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国内主要莜麦品种在冀北坝上的适应性评价



全 文 :基金项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张家口综合试验站”(CARS-8-E-1)。
第一作者简介:赵世锋,男,1963年出生,河北张北人,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燕麦育种与栽培。通信地址:075000河北省张家口市清水河南路张
家口市农业科学院,Tel:0313-7155777,E-mail:zsf1886@163.com。
通讯作者:曹丽霞,女,1974年出生,河北张北人,高级农艺师,本科,研究方向:燕麦育种与栽培。通信地址:075000河北省张家口市清水河南路张
家口市农业科学院,Tel:0313-7155780,E-mail:hhclx@126.com。
收稿日期:2015-06-17,修回日期:2015-07-20。
国内主要莜麦品种在冀北坝上的适应性评价
赵世锋 1,曹丽霞 1,石碧红 1,张新军 1,李云霞 1,李萌萌 2,郭 明 3
(1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2张家口市农牧局,河北张家口 075000;
3沽源县农牧局,河北沽源 076550)
摘 要:为了明确来自国内6个育种单位的12份莜麦(裸燕麦)品种在冀北坝上的区域适应性,连续进行
了 3年适应性试验,通过对试验品种的主要性状以及籽实产量和生物产量的变异系数、方差等进行分
析。结果表明:‘定莜1号’、‘坝莜3号’和‘坝莜1号’的生物产量对环境敏感,‘草莜1号’、‘坝莜1号’和
‘晋燕14号’的籽实产量对环境敏感,‘坝莜3号’、‘定莜1号’和‘晋燕13号’的株高对环境敏感;年度间
籽实产量和生物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品种间籽实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生物产量差异不显著。
认为‘晋燕14号’、‘白燕2号’、‘宁莜1号’、‘花早2号’、‘坝莜1号’和‘白燕11号’适宜作为粮用型品种
应用,‘坝莜3号’、‘晋燕13号’适宜作为草用型品种应用,‘坝莜1号’、‘白燕2号’、‘宁莜1号’和‘晋燕
14号’宜作为粮草兼用型品种应用;早熟品种‘白燕2号’,中早熟品种‘晋燕14号’,中熟品种‘坝莜1号’
和中晚熟品种‘坝莜3号’是最适宜张家口坝上种植的裸燕麦品种。
关键词:莜麦;品种;籽实产量;生物产量;适应性试验;评价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60018
Evaluation on the Adaptability of Main Domestic Naked Oat (Avena nuda) Varieties
in Bashang Area, North Hebei
Zhao Shifeng1, Cao Lixia1, Shi Bihong1, Zhang Xinjun1, Li Yunxia1, Li Mengmeng2, Guo Ming3
(1Zhangjiak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angjiakou 075000, Hebei, China;
2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of Zhangjiakou, Zhangjiakou 075000, Hebei, China;
3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of Guyuan County, Guyuan 076550, Hebei,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icit the adaptabilities of 12 naked oat (Avena nuda) varieties from 6 domestic
breeding institutions in the Bashang Area of north Hebei, the adaptability test had been carried out for 3 year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variation coefficient and variance of grain yield and biomas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omass of‘Dingyou No.1’,‘Bayou No. 3’and‘Bayou No.1 ’were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 the grain yield of‘Caoyou No.1’,‘Bayou No.1’and‘Jinyan No.14 ’were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 the plant height of‘Bayou No.3’,‘Dingyou No.1’and‘Jinyan No.13 ’were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 The differences of grain yield and biomass of different years were significant, grain yield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were significant, but the differences of biomass of varieties were not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Jinyan No.14’,‘Baiyan No.2’,‘Ningyou No.1’,‘Huazao No.2’,‘Bayou
