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杜若的本草考证



全 文 :· 考证 。
杜 若 的 本 草 考 证
安徽省芜湖中医学校 ( 24 1 0 0 0) 王 宁
摘要 经考证古代的杜若应是指今 日山姜属的高良姜 A 乙 p扭 a i可了艺 c扭a r: `。 , 古代的高良姜主要是
今 日 1王勺大高 I达姜 A · g a 不a 矛飞g a , 现代 rJ/ 鸭踌草科杜若属 p o ZZi a 的杜若 p . j a p o , l汇c a 应是古代杜 若的伪品
鸭喋草 。 建议将这些植物的中文名作相应的改动 , 以正本清源 。
关键词 本草考证 杜若 高 良姜 大高良姜 鸭喋草
《 神农本草经 》 列杜若为 _L 品 , 明代 以前的本草
均有记载 , 清代的木草书籍已不复收录 , 但植物学方
面的书籍则有记载 。 现代 《 高等植物图鉴 》 收载有鸭
拓草科杜若属 P o Z王玄a 的杜 若 P . j a p o 竹玄e a 等 三 种 植
物 l[J ; 《 中药大辞典 》 以 “ 竹叶 莲 ” 为 植 物 中文正
名 , “杜若 ” 为别名川 ; 《 中国药学大辞典 》 和台湾
出版的 《 中文大辞典 》 都认为杜若是鸭拓草科的杜若
只 aj oP 爪 c ` [ 3 、 ` J。 愚认为鸭环草科的杜若应是宋雷教
告诫人们勿用的伪品 “ 鸭喋草根” , 现考证如下 。
1 杜若应为姜科植物
陶弘景云 : “ 叶似姜而有文 理 , 根 似 高 良姜而
细 , 味辛香 。 ” 《 唐本草 》 : “ 苗似廉姜 , 生阴地 , 根似
高良姜 。 ” 《 蜀本图 经》 : “ 苗似 山 姜 , 花黄赤 , 子赤
色 . 大如棘子 , 中似豆恙 , 今出殃州岑南者甚好 。 ”
《 本草图经 》 云 : “ 叶似姜 , 花赤色 , 根似高 良姜而
小辛 , 子如豆范 , 二月 八月采根暴干用 。 ” 《 本草纲
目 》 : “ 杜若人无识者 , 今楚地 山中时有之 , 山人亦
呼为 良姜 , 根似姜 , 味亦辛 。 甄权注 豆 落 所 谓澳子
姜 , 苏颂图经外类所谓 山姜 , 传此物也 。 ” 清吴其浚
云 : “ 余于广信山中采得 之 , 俗名连环姜 , 以其根瘦
细有节 , 故名 。 有土 医云即良姜也。 ”
《 本草图经 》 、 《本草纲目 》 和 《 植物名实图考 》
均附有杜若图 , 详观各图结合上述文字描述可知 , 杜
若应为今 日的姜科植物 。
《 本草纲 日 》 中药物的分类接近于现代的自然分
类系统 , 时珍将亲缘很近 的植 物 排 于 一起 , 形成了
