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五节芒定居对尾矿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陈友静 陈家元 杨静丹 张崇邦**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浙江临海 317000)
摘 要 根据五节芒(Miscanthusfloridulus)定居盖度(0、17%、41%、71%和 89%),选择了
5个尾矿砂研究样地 ,并分析了尾矿砂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及其与土壤理化特性 、重金属含
量和植物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五节芒在尾矿砂上的定居 ,除 pH以外 ,尾矿砂的
有机碳 、总氮 、总磷 、NH+4 -N、NO-3 -N、速效磷的含量 、团聚体稳定性和最大持水量均显著性
提高 ,而土壤重金属总量与 DTPA可提取量均显著性下降。主分量分析表明 ,随着五节芒
定居 ,尾矿砂微生物群落总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其中革兰氏阳性细菌 、革兰氏阴性细
菌 、真菌 、放线菌 、菌根菌(16∶1ω5c和 20∶3ω3)、藻类脂肪酸含量以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香农-维纳指数)均显著提高 ,并且与一些土壤理化特性 ,如 NO-3 -N、速效磷 、团聚体稳定
性 、土壤全氮和五节芒地上 、地下生物量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仅有革兰氏阴
性细菌和菌根菌脂肪酸含量分别与 DTPA-铜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五节芒;尾矿砂;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指纹
中图分类号 Q93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9)10-2002-07
EfectsofMiscanthusfloridulusinhabitationonmicrobialcommunitystructureinmine
tailings.CHENYou-jing, CHENJia-yuan, YANGJing-dan, ZHANGChong-bang(Schoolof
LifeSciences, TaizhouColege, Linhai317000, Zhejiang, China).ChineseJournalofEcology,
2009, 28(10):2002-2008.
Abstract:FivesamplingsitesofminetailingsinhabitedbyMiscanthusfloriduluswiththecover-
ageof0, 17%, 41%, 71%, and89% wereselectedtoanalyzethedynamicsofmicrobialcom-
munitystructureanditsrelationshipswithminetailings 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 heavy
metalscontents, andplantbiomass.WiththeinhabitationofM.floridulus, theminetailings
organiccarbon, totalnitrogen, totalphosphorus, NH+4 -N, NO-3 -N, andavailablephosphoruscontents, aggregatestability, andmaximum water-holdingcapacityincreasedsignificantly, but
thetotalandDTPA-extractableheavymetalscontentssignificantlydecreased.Theprincipalcom-
ponentanalysisindicatedthatthemicrobialcommunitystructurechangedsignificantlywiththein-
habitationofM.floridulus.TheGram-positivebacterialfatyacids, Gram-negativebacterialfaty
acids, fungalfatyacid, actinomycetefatyacid, mycorhizalfatyacids(16 ∶1ω5cand
20∶3ω3), algalfatyacids, andmicrobialcommunitydiversity(Shannon-Wienerindex)alin-
creasedsignificantlyandhadsignificantpositivecorelationswiththeminetailings totalnitro-
gen, NO-3 -Nandavailablephosphoruscontents, aggregatestability, andtheabovegroundandbelowgroundbiomassofM.floridulus.OnlytheGram-negativebacterialandmycorizalphospho-
lipidfatyacidswerenegativelycorrelatedwithminetailings DTPA-extractableCucontent.
Keywords:Miscanthusfloridulus;minetailings;microbialcommunity;phospholipidfatyacid
profile.
