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施氮对无芒雀麦产草量和营养成分影响的初步研究



全 文 :施氮对无芒雀麦产草量和营养成分
影响的初步研究 带
车 敦 仁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
一般来说 , 土壤中可利用氮的含量总是不能满
足禾本科牧草高产的需要 , 因此 , 氮的供给往往是
饲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 。 即使土壤中有机态氮的
含量较高或很高 , 也往往在微生物分解和矿化作用
的限制下 , 使禾本科牧草对可利用氮 仍 感 不 足 。
根据乐炎舟等同志研究 , 对O一 20 厘米土层中含有机
质 7 % 以上 , 全氮0 . 4 %左右的高山草甸草 场 施氮
时仍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 平均每斤氮素可增产干草
1 2
.
9一 1 4 . 8公斤〔2〕。 国外大量研 究表明 ,施氮不但
可以使牧草产量大幅度提高 , 同时还提高了牧草的
营养水平 , 从而增加 了畜产品〔3〕。 由此可见 , 要获
得禾草高产和较丰富的蛋白质含量 , 在生长期内供
给充足的速效氮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些畜牧业发达
的国家 , 大量施用氮肥已成了近二十年来草地集约
化经营的基本特征。 本试验 的 目的是 想通过无芒雀
麦 ( B or 二。 `。 e r 二姑 ) 对氮素反应 的研究 , 探索青
海高原牧区施氮对禾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 为
禾本科人 工草地施肥提供依据 。
一 、 试验地 自然条件
试验地设在 玉树州草原站种子繁殖场 , 为河谷
阶地 。 海拔 3 , 70 0米 。 年均温 2 . 7 O C , 七月份最高均
温19 . 犷 C , 一月份最低均温 一 16 . 2 ’ C 。 年平均降
雨量 48 8 . 4毫米 , 蒸发量 1 , 1 1 5 . 8毫米 。 无霜期平均
4 6天 , 最长 8 天 , 最短 26 天 。一年中仅有冷暖两季 。
植被属 高山草甸 , 以高草 ( K o b r e s f a s P P . )为主 。
土壤 P H 7一 7 . 5 , 富含有机质和 氮 素 , 肥力很高。
2 0厘米土层中约含有机质 6一 7% , 氮 0 . 4% 左右 ,全
钾 2 . 5 % 以上 , 全磷。 . 1% 以下 。 可以种植青棵 , 春
小麦不能成熟 。
二 、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于 1 9了8一 1 9 8 0年进行 。 分为对照和施氮两
种处理 , 各重复 8 次。 小区面积 3 x 6米 ( 18 米 2 ) 。
田 间排列见图 l 。 对照小区施有机肥 ( 羊 圈 粪 )
3
,
0 0斤 /亩作基肥 (按有效成分计算折合 N 2 5斤 ,
P Z O 。 7 斤 ) 。 作畦按小区施肥后 翻 地整平 , 人工
开沟播种 , 其后两年内不再施任何肥料 。 施 N 小区
先后参 加该项试验研究的还有本院郎百宁 、 王大
明 、 陆家宝 、 韩志林同志 , 玉 树州牧科 所 何 梁 初 、 邱应
章 、 池玉勤等同志 。 营养成分由本院草原室晋德馨等同志
分析 , 谨 表感谢 。
件。 可利用雨水 、 洪水灌溉 , 也可用井水喷灌 , 还
可采取人工降雨 、 降雪的方法解决早情 。
(五 ) 实行科学放牧
目前我国广大牧区牲畜仍然以在天然草场上 自
由放牧为主 , 对草场植被破坏极大 。 随着畜牧业的
发展 , 这种方式 已不适应现代化畜牧 业 发 展 的要
求 , 必须实行科学放牧 。 即根据不同类型草场 , 各
种植物种的生长 、 物候 、 可食性 、 营养状况 , 各种
不同地形 、 地势 , 而采取不同的利用时间和方式 ;
或实行打草 、 放牧 , 不同地块放牧制度 以及季节放
牧制度的轮换 (二季 、 三季 、 四季 ) ; 同时 , 牲畜
种类不同 , 其畜群配置和放牧半径也应不同 。 把草
场用围栏分成不同的放牧区 , 数十头或数百头牲畜
为一组 (根据大小畜而定 ) , 然后一个区一个区的