No.1’and‘Baiyan No.11’were suitable for planting as grain varieties,‘Bayou No.3’and‘Jinyan No.13’
were suitable for planting as forage varieties,‘Bayou No.1’,‘Baiyan No.2’,‘Ningyou No.1’and‘Jinyan
www.caaj.org
农学学报 2016,6(1):7-14
Journal of Agriculture
0 引言
燕麦栽培种分皮燕麦和裸燕麦(莜麦)2个种,燕
麦耐旱耐瘠薄,喜冷凉湿润气候,是具有高营养价值的
1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饲草、饲料作物。燕
麦籽粒富含营养,是公认的健康食品 [1],燕麦茎秆柔
软,叶片丰富,适口性好,用燕麦制作的干草和青贮料,
消化率高,是奶牛最优良的禾本科饲草之一,是畜牧业
的优质饲草饲料[2-3]。中国是莜麦(裸燕麦)的起源地,
又是主产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莜麦主要分布
在华北、西北和西南高寒、冷凉、半干旱地区的农牧交
错带,近年种植面积在70万hm2左右(最大面积时200
万hm2),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的冀晋蒙甘四省,约占
全国燕麦的90%,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也有种植,但
面积较小。莜麦种植区多为经济和科技相对落后的地
区,各育种单位育成的品种区域适应性较强,品种跨区
域应用较少[4],栽培技术研究也较少[5]。近年来,莜麦
(裸燕麦)市场需求逐年扩大,随着莜麦籽实和饲草应
用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饲草与籽实生产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的局面,付爱良等[6]、董彦红[7]介绍了燕麦作为饲
草应用的重要性,国内引种热兴起,黑龙江、青海、新
疆、西藏等地亦成为燕麦生产区,江苏、山东、河南、安
徽、江西、陕西、重庆、广西、四川等地也在积极试种燕
麦取得了进展。高明文等[8]、唐凤德等[9]、岳武等[10]报道
了东北地区燕麦引种试验结果。郭孝等[11]报道了河南
燕麦引种试验结果。仁青等[12]、包成兰等[13]、韩志林等[14]、
刘彦明等[15]、李军[16]、徐长林[17]报道了青海、西藏等地燕麦
引种试验结果,均对燕麦籽粒和饲草的应用方向做了肯
定回答。曹丽霞等[18]、赵世锋等[19]、赵宝平等[20]报道了燕
麦不同条件下的抗旱性研究结果。罗志娜等[21]对燕麦
种子萌发期品种耐盐性进行了评价,认为燕麦的耐旱、
耐盐碱特性最好。董世魁等[22]、牛伊宁等[23]分别对燕
麦籽实和饲草的生产性能进行了评价。刘刚等[24]、张
志芬等[25]在统计学上得到了验证。燕麦生产最为重要
的是食用品质和饲用品质。吴娜等[26]、高晨光[27]、徐向
英等[28]对燕麦品种籽实营养做了评价。多位学者[29-35]
还对饲用燕麦品种营养做了评价,燕麦的应用价值得
到了进一步肯定。在区域适应性方面,柴继宽等[36]、巩
爱岐等 [37]、刘刚等 [40]对饲草型燕麦品种进行了评价。
赵宁等[41]、王林等[42]、柴继宽等[43]、侯建杰等[44]、程玉臣
等[45]对籽实燕麦进行了评价,尽管生产上对燕麦的营
养价值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相比之下对燕麦的广泛
适应性要求更为紧迫,尽管国内研究者对燕麦进行了
较为广泛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尚未有研究者对中国主
产区近年主要应用的莜麦品种进行综合对比和评价,
本研究结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燕麦荞麦张家
口试验站的展示试验,对国内主要生产应用的莜麦品
种进行多年一地评价,拟从区域适应性方向明确适宜
冀北坝上应用的莜麦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共计12份,以‘坝莜3号’为对照,试验品种来源于
国内主产省(区)6个育种单位的主栽或新近育成的主
推品种,试验品种名称与来源见表1。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 2012—2014年在张家口市农科院坝上基
地管理处同一地块进行,试验地位于河北省张北县境
内,东经114º45′,北纬41º09′,海拔1450 m,试验土壤经
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012年)0~
30 cm土壤肥力状况是:pH 8.25,有机质 19.8 g/kg,全
效N 0.119%,全效 P 862 mg/kg,全效K 0.565%,碱解
N 78.4 mg/kg,速效P 59.6 mg/kg,速效K 167 mg/kg,土
壤肥力居中上等。试验采用顺序排列法,每个品种种
No.14’were suitable for planting as grain and forage varieties. The early-maturing variety‘Baiyan No.2’, mid-
early maturing variety‘Jinyan No.14’, mid-maturing variety‘Bayou No.1’and mid- late maturing variety
‘Bayou No.3’were appropriate for growing in Bashang Area of Zhangjiakou.
