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的选育



全 文 :白昌军 男,1967年,在职博士,副研究。研究方向:热带牧草和草坪草品种选育及栽培利用
收稿日期:2005-01-04 修回日期:2006-04-12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CHINESEJOURNALOFTROPICAL CROPS
Vol.27No.3
Sep.2006
第 27卷 第 3期
2006年 9月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的选育
白昌军 刘国道 何华玄 陈志权 虞道耿 王文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牧草研究中心 海南 儋州 571737
摘 要 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是 1991年 10月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首次引入,于 1992~1993年在网
室和大田进行适应性观察,1994~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于 1996~2003年进行区域性试验,1999~2003年
进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适应性强,具发达的匍匐茎,耐酸瘦土壤,能在 pH4.5~5.0
的强酸性土壤和极端贫瘠的土壤上表现出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在中等肥力和酸瘦土上具有较高的饲草
产量,特别是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耐干旱和相对耐荫,在年降水 750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可良好
生长,在林下间作表现出良好的持续性;侵占性强,触地各节产生不定根,自然传播迅速,并能与飞机草等恶
性杂草竞争;耐践踏、耐重牧,亲和力强,可与豆科牧草等混播建设草地持久、耐用。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适
合草地建设、保持水土和果园间作。
关键词 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 选育 利用
中图分类号 S543.933
臂形草属( BraciariaGriseb.)大多原产热带非洲,东非 、西非、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斯里兰卡等热
带地区均有栽培。臂形草属牧草(B.Grisebspp.)是一种重要的放牧型牧草和水土保持植物,全属约 50多
个种,广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产 6种,海南产2种[1],全属已有9个品种开发利用[2]。臂形草
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从砂土到粘性砖红壤酸瘦土壤上均可种植,在年降水 1000mm
以上的地区表现优良[3]。在海南中部山区,臂形草与有钩柱花草( Stylosantheshamata(Linn.)Taub.)、糖密
草( MelinisminuitifloraBeauv.)、大翼豆( Macroptiliumatropurpureum(DC.)Urb.)等草种混播建立人工草地
和飞播牧场,鲜草可达 7.5~9t/hm2,比天然草地提高 3~6倍[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牧草研究中心
最早于 1963年开始从斯里兰卡引入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Stapf.),文革期间曾中断研究工作,尔后不
断引入新种质并培育新品种[5,6],但由于臂形草种子产量低,目前在生产上多采用无性繁殖,因而限制了
臂形草的种植与推广 [7,8]。因此,1991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入 CIAT6133网脉臂形草(B.
dictyoneuraCIAT6133)等多个臂形草属牧草新种质,经多年评价利用证明 CIAT6133网脉臂形草匍匐茎
发达,节节生根,产量高,特别因耐干旱、相对耐荫,抗臂形草沫蝉病(Spitlebug),与豆科牧草混播亲合力
强,于2004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为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B.dictyoneuracv.
