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独角莲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全 文 :·综述·讲座·
独角莲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龚云飞
【摘要】 独角莲块茎供药用,能祛风痰、逐寒湿、镇痉,治头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跌打劳
伤、肢体麻木、中风不语、淋巴结核、蛇虫咬伤等。中药中的“独角莲”即系独角莲加工而成。该品有毒,
宜慎用。本文就独角莲就化学成分、炮制方法、药理作用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 独角莲 化学成分 炮制 药理作用
  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是多年生草本植
物,属于佛焰苞目天南星科,分布于河南、甘肃、湖北。“禹白
附”就是独角莲干燥块茎加工而成,禹白附性辛、温,有祛风
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作用。此品内服可治疗中风痰壅、
头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跌打劳伤、肢体麻木、中风
不语、淋巴结核;外用对瘰疠痰核、毒蛇咬伤的治疗有效。由
于禹白附有小毒,所以多数是在炮制后再入药。本文着重介
绍独角莲的化学成分、炮制方法、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等。
1 独角莲化学成分研究
1.1 挥发油成分 孙启良等[1]研究确定了独角莲叶挥发油
中的13种化合物,其中4种菇类化合物占总油含量63.37%,
而2,6,10,14-四甲基十六烷,对位伞花烃,2,7,10-三甲基
十二烷和双氯月桂烯的含量占总油含量的63.37%,其中2,
6,10,14-四甲基十六烷最高占总油量的60.51%。李静等
成功运用GC-MS-计算机联用方法分离鉴定出31种挥发
油成分。含量最高的是占总量的47.35%的含氮化合物 N-
苯基-苯胺,这种化合物有毒,这也就为研究中药独角莲毒性
提供了科学依据[2]。
1.2 有机酸 独角莲含有大量有机酸且在各个部位中均有
分布。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均在种子中发现,其中亚
油酸含量最高占39.38%[3]。叶中有几种成分(亚麻酸、硬脂
酸、豆蔻酸、十五烷酸、亚油酸、顺-13-十八烯酸、棕榈酸、十
七烷酸、1,3-苯基-十三烷酸和花生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
含量高达34.79%和15.48%[4];花中含有九种有机酸成分,
不饱 和 脂 肪 酸 占 32.43%,而 十 五 烷 酸 得 含 量 最 高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教育
部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
药物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邮  编 150076  收稿日期 2012-08-03
(30.63%)[5];有机酸在块茎中的含量最丰富,李娟等鉴定出
7种脂肪酸,其中有59.87%的是不饱和脂肪酸,而十八碳二
烯酸含量最高(57.95%)。此外,自块茎中还分离鉴定出多种
有机酸成分,包括琥珀酸、油酸、天师酸、棕榈酸、桂皮酸、棕榈
酸酯等[5-8]。
1.3 氨基酸 独角莲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刘磊等[3]检测独角
莲种子、叶、花蕊、花瓣和果肉,共发现16种氨基酸。必需氨
基酸在花瓣中含量最多,在种子中最少,氨基酸在叶中的含量
随生长期延长而增加。在各部位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
高,两者分别在调节酸碱平衡和氮代谢中意义重要[3,9]。
1.4 微量元素 在独角莲中共发现15种微量元素[10],包括
宏量元素(钾、钠、钙、镁、磷)和必需元素(铁、钴、锰、锡、锶)。
经过炮制后独角莲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均有所变化,其中镁、锰
含量减少,铝、铁、锶含量却增加,铁的增加最明显。独角莲中
仅含有铅一种有害元素且含量较低。与抗癌药黄芩、鳖甲比,
独角莲的铜含量较低,铁含量高于鳖甲低于黄芩,利于肿瘤治
疗的锌、锰比黄芩与鳖甲多,且钙含量丰富,这也利于进一步
研究独角莲微量元素及疗效的关系[11]。
1.5 甙类化合物 陈雪松[6]成功从独角莲乙醇提取物中分
离鉴定出23种化合物,包括10种本属植物中首次发现的脑
苷类化合物。块茎中分离鉴定出甙类化合物还有芸苔甾醇
苷、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谷甾醇-3-O-葡萄糖
苷、棕榈酰半乳糖甘油酯、胡萝卜苷等[6-8,12-13]。
1.6 其他成分 此外,还在块茎中鉴定出甾醇类α棕榈精、
生物碱类尿嘧啶、胆碱、蔗糖、内消旋肌醇、酯类化合物油酯、
三亚 油 酸 甘 油 酯、二 棕 榈 酸 甘 油 酯、β- 谷 甾 醇 等 成
分[6,8,14-15]。早在1986年肖智雄等自独角莲水溶性多糖中
分离出独角莲凝集素,凝集素中包含十八种氨基酸且富含天
门冬氨酸[16]。
分儿童接种疫苗后无应答以及本次样本量有关,提示我们要
提高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质量,并适时开展接种疫苗后抗体
检测,对抗体阴性者及时补种和加强免疫。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有接种史人群乙肝抗体阳性为
42.59%,4针的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高于3
针接种史人群,与往年开展的4周岁儿童加强免疫有关,说明
乙肝疫苗接种史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密切相关,乙肝疫苗
免疫预防是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措施。同时提示我们在常