Key words: Naked Oat; Variety; Grain Yield; Biomass; Adaptive Test; Evaluation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品种名称
白燕2号Baiyan No.1
白燕11号Baiyan No.11
花早2号Huazao No.2
坝莜1号Bayou No.1
坝莜3号Bayou No.3
内燕5号Neiyan No.5
燕科1号Yanke No.1
草莜1号Caoyou No.1
晋燕13号 Jinyan No.13
晋燕14号 Jinyan No.14
定莜1号Dingyou No.1
宁莜1号Ningyou No.1
育种单位
白城市农科院
张家口市农科院
内蒙古农牧科学院
山西省农科院高寒所
定西市农科院
宁夏农科院固原分院
表1 试验品种与来源
赵世锋等:国内主要莜麦品种在冀北坝上的适应性评价·· 8
植 1个小区,小区面积 40.5 m2,前茬马铃薯(2年轮作
制)。
1.3 气候条件
2012—2014年为冀北坝上典型气候年份,分别表
现为平年、丰年和夏旱年。2012年播种期土壤墒情
好,适遇低温、生长期间降雨均匀,后期遇早霜,为平
年;2013年播种时墒情差,生长期间风调雨顺,为历史
上丰年;2014年播种时墒情差,生长期间降雨少,夏旱
严重,严重欠收。试验期间降雨和平均气温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莜麦品种的熟性与产量
按照成熟期对试验品种进行归类,试验数据列表
3,3年试验结果表明:
早熟品种有‘白燕11号’、‘宁莜1号’、‘内燕5号’
和‘白燕 2号’4个,平均生育期 77~79天,株高 93~
108.7 cm,千粒重 21.1~29.8 g,生物产量 8572.5~
9861 kg/hm2,籽实产量 2914.5~3264 kg/hm2。籽粒大
产量高的优选‘白燕2号’和‘宁莜1号’。
中早熟品种有‘定莜1号’、‘晋燕14号’和‘花早2
号’3个,平均生育期 81~82天,株高 92~121 cm,千粒
重 22.4~24.3 g,生物产量 8947.5~9684 kg/hm2,籽实产
量2625~3393 kg/hm2。产量高的优选‘晋燕14号’。
中熟品种有‘草莜1号’、‘燕科1号’和‘坝莜1号’
3个,平均生育期 83~89天,株高 98~114 cm,千粒重
21.4~25.6 g,生物产量 9325.5~10099.5 kg/hm2,籽实产
量 2247.0~3066.0 kg/hm2。大粒产量高的优选‘坝莜 1
号’。
中晚熟品种有‘晋燕 13号’和‘坝莜 3号’2个,平
均生育期98天,株高121~123 cm,千粒重21.6~23.4 g,
生物产量 10396.5~10680.0 kg/hm2,籽实产量 2658.0~
2910.0 kg/hm2。产量高的优选‘坝莜3号’。
2.2 群体与经济性状和产量
试验按照有效粒450万/hm2播种,受降雨、土壤墒
情和播种方式的影响,莜麦试验的亩苗数为288~382.5
万/hm2,出苗率64%~85%,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成穗
数和穗粒数并没有随基础苗数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变
化,试验统计结果见表 4。由表 4可见,基础苗的差异
对品种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并无直接影响,莜麦品种的
产量由生长过程的单株成穗数、穗粒数等经济性状得
到修补,实现产量的相对稳定。所以适度的播种量差
异不对产量高低产生主要影响。
2.3 莜麦品种主要性状对环境条件的敏感性
莜麦主要经济性状的稳定性。对调查性状进行变
异系数分析,按照各品种主要性状变异系数平均数由
小到大对莜麦性状的稳定性排序为:生育期>千粒重
>基础苗>穗粒数>亩穗数>株高>籽实产量>生物
产量(见表5)。
品种间性状稳定性的差异。由各主要性状的变异
系数大小发现:‘定莜 1号’、‘坝莜 3号’和‘坝莜 1号’
的生物产量对环境敏感,‘草莜1号’、‘坝莜1号’和‘晋
年份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合计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降雨量/mm
2012
19.1
12.8
18.3
32.1
18.2
2.3
47.4
15.5
13.9
0.2
53.7
233.5
2013
5.8
44.2
8.8
28.8
49.2
48.1
36.9
16.8
17.1
26
11.6
293.3
2014
2.5
23.6
22
10.1
4.9
2.7
4.6
0.4
18.5
19.2
7.9
116.4
历年平均
18
19.8
20.7
34.2
28.4
35.1
40.5
29.3
30.8
26.8
17.8
301.4
平均气温/℃
2012
14.3
15.3