Reyan14),适合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推广利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原始材料引种阶段
1991年 10月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引入网脉臂形草等 3个臂形草属牧草种质,并
与早年引入的湿生臂形草(B.humidicola)等 4个臂形草种质于 1992年在网室大棚播种育苗,盆栽,对生
态适应性和植物学特征进行鉴定评价。尔后于1992~1993年移于大田进行适应观测和扩繁,同时进行生
物学评价。
1.2 品种比较试验阶段
1.2.1 试验设计 1994~1996年采用无性繁殖法,袋装育苗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
设计,小区面积12.5m2(2.5m×5.0m),小区间隔 1m,重复间隔 2m,设置 4个重复,其中 3个重复用于
测产,1个重复用于物候期和抗逆性观测,并收获部分种子,用于进一步试验。试验 4周设置保护行。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27卷
1.2.2 参试材料 参试材料见表1。
1.2.3 试验地概况 试验位于中国热
带农业科学院农牧试验基地,地处北纬
19°30′,东径 109°30′,海拔 149m,属热
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夏秋季节
高温多雨,冬春季节低温干旱,干湿季节
明显。试验期内年均温 23.7℃,试验期
内绝对高温39.4℃,极端高温 40.0℃,
试验期内绝对低温 6.2℃,极端低温
1.8℃,年均降水 1994.8mm,年日照时
数 1996.2h。试验地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土,土壤肥力较差。0~20cm土层,土壤 pH5.8,全氮
0.068%,有机质1.38%,速效磷 1.8mg/kg,速效钾 35.0mg/kg;20~40cm土层,土壤 pH6.10,全氮
0.032%,有机质0.78%,速效磷0.7mg/kg,速效钾15.0mg/kg。试验地无灌溉条件,试验期间不施肥,仅
定期人工除草。
1.2.4 观测内容及方法 干物质产量测定:首次刈割在移栽定植后 4个月进行,刈割高度 10cm,其后
每2个月测定1次。每次测产时采样测定干物质率。种子产量测定:采用尼龙网袋套袋收种后清选,测
定各臂形草品种种子量。营养成份分析:在试验第 2年分别在营养生长期、开花期、种子成熟期刈割测
产时采样测定粗蛋白(CP)、粗纤维(CF)、粗脂肪(CE)、无氮浸出物(NFE)以及磷(P)、钾(K)、钙(Ca)、镁
(Mg)含量。数据处理:试验数据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
1.3 区域性试验阶段
1.3.1 试验设计 区域试验采用随机设计,设计 3个重复,小区面积60m2。
1.3.2 试验地点及自然概况 区域试验分别于 1996~2003年间在海南儋州两院、定安、雅星、东方、新
州以及云南盈江6个试验点进行,试验地自然概况见表 2。
1.3.3 参试品种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以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为对照品种。
1.3.4 测定项目 牧草产量及适应性评价。
1.4 生产性试验阶段
1.4.1 试验设计 生产性试验采用取样法进行,重复 3个以上,小区面积0.5hm2以上。
1.4.2 试验期限、地点及自然概况 1999~2003年分别在海南文昌、海南儋州两院、云南元谋、海南乐
东、海南新州 5个生产性试验基地进行生产性试验。试验点自然概况见表 2。
区 域
试验点
海南定安 23.8 1685.0 0.760 0.030 18.2 47.5 5.7
海南儋州两院 23.9 1763.6 1.005 0.051 3.978 139.93 5.5
儋州雅星 23.6 1771.0 1.510 0.082 10.1 99.6 5.9
海南东方 24.2 985.0 0.965 0.055 29.3 103.5 6.0
海南新州 23.5 1000.0 0.59 0.0304 264.8 15.0 4.7
生 产
试验点
海南文昌 24.0 1500.0 0.4~0.7 — 0~20 28~52 5.0~5.7
海南儋州两院 24.4 2135.9 1.008 0.066 0.90 31.50 5.8
云南元谋 21.9 611.1 1.747 0.057 22.3 86.0 5.6
海南乐东 24.5 1985.0 0.23 — 2.43 18.59 5.8
海南新州 23.5 1000.0 0.59 0.0304 264.8 15.0 4.7
云南盈江 19.3 1464.0 1.50 0.015 1.00 33.50 6.8
试验地点
年均温
/℃
年降水
/mm
有机质
(w/w)/%
全 氮
(w/w)/%
速效磷
/mg·kg-1
速效钾
/mg·kg-1
pH
(H2O)
表2 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区域试验点及生产试验点自然概况
1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 B.dictyoneuracv.Reyan14 哥伦比亚1991
2 CIAT6095刚果臂形草 B.ruziziensisCIAT6095 哥伦比亚1991
3 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 B.decumbenscv.Reyan3 澳大利亚1982
4 CIAT396俯仰臂形草 B.decumbensCIAT396 哥伦比亚1991
5 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 B.brizanthacv.Reyan6 斯里兰卡1963