*台州学院精品成果后续基金项目(2008)和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
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2008R40G2170041)。
**通讯作者 E-mail:lhzcb@163.com
收稿日期:2009-03-09 接受日期:2009-06-22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转化和循
环的动力 ,它参与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 、腐殖质的形
成 、土壤养分转化和循环等过程(Mummeyetal.,
2002)。由于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最敏感的成
分 ,所以土壤微生物参数的测定常被用于环境监测
(Pennanen, 2001)和土壤质量的评价(Moynahanet
al., 2002;Mummeyetal., 2002;Kelyetal., 2003;
生态学杂志 ChineseJournalofEcology 2009, 28(10):2002-2008
DOI :10.13292/j.1000-4890.2009.0294
Hofmanetal., 2004)。
传统的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多采用纯培养技术
来分析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 ,不仅费时费力 ,而
且这些可培养的微生物仅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 1%
~ 10%左右 ,因而阻碍了人们对微生物群落的总体
认识(Torsviketal., 1996)。近年来 ,一些群落水平
的研究技术已经逐渐地得到普及和推广 ,如磷脂脂
肪酸指纹(PLFA)、群落水平生理指纹(CLPP)、变性
梯度凝胶电泳 (DGGE或 TGGE)、限制性片段长度
多态分析(RFLP或 T-RFLP)等。这些新兴的微生
物生态学研究技术不仅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 ,而
且对于人们认识与评价扰动生态系统的特征 ,尤其
是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五节芒 (Miscanthusfloridulus)隶属于禾本科
(Graminea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依赖于种子和根状
茎进行复合繁殖 ,根系发达 、生物量大 ,生长快速 、抗
逆性强 (Pengetal., 2006;Scebbaetal., 2006)。
Chiang(1993)研究了来自污染与非污染环境的五节
芒对重金属 Pb的适应性 ,结果表明 ,来自污染环境
的五节芒对重金属 Pb具有较高的耐性 ,而来自非污
染环境的五节芒对重金属 Pb则不具任何耐性 ,得出
五节芒对重金属的耐性是环境适应的结果 。一些研
究表明 ,五节芒虽然对锰 、镍 、砷和锌具有较强的吸
收能力 ,但均未达到超富集标准 ,被认为属于重金属
耐性植物(周兴等 , 2003;田胜尼等 , 2005;任立民等 ,
2006;孙健等 , 2006)。根据 Boularbah等(2006)的
标准 ,五节芒甚至可能属于重金属超耐性植物 。然
而 ,到目前为止 ,关于五节芒的研究常常集中于地上
生理生态指标方面 ,而对于五节芒定居对矿业废弃
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仍然缺乏。
本文选择浙江省台州市三门 Pb/Zn冶炼厂附
近尾矿砂堆积地为研究样地 ,在确定五节芒不同分
布梯度的基础上 ,分别收集五节芒根际土壤样品 ,并
采用磷脂脂肪酸指纹 (phospholipidfatyacidpro-
files, PLFA)技术 ,对五节芒定居梯度上的土壤微生
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鉴定 ,结合与土壤理化
特性和重金属含量指标的相关分析 ,旨在为认识五
节芒对尾矿砂的改良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区概况
三门 Pb/Zn冶炼厂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
附近(29°02′17″N, 121°38′13″E)。该地的尾矿砂是
在选矿过程中 ,经过矿石的粉碎 ,定向的化学浸提和
浮选等一系列操作后被遗弃的矿石残余物。其成分
以沙粒和粉粒为主 ,重金属含量高 ,有机质极其贫
乏。我们通过对三门 Pb/Zn冶炼厂的尾矿砂堆积
地上的植被进行了调查 ,发现五节芒在尾矿砂堆积
地上已成功地自然定居 ,生长良好 ,覆盖了整个尾矿
砂堆积地面积的 80%以上 ,并且在早期定居的地段
(尾矿砂堆积地边缘)上还有零星的葛藤(Pueraria
lobata)、白茅 (Imperatacylindrica)、芦竹 (Arundo
donax)等植物分布于五节芒种群落中。
1.2 样地确定与样品收集
2006年 7月 ,根据五节芒的定居盖度 ,选择了 4
个定居梯度 RI、RII、RII、RIV, 盖度分别为 17%、
41%、71%和 89%,同时设置未定居裸地 BG为对
照 ,总计 5个梯度。在每个梯度上 ,分别选择 5个重
复样地。在每个样地中 ,首先用收割法收集 1 m×1
