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北 京 医 科
J O U R N AL O F B E IJ IN G
大 学 学 报
M ED I C AL U N IV R S T E IV Y
o l
.
25N o
,
4 1 99 3
番薯叶多糖制剂的升血小板作用
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 李明义马长明
董苍玉
贾弘提
肖国芝
顾平析 *
〔提要〕 采用腹腔注射杭血小板血清方法 , 建立了较理想的低血小板动物模型 , 利用该模型观察了
番薯叶多糖制剂 1 1的升血小板作用 , 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 证明该多糖制剂有明显的升血小板作用 ,
其作用机理之一是刺激血小板生成素的产生 。
关键词 番薯叶 ; 多糖 , 抗血小板血清 ; 血小板生成素
番薯 [ I p o m o e a b a t a t a s ( L ) L a m 〕, 俗称甘
薯或白薯 , 属旋花科番薯属植物 。 据药典 、 药
志记载 “ , 2 ’ , 番薯的块根 、 茎叶及种子均可人
药 , 其茎叶味甘涩 、 性微凉 , 具有补中 、 生津 、
止血 、 排脓等作用 。 经临床试用 , 从巴西引种
的 iS m o n l 号番薯叶粗制剂对治疗血小板减少
性紫瘫等出血性疾病及放疗 、 化疗所致血小板
减少等出血症疗效显著 。 经北京理化分析测试
中心提取 、 分离 、 纯化 , 发现其中一种多糖类
精制组分的止血作用及升血小板作用较粗制剂
效果更好 , 因其化学结构尚未阐明 , 暂称其为
番薯叶多糖制剂 111 。 本工作建立了特异性杀
伤血小板而不影响其它血相的动物模型 , 并观
察和探讨了该多糖制剂的升血小板作用及其机
理 。 有关这方面的工作 , 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报
道 。
材料与方法
昆明种小 白鼠 , 雄性 , 2 ~ 23 9 ; 家兔 ,
雄性 , 2~ 3 k g 。 由本校动物 中心供应 。 番薯叶
多搪制剂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提取 、 分离 、
纯化 。 1%草酸钱 改 良液 系以草 酸钱 1 . 0 9 ,
E D T A ( N a
Z
) 0
.
2 9
, 甲醛 0 . 2 m l , 蒸馏水稀释
至 1 0 m l 。 4℃冰箱保存 , 用于血小板计数稀
释液 。
低血小板动物模型的建立 : 将分离所得小
鼠血小板制成悬液 , 经兔耳缘静脉注射免疫家
兔 , 制备兔抗小鼠血小板血清 ( A SP ) <. ’ 。 取同
种小 白鼠 5 只 , 每只经腹腔注射 A P S 25 州 ,观
察外周血血小板数 目的变化 。
动物分组及处理 : 将正常小白鼠随机分成
实验组和对照组 , 每组 5 只 , 分别以 1%番薯
叶多糖制剂 11 1(溶于生理盐水 ) 和生理 盐水每
天 o . Z m l/ 只灌胃 , 连续 4 天 。 第 5 天经尾静
脉取血计数血小板 , 然后腹腔注射A P S 25 以 /
只 。 观察外周血血小板数 目的变化 。
血小板生成素水平 的测定 : ( 1) 被检血清
的制备 : 将正常小 鼠随机分为两组 , 每组 60
只 , 按上述方法分别以 1% 番薯叶多糖制剂 n l
柏生理盐水灌 胃 。 第 5 天各取 30 只自眼球后
取血制备血清 , 即为正常小鼠用药组和对照药_ t
血清 。 两组剩余的 30 只小鼠于第 5 天 腹腔注
射 A P S 2 5 州 , 24 小时后自眼球后取血制备血
清 , 即为 A P S 后 24 小时用药组和对照组小鼠
血清 。 ( 2) 血小板生成素的测定 : 采用注射血
小板抗体小鼠法 ` 4 ’ 。 待分得血小板团块后 , 每
管加 o . 5 m 1 8 % 甲酸于 9 0℃水浴中消化 10 分
神 , 冷却后加入 3 m l 闪烁液 、每 5 0 m l二氧六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
2右2 .
