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温广月,钱振官,李 涛,等. 稻田鸭舌草田间发生消长规律及生态学特性[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 :201 - 203.
doi:10. 15889 / j. issn. 1002 - 1302. 2015. 11. 058
稻田鸭舌草田间发生消长规律及生态学特性
温广月,钱振官,李 涛,沈国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 201403)
摘要:通过田间调查鸭舌草发生消长规律,室内研究温度、土壤含水量、水层和土层深度对鸭舌草萌发和生长的影
响。结果表明,直播和移栽稻田鸭舌草出苗最高峰分别在播种后 17 d和移栽后 10 d,即在田间开始保水后 10 d;鸭舌
草萌发最适温度为 25 ~ 30 ℃、最低土壤含水量为 90%;水层有利于鸭舌草出苗和生长;只有土壤表层鸭舌草种子才
能萌发出苗。
关键词:稻田;杂草;鸭舌草;发生消长规律;生态学特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 1302(2015)11 - 0201 - 03
收稿日期:2015 - 05 - 04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2JC1407900)。
作者简介:温广月(1981—)男,黑龙江宾县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
从事杂草防除与利用研究。Tel:(021)62202732;E - mail:wgy1227
@ 163. com。
通信作者:沈国辉,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杂草防除与利用研究。
Tel:(021)62205538;E - mail:zb5@ saas. sh. cn。
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 f.)Presl]为雨久花
科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生于平原至海拔
1 500 m 的稻田、沟旁、浅水池塘等水湿处[1]。鸭舌草属于典
型的水田恶性杂草,能够在水田中自然繁衍,在手插秧、旱直
播、机插秧、抛秧、水直播、麦套稻等不同种植模式田中均有发
生[2]。鸭舌草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发育,降低水稻产量,鸭舌
草密度 80 株 /m2 时产量降低 55%[3]。上海地区鸭舌草危害
呈逐渐上升趋势,上海中、东部及江中沙洲地区鸭舌草危害较
重,其频率分别为 12. 84% ~16. 69%,相对多度为 35. 63% ~
56. 87%,目前已经成为上海地区水稻田的主要杂草[4 - 6]。
杂草种子的萌发主要受光照、温度、土壤含水量,盖土厚
度等多种条件制约,依据杂草生态学特性采取适当的农业措
施创造不利于杂草生长而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条件,即可达到
控制杂草发生的目的。例如在水稻种植之前,依据田间实际
温度和主要杂草的生态学特性,选取适当的时间节点,提前灌
水泡田或者灌跑马水诱发杂草出土,待其长出田面后,使用机
械耙地灭草,即可减少后期杂草发生数量[7]。朱文达等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单位面积稻草覆盖量的提高,油菜田杂草的防
除效果逐渐增加,稻草覆盖对移栽油菜田看麦娘、菵草、牛繁
缕等恶性杂草的综合防效可达 85%以上[8],覆盖物覆盖量通
常取决于田间优势杂草的发生深度。采用土壤翻耕等措施抑
草也取决于田间优势杂草的生态学特性,以稻田恶性杂草杂
草稻为例,其主要分布在土表 0 ~ 5 cm的土层中,室内研究结
果表明处于 12 cm 以上土层深度中的杂草稻种子不能出
苗[9]。依据杂草稻的生态学特性,田间采用土壤深耕处理后
可减少 17. 6% ~28%的杂草稻出苗[10]。因此,杂草的生态学
特性是杂草农业生态防除的基础。
生态农业是农业的发展方向,环境保护和人们对自身健
康的关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大的背景条件下,农
田杂草的防除不能过分依赖于化学农药,多样化的农业防除
措施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杂草生物生态学的研
究,建立基于杂草生物生态学原理的杂草综合治理措施,对杂
草的发生时期、发生量、防治最佳时间进行科学的预测预报,
采取有效的防除措施将杂草对作物的危害降到最小[11]。本
试验开展了鸭舌草发生消长规律以及生态学特性的相关研
究,旨在为水稻田鸭舌草农业生态防除等综合治理措施的建
立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
鸭舌草种子于 2013 秋季采收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