m样方中的地上植物 ,去除上一年枯死部分 ,剪成小
段 ,分别放在牛皮纸档案袋中 。然后挖出植物根系 ,
采用手抖法进行收集根际土壤 ,即拔出根系 ,抖掉与
根系粘附程度较小的土粒 ,然后紧密附着在根上的
土即为根际土壤(Baudoinetal., 2002)。将根际土
样马上过筛(2 mm),分装在 2个塑料封口袋中。与
此同时 ,对收集的根系和根状茎进行清洗 ,剪切后同
样放在牛皮纸档案袋中 。运回实验室后 ,一份土样
保存在 -20 ℃冰箱中用于分析微生物群落指标 ,另
一份放在室温下风干。土壤理化 、重金属指标和五
节芒生物量的具体测定方法详见张崇邦等(2009)。
1.3 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分析
磷脂脂肪酸分析参见 White等(1979),主要分
析过程为:将 3 g鲜土样品分别放于 50 ml带螺旋盖
的离心管中 ,用相应的混合液(氯仿 /甲醇 /柠檬酸
盐缓冲液)提取 ,过夜分离 , 过柱纯化 (SPE-Si柱 ,
Phenomenex, USA),最后用甲醇洗脱极性磷脂 ,放在
-20 ℃冰箱保存 ,待分析。
加 100 μl的内标(C19∶0, Sigma-Aldrich)到吹
干样品中 ,用 0.2 mol· L-1 KOH溶液在 37 ℃下甲
脂化甲酯化的脂肪酸用气相色谱(GC7890, Agilent
Technologies, Bracknel, UK)和质谱检测器 (5973N
MSD, AgilentTechnologies)进行分析 (升温度程序
为:80 ℃保持 1 min、然后以 15 ℃· min-1提高到
170 ℃,再以 5 ℃· min-1提高到 280 ℃,并保持 5
min)。磷脂脂肪酸的鉴定是通过与磷脂脂肪酸混
合标准品(FAME, C4-C24, 18919-1 AMP, Supelco)进
2003陈友静等:五节芒定居对尾矿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行比对来实现 ,每种脂肪酸的构象 、双键位置和侧链
识别通过质谱数据库(Chem-StationDataSystem)进
行检测。脂肪酸含量根据内标的峰面积 ,再结合
Abaye等(2004)建议的公式进行计算。脂肪酸命名
按 Zeles等(1994)的原则进行。
在本研究中 ,共检测到 26种磷脂脂肪酸 ,根据
已有的研究资料(Nordbyetal., 1981;Zhangetal.,
2006),这些脂肪酸所代表的微生物类群分别包括
革兰氏阴性细菌 (14∶1, 15∶1, 17∶1ω7, cy17∶0,
18∶1ω9t, cy19∶0)、革兰氏阳性细菌(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20∶0)、真
菌(18∶2ω6, 9t)、菌根菌(16∶1ω5c, 20∶3ω3)、藻类
(20∶5ω3)和未知脂肪酸(20∶1, 22∶1ω9, 24∶0)。不
同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根据脂肪酸的峰面积
和香农 -维纳指数(H=-∑pilnpi)计算。
1.4 数据分析
采用 SPSS10.0统计软件对所测定的数据首先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 并进行
LSD检验(P=0.05)。微生物群落组成成分与土壤
理化特性 、重金属和五节芒生物量之间的关系通过
计算 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利用主分量方法
(principalcomponentsanalysis, PCA)对土壤微生物
群落参数进行分析 ,得出前 2个主成分的分值 ,并根
据该分值画出二元平面图 ,考察土壤微生物群落参
数能否有效区分不同的研究样地 ,进而说明五节芒
定居对微生物群落的综合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
从表 1可以看出 ,五节芒地上与根系生物量均
随着定居程度呈显著增加趋势 ,尤其是在 RIV样地
地上与根系生物量竟分别高达 2260.28、1111.36 g
· m-2 。五节芒根际土壤有机碳在 4个定居样地的
积累量分别是裸露尾矿砂样地的 1.6、2.3、3.1和
5.6倍。与裸露尾矿砂样地相比 , 4个五节芒定居地
土壤有机碳 、总氮 、总磷 、NH+4 -N、NO-3 -N和速效磷
含量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最大持水量也不同程
度地显著性提高 ,而土壤 pH却没有发生显著性变
化。
五节芒根际土壤的重金属无论是总量还是 DT-
PA可提取量均以铅和锌最高 , 分别为 2630.2 ~
159.0和 4637.2 ~ 599.8 mg· kg-1 ,表明铅和锌是
主要重金属污染源(表 2)。与裸露尾矿砂样地相
比 , 4个五节芒定居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包括总量和
DTPA可提取量)均随着五节芒的定居程度显著性
下降(表 3)。相关分析表明 ,五节芒地上 、根系生物
量分别与土壤 DTPA-Pb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地上
生物量-DTPA-Pb:R=-0.560, P<0.05;根系生物
量-DTPA-Pb:R=-0.559, P<0.05)。
2.2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从图 1可以看出 ,随着五节芒定居程度的增大 ,