族 。 《 本草纲目 》 将杜若排于姜科山奈 、 廉姜之后 ,
山姜 、 高良姜 、 豆麓类植物之前 , 也说明杜若是姜科
植物 。
古 气常将亲缘相近或植物形态极为相似的植物进
行类 比。 召本草图经 》 在 “ 高良姜 ” 项下说 : “ 形气
与杜若相似 , 而叶如 山 姜 ” ; 《本 草 纲 目 》 在 “ 草豆
范 ” 项下 引苏恭云 : “ 苗根及子 亦 似 杜 若 ” , “ 自豆
范 ” 项下引马志云 。 “ 其草形如芭蕉 , 叶似杜若 ” ,
《 植物名实图考 》 在 “ 高良姜” 项下载 : “ 按良姜 、
山姜 、 杜若 、 草果 、 叶皆 相 类 , 方书 所 载 , 多相合
并 ” 。 也进一步证明杜若是姜科植物 。
杜若属植物虽然地上部分有些类似于姜科的某些
植物 , 但其花白色 ,和古代所说的杜若的花 “ 黄赤” 、
“ 赤色” 不符 , 花的形态也和姜科豆落 、 高良姜之类
植物的花差 异很大 。 杜若属植物的果为浆果 、 果皮黑
色或兰黑色 , 薄而有光 泽 , 不 开 裂 , 和 古代杜若的
“ 子赤色 ” 、 “ 中似豆落 ” 、 “ 子如豆范 ” 等描述不
符 。 豆范类植物的果实是茹果 , 含众多的神子 , 种子
聚集于一起形成种子团 , 与杜若属 的浆果状果差异是
很大的 。 说明古代的杜若不是鸭肠草科植物 , 而属于
姜科植物是毫无疑问的。
2 杜若应是今日的高良姜
弘景认为杜若 “ 根似高良姜而细 ” ; 《唐本草 》 和
《 本草图经 》 也都认为杜若 “ 根似高良姜 ” ; 沈括在
《 梦溪笔谈 》 中云 : “ 杜若即今 之 高 良姜 , 后人不
识 , 又别出高良姜条 ” ; 李时珍和吴其浚都曾到生长
杜若的山中进行实地考察 , 时珍 日 : “ 山人亦呼为 良
姜 ” 、 昊 氏云 : “ 有土 医云即 良姜也 。 ” 均说明古代
的杜若既和古代的高良姜相似 , 但又不是古代的高良
姜 。
高 良姜始载于 《 名医别录 》 中品 , 以后的本草均
收载 。 《 本草图经》 、 《开宝本草》 、 《证类本草 》 等文
献把高良姜和红豆落分开 论述 , 而 《 本草纲 目 》 则将
红豆落并入高良姜条 。 曾育麟等根据 《 证类本草 》 红
豆范条下的文字描述 , 结 合 《 证 类 本 草》 、 《本草纲
目 》 的高良姜图分析认为 : 历史上曾 把 山 姜 属 A I -
杯瓜 a 大高良姜 A . ga Za n g a 的根当高 良姜用 , 果实
当红豆范用 , 清代吴其浚 《 植物名实图考 》 依云南所
得实物描绘的高良姜图也为今 日 的 大 高 良 姜 A .
g a za n g 。 [ s