15.4
17.6
19.9
20
19.3
19.5
16.7
16.4
13.1
2013
16.7
15.6
17.7
18.6
18.8
18.9
19.9
19.1
20
16.5
13.1
2014
18.4
15.1
16.6
17
19.3
19.8
20.9
19.3
16.5
16.7
15.1
历年平均
14.4
15.6
16.8
17.5
18.2
18.7
19.1
18.4
17.1
15.7
13.7
表2 2012—2014年试验期间降雨和平均气温
注:2012年5月22日播种,6月2日出苗;2013年5月20日播种,6月2日出苗,6月5日透雨;2014年5月16日播种,5月23日出苗,6月6日透雨,
7—8月上旬夏旱。
·· 9
燕14号’的籽实产量对环境敏感,‘坝莜3号’、‘定莜1
号’和‘晋燕 13号’的株高对环境敏感,‘白燕 11号’、
‘花早2号’和‘晋燕14号’的亩穗数对环境敏感,‘草莜
1号’和‘晋燕 13号’的穗粒数对环境敏感。结果见表
5。
2.4 莜麦品种的产量与谷草比
对试验品种籽实产量由高到低进行排列,可以认
为在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块种植,‘晋燕14号’是高产
欠稳定品种,谷草比较高,为 35.4%较为稳定,有增产
潜力,适宜粮用;‘白燕2号’、‘宁莜1号’是高产较稳定
品种,增产潜力有限,谷草比较高,分别为 33.3%、
32.8%,较为稳定,适宜粮用;‘花早2号’和‘坝莜1号’
是高产欠稳定品种,有增产潜力,谷草比较高,分别为
33.6%、31.0%,较为稳定,适宜粮用。‘草莜 1号’和‘燕
科 1号’是低产不稳定品种,谷草比较低,分别为
25.1%、25.6%,稳定性差,不适宜粮用。
对试验品种生物产量由高到低进行排列,试验统
计结果见表7。可以认为在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块种
植,‘坝莜3号’、‘晋燕13号’是高产不稳定品种,有增
产潜力,谷草比较低,26.7%~28.2%欠稳定,最适宜草
用;‘坝莜1号’是高产不稳定品种,具有增产潜力、‘白
燕 2号’、‘宁莜 1号’高产较为稳定品种,一般增产潜
力,谷草比31.0%~33.3%较为稳定,适宜粮草兼用;‘定
莜 1号’、‘内燕 5号’是低产不稳定品种,增产潜力有
品种名称
白燕11号
宁莜1号
内燕5号
白燕2号
定莜1号
晋燕14号
花早2号
草莜1号
燕科1号
坝莜1号
晋燕13号
坝莜3号
熟性分类
早熟
中早熟
中熟
中晚熟
生育期/d
78±1.15
77±1.53
78±1.15
79±3.51
82±3.46
81±2.52
82±2.52
83±1.53
87±2.65
89±2.00
98±3.51
98±2.65
出苗—抽穗/d
38±3.21
40±2.65
40±2.52
40±3.51
43±0.58
44±1.53
44±0.58
48±0.00
49±1.15
51±3.06
57±1.15
57±5.57
千粒重/g
29.8
24.9
21.1
25.2
24
22.4
24.3
21.4
21.8
25.6
21.6
23.4
株高/cm
93
108.7
95
94
121
92
96
114
114
98
123
121
生物产量/(kg/hm2)
9066.0
9708.0
8572.5
9861.0
8947.5
9684.0
9169.5
9325.5
9370.5
10099.5
10396.5
10680.0
籽实产量/(kg/hm2)
3057.0
3157.5
2914.5
3264.0
2625.0
3393.0
3087.0
2275.5
2247.0
3066.0
2658.0
2910.0
表3 试验品种生育期分类
品种名称
白燕2号
白燕11号
坝莜1号
内燕5号
燕科1号
草莜1号
花早2号
定莜1号
晋燕13号
晋燕14号
宁莜1号
坝莜3号
基础苗数/
(万/hm2)
288.0±45.3
292.5±57.5
298.5±36.2
313.5±37.8
327.0±28.7
330.0±34.7
334.5±25.5
337.5±25.5
340.5±39.6
358.5±50.3
376.5±69.0
382.5±18.2
出苗率/%
64.0
65.0
66.3
69.7
72.7
73.3
74.3
75.0
75.7
79.7
83.7
85.0
成穗数/
(万/hm2)
316.5±29.1
391.5±99.5
339.0±67.5
342.0±61.2
346.5±40.5
316.5±31.2
415.5±111.2
328.5±24.0
297.0±52.1
381.0±96.3
391.5±43.7
337.5±40.4
单株成穗数/

1.10
1.34
1.14
1.09
1.06
0.96
1.24
0.97
0.87
1.06
1.04
0.88
穗粒数/粒
56.1±1.71
63.4±10.57
77.6±5.96
69.9±10.7
71.4±7.3
86.1±27.42
66.8±12.14
55.5±5.96
109.1±29.72