表 1 不同五节芒定居盖度下土壤理化特性和五节芒生物量的变化
Tab.1 Changesinsoil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andplantbiomassunderdiferentMiscanthusfloriduluscoverage(n=5)
理化特性 有机碳(g· kg-1)
总氮
(g· kg-1)
总磷
(g· kg-1)
NH+
4
-N
(mg·
kg-1)
NO-
3
-N
(mg·
kg-1)
速效磷(mg·
kg-1)
pH 团聚体稳定性(%)
最大持水量(%)
地上生物量
(g· m-2)
根系生物量
(g· m-2)
BG 8.18 e 0.08 d 0.16 d 6.84 e 1.79 e 0.36 c 7.26 a 1.31 e 16.18 d 0 e 0 e
RI 12.85 d 0.11 d 0.32 c 9.51 c 4.23 d 0.38 c 7.20 a 7.02 d 24.47 c 24.75 d 11.26 d
RI 18.67 c 0.14 c 0.57 b 7.97 d 12.90 c 0.46 c 7.14 a 13.89 c 28.47 b 80.08 c 38.49 c
RII 24.57 b 0.26 b 0.56 b 14.20 b 28.81 b 0.58 b 7.03 a 24.22 b 32.62 a 581.04 b 285.01 b
RIV 45.52 a 0.50 a 0.94 a 16.88 a 43.48 a 0.90 a 7.08 a 33.35 a 33.48 a 2260.28 a 1111.36 a
数据为 5个重复样品的平均值 ,同行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各样点间差异显著。
表 2 不同五节芒定居盖度下土壤重金属的分布
Tab.2 ThedistributionofheavymetalsinsoilsunderdifferentMiscanthusfloriduluscoverage(mg· kg-1 , n=5)
重金属含量 总 Pb 总 Zn 总 Cu 总 Cd DTPA-Pb DTPA-Zn DTPA-Cu DTPA-Cd
BG 2630.19 a 4637.16 a 91.32 a 31.68 a 52.54 a 405.19 a 29.34 a 2.87 a
RI 870.12 b 1366.15 b 37.29 b 9.14 b 16.79 b 109.94 b 11.83 b 0.83 b
RI 320.74 c 1088.56 c 30.01 c 6.49 c 13.17 c 89.55 c 10.00 b 0.68 c
RII 170.58 d 708.06 d 28.87 d 5.06 c 11.40 d 37.53 e 2.66 c 0.48 e
RIV 158.99 e 599.77 e 21.96 e 3.38 d 10.46 d 46.06 d 2.18 c 0.56 d
DTPA-Pb, -Zn, -Cu和-Cd分别为二乙三胺五乙酸可提取的重金属含量。
2004 生态学杂志 第 28卷 第 10期
图 1 不同五节芒定居盖度土壤细菌 、真菌和放线菌脂肪酸
的分布
Fig.1 Distributionofbacterial, fungalandactinomycete
fatyacidcontentsinsoilsunderdiferentMiscanthusflorid-
uluscoverage
不同字母表示测定数据在各样地之间差异显著 ,以下各图相同。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性变化。革兰氏阳
性 、阴性细菌 、菌根菌和藻类的脂肪酸含量均逐渐提
高 ,尤其是在 RII和 RIV样地土壤中提高最显著 ,革
兰氏阳性细菌的脂肪酸含量达到 0.00133、0.00175 ng
· g-1干土 ,分别是未定居样地的 2.4和 3.1倍;阴性
细菌的脂肪酸含量达到 0.000048、0.000052 ng· g-1
干土 ,分别是未定居样地的 2.4和 2.6倍。
在 5个节芒定居盖度样地中 , 土壤真菌
(18∶2ω6, 9t)和放线菌(10Me18∶0)的脂肪酸含量也
发生了显著变化 ,但与细菌不同 ,土壤真菌和放线菌
的脂肪酸含量在 RII样地中均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
0.000139和 0.000057 ng· g-1干土 ,而后在 RIV样
地中虽然变化不显著 ,但均有所下降(图 1)。不同
的是土壤菌根菌 (16∶1ω5c和 20∶3ω3)和藻类
(C20∶5ω3)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一致 ,最大值出现在
RIV样地中 , 其脂肪酸含量 分别为 0.00116、
0.000034和 0.000004 ng· g-1干土(图 2)。
2.3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动态变化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随着五节芒的定居发生
了显著性变化 ,最大值出现在 RII和 RIV样地中 ,
分别为 1.44和 1.45,相当于未定居裸地的 1.3倍左
右(图 3)。在 26种脂肪酸中 ,代表着革兰氏阳性细
菌(C10∶0、C12∶0、C18∶0、C20∶0)、真菌脂肪酸(18∶
2ω6, 9)和菌根菌(C20∶3ω3)的标识性脂肪酸在不
同五节芒定居盖度样地中均为优势菌群 ,对多样性
的波动影响较大。