规3针乙肝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开展乙肝疫苗加强接种是
有必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管理出版社,2006:
148-155
[2] 卫生部.全国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
[3] 杨燕.大理市2009年健康人群麻疹、白喉、乙脑及乙肝抗体水平
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3):636
·7152·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33卷第18期
2 炮制研究
2.1 炮制工艺研究 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最早记载了独角
莲的炮制方法,炮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现代研究表明,
独角莲的炮制主要是通过将次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生物
碱来降低毒性。最初独角莲多以姜或姜和甘草等为辅料炮
制,现炮制方法多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现今禹白附以矾姜
制为主[17],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炮制方法,如黑豆制、姜制、皂
角制、甘草制等,但都不能达到药典的规定标准。超微粉碎化
也可以在不影响药效的情况下除去独角莲的麻辣刺激性。
2.2 炮制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 炮制对独角莲的各化学成
分都有所影响,研究发现经过炮制使独角莲的化学成分含量
都有所减少,尤其对水溶性的游离氨基酸影响很大,生品中的
氨基酸总量比制品高30%。生品中β-谷甾醇比矾制品多约
16%,比姜矾制品高2.5倍;油酸含量与矾制品差不多,却比
姜矾制高10倍。说明水溶性成分受炮制影响较大,但是脂溶
性成分炮制前后基本不变[18]。白矾炮制使独角莲中的草酸
钙含量降低,这可能是降低其刺激性的原因之一[19]。另外,
白矾炮制后使溶液pH值降低,这可能是参与量高达5.3%~
7.35%的白矾的原因。但白矾中的铝离子有毒,并能蓄积在
大脑中,故必须控制白矾的加入量。王毅等[20]研究了独角莲
不同制品中Al的含量发现:Al在生独角莲中含量很低,炮制
后却俱增数百倍,说明 Al大多来源于炮制[18]。但铝离子含
量和白矾加入量并不成正比,甚至炮制方法相同制成的制品
中铝离子含量也有差距。结合药效学、毒理学优选出新工艺
来确定铝离子含量更为科学。
3 药理作用研究
3.1 抗菌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独角莲有较为明显的抗菌抗
炎作用。吴连英等[21]研究发现独角莲生品和新法、老法制品
对大鼠的甲醛性、蛋清性及酵母性关节肿及炎症末期的棉球
肉芽肿增生和渗出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三者作用无差异。
独角莲注射剂对感染人型结合杆菌的琢鼠治疗效果仅次于链
霉素,但毒性低[13,22]。独角莲的水提物、醇提物均有明显的
抑菌作用,水提物可明显抑制奶牛乳房炎的6种致病菌[23];
醇提物可明显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茵,其
最低抑菌浓度为2.5g/ml[24]。由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独
角莲的抗菌抗炎效果良好。
3.2 抗破伤风毒素作用 独角莲有极好的抗破伤风毒素作
用,并已经有制剂开发研究出来试用并效果良好。小鼠静注
破伤风毒素后,立即用禹白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动物存活
率[13]。现已经有独角莲的块茎制剂“抗破Ⅰ号”试用于治疗
农畜破伤风,研究发现其与硫酸镁注射液、抗生素搭配使用效
果显著,治疗率可达87%以上[25]。由此可看出独角莲的抗破
伤风毒素作用疗效十分显著,可进一步就此方面研究新药。
3.3 镇静、抗惊厥作用 吴连英等[26]研究发现:口服独角莲
水浸液无镇静作用,腹腔注射镇静作用却非常明显,且协同戊
巴妥钠催眠的作用明显,生品和不同制品的作用差不多。研
究表明[26],对戊四唑、硝酸士的宁导致的小鼠的强直性惊厥,
用独角莲水浸液治疗虽对抗惊厥和死亡小鼠数量没有影响,
但能够推迟小鼠的惊厥出现时间和死亡时间。不论生品还是
炮制品均未见有对咖啡因导致的惊厥有效。独角莲水浸液有
镇静抗惊厥作用,可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且生、老
制品作用相差不大[27]。
3.4 抑制胰蛋白酶活性 刘洁等[27]研究发现独角莲的生、
制品都可以抑制胰蛋白酶活性。经过炮制后,独角莲的抑制
作用变强,却可能会降低其化痰功效,正因如此炮制后的独角
莲在临床上用作止痛更多一些。
3.5 抑制酷氨酸酶活性 独角莲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研
究发现将独角莲50%乙醇浸膏稀释为1mg/ml后抑制率达
55.86%,疗效比当归、白芷、银杏叶、蒺藜、云苓好许多[28]。
独角莲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来阻止生成黑色素,以达祛斑美
白,或可用于色素沉着皮肤病的治疗[29-30]。这也是独角莲今
后研究的一大热点。
3.6 祛痰作用 独角莲有止咳化痰作用[12-13]。给小鼠腹腔
注射生或制禹独角莲提取物对小鼠均有显著祛痰的作用[13],
独角莲含有的皂甙对胃或咽喉的粘膜有刺激作用从而引起轻
微恶心,呼吸道腺体的分泌量增加稀释痰液,达到祛痰目
的[31]。
3.7 降血胆固醇作用 独角莲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对喂养胆固醇的小鼠,独角莲中的β-谷甾醇能降低血中和
肝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喂养胆固醇的大猩猩,β-谷甾