综合试验站稻田内。在鸭舌草种子成熟后田间收集鸭舌草植
株,在室内风干后采用物理敲击等方法脱落种子,种子收集后
采用风选的方法分离纯化,纯化后的种子在 4 ℃冰箱保存
备用。
1. 2 试验方法
1. 2. 1 水稻田鸭舌草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本试验在上海市
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内进行,其地处 121°22E、30°53
N,海拔 3. 2 m,土壤质地以沟干泥为主,土壤肥力中等,试验
地长期进行麦稻轮作。移栽稻在 2014 年 6 月 19 日移栽,直
播稻在 2014 年 6 月 29 日播种经过催芽处理的稻种。移栽稻
田试验期间保持 5 ~ 10 cm 水层,直播稻田播种 7 d 后保持
2 ~ 3 cm 浅水层,随着水稻的生长,水层逐渐加深至 5 ~
10 cm。移栽稻田在移栽后每隔 7 d调查 1 次,直播稻田在水
稻播种后第 4 天开始田间第 1 次调查,以后每隔 7 d 调查 1
次。鸭舌草为田间自然发生,定点调查 8 个样点,每个样点
0. 25 m2。调查样点中鸭舌草株数,调查后拔除鸭舌草,计算
每平方米鸭舌草株数。
1. 2. 2 温度对鸭舌草萌发的影响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设
10、15、20、25、30、35、40、45 ℃ 8 个处理,每培养皿(直径
9 cm)中放置 100 粒鸭舌草种子,每皿加入 10 mL 蒸馏水,每
天采用称质量法补充蒸发的水分,每个处理 4 次重复,培养皿
放置在 Binder KBF240 培养箱中。10 d后计算每个培养皿内
—102—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年第 43 卷第 11 期
鸭舌草种子的萌发率,并随机选取 10 粒萌发种子测量芽长。
1. 2. 3 土壤含水量对鸭舌草萌发的影响 在培养皿(直径
9 cm)中分别加入经干热灭菌后的过筛土 50 g,对应加入 0、
5、10、15、20、25、30、35、40、45 mL 水,配成土壤含水量 0%、
10%、20%、30%、40%、50%、60%、70%、80%、90% 10 个梯
度。每个培养皿土壤表层播种 100 粒鸭舌草种子,每个处理
4 次重复,放入 30 ℃的 Binder KBF240 培养箱中。每天称量 2
次并补充蒸发的水分。7 d 后调查鸭舌草萌发率,并随机选
取 10 粒萌发种子测量芽长。
1. 2. 4 土层深度对鸭舌草出苗的影响 1 000 mL 烧杯中加
入 3 cm厚底土,底土吸水至饱和后播种 100 粒鸭舌草种子,
覆盖土壤,使土层深度分别为 0、0. 5、1. 0、1. 5、2. 0 cm,覆土
后再加 4 cm水层,然后将烧杯放入 30 ℃的 Binder KBF240 培
养箱中,每个处理 4 次重复,试验期间保证水层深度,24 d 后
调查鸭舌草出苗率。
1. 2. 5 水层深度对鸭舌草出苗的影响 1 000 mL 烧杯中加
入 3 cm厚底土,底土吸水至饱和后播种 100 粒鸭舌草种子,
加水使水层深度分别为 0、1、2、3、4 cm,每个处理 4 次重复,
0 cm 水层处理为试验期间保持极薄水层。将烧杯放入 30 ℃
的 Binder KBF240 培养箱中,24 d 后调查鸭舌草出苗率,并随
机选取 10 株测量株高、根长;随机选取 10 株作为一个整体称
量其整株鲜质量并作为 1 次重复,鲜质量共测量 3 次重复。
1. 3 统计分析
采用 Excel 2013 进行数据处理,应用 SAS 软件进行单因
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采用 0. 05 水平。鸭舌草田间发生消
长规律应用 Matlab进行高阶多项式拟合,根据拟合方程的相
关系数及显著性检验结果确定最终阶数,并求其一阶导数计
算极值。
2 结果与分析
2. 1 水稻田鸭舌草发生消长规律
移栽稻田在水稻移栽后 7 d 即可观察到鸭舌草大量出
苗,其出苗高峰在水稻移栽后 7 ~ 14 d(图 1) ,移栽后 14 d内
鸭舌草出苗总量占田间调查总量的 71. 76%。移栽后天数与
鸭舌草发生量具有一定的回归关系,y = 0. 000 03x5 -
0. 002 9x4 + 0. 103 5x3 - 2. 311 9x2 + 25. 729x(r2 = 0. 999 9) ,
经过极值计算,移栽田鸭舌草发生最高峰在水稻移栽后 10 d。
直播稻田在水稻播种 11 d 后即可观察到鸭舌草大量出
苗,其出苗高峰在直播后的 11 ~ 18 d,直播后 18 d 内鸭舌草
的出苗数占田间调查总量的 82. 47%。直播后天数与鸭舌草
发生量具有一定的回归关系,y = 0. 000 02x6 - 0. 002 6x5 +
0. 149 8x4 - 4. 121 9x3 + 53. 537x2 - 275. 33x + 472. 78(r2 =
0. 999 9) ,经过极值计算,直播田鸭舌草发生最高峰在水稻直
播后 17 d。
根据田间水浆管理实践与鸭舌草发生最高峰进行比对可
以得出,直播稻田和移栽稻田鸭舌草的出苗最高峰在田间保
持水层后的 10 d。