73.3±6.99
58.2±8.93
96.3±20.22
千粒重/g
25.2
29.8
25.6
21.1
21.8
21.4
24.3
24.0
21.6
22.4
24.9
23.4
株高/cm
94
93
98
95
114
114
96
121
123
92
108.7
121
生物产量/
(kg/hm2)
9861.0
9066.0
10099.5
8572.5
9370.5
9325.5
9169.5
8947.5
10396.5
9684.0
9708.0
10680.0
籽实产量/
(kg/hm2)
3264.0
3057.0
3066.0
2914.5
2247.0
2275.5
3087.0
2625.0
2658.0
3393.0
3157.5
2910.0
表4 2012—2014年莜麦品种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
赵世锋等:国内主要莜麦品种在冀北坝上的适应性评价··10
限,谷草比30.4%~34.7%较为稳定,不适宜草用。
谷草比低于30%的品种‘坝莜3号’、‘晋燕13号’、
‘草莜1号’和‘燕科1号’认为是粮草兼用型品种或适
宜草用,其中‘草莜1号’和‘燕科1号’籽实和生物产量
均低不建议生产应用。
2.5 方差分析
对试验品种籽实产量和生物产量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列表8。
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年度间籽实产量和生
物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品种间籽实产量差异达
极显著水平、生物产量差异不显著。进而对试验品种
籽实产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结果见表 9。进一步
明确‘晋燕14号’、‘白燕2号’、‘宁莜1号’、‘花早2号’、
‘坝莜1号’和‘白燕11号’最适宜作为粮用型品种,‘坝
莜3号’、‘晋燕13号’最适宜作为草用型品种,‘坝莜1
号’、‘白燕 2号’、‘宁莜 1号’和‘晋燕 14号’可作为粮
草兼用型品种应用。
3 结论与讨论
依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在冀北坝上的3
年品种展示试验结果,通过对试验品种的主要性状对
比以及籽实产量和生物产量的变异系数、方差、谷草比
等分析,对国内6个育种单位的12份裸燕麦品种进行
品种名称
白燕2号
白燕11号
花早2号
坝莜1号
坝莜3号
内燕5号
燕科1号
草莜1号
晋燕13号
晋燕14号
定莜1号
宁莜1号
平均
生物产量
24.6
25.3
26.7
32.9
33.2
29.9
29.3
28.6
26.7
28.2
33.6
20.4
28.28
籽实产量
20.9
21.5
27.4
30.3
25.6
20.6
27.7
31.21
8.1
29.2
22.2
19.5
23.68
株高
14.9
18.28
22.53
25.74
33.4
23.66
24.28
19.34
27.41
16.41
28.11
12.24
22.19
成穗数
9.19
25.4
26.75
19.91
11.96
17.89
11.69
9.86
17.53
25.28
7.31
11.15
16.16
穗粒数
3.05
16.67
18.17
7.68
21
15.31
10.22
31.85
27.24
9.54
10.74
15.34
15.57
基础苗数
15.73
19.64
7.62
12.11
4.75
12.06
8.76
10.5
11.63
14.02
7.56
18.35
11.89
千粒重
5.79
4.53
8.89
4.14
1.2
10.09
11.28
6.21
5.28
12.68
5.83
12.69
7.39
出苗—抽穗
8.78
8.45
1.32
6
9.77
6.3
2.35
0
2.02
3.48
1.35
6.61
4.7
生育期
4.44
1.47
3.07
2.25
2.7
1.47
3.05
1.84
3.58
3.11
4.22
1.98
2.77
表5 2012—2014年莜麦试验品种主要性状变异系数
表6 2012—2014年莜麦品种籽实产量与谷草比
品种名称
晋燕14号
白燕2号
宁莜1号
花早2号
坝莜1号
白燕11号
内燕5号
坝莜3号
晋燕13号
定莜1号
草莜1号
燕科1号
籽实产量
平均产量/(kg/hm2)
3393.0
3264.0
3157.5
3087.0
3066.0
3057.0
2914.5
2910.0
2658.0
2625.0
2275.5
2247.0
增产率/%
16.1
12.2
8.5
6.1
5.4
5.1
0.2

-8.7
-9.8
-21.8
-22.8
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标准差S
66.10
45.44
41.06
56.30
61.87
43.78
40.03
49.74