轮放 。 这样 , 不仅草场可 以得到休息和恢复 , 而且
也有利于管理和牲畜抓膘 , 同时又能合 理 利 用 草
场 , 提高草场载畜量 。
参考文献
〔 1〕 0 . W . H e a l a n d D . F . P e r k i n s , 19 7 5 : P r o d u -
e t i o n e e o l o g y o f B r i t i s h M o o r s a n d M o n t a n e G r
-
践 5 s l a n d s ( E e o l o g i e a l S t u d i e s ) V . 2 7 , P . 2 6 7一 2 7 3。
〔 2〕廖因藩 、 谷邵柱 、 马弊 , 1 9 6 4 : 内莹古 昭 鸟达 盟 、
哲里木盟天然 草场 资源及其评 价 。
〔3 〕杜部 、 王静 山 、 祝廷 成 、 沈享理 、 李搏 , 1 9 63 : 内
蒙古哲里木盟 草原利用及畜牧业生产间题 考察报营 。
用过磷酸钙 4 。斤 /亩 (约含 P :O 。 7 斤 ) 作 基肥 ,
使土壤含磷量与对照小区保持相似水平。 其 后两年
不再施磷肥 。 试验小区 1 9 7 8年于无芒 雀 麦 分 栗期
( 7 月 2 3日 ) 每亩施氮 4 . 6 斤 (以含 N量计算 , 下
同 ) 。 1 9 7 9年气亩施氮 16 斤 , 分别于返青后 ( 5 月
初 ) 和拔节 期 、 6 月初 ) 平分施入 。 1 9 8 0年施氮量
同第二年 , 于孕穗期 ( 6 月 16 日 ) 一 次施入
拍 N 河〕 N X〕 N X〕 N
N 妇 N 】O N 另O N X〕
图 1 田 间排列 图
播种当年于秋季停止生长时 ( 9 月 20 一24 日 )
测产 。 第二年 ( 1 9 7 9 ) 于抽穗后 1 0天 ( 7 月 5 日 )
第一次刘割 , 秋末停止生长时收割再生草 , 再次刘
割之和即为该年的总产草量 。 1 9 8 0年于花前期 ( 7
月 2 1日 ) 收割测产 , 再生草产量未测 。
三 、 结果与分析
1
. 对产草量的影响
由表 1 可以看出 , 施氮肥者与对照者 (施有机
肥 ) 播种当年的产草量基本无差异 , 但到生长第二
年和第三年施氮肥者产草量大大提高 , 特别是第三
年增产幅度更大 。 其原因是 播 种 当 年 幼 苗 生 长
缓慢 , 对营养的需要相对减少 , 因而土壤中氮素的
矿化速度和 有效氮供给的变程能满足当年生长的需
要 。 第二年和第三年生长迅速 , 土壤中有效氮 的供
应及其变程远不 能满足无芒雀麦迅速生长 的需要 ,
因而施氮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 如图 2 所示 , 播种
当年秋末株高仅40 厘米左右 , 只有个别植株抽穗 ,
绝大部分处于分粟期 (植被复盖度不到 7 0% ) 。 虽
然 8 月初到 g 月初生长较快 ( 日 平 均增高 0 . 52 厘
米 ) , 但当地从 7 月份开始水热条件适宜 , 土壤微
生物活 动旺盛 , 有机态氮的矿化速率能满足无芒雀
麦此时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需要 , 因而施氮无明显增产效果 。 第二年返青后生长极为迅速 , 6 月下旬
即开始抽穗 (此时植被复盖度已达 1 0 % ) , 7 月上
旬株高达 1 0 厘米左右 。 6 月初到 7 月初 日平均株高
增长 2 . 26 厘米 , 为播种当年生长较快时期的 4 . 3倍 。
此期间内气温较低 , 对照小区土壤中虽含有较丰富
的有机态氮 , 但由于受到土壤微生物分解的限制 ,
有效氮的供给远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 因而施
氮具有明显 的增产效应 。 与对照相比产草量差异高
度显著 ( P < 0 . 0 1) , 平均施一斤氮素可 比对 照增
产 24 斤千草 。 生长第三年第一次刘割时平均一斤氮
素可增产 26 斤干草 。 由于第二年刘割时从干草中带
走了大量的氮素 (从一亩土壤中带走 17 . 8斤 ) , 第
三年又未得到补充 , 因而对照区产量急剧下降 。
为了进一步摸清在青海高原牧区施笼对播种当
表 1 施氮对无芒雀麦产草 t 的影晌 (风干重 、 斤 / 亩 )
年 份 产 草 量 均数差数及 }每斤 N 素增其 显 著 性 加的 干草重
19 7 8
2 9 0