醇降血脂作用比安妥明更明显。β-谷甾醇与肠道内的胆固
醇生成的复合物溶解度较低,不利于肠道吸收,使血中的胆固
醇降低,因此独角莲可以预防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及冠心
病[32]。
3.8 抗肿瘤作用 近年来独角莲被发现有抗癌作用,在民间
已有用独角莲煮水或泡酒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并取得不错的
疗效。孙淑芬等[33]研究发现独角莲根茎水煎液可明显抑制
小鼠S180实体瘤的生长,抑瘤率达30%以上;且能使艾氏腹
水癌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大于40%。实验表明独角莲根
茎水提物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有较为明显的抑
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并阻滞生长在S期[34]。王颖研究发现
E21组分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但等量的相对纯化的E21组
分的活性反而不如E2组分,提示这可能是由于在独角莲中
并非是单一一种物质发挥抗肿瘤作用。独角莲提高小鼠过氧
化氢酶、SOD酶及核糖核酸酶活力,抑制机体产生有害的超
氧阴离子、羟自由基,从而阻止脂质过氧化物毒害机体,以达
到抗肿瘤的目的[35]。
3.9 免疫调节作用 独角莲提取物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可通过增强免疫力来抵挡外界抗原入侵和抗癌。研究表明独
角莲提取物不仅可明显促进人淋巴细胞增殖,且呈很好的剂
量依赖关系;而且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独角莲提取物刺激
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等细胞因子,而且
使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66道尔顿的糖蛋白是独角莲调
节免疫主要的有效成分。正因这些活性,独角莲在提高免疫
力和抗癌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疗效[36]。
3.10 其它作用 1)血球凝集作用。独角莲凝集素能使兔红
细胞凝集,可激发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和分裂,却对人红细
胞无效,也无法使人淋巴细胞转化[6,16,37];却能使羊精子和人
精子凝集[6,16,37]。2)溶血作用。研究发现独角莲醇提液的溶
血指数为1∶77[12]。3)催吐作用。独角莲粉混悬液灌胃,其
呕吐发生率达到50%[38]。
3.11 毒性研究 独角莲有小毒,对眼结膜、胃粘膜及皮肤有
·8152·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2,Vol.33,No.18
刺激作用。吴连英等[39]研究发现:独角莲生品混悬液可刺激
兔眼结膜致水肿,其冷浸液涂兔耳可引起耳壳明显肿胀,并对
家鸽胃粘膜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40]。独角莲混悬液给小鼠
大剂量灌胃没有严重的毒性反应。但生品冷浸液高剂量腹腔
注射后,毒性反应明显,多半小鼠死亡。且生品的死亡率明显
高于制品,说明炮制工艺使独角莲毒性降低。禹白附成人中
毒量为15~30g/d,致死量每日45g/d,中毒潜伏期0.5~3
h[39]。独角莲的毒性是对其使用的一大禁锢,因此独角莲的
炮制工艺可进一步研究在使用时尽量保全药效并降低其毒
性。
4 小结
独角莲化学成分丰富多样,现已发现多种挥发油成分、有
机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甙类化合物等,特别是脑苷类化合物
倍受人们关注,这使独角莲成为一个很有前途的中药品种。
独角莲有抗菌抗炎、抗破伤风、抗肿瘤、镇静、抗惊厥、抑制胰
蛋白酶活性、降血胆固醇、免疫调节、祛痰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此外,独角莲是天然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可用于祛斑美白或色
素增加性皮肤病治疗。但独角莲有毒,这对本品的使用有一
定的限制,其炮制工艺可进一步完善以达高效低毒的功效。
现对独角莲的研究颇多,只是多重于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
定及药理作用,但对化学成分及药效关系的研究仍有所欠缺。
今后可将研究重点放在分离鉴定药理活性成分,并进一步结
构修饰改造,以求为开发新药作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孙启良,卫永第,杨雨东.Gc/Ms法分析独角莲叶挥发油[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9):572
[2] 李静,卫永第,陈玮王宣,等.独角莲块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
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2):29-31
[3] 刘磊,陈燕萍,李静.独角莲种子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分析
[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9(2):168-169
[4] 孙启良,卫永第,杨雨东.气质联用法分析独角莲叶中脂肪酸
[J].中草药,1996,27(6):333;346
[5] 李娟,李静,卫永第.独角莲块茎花中脂肪酸成分分析[J].人参
研究,1997(1):38-39
[6] 陈雪松.中药独角莲和娑罗子的化学成分研究及独角莲脑苷A
的全合成[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
[7] 陈雪松,陈迪华,斯建勇.中药独角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Ⅰ)[J].