6 湿生臂形草 B.humidicola(Rendel)Schweickt. 澳大利亚1984
7 四生臂形草 B.subquadripara(Trin.)Hitche 本地品种
8 巴拉草 B.mutica(forssk.)Stapf. 斯里兰卡1964
编号 品 种 拉丁名 来源及引入时间
表1 品种比较试验参试材料
12
3期 白昌军等: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的选育
1.4.3 参试品种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以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为对照品种。
1.4.4 测定项目 牧草产量及适应性评价。
2 试验结果
2.1 原始材料观察阶段
2.1.1 形态特征 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为多年生匍匐型禾本科臂形草属牧草新品种,秆半直立,密丛
型,具长匍匐茎和短根状茎,株高40~120cm,匍匐茎扁圆形,细长、略带红色;匍匐茎具 10~18个节,节
间常呈波浪状,节间长 8~20cm,基部节间较短,中上部节间较长,节稍膨大并在节处带拐;叶片线型、条
形至披针形,长4~40cm,宽3~18cm,常对折或遇长时间干旱时内卷,上举,叶片光滑,叶舌膜质,叶鞘抱
茎,偶半抱茎,长 7~12cm,长叶缘锯齿状;圆锥花序由 3~8个总状花序组成,花序轴长 5~25cm,穗枝(总
状花序)长1~8cm,穗枝具长纤毛,小穗具短柄,交互成两行排列于穗轴一侧,小穗椭圆形,长 4~7cm,被
疏毛;每小穗含 2小花,第 1花为雄花,雌蕊退化,第 2小花为两性花,雄蕊 3枚,黄色,雌蕊柱头羽毛
状,深紫色;第 1颖片与小穗近等长,或略短,具 11脉,第 2颖片具 7~9条脉,外稃具 5脉;内稃略带乳
头状,第1小花膜质透明,第1小花内外稃质地相同。颖果卵形,长 0.41cm,宽0.19cm,千粒重4.7g。染
色体2n=42[9]。
2.1.2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喜湿润的热带气候,最适宜在海拔 1800m、年降
水 1500~3500mm以上的热带、湿热带地区生长,适应性强,对土壤的适应性广泛,耐酸瘦土壤,能在
pH4.5~5.0的强酸性土壤和极端贫瘠的土壤上表现出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从重粘土到沙土均可良
好生长,在极端恶劣的土壤基质 (沙石)上表现出良好的覆盖效果,在中等肥力和酸瘦土上产量可达
4~11t/kg,耐干旱和相对耐荫,在年降水 750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可良好生长,在林下间作表
现出良好的持续性;侵占性强,触地各节产生不定根,自然传播迅速,并能与飞机草等恶性杂草竞争;与
豆科牧草混播亲和力强,建成持久、耐用草地。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抗沫蝉病、适合草地建设、保持水
土和果园间作。
2.2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2.2.1 牧草干物质产量 试验于 1994年 6月种植,1996年 12月结束,试验期内刈割测产14次。臂形
草各品种之间干物质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 F=32.81,Pr>F=0.0001),其中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CIAT
6095刚果臂形草的产量分别达到 24271.20kg/( hm2·a)和 209865.83kg/( hm2·a),极显著高于其他 6个
参试品种,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分别高于热研 3号俯仰臂形草 66.26%和 43.76%,高于热研 6号珊状
臂形草84.65%和54.43%。四生臂形草的干物质产量最低,只有1182kg/( hm2·a)(见表3)。
2.2.2 营养成份测定 试验第2年采样测定参试臂形草品种的营养成份,结果见表 4。
2.2.3 种子产量比较 种植当年对臂形草进行施肥管理,第 2年开始进行种子产量测定(见表5)。结果
表明,各品种种子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
( F=133.05>F0.01=4.71),其实际种子
产量排序为杂交臂形草>热研 3号俯仰
臂形草>刚果臂形草>热研 6号珊状臂
形草>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
施尿素可显著提高臂形草属牧草的
实际种子产量( F=2.97>F0.05=2.42),
施尿素与不施尿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且随着尿素施肥量的增加种子产量趋于
增加 (无显著差异)。当施尿素 562.50
kg/hm2时,其实际种子产量比对照(不施
I I II 平 均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 21584.78 26154.97 25073.25 24271.00 A
CIAT6095刚果臂形草 19049.62 21786.42 22121.44 20985.83 A
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 14181.71 16496.16 13115.99 14597.95 B
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 13225.33 13154.66 13050.65 13143.55 BC