2. 2 温度对鸭舌草萌发的影响
鸭舌草萌发温度在 15 ~ 45 ℃之间;20 ~ 40 ℃所有处理
间萌发率差异均不显著;25 ~ 30 ℃处理鸭舌草芽长明显长于
其他处理。依据鸭舌草萌发率和芽长的试验结果可以得出,
鸭舌草的最适萌发温度为 25 ~ 30 ℃之间,最低萌发温度在
15 ~ 20 ℃之间,最高萌发温度在 40 ~ 45 ℃之间(图 2)。
2. 3 土层深度对鸭舌草出苗的影响
土层深度显著影响鸭舌草的出苗。0 cm 土层处理鸭舌
草出苗率最高,为 67%,与 0. 5 ~ 2 cm 土层处理差异显著;
0. 5 ~ 2 cm 土层处理间鸭舌草出苗率差异均不显著,0. 5 cm
土层处理出苗率仅为 5%,1 ~ 2 cm土层处理鸭舌草出苗率为
0(图 3)。因此可以得出,只有土壤表层的鸭舌草种子才能顺
利萌发出苗。
2. 4 土壤含水量对鸭舌草萌发的影响
0 ~ 80%土壤含水量处理鸭舌草种子萌发率为 0;90%处
理时培养皿中土壤含水量达到过饱和并出现水层,此条件下
鸭舌草种子表现出较高的萌发率,萌发率为 44. 25%,与 0 ~
—202—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年第 43 卷第 11 期
80%土壤含水量处理之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可以得
出,鸭舌草种子只有在有水层的条件下才能萌发。
2. 5 水层深度对鸭舌草出苗的影响
从表 1 可以得出,1 ~ 4 cm水层处理鸭舌草的出苗率、株
高、根长、鲜质量均高于 0 cm 水层处理,与 0 cm 水层处理之
间差异显著;1 ~ 4 cm 水层处理之间鸭舌草出苗率差异不显
著;但随着水层深度的增加,鸭舌草株高、根长和鲜质量均呈
上升趋势,3 cm和 4 cm 水层处理鸭舌草株高和根长明显高
于 0 ~ 2 cm水层处理;4 cm水层处理鸭舌草鲜质量显著高于
0 ~ 3 cm水层处理。因此可以得出,适宜水层深度有助于鸭
舌草的生长。
表 1 水层深度对鸭舌草出苗的影响
水层深度
(cm)
出苗率
(%)
株高
(cm)
根长
(cm)
鲜质量
(g)
0 22. 00 ± 1. 32b 0. 96 ± 0. 06d 1. 13 ± 0. 17c 0. 02 ± 0. 001d
1 54. 33 ± 2. 31a 1. 68 ± 0. 12c 2. 45 ± 0. 16b 0. 44 ± 0. 04c
2 63. 50 ± 0. 35a 2. 01 ± 0. 07b 2. 67 ± 0. 15b 0. 43 ± 0. 07c
3 62. 00 ± 3. 54a 2. 27 ± 0. 08a 3. 52 ± 0. 14a 0. 61 ± 0. 03b
4 58. 33 ± 3. 79a 2. 29 ± 0. 08a 3. 64 ± 0. 13a 0. 86 ± 0. 08a
3 讨论
强胜等研究表明,种植制度与杂草群落的组成和草害发
生程度紧密相关。杂草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各不相同,对
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一致,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其发生危
害程度也不同[12]。本研究关于鸭舌草发生消长规律以及生
态学特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鸭舌草农业生态防除等综合防
除措施的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基础理论依据。
稻田水浆管理对杂草群体形成影响较大,土壤湿润有利
于湿生杂草萌发和生长,长期深水灌溉有利于水生杂草的生
长。通常来讲,科学调控水浆对于直播田旱生喜湿杂草的控
制特别有效,建立水层可抑制已出苗的湿生杂草的生长,甚至
使杂草窒息死亡,例如千金子即使有薄的水层亦能抑制其种
子的萌发,在不用除草剂的情况下,水稻催芽播种后及时上 1
层薄水,苗期 1 叶 1 心后保持浅水层 7 ~ 10 d,对千金子的控
制作用达 85%以上[13]。较深的水层对稗草等湿生杂草不
利,但对眼子菜、水莎草等水生杂草发生有利[14],与水层有利
于水生杂草鸭舌草萌发和生长结果是一致的,如果采用水层
来抑制鸭舌草的萌发和生长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
对于利用水浆管理模式控制杂草的地区,要根据田间优势杂
草的种类采取适当的水浆管理模式。杂草出苗高峰的确定对
于茎叶处理剂的最佳应用时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
果表明,直播稻田和移栽稻田鸭舌草的出苗最高峰是田间保
持水层后的 10 d,通过灌水时间即可推测鸭舌草的出苗高峰,
从而确定茎叶处理剂的最佳使用时间。
农业生态防除措施养草灭草在有机稻生产中普遍应用,
通常是在水稻种植之前上水泡田,间歇灌以浅水创造有利于
杂草萌发的条件,促进土壤中杂草种子萌发出苗,在水稻移栽
或者播种前 2 ~ 3 d,用驱动耙浅旋等方式灭草从而达到降低
杂草发生基数的目的。曹黎明等报道,养草灭草的效果可达