0
19 3

4
3 0 9

3
3 9 8

3
3 33

6
3 2 3

9
3 0 1

7
2 9 0

0
6

0 n s
1 9 7 9
1 30 0 ;::: }:;: ::::
1 12 4

4
15 1 0

9
3 8 6

5 * . 2 4

2
1 9 8 0
(头茬草产 量 )
对照
N l 。
3 27

4
80 9

4
3 9 0

3
8 7 2

7
3 9 9

9
8 2 6

8
3 7 7

7
9 13
16 6

8
7 0 0

3
5 0 0

1
7 7 5
4 50
8 2 6

8
3 9 9

g
7 1 1

8
3 8 6

1
8 0 4

5
4 1 8

4* * 2 6

2
注 : n s : 差异不显著 , * * 差异高度显著 ( P < 0 . 01 )
表 2 无芒省麦播种当年产草皿 ( 切吉公社 , 风干重 , 斤 /亩 )
目号一一位一处 理 ) 各 · 次 重 复对 照施 N 1 0 1 2 8 。 3 14 8 。 5 17 4 。 2 1 6 1 。 31 6 6 . 8 10 2 。 7 2 2 6 。 4 1 1 9 。 7 1 1 4 。 6 2 7 4 。 1年无芒雀麦产草量和定居 的影响 , 1 9 8。年我们 又在
共和县切吉公社进行了试验 。 该地年平均气温较低
( 1
.
6

C )
, 而且干早 (年平均降雨量 192 毫米 , 蒸
发量 1 9 8了毫米 ) 。 天然草场植被 以友友草 (月 c h n a -
t h e r “ m s 夕l e o d e o s )为主 ,土壤为棕钙土 , p H 7 . 5一
8
.
5
, 有机质和潜在肥 力较低 (0 一 2。厘米土层中有
4 2
机质含量 2 。 4一2 .8 %、 全 氮 0 .3 1一 0 .6 1 %、 全磷
0
.
1 4一 0 .5 1 %、 全钾 2 。 2 1一2 .2 7 %) 。 试验分对照
和施氮两种处理 。 对照区不施有机肥料 , 两种处理
小 区均肥 以等量的磷肥 (按 P Z O 。 含 量 计 算 用量
20 斤 /亩 ) 作基肥 。 小区面积 20 平方米 , 对照 吸复
四次 , 试验区于 7 月中旬施 N 10 斤 /亩 , 重复 六次 。
行距 40 厘米 , 亩播量 2 斤 。 5 月 6 日播种 , 9 月 17
日测产 , 结果见表 2 。
裹 3 生长第二年施氮 16 斤 /亩对无芒雀麦头茬干草营养成分的影晌 (干物质 % )
项 目 处 理
N I 。
对 照
N I 。
对 照
N 1 6
对 照
N 1 6
对 照
N , 。
对 照
N 一 。
对 照
N I 。
对 1{民
N I 。
对 1!住
四 次 重 复 值
2 2

2 0 2 2

4 0 2 1
.
6 0 2 1

2 0
3 1
.
6 0 2 2

2 0 2 2
.
4 0 2 2

6 0
平 均 百分 比 平均差 数 显著性
干 物 质
2 1

8 5
24

7 0
1嚣’ 5 一 2 。 8 5
粗 蛋 白 质 {;::: ::: {: :::;:
,
;求 ` ;:;: :::` 6 3 。 2 4
粗 脂 肪 : {:: {:;: :::: :::{ :::: ;::