环中加入p p o 1. 6 9、p op op 0 . 15 9、 甲醇 0 1
l m
、 茶 0 39), 混匀 后转移至液闪侧量瓶内进
行液闪测量 。 按下式计算血小 板的a s s 硫酸钠
摄取率 (小鼠全血量按体重的 7% 计 ) “ ) 。
血小板 3 , S硫酸钠摄取率 二 被检样品计数标准注射总计数
x 体重
该多糖的升血小板作用被掩盖 ; 而低血小板时
其调韦处于失衡状态 , 这时该多糖的升血小板
作用便显而易见了 。
表 2 番薯叶多糖制剂 n l 对血小板计数
的影响 (万士 ; , 玲 = 5)
火 7 / 1 0 0 x 2 0 / 9
标准液的制备 : 取 2 0 m l 容量瓶加入 2~
凌m g非放射性硫酸钠 , 再加入 2 5 卜C i 3 5 S 硫酸
钠 , 用 5% E D T A 溶液稀 释至刻度 。 取 0 . 1 m l
稀释标准 液加入 0 . 5 m 1 8 % 甲酸 , 然后与样
品管一起进行消化及后续操作 。 测量计数均值
乘以 2 0 0 0 为标准注射总计数 。
血小板计数 叹x 1 0 ` /卜 l )
时 间 ( h ) 对 照 组 用 药 组
注射 A P S前
注射 A P S后
1 1 6
。
0 0士 1 4 . 2 0 1 1 5 。 00 土 1 3 。 8 2
7
.
2 0土 1 . 3 0
3 1
。 峨0土 3 。 5 7
7 3
.
6 0土 8 . 9 0
1 0 5
。
2 0 士 1 3 . 4 7
3 4
,
2 0 土 2 . 8 6* *
7 6
.
0 0 上 7 . 4 8* *
8 6
.
0 0士 8 . 0 6*
1 0 7
.
2 0士 1 5 。 4 4
月块及é,臼内O乃``雌孟月OJ口
与对照组 比较 * P < 0 . 0 5 , 二尸 < 0 . 0 0 1。
结果与讨论
一 、 腹腔注射 A P S 对小 鼠血小 板数目的
影响 : 结果如表 1 所示 , 腹腔注射 A P S 后 24
小时可引起血小板数 目明显降低 , 第 48 、 72
小时血小板数回升 , 96 ~ 1 20 小时恢复正常 (表
1 )
。 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 本实验建立的动物
模型较用 ` ” C 。 照射者具有高度杀伤血小板的特
异性 , 不伤害其它血相和组织 , 且模拟了 自身
免疫性血 小板减少 性疾病 , 小鼠存 活率可达
1 0 0%
。
表 t A P S 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 云士 : , ” = 的
时间 ( h ) 血小板计数( x 1 0 ` /卜l )
注射 A P S前
注射 A P S后
2 4
4 8
7 2
9 6
12 0
11 9
.
4 0 士 1 1 。 6 3
8
.
40士 1 . 1 4甲
3 4
.
6 0 士 3 . 9 7 *
6 9
.
8 0 士 7 . 59 *
1 0 J
.
80 上 1 3 . 5 1
1 2 3
。
20 :七1 5 . 7 0
与注射 A P S前比较 . 尸 < 0 . 。。 l 。
二 、 番薯叶多糖制剂 1 1的升血小板作用 :
结果如表 2 所示 , 表明该多糖制剂对低血小板
动物有明显的升血小板作用 , 而对血小板数正
常或接近正常者未见明显影响 。 该现象可能与
血小板生成自我调节机制有关 , 当血小板数正
常或接近正常时 , 其 自我调节处于平衡状态 ,
三 、 番薯叶多糖制剂 H l 对血小板 生成素
水平的影响 : 实验测得正常对照组和正常用药
组小鼠血清的 3 5 5硫酸钠摄取率 (厉士 。 , x 10 一 ” )
分 别 为 1 . 3 5 土 0 . 0 8%和 1 . 3 3 土 0 . 0 8% ( P >
0
.