6 ] 。
现代高良姜商品主要是高 良姜 A . oj ij c认 rQ “ m
的根茎 , 但云南等地仍把大高良 姜 A . ga Za gn a 的根
茎当高良姜入药 [ 习 。 日本市售商品 良姜属 于大高 良姜
A
.
g a不a 矛, g a 的近缘种而非高良姜 A , o f f 乞二i 乙a r “ 扭 [ ` j 。
中药材第 1 8卷第” 期 1 9 9 5年10 月 5 2 9
DOI : 10. 13863 /j . i ssn1001 -4454. 1995. 10. 024
愚认为古代高良姜主要是指今之大高良姜 , 今之高良
姜 即为古代的杜若 , 理 由如下 :
2门 古称 杜 若 “ 苗似山姜 ” 、 “ 花黄 赤 、 子 赤 色 、
大如棘子 , 中似豆落 ” 、 “ 叶似姜 、 花赤色” 、 “ 子如豆
落 ” 和今日高良姜花冠 浅红带黄 , 茹果球形 , 熟时桔
红色及叶形等特征相符 。
2
.
2 古代杜若 “ 二月八月采根 暴 干 用” 。 吴 其 浚
云杜若 “ 俗名连环姜 , 以其根细有节故名。 ” 这和今
日高良姜的根茎上有灰棕色波状环节相符 。 历代本草
都说杜若和高良姜相似 , 但 又 不 同 。 陶 弘景云杜若
“ 根阻良姜而细 ” , 《 唐本草 》 载唐时有人 “ 呼细者为
杜若 , 大者为 高良姜 ” 。 《 本草纲 日 》 载 : “ 或又以 大
者为高良姜 , 细者为杜若 。 ” 说明其区别点在 于高良
姜根茎粗 , 杜若的根茎细 。 而大高良姜 A . g al 田 , g a
和高 良姜 A . oj j 主iC n ar “ m 的根茎形状 、 颜 色都非常
相似 , 但前者根茎直径 1 . 5一 3 c m , 而后者根茎直径
1 ~ 1
· 比m , 大高良姜比高良姜的根茎要粗 , 和 古代
的记载完全相符 。
2
.
3 高良姜根茎气芳香 , 味 辛 辣 , 而大高 良 姜 所
含的挥发油较少 , 气和味均较淡。 《 本草图经 》 说杜
若 “ 根如高良姜而 小 辛” 。 按 古 代 “ 小 ” 字有 “ 稍
微 ” 、 “ 略 ” 的意思 , 如 《 孟子 。 书心 》 云 : “ 其为
人也小有才 ” at] 。 《 本草图经 》 显然是说古代的杜若
( 即今之高良姜 ) 的根茎 比古代的高良姜 ( 即今之大
高良姜 ) 的根茎 的辛味要稍微强烈一些 , 这和现代的
实际情况也完全相符 。
乙 古籍资料和出土实物
古之杜若因为芳香 , 普遍地被人们听喜爱 , 很早
就知道利用它 , 并写 下了不少有关杜若的诗句 。 《 楚
辞 · 九歌 》 云 : “ 采 芳 州 之 杜 若 兮 , 将 以 遗兮 下
女” , 是以杜若作 礼 品 送 人 ; 《 列子 · 周穆王 》 :
“ 佩玉环杂芷若 ” , 《说文 》 : “ 若 , 一 日杜若 , 香草 ” ,
这里是 说将杜若作香草佩带于身上 ; 《 后 汉书 · 冯衍
传 》 载灵后 杨氏 “ 刊 蕙若而为室 ” 注云 : “ 若 , 杜若
也” , 是说在室中雕上蕙和杜若 , 《 神女赋 》 : “ 沐兰
泽、 含若芳 ” , 古代为除 日臭 , 常 口含香物 , 杜若为
含口香料之一 , 《 长门赋 》 : “ 搏芳若以为枕兮 ” , 是
以杜若为香料兼药物作药枕 , 《 景福殿赋 》 : “ 芸若
充庭” , 说明杜若也是一种栽培的观赏植物 。 晋郭璞
有 《 杜若赞 》 、 齐谢眺有 《 杜若赋 》 、 梁江淹有 《 杜
若颂 》 、 沈约有 《 杜若诗 》 。 说 明古代对杜若有着深
刻的了解并亮芬地加以利用。
尼应注意的是杜若是古代熏香的原料 。 魏曹植的
《 L弘 》 载 : “ 燕 以幽若 ” , “ 幽 ” 是修饰词 , 李善注
云 : “ 若称幽若 , 犹兰 曰幽兰也 。 ” “ 薰以幽若” 是
说以杜若为燃料熏香 。 长沙马工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两
个陶熏炉 , 古代熏炉是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 子 。 出土
的陶熏 炉一个装有燃后炭化的茅香 ; 另一个装有高良
姜 A . ( ,了f ie i n a r u m 的根茎 、 茅香等物 [ 9 ] 。 长 沙古代
属楚地 , 所以这里作为熏香燃料的高良姜根茎 , 愚认
为即是古代所说的 “ 熏以幽若 ” 中的杜若 “ 根 ” , 因
此 , 这从另一角度证明古代的杜若是指今 日的高良姜