7
0

2 0
粗 纤 维
3 6

46
3 3

8 5
3 4

2 4
3 5

82
3 5

2 1
3 6

2 6
3 7

3 6
36

54
3 5
,
8 2
3 5

6 2 }::
`
6
0

2 0
无氮浸 出物
4 2

3 6
4 9
。 了2
4 3

5 1
4 4

2 2
4 1

3 5
4 4

4 2
39

7 4
4 4

6 8
4 1

7 4
4 5

7 6
1
:; 一 4
。 厂介
粗 灰 分 ;:;: {::: :::; ;:):
7

0 8
6

6 9 8 ::;

7
:::: :::: :::) ::::
0

2 4 2 5
O

2 5 2 5
1
:: 一 0 。 0 1
0

1
.
16 9
0

1 9 2 2
0

1 4 1 7
0

1 92 2
0

14 6 7
0

16 0 9
0

1 36 7
0

1 6 28
0

14 3 0
O

17 8 2
8 0

2 5
1 0 0
一 0 。 0 3 5 1 5
注 : n ,一不显著 ( P ) 0 . 0 5 ) , 一显著 ( P < 0 . 0 5 ) , .一高度显著 印 < O . OD
盆幻仪l0卯
口夕. 0
80760
5040
株高ǎ厘朱à
3021
表 2 表 明 , 在 切吉地 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潜在
肥力较玉树地 区低的情况下 , 播前不施有机肥 , 土
壤中的有效氮也能满足无芒雀麦播种当年生长发育
的需要 , 施氮效果不显著 。
2
. 对牧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对生 长第二年头茬草营养成分常规分析的结果
列于表 3 。
从表 3可 以看出 , 施氮对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最
大 , 比对照提高 32 . 6 % , 差异高度显著 ( P < 。 . 0 1 ) 。
每百斤千草中比对照多含 3 . 24 斤粗蛋白质 , 每亩比
对照可多获 得 87 斤 , 平均施一斤氮素可增产 5 . 5斤粗
蛋 白质 , 即从收获的干草中可收回施入氮量的 8 % 。
睡亩施氮 16 斤者 , 无芒雀麦的无氮浸 出物含量 减少
8
.
8 %
, 差异显著 ( P < 0 . 0 5) 。 每百斤 干草中要少
含 4 斤 左右 可溶 性糖 , 这对牧草的青贮质量会有一
定影响 , 但对牲畜健康无不 良影响〔 2 〕。 施氮还使
牧草的含磷量减少 1 9 . 75 % , 差异显著 ( P < 0 . 05 ) 。
从每亩干草中磷的带走量来看 , 施氮者每亩从土壤
中带走磷 2 . 16 斤 ,而对照带走 2 . 0 斤 ,两者差异不显
著 ( } t ! 二 0 . 5 4 , P < 0 . 4 , 见表 4 ) 。 说 明试验地
区土壤严重缺磷〔3〕 , 这 是该地 区限制产草量 和氮肥
二洲二 - 减一洲一
O ` . 1 .
2笋她
出苗
日 20 拓’ 0 2 0另 ’ 0 2 0 她’ 。 2D 拓,b 泛o ` ’ (帅乡
图 2 施氮无芒雀麦的生长发育
4 3
增产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 在施氮的同时 , 如能再
多施磷肥 , 则可望能获得更高的产量 。
由表 2 还可 以看出 , 施氮有使牧草干物质含量
降低的趋势 , 但未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水平 。 对其
他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甚微 。
表 4 施氮和对照处理礴的带走皿 (斤 /亩 )
土工…一-一…一…~对 照 一 1 . 8 8 1 . 8 2 2 . 04 1 . 5 1 1 . 5 3 2 . 6 0 2 . 7 0 1 . 9 0 { 2 . 0U }{ } } 。 。 l b u s” 1 ` : } 1 · 9 8 2 · 8` ’ · 9 7 2 · 2 6 ’ · 86 2 0 2 6 2 · 。 5 2 · 。` ! 2 · ` 6 一 }四 、 初步结论和讨论1 . 试验地区由于高寒 , 无芒雀麦播种 当年生长缓慢 , 不需要施氮肥 。 从第二年开始生长迅速 , 施氮增产效果明显 。 作为打草场利用 时 , 第三年如不施肥 , 将引起草地严重退化 , 产草量急剧下降。 第二年和第三年即使是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丰富 ,潜在肥力较高 , 施氮仍可使牧草产量大幅度提高 。在我省高原牧区栽培的无芒雀麦 , 从第二年起施每斤氮素 可增产24 斤以上干草 , 这与英 、 美等国家在温带地区对栽培冷季禾草施氮的增产效应相似 。2 . 施用氮肥可使牧草的含氮量大幅度增加 , 而可溶性糖和磷的含量显著减少 。 这将影响到无芒雀
麦的青贮质量和 以施氮牧草为主要 日粮的家畜的营
养平衡 , 在我省土壤普遍缺磷的情况下 ,如何保持土
壤的氮磷平衡 , 从而获得牧草的高产和优质营养 ,
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3
. 我省牧区海拔高 , 千早寒冷 , 生长期短 , 昼
夜温差大 。 但暖季气温适宜 , 光 照 充 足 , 降雨集
中 , 牧草生长旺盛 , 干物质积累速度很快 。 在这种
生态环境下 , 草地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大于分解 。
如何人为地加速其分解 , 达到既减少氮肥施量 , 又
能大幅度提高牧草产量的 目的 , 是今后研究的一项
重大课题 。 主要参考资料
〔 l 〕 M a u r i e e E . H . e t a l . i o 7 3 : F o r a g e s一一 T h .
S e i e n e e o f G r a s s l a 几 d A g r i e u l t u r e一 e d . U . S . A . ,
P