2.4 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环境因素的动态关系
从表 3可以看出 ,土壤总氮 、总磷 、NO-3 -N、速效
磷(革兰氏阳性细菌除外)、团聚体稳定性和最大田
间持水量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的细菌(包括革兰氏
阴性细菌和阳性细菌)、真菌和群落多样性均展示
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同时微生物群落多
样性也与五节芒的生物量呈现了显著性正相关关
2005陈友静等:五节芒定居对尾矿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表 3 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土壤和植物特性的相关性
Tab.3 Relationshipsbetweenmicrobialcommunitycomponentsandsoilproperties
指标 阴性细菌 阳性细菌 真菌 放线菌 藻类 C16∶1ω5 C20∶3ω3 H
有机碳 ns ns ns ns ns ns 0.587* ns
总氮 0.703** 0.686** 0.549* ns ns 0.771** 0.742* 0.437*
总磷 0.508* 0.552* ns ns ns 0.838** 0.642* 0.516*
NH+4 -N ns ns ns ns ns 0.735** 0.525* ns
NO-3 -N 0.646** 0.614* ns ns ns 0.861** 0.73** 0.678**
速效磷 0.696** 0.67** 0.603* ns ns 0.855** 0.783** 0.527*
pH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团聚体稳定性 0.722** 0.699** 0.582* ns ns 0.846** 0.813** 0.665*
田间持水量 0.613* 0.581* 0.624* 0.53* ns 0.58* 0.706** 0.573*
地上植物生物量 ns ns ns ns ns 0.971** 0.593** 0.519*
地下植物生物量 ns ns ns ns ns 0.971** 0.593** 0.648*
DTPA-Cu -0.526* ns ns ns ns -0.570* -0.582* ns
只列出对标识性脂肪酸产生显著影响的重金属;ns为相关性不显著 , * P<0.05;** P<0.01。
系 。放线菌仅与最大田间持水量显著正相关关系 。
除了 pH以外 , 2种菌根菌脂肪酸含量几乎与其他土
壤理化特性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藻类
脂肪酸含量与所测定的理化特性没有任何显著关
系 。在所测定的 4个土壤重金属(Pb、Zn、Cu和 Cd
的总量和有效态含量)指标中 ,除了有效铜分别对
革兰氏阴性细菌 、菌根菌(16∶1ω5c和 20∶3ω3)脂肪
酸含量呈负相关以外 ,其他重金属对标识性脂肪酸
及多样性均未有显著性影响(数据省略)。
2.5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分量分析
在以土壤革兰氏阴性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 、真
菌 、放线菌 、菌根菌 、藻类的脂肪酸含量以及多样性
为原始变量参数的主分量分析过程中 ,以特征值大
于 1为标准 ,共得到 3个主成分 ,其中前 2个主成分
(PC1和 PC2)分别解释了原始变量信息的 74.46%
和 22.45%(图 4)。上述 8种微生物群落参数的总
体分值清楚地将 4个研究样地分做 2个类型 ,即未
定居裸地(BG)、定居样地 RI和 RI较相似 ,聚为一
图 4 土壤微生物群落主分量分析
Fig.4 Principalcomponentsanalysisofmicrobialcommu-
nityinfivesamplingsites
种类型;样地 RII和 RIV相似 , 聚为第 2种类型。
各样地沿着 PC1轴的正方向依次排列 ,反映了随着
五节芒的定居程度的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总体组
成正在发生显著性变化。根据 PCA得出的相关距
阵表明 ,随着五节芒定居程度的提高 ,土壤菌根菌 、
革兰氏阴性细菌 、真菌和放线菌在区分样地类型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与主成分 PC1的相关系数分别
为:0.975、0.955、0.953、0.938。
3 讨 论
3.1 五节芒定居对尾矿砂营养条件和重金属有效
性的影响
尾矿沙是在选矿过程中 ,通过矿石的粉碎 ,定向
的化学浸提和浮选后被遗弃的矿石提取残余物。其
成分以沙粒和粉粒为主 ,重金属含量高 、有机质极其
贫乏 ,是一种极难治理的矿业废弃地类型(束文胜
等 , 2003;衣德强等 , 2006)。本研究表明:五节芒在
尾矿砂上的定居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 、总氮 、总
磷 、NH+4 -N、NO-3 -N和速效磷的含量 ,强化了土壤团
聚体稳定性 ,表明五节芒对尾矿砂营养条件的改善
作用(Vangronsveldetal., 1996;Kelyetal., 2003)。
另外 ,土壤重金属全量和 DTPA可提取量也随着五
节芒在尾矿砂土壤上的定居逐渐下降 ,说明五节芒