是无疑的 。
4 讨论
综上 所述 , 古代所用的高良姜应以今日的大高良
姜 A . g al a 几 g a 的极茎为 主 ; 古代的杜若应是指今日
高 良姜 A . 可了i c扭 a阳机 的根茎。 当然也不能排除同
属其他植物的根茎棍用为高良姜和杜若的可能 。
宋代雷教云 : “ 凡使勿用鸭喋草根 , 真相似 , 只
是味效不同〔 `” J 。 说明在宋代就出现了杜 若 的伪 品。
清初陈误子辑的 《 花镜 》 所引文字是陶弘景 等人的描
述 , 而所绘的图则显然是今之杜若 尸。爪 “ aj p 。川ca 。
伊钦恒注云 : “ 系鸭肠草科 宿 根 草 本 ·一 , 略似袭
荷 , 有香气 〔川 ” 。 这些都说明杜若 误 用的 历史是悠
久的 。
《 神农本草经 》 载杜若 “ 味辛 、 微沮 。 主胸肋下
逆气 , 温中。 风中脑户 , 头肿痛 , 多涕泪出 , 久服益
精轻身 ” 。 时珍 口 : “ 杜若乃神农上品 , 治足少阴、
太阳诸症要药 , 而世不知用 , 惜哉 。 ” 说 明明代时 已
不常用 , 而清代 及现代的文献则都不收载了 。 笔者认
为 : 一味药能否在临床上 应用 , 取决于它的疗效 , 而
疗效是否确切 , 又决定了其药物来源是否正确 。 杜若
在宋代就出现 了伪品 , 清代的伪 品已能碗定为鸭踢草
科杜若 , 该科植物一般均性偏寒凉 , 有解毒 :肖肿 、 养
肾益阴等作儿 [ Z J 。 和姜科植物疗效毫不相关 , 故使人
们失去了对 《 神农本草经 》 所载杜若疗效的信任 , 并
逐渐淘汰了它 。
谢宗万先生认为 : 植物的中文名在某些方 面比拉
丁名更为重要 〔 ` Z J , 愚深 以为然 。 为 了 进一步 澄清杜
若等中药名称的棍乱 , 建 议 将 山 姜 属 的 大高 良姜
A
.
g以 a n g a 中文名改为高良姜 ; 而 高 良姜 A . oj f -
乞e艺杆 a r u 机 的中文名改为杜 若 ; 其 “ 小良姜 , 的别名
仍予保留 ; 杜若属 尸。川 a 的中文名改 为 鸭喋草属 ;
杜若 p . j a p o in ca 的中文 名改 为 鸭 喋 草 。 以 正本清
源 , 使人们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植物 。
参 考 文 献
1 北京植物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第五册 .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1盯 6 : 3 96
5 3 0 中药材第 1 8卷 第 1。期 〕 9 9 5年 ] o月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 辞典 . 上海 : 人 民出
版社 , 1 9 7 7 : 9 0石
陈存仁奋中国药学大辞典 . 上册 . 上海 : 世
界书局 , 1 9 3 4
张其胸 , 等 . 中文大辞典 . 第 1 6册 . 台湾 :
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 , 1 9 82 : 3盯
药物研究所等 . 中药志 ( I ) 北京 : 人民卫
生 出版社 , 1 0 7 9 : 4 9 5
同上 。 中药志 ( l ) 。 1 9 8 4 : 奋-
刘寿山 , 竿 .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 ( 皿 ) . 北
京 : 科学出版社 , 19 86 “ 6知
商 务印书馆编辑部 . 辞源 . 北京 : 商务印书
馆 , 1 9 8 0 : 8 8 2
南京药学院 , 等 . 长沙马 王堆一 号汉墓出土动
植 物标本研究 . 北京 : 文物 出 版 社 , 1 , 7:8
忿吕、 t l
也慎微 . 重修政和经 史证类 备 用 本 草 . 北
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正95 7 : l约
陈误子 。 花镜 。 修订 版 . 北 京 : 农 业 出版
社 , 1 9 8 0 : 3 5 9
谢宗万 。 中药材 . 1 9 8 7 , ( 3 ) : 4 2
( ] 9 9 5一 0 4一 1 9收稿 )
H e r b o l o g i e a l S t u d y o f