4 0 3一 4 2 4 .
〔 2〕 乐炎舟 、 鲍新奎等 , 1 9 8 0 : 高山草甸土 营 养物
质 与植 物生长关 系的研究 。 《 中国 草原 》 , N o . 3 , P ·
2 8一 33 。〔 3〕 C . R . 、 V . s p e d d i n g a n d E . C . D i e k rn a h n s ,
1 9 72 : G r a s s o s a n d L e g u m e s i n B r i t i s h A g r i c u l t u r e
.
C
.
A
.
B
,
P
.
o s一 1 2 7。
鳖 ` ’ ` 全国牧草和饲料作物引种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讨论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廿中国草原学会和 内蒙古草原学会联合召开 的
全国牧草和 饲料作物 引种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讨论
会于 1 98 1年 1 月 2 3一 28 日在呼和 浩特举行 。 参加会
议的代表来 自全国巧个省市自治 区包括高等院校 、
科研机关 、 中等专业学校 、 生产单位及有关领导部
门计 97 人 。 内蒙古畜牧厅付厅长 、 内蒙古草原学会
名誉理事长古儒扎布同志致开幕词 , 中 国草原学会
付理事长 、 内蒙古草原学会理事长许令妊付教授作
了会议总结 。 内蒙古人大常委会付主 任 高 增 培同
志 、 内蒙古农委顾问都固尔扎布同志 、 内蒙古农牧学院浩路院长都亲临大会指导 并讲了话乡内蒙古科
协 、 畜牧科学 院 、 草原工作站 、 草原勘测设计院和 内
蒙 古报社的领导 同志也出席 了会议 。 大会还收到了
中国草原学会理事长贾慎 修教授和第一付理事长任
继周 教授分别 发来 的贺电 。
这次大会是我国牧草科学史上的第一次 , 代表
们不仅交流了经验 , 回顾了我国牧草科学研究的历
史 , 总结了我国牧草科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教训 ,
而且也展望了我国牧草科学研究的广阔前景 。 出席
这次会议的代表中 , 既有学术上有一定造诣 , 工作
卓有成就的科学老前辈 , 又有 具 有 良好基础 、 经
过一定技术训练 、 取得较好科研成果的 中青年科技
工作者 , 这是我国牧草科学事业兴旺发达的一个重
要标志 。
这次大会收到包括牧草和饲料作物细胞学 、 引
种 、 育种 、 野生驯化 、 良种繁育 等 方 面 的论文 4
篇 , 其 中在大会上宣读了 27 篇 。 这些论文中广 既有
密切结合畜牧业生产开展引种驯化 、 育种及 良种繁
育方面的 , 又有基础理论方面的。 我国幅员辽阔 ,
牧草资源十分丰富 , 是发展畜牧业 的 宝 贵 天然财
富 。 因此代表们认为 , 今 后 在牧 草引种 、 育种方
(下转第5 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