14.39
38.97
47.34
41.47
变异系数CV/%
29.2
20.9
19.5
27.4
30.3
21.5
20.6
25.6
8.1
22.2
31.21
27.7
谷草比
平均/%
35.4
33.3
32.8
33.6
31.0
34.0
34.7
28.2
26.7
30.4
25.6
25.1
标准差S
4.48
2.25
3.87
0.81
5.28
2.07
4.03
5.77
6.09
4.52
8.79
7.46
变异系数CV/%
12.7
6.8
11.8
2.4
17.0
6.1
11.6
20.5
22.8
14.9
34.36
29.7
··11
了区域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1)‘定莜1号’、‘坝莜3
号’和‘坝莜1号’的生物产量对环境敏感,‘草莜1号’、
‘坝莜1号’和‘晋燕14号’的籽实产量对环境敏感,‘坝
莜 3号’、‘定莜 1号’和‘晋燕 13号’的株高对环境敏
表7 2012—2014年莜麦品种生物产量与谷草比
品种名称
坝莜3号
晋燕13号
坝莜1号
白燕2号
宁莜1号
晋燕14号
燕科1号
草莜1号
花早2号
白燕11号
定莜1号
内燕5号
生物产量
平均产量/(kg/hm2)
10680.0
10396.5
10099.5
9861.0
9708.0
9684.0
9370.5
9325.5
9169.5
9066.0
8947.5
8572.5
增产率/%

-2.6
-5.4
-7.7
-9.1
-9.3
-12.3
-12.7
-14.1
-15.1
-16.2
-19.7
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标准差S
236.09
185.37
221.57
161.90
131.72
182.20
183.20
177.72
163.34
153.18
200.35
170.93
变异系数CV/%
33.2
26.7
32.9
24.6
20.4
28.2
29.3
28.59
26.7
25.3
33.6
29.9
谷草比
平均/%
28.2
26.7
31.0
33.3
32.8
35.4
25.1
25.6
33.6
34.0
30.4
34.7
标准差S
5.77
6.09
5.28
2.25
3.87
4.48
7.46
8.79
0.81
2.07
4.52
4.03
变异系数CV/%
20.5
22.8
17.0
6.8
11.8
12.7
29.7
34.36
2.4
6.1
14.9
11.6
表8 方差分析表
变异
来源
总变异
品种间
年度间
误差
df
35
11
2
22
比较标准
F0.05
2.26
3.44
F0.01
3.18
5.72
籽实产量
SS
73276.376
19728.616
42776.0618
10771.6982
MS
1793.5105
21388.0309
489.6226
F
3.66**
43.68**
生物产量
SS
857044.7
56160.34
734827.3708
66056.9892
MS
5105.4854
367413.6854
3002.5904
F
1.70
122.37**
产量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品种名称
晋燕14号
白燕2号
宁莜1号
花早2号
坝莜1号
白燕11号
内燕5号
坝莜3号
晋燕13号
定莜1号
草莜1号
燕科1号
籽实产量/(kg/hm2)
3394.5
3264.0
3157.5
3087.0
3066.0
3057.0
2914.5
2910.0
2658.0
2625.0
2275.5
2247.0
差异显著性
0.05
a
ab
ab
ab
ab
ab
ab
ab
bc
bc
c
c
0.01
A
A
A
AB
AB
AB
AB
AB
AB
AB
B
B
品种名称
坝莜3号
晋燕13号
坝莜1号
白燕2号
宁莜1号
晋燕14号
燕科1号
草莜1号
花早2号
白燕11号
定莜1号
内燕5号
生物产量/(kg/hm2)
10680.0
10399.5
10099.5
9861.0
9708.0
9684.0
9370.5
9325.5
9169.5
9066.0
8947.5
8572.5
差异显著性
0.0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0.01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表9 试验品种间差异显著性比较表
赵世锋等:国内主要莜麦品种在冀北坝上的适应性评价··12
感;年度间籽实产量和生物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品种间籽实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生物产量差异不
显著。认为‘晋燕14号’、‘白燕2号’、‘宁莜1号’、‘花
早2号’、‘坝莜1号’和‘白燕11号’适宜作为粮用型品