定居有效地降低了土壤重金属可获得性 ,其主要原
因可能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显著性提高有关 。研究
表明 ,土壤有机质或根系分泌物通过螯合作用可以
有效降低重金属的可获得性(Chlopecka, 1996;Zim-
mermann&Frey, 2002)。另外 ,这种现象也可能与
五节芒对重金属的吸收有密切关系 ,尽管五节芒不
属于重金属超富集植物 ,但对污染土壤中的铅 、锌等
2006 生态学杂志 第 28卷 第 10期
重金属均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周兴等 , 2003;任力
民等 , 2006;孙键等 , 2006;王江等 , 2008)。
3.2 五节芒定居对尾矿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细胞膜中的磷脂脂肪酸是不仅可以用做微生物
生物量的测定 ,而且也可以在大的类群方面表征一
些微生物的判别(Zelesetal., 1994)。在本研究中 ,
共检测到 26种磷脂脂肪酸 ,绝大多数脂肪酸的含量
在五节芒定居样地中均高于未定居裸地 ,这一点证
实了 Kely等 (2002)和 Zhang等(2006)的研究结
果 ,即植被恢复能有效地改善包括尾矿砂在内的重
金属矿业废弃地的微生物繁殖与生长 。一些标识性
脂肪酸 ,如革兰氏阳性细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 、真菌 、
放线菌 、菌根菌(16∶1ω5和 20∶3ω3)均一致性地随
着五节芒的定居而提高 ,并且均不同程度地与土壤
中的 NO-3 -N、速效磷 、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全氮 、五
节芒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展示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关系 ,这一方面证实了王江等(2008)的研究结果 ,
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标识性脂肪酸完全可以作为反
映尾矿砂条件改善的敏感指标 ,上述标识性脂肪酸
的主分量分析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 ,只有
DTPA-铜分别与革兰氏阴性细菌 、菌根菌(16∶1ω5
和 20∶3ω3)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说明上述标
识性脂肪酸所代表的微生物可能对重金属胁迫已经
产生了相应的耐性。
3.3 五节芒定居对尾矿砂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
响
研究表明 ,植物生长及其组成与土壤微生物群
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着密切关系 ,其影响机制主要
在于:植物在生长过程中 ,可以向根际土壤中释放多
种多样的分泌物或植物碎片裂解物 ,这些化合物支
撑着不同营养需求的微生物生长与繁殖(Graystonet
al., 2001;Kourtevetal., 2003)。在五节芒定居样地
(RI、RI、RII和 RIV)中 ,尽管一些植物如葛藤 、白
茅 、芦竹等也有一定的分布 ,但与五节芒相比仍然微
不足道 ,再加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五节芒地上和
地下生物量存在着显著相关性 ,所以推测微生物群
落多样性的提高可能与五节芒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有
关 。另一方面 ,代表土壤菌根菌的脂肪酸(16∶1ω5c
和 C20∶3ω3)含量也显著性提高了 ,表明五节芒定
居促进了菌根菌的繁殖 ,进而更有利于今后共生性
植物在尾矿砂上的进一步定居(Frostegårdetal.,
1993;Kelyetal., 2003)。同时 ,代表着藻类的脂肪
酸含量(C20∶5ω3)也随着五节芒的定居显著性提
高 ,说明五节芒的定居间接地促进了尾矿砂的氮素
循环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土壤藻类由于具有固氮
酶 ,能直接从大气中获取氮气并将其转化为植物可
利用的氨 ,在营养贫瘠生态系统的氮素积累中扮演
着重 要 的 角 色 (Aranibaretal., 2003;López-
Hernándezetal., 2006)。
总之 ,与未定居裸地相比 ,土壤环境条件 、细菌
脂肪酸总量 、革兰氏阳性细菌总量 、革兰氏阴性细菌
总量 、菌根菌总量 、真菌 、放线菌 、藻类脂肪酸含量以
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定居地均显著性提高 ,并且
与一些土壤理化特性 ,如 NO3 --N、速效磷 、团聚体
稳定性 、土壤全氮和五节芒地上 、地下生物量存在着
密切关系 。这些结果均表明 ,五节芒定居于尾矿砂
堆积地上显著地改善了尾矿砂微生物群落结构 ,提
高了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作为备选的重金属耐性植
物 ,五节芒已显示了其较大的应用潜力 。
参考文献
任立民 , 刘 鹏 , 郑启恩 , 等.2006.广西大新县锰矿区植
物重金属污染的调查研究.亚热带植物科学 , 35(3):
5-8.