D u r u o

W
a n g N i n g
( W u h u S e h o o ] o f C h i n e s e M e d i e i n e
,
A n h u i P r o v i n e e
,
2 4 1 0 0 0 )
A b s t r a e t B y h e r b o l o g i e a l s t u d y
,
i t h a s b e e n t h o u g h t t h a t t h e d r u g n a m e d “ D u r u o

i n a n e i e n t t im e s s h o l d b e A IP乞n i a o f f i e i儿a r u m i n m o d e r n t im e s , “ G a o l i a n g j i a n g ” m a i n l y
w e r e A
.
g a l a n g a
,
b u t P o l l i a j
a P o 凡 i e a n a m e d “ D u r u o ” f r o m F a m i l y C o m 川 e Zi儿 a e e a e i n
m o d e r n t im e s s h a l l b e

Y a d i e e a o

w h i e h w a s a P s e u d o m a t e r i a l o f

D u r u o
, ,
i n a n e i e n t
t im e s
.
A u t h o r s u g g e s t C h i n e s e n a m e o f t h e p l a n t s s h o u l d b e c h a n g e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l y
f o r t h o r o u g h 一 g o i n g r e f o r m
.
K e y w o r d s H e r b o l o g i e a l s t u d y ;

D u r u o
” ; P o乙l i a ja p o n i e a : “ G a o l i a n g j ia n g ” : A l p i n i a
o f f i C i n a r u m ; A
·
g la n g a ;

Y a d i o e a o ”
.
月.卜冲卜. 咔卜峥卜磅卜弓卜闷卜咔卜 弓.卜嘴 .卜尸玲 峥卜月十 弓备 闷备 弓 .卜磅卜闷卜 , 召十弓卜日十日十磅卜弓卜弓卜峥卜斗卜弓十 月十弓干 峥卜月十弓备 `月十冲卜一斗卜 .朴一怜峥卜磅卜书 ·日夺
。 杂议 。
熟地捣砂仁质疑
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 ( 3 1 7 5 0 0 ) 陆 维承
熟地始载于 《 本草图经 》 , 为常用的补血中药 ,
其作用 《 本草纲 目 》 : “ 填骨髓 , 长肌 肉 , 生精血 ,
补五脏内伤不足 , 通血脉 , 利耳目 , 黑须发 。 ” 临床
应用较广 , 由于质 厚味 浓 , 滋腻碍 胃 , 常 同 砂 仁共
捣 , 传统认为这样可使熟地达到 “ 补而不腻 ” 。 但是
笔 者认为这种方法不妥 , 略呈管见如下 。
从亿统煎法上观 , 熟地为补血 中药 , 滋补类药物
因药味难出 , 古代医籍特别 强调宜用文火久 煎 , 而砂
仁为芳香性中药 , 为防止芳香性成分气味散失 , 入汤
剂宜后下 , 二者同捣一起入煎 , 岂不顾此失彼 。
中药材第 1 8卷第 1 0期 1 9 9 5年 1 0月
从现代化学成分观 , 砂仁主含挥发油 。 熟地主含
环烯醚菇类 , 它们之 间不可能结合产生 新 的 化 学成
分 , 二者同捣 , 砂仁只是机械地粘附在熟地 表面 , 入
水后又迅速地从表面脱落下来 。
从二者药性上 观 , 熟地质厚味 浓 , 砂 仁 辛 温香
燥 , 且归脾经 , 善能疏畅气机 , 宜 化 湿 浊 , 醒 脾助
运 , 传统 认为 “ 疏地黄之滞” 具有一 定的理论依据 。
《 本 l在纲 目 》 : “ 盖地黄性泥 , 得砂仁之香而窜 , 合
和五脏 之气 , 归宿 丹田之故 ” 。 《 本草通 玄 》 : “ 佐
以砂 ( 仁 ) 沉 ( 香 ) 纳气归 肾 , 疏地黄之滞 。 ” 但是
如将砂仁与熟地一起共捣入煎 , 一 定会导致砂仁芬香
性成分的气味散失 , 又何 以能 : “ 疏地黄之滞 ” 呢 ?
因此笔者认为熟地和砂仁应分别入煎 , 只有在二
者都保持有效成分的前提下 , 才能取长补短 , 发生协
同作用 。
( 1 9 9 5一 0 6一〔“打,比稿 )
5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