种应用,‘坝莜3号’、‘晋燕13号’适宜作为草用型品种
应用,‘坝莜1号’、‘白燕2号’、‘宁莜1号’和‘晋燕14
号’可作为粮草兼用型品种应用。(2)‘白燕11号’、‘宁
莜1号’、‘内燕5号’和‘白燕2号’为早熟品种,‘定莜1
号’、‘晋燕14号’和‘花早2号’为中早熟品种,‘草莜1
号’、‘燕科1号’和‘坝莜1号’为中熟品种,‘晋燕13号’
和‘坝莜3号’为中晚熟品种。
总之,早熟品种‘白燕 2号’、中早熟品种‘晋燕 14
号’、中熟品种‘坝莜1号’和中晚熟品种‘坝莜3号’是
冀北张家口坝上最适宜种植的品种,均可以粮草兼用;
其中‘坝莜3号’最适宜草用方向,‘白燕2号’和‘坝莜
1号’最适宜燕麦米加工应用。
从发展的观点看,燕麦的应用不仅仅是高保健价
值籽粒的应用,还会更多地应用饲草。本试验依据了
一点多年试验结果,是多数研究者习惯的评价方法,结
果具有一定局限性,试验结论同本产区生产应用主要
品种相一致,例如早熟品种‘花早 2号’、中熟品种‘坝
莜1号’和晚熟品种‘坝莜3号’等已经是冀北坝上甚至
周边山西、内蒙的生产主要应用品种,有差异的是‘花
早2号’已经是冀北产区坝头沿线的主要应用品种,所
以,早熟且籽粒外观优异的‘白燕2号’的引进,必将使
早熟品种应用市场产生振动。
参考文献
[1] 胡新中,魏益民,任长忠编著.燕麦品质与加工[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9.
[2] 任长忠,胡跃高编著.中国燕麦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3] 杨海鹏,孙泽民编著.中国燕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4] 任清,赵世锋,田益玲著.燕麦生产与综合加工利用[M].北京:中国
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 李成雄,王作柱编著.莜麦的栽培与育种[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
社,1984.
[6] 付爱良,郭选政.高寒牧区的优质高产饲草——初岛燕麦[J].草食
家畜,2000(1):44-45.
[7] 董彦红.高寒地区的优质饲草——燕麦[J].草业与畜牧,2010(06):
65-66.
[8] 高明文,吕林有,张彩枝,等.科尔沁沙地燕麦草引种实验研究[J].草
原与草业,2015(01):58-60.
[9] 唐凤德,翟苗苗.几种饲草型燕麦在辽西地区的生长及经济性状特
征[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77-80.
[10] 岳武,霍晓阳.几个燕麦品种在辽宁省引种试验初报[J].辽宁农业
科学,2012(03):69-71.
[11] 郭孝,哈斯.莜麦在河南省引种试验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4,21
(11):35-38.
[12] 仁青,谢仁卓玛,李志昆,等.北欧 4个燕麦品种在高寒地区引种筛
选及灰色评价[J].草业与畜牧,2006(9):23-25.
[13] 包成兰,张世财.高寒地区几种燕麦品种生产特性比较[J].草业科
学,2008(10):148-150.
[14] 韩志林,阿得成,褚作瑾,等.良种燕麦在互助九峡地区的表现及推
广效果[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1(04):35-37.
[15] 刘彦明,南铭,任生兰,等.8个燕麦品种在定西的引种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4(9):4-7.
[16] 李军.4种燕麦在高寒易旱区的比较试验[J].宁夏农林科技,1995
(01):33-35.
[17] 徐长林.丹麦 444号燕麦在高寒牧区的表现[J].国外畜牧学:草原
与牧草,1997(3):27-28.
[18] 曹丽霞,赵世锋,杨才,等.水分胁迫处理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其燕
麦品种抗旱性的综合评价[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3-5.
[19] 赵世锋,曹丽霞,李云霞,等.旱棚条件下燕麦品种的耐旱性评价[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2):7-10,23.
[20] 赵宝平,王玉芬,赵萌莉,等.不同饲用燕麦品种抗旱性评价与筛选
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4(6):771-775.
[21] 罗志娜,赵桂琴,刘欢.24个燕麦品种种子萌发耐盐性综合评价[J].
草原与草坪,2012,32(1):34-38,41.
[22] 董世魁,蒲小朋,马金星,等.甘肃天祝高寒地区燕麦品种生产性能
评价[J].草地学报,2001,9(1):44-49.