束文圣 , 叶志鸿 , 张志权 , 等.2003.华南铅锌尾矿生态恢
复的理论与实践.生态学报 , 23(8):1629-1639.
孙 健 , 铁柏清 , 秦普丰 , 等.2006.铅锌矿区土壤和植物
重金属污染调查分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15(2):
63-67.
田胜尼 , 孙庆业 , 王铮峰 , 等.2005.铜陵铜尾矿废弃地定
居植物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14(1):88-93.
王 江 , 张崇邦 , 常 杰 , 等.2008.五节芒对重金属污染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
19(8):1835-1840.
衣德强 , 尤六亿 , 范庆霞.2006.梅山铁矿尾矿综合利用研
究.矿冶工程 , 26(2):45-47.
张崇邦 , 王 江 , 王美丽.2009.尾矿砂堆积地五节芒自然
定居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呼吸速率 、及酶活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15(2):386-394.
周 兴 , 宋书巧 , 吴 欢.2003.广西刁江流域有色金属矿
区尾砂库植物研究.热带地理 , 23(3):226-230.
AbayeDA, LawlorPR, BrookesPC.2004.Changesinthemi-
crobialcommunityofanarablesoilcausedbylong-term
metalcontamination.EuropeanJournalofSoilScience, 48:
1-9.
AranibarJN, AndersonIC, RingroseS, etal.2003.Impor-
tanceofnitrogenfixationinsoilcrustsofsouthernAfrican
aridecosystems:Acetylenereductionandstableisotope
studies.JournalofAridEnvironments, 54:345-358.
BaudoinE, BenizriE, GuckertA.2002.Impactofgrowthstage
onthebacterialcommunitystructurealongmaizeroots, as
2007陈友静等:五节芒定居对尾矿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determinedbymetabolicandgeneticfingerprinting.Applied
SoilEcology, 19:135-145.
BoularbahA, SchwartzC, BitonG, etal.2006.Heavymetal
contaminationfromminingsitesinSouthMorocco:Assess-
mentofmetalaccumulationandtoxicityinplants.Chemo-
sphere, 63:811-817.
ChiangYC.1993.BiochemicaltoleranceofMiscanthusfloridu-
luspopulationstolead(MSdissertation).Taipei, Taiwan:
NationalTaiwanUniversity.
ChlopeckaA.1996.FormsofCd, Cu, Pb, andZninsoiland
theiruptakebycerealcropswhenappliedjointlyascarbon-
ates.Water, Air, andSoilPolution, 45:297-308.
FrostegårdA, BååthE, TunlidA.1993.Shiftsinthestructure
ofsoilmicrobialcommunitiesinlimedforestsasrevealedby
phospholipidsfatyacidanalysis.SoilBiologyandBio-
chemistry, 25:723-730.
GraystonS, GrifithG, MawdsleyJ, etal.2001.Accounting
forvariabilityinsoilmicrobialcommunitiesoftemperate
uplandgrasslandecosystems.SoilBiologyandBiochemis-
try, 33:533-551.