70% ~90%[15]。本研究结果表明,鸭舌草在土壤表层温度达
到 20 ℃左右、有水层的条件下即可较好地萌发。因此在鸭舌
草危害较重的地区或者田块,在水稻种植之前灌水诱导土壤
表层鸭舌草种子萌发,2 周后采用化学药剂或者农业生态防
除措施防除已经萌发的鸭舌草,可以消耗土壤种子库中鸭舌
草种子数量,降低鸭舌草的危害。
鸭舌草种子较小,只有土壤表层的鸭舌草种子才能萌发。
因此在整地时可采用土壤深翻的方法,把土壤表层中的鸭舌草
种子翻入深层土壤中,减少可萌发出苗的鸭舌草种子数量。同
样,对于移栽稻田可以采用秸秆覆盖等方式,把表层鸭舌草种子
覆盖在秸秆之下,即可达到抑制鸭舌草种子萌发和出苗的作用。
在稻麦轮作体系下,水稻生长要求田间保持一定的水层,
鸭舌草在这种条件下能够良好生长,产生大量的种子补充到
种子库中,逐渐成为种子库中的优势种群。将稻麦轮作改为
玉米小麦轮作等体系后,改变了田间的水湿环境,可使水生杂
草难以正常生长,从而达到耗竭杂草种子库的目的。研究结
果表明,在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种子库中鸭舌草的相对优势
度显著下降,鸭舌草的优势度可以降到 0. 05 以下[16]。因此,
对于鸭舌草危害严重的田块,根据鸭舌草水生的特点,可采用
轮作的方法进行防除。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 13 卷第 2 分
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8.
[2]李淑顺,强 胜,焦骏森. 轻型栽培技术对稻田潜杂草群落多样
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0) :2437 - 2445.
[3]朱文达,张宏军,涂书新,等. 鸭舌草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
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
(9) :1204 - 1209.
[4]沈健英,唐国来,何翠娟. 上海稻田杂草的分布和危害[J]. 上海
农业学报,2004,20(2) :85 - 88.
[5]何翠娟. 上海市稻田杂草发生危害现状[J]. 上海农业学报,
2001,17(4) :82 - 87.
[6]陆峥嵘,沈健英,陆贻通. 上海稻田杂草群落变化趋势及其因子
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1) :82 - 86.
[7]关志坚,付文君,夏正汉,等. 有机水稻生产中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J]. 新疆农业科技,2014(4) :51 - 52.
[8]朱文达,张朝贤,魏守辉. 农作措施对油菜田杂草的生态控制作
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2) :125 - 128.
[9]温广月,沈国辉,钱振官,等. 上海地区杂草稻生物学特性初步研
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11,27(1) :14 - 18.
[10]沈雁君. 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除技术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10.
[11]罗小娟. 鳢肠(EcliptaProstrata)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化学防除
的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12]强 胜,沈俊明,张成群,等. 种植制度对江苏省棉田杂草群落
影响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2003,27(2) :278 - 282.
[13]程勤海,陆 强,董伟明,等. 浅谈直播田杂草防除的水浆调控
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3) :146,137.
[14]胡进生,汤洪涛,缪松才,等. 稻田稗草的发生危害及防除对策
[J]. 杂草科学,1990(2) :32 - 34.
[15]曹黎明,沈国辉,张建汉,等. 有机稻米生产综合技术研究与应
用[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1) :15 - 18.
[16]魏守辉,强 胜,马 波,等. 不同作物轮作制度对土壤杂草种
子库特征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5,24(4) :385 - 389.
—302—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年第 43 卷第 1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