05 )
, 注射 A P S 后 24 小 时对照组 和用药组
小鼠 血清 的 ’ 55硫酸 钠摄 取率 分别 为 1 . 43 士
o
·
0 8% 和 2 . 5 0 士 0 . 1 9% ( P < 0 . 0 0 1 ) 。 由于血
小板对 3“ S 硫酸钠提取 率的高低反映了被检血
清中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高低 , 因此该结果表
明 , 番薯叶多糖制剂 H I 有明显 升高低血小板
动物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作用 , 而对血小板数
正常的动物未见明显影响 。 其原因可能与血小
板生成素水平的 自我调节机理有关 。 而血小板
生成素是血小板生成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
激素 , 因此认为番薯叶多 糖制剂 n l 升血小板
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是刺激血小板生成素的产
生 。
!j 前临床止血药物虽不少 , 但顽固的血小
板减少性出血至今难以解决 , 如原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疲及各种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 该
多糖制剂的试 用已 获得 一定 疗效 (未发 表资
料 ) , 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对于临床病 人的治
疗及其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 浙江药用植物志 》 编写组 . 浙江药用植物志 (下 册 ) . 第 1
版 . 杭州 : 浙江科学技术 出版社 19 80 : 1 0 4 6一 1 0 4 6 .
一 2 63
-
2
.李时珍 .本草纲 目 (第三册 ) .第 1版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社 1 95 7: 1 7 69一 1 8 60 .
盆 . Sa m e ul A B u r ste in , e t a l。 M e g a k a r y o e y r o P o i e s 记5 i n
th e M o u s e
:
R e s p o n s e t o V a r y i n g p la t e le r D e m a p d
.
J C e l l P h y s i o l 1 9 8 1
:
1 0 9 ( 2 ) : 3 3 3
.
4
. 〔日 刁青木延雄 , 笑田昭 ( 编 ) . 孙素莲等译 . 血液学研究
检查法 . 第 l 版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9 89 : 5于 5 3a
( 19 92
一
0 3
一
2 0收稿 )
E F F E C T O F T H E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F R O M
T H E L E A V E S O F I P O M O E A B A T A T A S ( L
.
) L A M O N
P L A T E L E T C O U N T A N D I T S M E C H A N I S M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B i o e h e m i s t r y L i M i n g y i
, e t a l
I n r h i , P a p e r
,
w e h a v e m a d e r e s e a r e h e s in t h e e f f e e t a n d m e e h a n is m o f t h e P o l y s a e e h a r i d e p r e P a r -
a t i o n f r o m t h
e l e a v e s o f l p o m o e a b a t a t a s ( L
.
) L
a m o n p l a t e l e t C o u n t
.
A
n i d e a l t h r o m b
o e y t o p e n ic a n i -
m a l 触 d e j h a s b e e n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y i n t r a p e r i t o n e a l in j e e t i o n o f a n t i p l a t e l e t s e r u m ( A p S ) W e h a v e f o u -
n d t h a t th i s 凶 l y s a e e h a r i d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in e r e a s e s r h e n u m b e r o f P l a t e l e t s a n d t h e le v e l o f t h r o m b o P o ie -
t i n ( T p o )
e v
i d e n t ly T h o
r e s u l t s s u g g e s t t h a t o n e im p o r t a n t m e e h a n i s m o f th e e f f e e t o f t h i s p o l y s a e e h
-
a r i d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15 e l o s e ly a s s o e i a t e d w i t h it s s t i m u la t i
o n o n t h e P r o d u e t i o n o f th
r o m b o P o i e t i n
.
K e y w o
r
d s P o l y s a e c h a r i d e ; T h e l e a v e s o f I P o m o e a b a t a t a s ( L ) L
a m ; A n t i P l a t e le t s e r u m ; T h r
-
o m b
o P o l e t l n
大鼠衰老过程中脑细胞 D N A 与 Y as 原癌
基因的甲基化 .
北京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教研室 毛泽斌 张 宗玉 吴耀南 童坦君生 物 学 教 研室 程之华
衰老过程中 D N A 甲基化水平常有明显改 变 。 我
们用 M S P I / H P a l l 酶解电泳和高效液相 色谱 ( H p L C )
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 研究了不同年龄大鼠的 肝脑细胞
基因组 D N A 甲基化的程度 。 酶解电泳图谱 未观察到
青年鼠和老年鼠之间基因组甲基化的差别 , 但用 H P -
L c 测量 D N A 中 5 一甲基胞晦吮的含量时发现 , 老 年
鼠脑细胞 D N A 甲基化程度较青年鼠 下降 62 % , 而肝
细胞无显著差异 。 因而 , 引起这种差异的原 因可能与
组织的增殖和分化程度有关 。
此外 , 我们还分析了脑细 抱原癌 基因 c 一 H a 一 Y as
的甲基化水平 , 未发现该基因的甲基化 随年龄变化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卫主部科研墓金资助深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