[23] 牛伊宁,南志标,陇东.黄土高原饲草作物生产力研究[J].草业科学,
2012(09):92-97.
[24] 刘刚,赵桂琴,魏黎明.基于熵权赋权法的灰色系统理论在燕麦品
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草地学报2007,29(3):84-89.
[25] 张志芬,付晓峰,刘俊青,等.用GGE双标图分析燕麦区域试验品系
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J].作物学报,2010,36(8):1377-1385.
[26] 吴娜,卜洪震,曾昭海.灌溉定额对夏播裸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163.
[27] 高晨光.吉林省西部地区燕麦与小麦营养品质的评价[D].哈尔滨:
东北师范大学,2006:1-40.
[28] 徐向英,王岸娜,林伟静,等.不同燕麦品种的蛋白质营养品质评价
[J].麦类作物学报,2012,32(2):356-360.
[29] 杨茁萌,张效忠,陶莲.品种对燕麦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A].第3届
中国草业大会论文集[C].2014:169-172.
[30] 翟苗苗.饲草燕麦在辽西半干旱地区的产量与品质效应研究[D].
沈阳:辽宁大学,2014:1-58.
[31] 侯建杰.高寒牧区燕麦青干草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甘肃
农业大学,2013:1-64.
[32] 李春喜,叶润荣,周玉碧,等.高寒牧区不同燕麦品种饲草产量及品
质的研究[J].草地学报,2014(04):210-216.
[33] 王桃,徐长林,姜文清,等.高寒草甸区饲用燕麦品种营养价值综合
评价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0,32(3):68-75.
[34] 康健,匡彦蓓,盛捷.10种作物秸秆的营养品质分析[J].草业科学,
2014(10):145-150.
[35] 李春喜,叶润蓉,周玉碧.高寒牧区饲草作物生产性能及品质分析
[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06):131-136.
[36] 柴继宽,赵桂琴,胡凯军,等.不同种植区生态环境对燕麦营养价值
及干草产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0(03):121-125.
[37] 巩爱岐,杜铁瑛,严振英,等.青南牧区种植不同品种燕麦草的灰色
··13
综合评价[J].青海草业,1999(2):17-20.
[38] 刘刚,戴良先,李达旭,等.不同饲用燕麦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
[J].草业与畜牧,2007(7):1-5,11.
[39] 赵明义,刘延香.高海拔地区适宜种植燕麦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与
筛选试验[J].草业与畜牧,2013(3):16-17.
[40] 郑曦,魏臻武,武自念,等.不同燕麦品种(系)在扬州地区的适应性
评价[J].草地学报,2013,21(2):272-279.
[41] 赵宁,赵秀芳,赵来喜,等.不同燕麦品种在坝上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J].草地学报,2009,17(1):68-73.
[42] 王林,刘景辉,李立军,等.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不同燕麦品种生态
适应性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33-34.
[43] 柴继宽,赵桂琴,师尚礼.7个燕麦品种在甘肃二阴区的适应性评价
[J].草原与草坪,2011,31(2):1-6.
[44] 侯建杰,赵桂琴,焦婷,等.6个燕麦品种(系)在甘肃夏河地区的适应
性评价[J].草原与草坪,2013,33(2):26-37.
[45] 程玉臣,路战远,张向前,等.旱作雨养条件下 5种燕麦品种的生态
适应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777-7779.
赵世锋等:国内主要莜麦品种在冀北坝上的适应性评价
声 明
当前有个别网站及个人非法盗用《农学学报》杂志名义,以接收投稿为名收取审稿费、
版面费,严重损害了作者的利益和本刊的声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刊在此郑重声
明:《农学学报》杂志的投稿不接收邮箱投稿,也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代理接收本刊稿
件。本刊的投稿网址为:http://www.caaj.org/,敬请广大作者注意甄别。
特此声明。
《农学学报》编辑部
􀥣􀥣􀥣􀥣􀥣􀥣􀥣􀥣􀥣􀥣􀥣􀥣􀥣􀥣􀥣􀥣􀥣􀥣􀥣􀥣􀥣􀥣􀥣􀥣􀥣􀥣􀥣􀥣􀥣􀥣􀥣􀥣􀥣􀥣􀥣􀥣􀥣􀥣
􀧣
􀥣􀥣
􀥣􀥣
􀥣􀥣
􀥣􀥣
􀥣􀥣
􀥣􀥣
􀥣􀥣
􀥣􀥣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