘油的中间碳原子上 .
综合分析各 图谱提供的信息 , 确定结晶 ( 12) 的结构 为 : 甘 油 一 1一十八碳烯酸醋
(△ 9 , `0 , Z ) 一 3一葡萄糖贰 ( I )
6毛, , 。 o 卜,
?
,`
R
“ 3 4 5 6 7 8 ”
o C I于2 C H C H 2 0 C C H Z c H Z C H ZC l l : C H ZC H Z C H : C H
b 。 1 11
C H 。 C H ZC H Z C H ZC H 之 C H ZC I于。 C H Z C于I
1 8 1 7 1 6 1 5 1 4 1 3 12 1 1 1 0
参 考 文 献
1 Jo s eP h D e t a l
.
J hC
e m so e eP kr in rT
a n s , 197 8 : ( l )
: 2 8 5
2 R a g e t t li l e t a l
. 万亡I v hC im A c ta , 19 7 8 ; 6 1 : 18 14
3 C h a t t e rj e e B e t a l
.
p 勺 to e h绷 is r即 , t 974 ; 13 ( 1 9 ) : 2 0 12
4 梁晓天等 . 化学学报 , 19 75 ; 33 ( 1 ) : 35
5 S a x e n a M e t a l
. 加成。 n J hC e m , 19 86 : 2 5 B ( 10 ) : 10 8 7
6 C o n n o lly J D e t a l
.
j hC em OS
e
eP
r k in rT a n s
,
19 77 ; l : 187 5
7

s a d t le r s t a n d a r d e a r b o n 一1 3 e N M R s p e e t r a ” s a d t le r R e s e a r e h l a b o r a t o ir e s , s p ir n g G a r d e n S t r e e t ,
P h il ad e P hi a
,
P a
.
197 5 : V o l 17一 2 0 , 34 58
S t u d ie s o n C h e m 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o f
hC
u k r a s at ta b u la r is v a r
.
; e lu t in a (W
a ll ) K i
n g
C h e n J i a n t a n X ie J i n l u n M
a o D e l u n
( D
e P a r tm e n t o f C h e m i s t r y
,
Y u n n a n U 五iv e r s it y )
L i u R u n m i n g
(L a b
.
o f P h y t o e h e m i s t r y
,
K u n m in g M e d i e a l C o lle g e )
A b s tr a e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w e l v e e o m P o u n d
s w e er i s o l a et d a n d id e n t i if e d fr o m
hC
u k r as ia t a b u la r is v a r
.
v e lu r in a (W a l l ) K i n g ( fr o m X i sh u a n g b a n n a A u t
.
P r
.
Y u n n a n
p r o v i n e e )
.
o n th e b a s i s o f sp e e t r a l a n a ly s i s ( IR
,
M S
, ` H N M R
, ” C N M R )
,
P h y s ie o 一c h em i c al e o n s t a n t s a n d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t h e d e r iv a t iv e , t h e y w e r e id e n t i if e d a s
一 5 3 一
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第 14 卷
H e x a d e e a n o i e a c id ( l )
,
T e t r a e o s a n o ic a e id ( 2 )
,
H e x a c o s a n o i c a e id ( 3)
,
a c id (4 )
,
D o t r ia c o n t a n o ie a e id ( 5)
,
H e n e i e o s a n e
(8 )
,
a u e o s t e r o l (9 )
,
G ly e e r
o l l一h e x a d e e a n o a t e
(6 )
,
( 10 )
,
D o t r i a c o t a n e ( 7 )
,
N o n a e o s a n o i e
刀一s i t o s t e r o l
16一h y d r o x y一 9一h e x a d e c y l e n l c
a e i d (△ ’ 一 i s o a m b r e t t o li e a ( 1 1) , G ly e e r o l一 l一 o e t a d e e e n o a t e (△ ” , ’ 0 , Z )一 3-
g l u e o p y r a n o s id e ( 12 )
.
( 12 )
K e y w o r d s
o e t a d e e e n o a t e
M e ll a e e a e
,
15 a n e w e o m P o u n d
.
hC
u k r a s ia t a b u al r is v a r
.
v e lu t in a (W a l )K i n g
,
G l y
e e r o l一 l -
(八 9 , ’ ` , , z )一3一 g l u e o p y r a n o s id e
毕业生优秀论文摘要
凉味型卷烟 中凉味剂和烟碱的测定 , 化学系 91 届 学生 陈建
东 周帆 , 指导教师 刘松愈
· 获将等级 :省级学生优秀论文
摘要 凉味型卷烟吸味清香 、 凉爽 , 具有特有 的薄荷香气 , 有止咳 、 清凉作用 目前
国内虽有 儿种牌号的薄荷香型卷烟 , 但由于系把薄荷醇 (或薄荷酮 ) 香料直接喷涂在烟丝
卜, 吸味前儿 日 清香浓郁 , 很快变得淡而无味 , 销路受到影响 . 笔者对国外凉味型卷烟
M or e 中的一些成分采用带顶空装置 G C 一 F T一 I R 联用仪进行测定 , 摸索了色谱条件为 :进
样 汽 化室 和检 测器 温度 为 2 30 ℃ , 柱 温 为 17 0 ℃ , 空气流 量 o . 4 k g / c m Z , 氢气 流量
0
.
6k g /
c耐 , 载气流 速为 70 m l / m in , 走纸速度 为 Zm m / m in , 衰减为 2 , 进样 量 为
0
.
3 lt
, 溶剂 : 异丙醇 , 内标物 : 水杨酸甲醋 . 接 上述色谱条件 , 考察了 M or e 香烟燃烧
时 , 薄荷醇和烟碱的分布情况 , 用吸烟机抽吸不同燃烧长度的 M or e 烟 , 并将其烟气成分
中的物相微粒隔滤在特制的滤片 上 . 用异丙醇溶解滤片上的物相微粒 , 测定 M or e 烟各燃
烧段中的薄荷醇及烟碱 . 结果表明 : 每段燃烧的薄荷醇含量大致相同 , 说明薄荷醇的含量
分布是均匀的 . 由此推测 , M or e 决不是通过简单的喷涂薄荷醇来获得均匀的凉味效果 ,
可能加 人某种 稳定剂 . 笔者的研究工作 , 给研制国产凉味型卷烟提供 了一 些理论依据
和方法 .
( 王元平 摘 )
一 54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