HofmanJ, Du ekL, Klánová J, etal.2004.Monitoringmicro-
bialbiomassandrespirationindifferentsoilsfrom the
CzechRepublic-Asummaryofresults.EnvironmentInter-
national, 30:19-30.
KelyJJ, HäggblomMM, TateRL.2003.Effectsofheavymet-
alcontaminationandremediationonsoilmicrobialcommu-
nitiesinthevicinityofazincsmelterasindicatedbyanaly-
sisofmicrobialcommunityphospholipidfattyacidprofiles.
BiologyandFertilityofSoils, 38:65-71.
KourtevPS, EhrenfeldJG, HäggblomM.2003.Experimental
analysisoftheeffectofexoticandnativeplantspecieson
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soilmicrobialcommunities.
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 35:895-905.
López-HernándezD, SantaellaS, ChacónP.2006.Contribu-
tionofnitrogen-fixingorganismstotheNbudgetinTrachy-
pogonsavannas.EuropeanJournalofSoilBiology, 42:
43-50.
MoynahanOS, ZabinskiCA, GannonJE.2002.Microbialcom-
munitystructureandcarbon-utilizationdiversityinamine
tailings revegetation study. Restoration Ecology, 10:
77-87.
MummeyDL, StahlPD, BuyerJS.2002.Microbialbiomarkers
asanindicatorofecosystemrecoveryfolowingsurfacemine
reclamation.AppliedSoilEcology, 21:251-259.
NordbyHE, NemecS, NagyS.1981.Fattyacidsandsterols
associatedwithcitrusrootmycorrhizae.JournalofAgricul-
turalandFoodChemistry, 29:396-401.
PengKV, LiXD, LuoCL, etal.2006.Vegetationcomposition
andheavymetaluptakebywildplantsatthreecontamina-
tedsitesinXiangxiArea, China.JournalofEnvironmental
ScienceandHealthPartA, 40:65-76.
PennanenT.2001.Microbialcommunitiesinborealconiferous
foresthumusexposedtoheavymetalsandchangesinsoil
pH:Asummaryoftheuseofphospholipidsfatyacid, Bi-
ologandHthymidineincorporationmethodsinfieldstudies.
Geoderma, 100:91-126.
ScebbaF, ArduiniI, ErcoliL, etal.2006.Cadmiumefects
ongrowthandantioxidantenzymesactivitiesinMiscanthus
sinensis.BiologiaPlantarum, 50:688-692.
TorsvikV, SùrheimR, GùksoyrJ.1996.Totalbacterialdiver-
sityinsoilandsedimentcommunities:Areview.Journalof
IndustrialMicrobiology, 17:170-178.
VangronsveldJ, ColpaertJV, vanTichelenKK.1996.Recla-
mationofabareindustrialareacontaminatedbynon-ferrous
metals:Physico-chemicalandbiologicalevaluationofthe
durabilityofsoiltreatmentandrevegetati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94:131-140.
VangronsveldJ, SterckxJ, vanAsscheF, etal.1995.Reha-
bilitationstudieson an old non-ferrouswastedumping
ground:Efectsofrevegetationandmetalimmobilizationby
beringite.JournalofGeochemicalExploration, 52:221-
229.
WhiteDC, DavisWM, NickelsJS, etal.1979.Determination
ofthesedimentarymicrobialbiomassbyextractablelipid
phosphate.Oecologia, 40:51-62.
ZelesL, BaiQY, MaRX, etal.1994.Microbialbiomass,
metabolicactivityandnutritionalstatusdeterminedfrom
fattyacidspatternsandpoly-hydroxybutyrateinagricultur-
alymanagedsoils.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 26:439
-446.
ZhangCB, HuangLN, LuanTG, etal.2006.Structureand
functionofmicrobialcommunityduringtheearlystagesof
revegetationnearShaoguanPb/ZnSmelter, Guangdong,
P.R.China.Geoderma, 136:555-565.
ZimmermannS, FreyB.2002.Soilrespirationandmicrobial
propertiesinanacidforestsoil:Efectsofwoodash.Soil
BiologyandBiochemistry, 34:1727-173.
作者简介 陈友静 , 女 , 1988年生 , 环境科学专业。 E-mail:
cyjqiu1127@tzc.edu.cn
责任编辑 魏中青
2008 生态学杂志 第 28卷 第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