中草药,2000,31(7):495-496
[8] 李清华,贾宗才.独角莲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62,9
(11):643-647
[9] 刘磊,陈燕萍,李静.独角莲地上各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9(1):54-55
[10] 毛淑杰.独角莲生品及炮制品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J].中药饮
片,1991(2):30-31
[11] 孙淑芬,曾艳,秦岩,等.独角莲中6种元素测定[J].微量元素
与健康研究,1998,15(2):78
[12]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3]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一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14] 刘珂,杨松松,张尔志.独角莲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1985,
16(3):42-44
[15] 钟贵陵.独角莲的研究进展[J].广后医学,1996,10(2):117-
118
[16] 肖智雄.独角莲凝集素的亲和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J].四
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6):135-141
[17] 肖耀军.白附片和独角莲不可混用[J].首都医药,2009(6):49
[18] 姚三桃,傅桂兰,洪海燕.独角莲炮制前后成分含量的变化[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4):212
[19] 谢华,刘博,胡银燕,等.独角莲趁鲜加工炮制饮片中草酸钙针
晶含量变化的研究[J].光明中医,2008,23(12):1 902-1 903
[20] 王毅,张静修.制独角莲饮片中铝含量的研究[J].中成药,
1992,14(5):19
[21] 吴连英,仝燕,毛淑杰,等.独角莲不同炮制品抗炎作用比较研
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6):339
[2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7
[23] 吴国娟,张中文,李焕荣,等.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6种致病菌
的抑菌效果观察[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18(3):195-198
[24] 蒋丹,王关林.22种中草药抑菌活性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
报,2003,5(4):140-141
[25] 姜立英,赵即民,沈春岚,等.独角莲块茎制剂-“抗破Ⅰ号”治
疗破伤风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0):191-192
[26] 吴连英,毛淑杰,程丽萍,等.独角莲不同炮制品镇静、抗惊厥作
用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5):275
[27] 刘洁,卢长庆,王钥琦.独角莲炮制前后显微与化学比较[J].中
成药,1990,12(2):18
[28] 李艳莉,钟理,梁而红.6种中药抑制酷氨酸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3):129-131
[29] 雷铁池,朱文元,夏名玉,等.中药对黑素生物合成影响研究
[J].中草药,1999,30(5):333-339
[30] 李艳莉,钟理,梁而红.祛斑中药独角莲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
医药工业杂志,2002,33(11):538-540
[31]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2] 徐树楠.关白附与禹白附辨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
3(16):1 339-1 340
[33] 孙淑芬,曾艳,赵维诚.独角莲抑制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J].中
医研究,1998,11(6):8
[34] 王顺启,倪虹,陈力,等.独角莲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
增殖抑制作用机理的研究[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3,25
[35] 王颖.独角莲抗肿瘤活性及机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2
[36] 单保恩,张金艳,李巧霞,等.独角莲对人T细胞和单核细胞的
调节活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0):768-772
[37] 肖智雄.人精细胞膜表面独角莲凝集素受体的研究[J].四川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4(3):329-335
[38] 王锦鸿,陈仁寿.临床实用中药辞典[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3
[39] 吴连英,仝燕,程丽萍,等.独角莲不同炮制品毒性比较研究
[J].中国医药学报,1992,7(11):13
[40] 高绿纹.实用有毒中药临床手册[M].第3版.北京:学苑出版
社,1995
[41] 吴连英,仝燕,程丽萍,等.关白附、禹白附抗炎及毒性比较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0):595-596
·9152·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33卷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