CIAT396俯仰臂形草 10665.20 15718.12 12144.27 12842.53 BC
湿生臂形草 12597.30 12710.97 11235.56 12181.28 BC
巴拉草 6300.98 12638.97 11781.92 10240.62 C
4生臂形草 1226.73 1064.05 1254.06 1181.61 D
说明:*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下表同。
品 名
干物质产量 /kg·hm-2·a-1 显著性 *
α=0.01
表3 臂形草属牧草年干物质产量
13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27卷
肥)提高 37.10%;当施尿素 450.00kg/hm2
时,其实际种子产量比对照(不施肥)提高
31.25%,这与 AndradeR.P.和 Humphreys
L.R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0,11]。
2.3 区域性试验
1996~2003年间,在不同生态环境条
件下,对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同已推广
的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进行比较。结果表
明,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在各点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产量和适应性。在海南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比
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平均增产17.61%;在云南盈江产草量提高22.52%。综合6个试验点产量,热研14
号网脉臂形草产草量比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产量提高18.88%,显著提高牧草产量(表6)。同时,综合各
区域试验点气象资料和多年观测,结果表明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比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相对耐荫,更
耐干旱,可耐 4~6个月的干旱,在极端干旱条件下,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叶片对折或内卷,形成保护机
制渡过干旱期。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在种植多年后形成良好的覆盖层,匍匐茎节节生根,形成致密的
草层,耐践踏和重牧。
杂交臂形草 623.03 A a
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 310.43 B b
品种 133.05 4.71 3.04刚果臂形草 191.41 C c
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 102.50 D d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 99.33 D d
0.01 0.05
因子 F值 F0.01 F0.05 水 平
种子产量
/kg·hm-2·a-1
显著性
表5 臂形草种子产量比较试验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 灰分 钙 磷
热研14号
网脉臂形草
B.d.cv.Reyan14
营养期 10.12 9.93 4.10 23.35 51.84 10.78 0.14 0.17
开花期 17.04 7.61 1.45 34.49 44.70 8.92 0.13 0.15
成熟期 20.90 5.40 2.92 37.32 43.37 13.82 0.22 0.43
刚果臂形草
B.ruzizi
CIAT6095
营养期 22.51 7.75 1.80 27.98 57.17 5.30 0.21 0.15
开花期 25.84 7.01 1.94 29.45 55.43 6.17 0.25 0.11
成熟期 31.40 5.32 2.33 31.76 55.15 6.44 0.20 0.17
热研3号
俯仰臂形草
B.d.cv.Reyan3
营养期 24.71 6.99 3.21 30.94 49.95 8.31 0.55 0.13
开花期 26.33 5.57 2.36 36.93 46.86 6.86 0.46 0.08
成熟期 29.32 4.49 2.70 38.48 48.45 5.90 0.21 0.12
热研6号
珊状臂形草
B.b.cv.Reyan6
营养期 24.00 7.11 2.64 21.76 60.58 7.91 0.32 0.12
开花期 26.80 5.53 2.04 31.39 54.56 6.48 0.26 0.12
成熟期 30.50 4.89 1.17 37.27 50.49 5.64 0.25 0.09
俯仰臂形草
B.decumbens
CIAT396
营养期 20.41 8.00 2.01 24.17 59.82 6.00 0.31 0.15
开花期 28.35 7.45 1.94 29.46 55.00 6.15 0.29 0.14
成熟期 33.11 7.19 2.30 34.28 49.29 6.94 0.33 0.14
湿生臂形草
B.humidica
营养期 21.40 9.43 2.43 33.93 46.33 6.59 0.27 0.10
开花期 24.90 5.76 2.50 36.53 47.91 7.91 0.32 0.12
成熟期 25.10 3.46 3.11 38.61 48.23 6.48 0.26 0.12
巴拉草 *B.mutica 营养期 22.50 6.76 2.60 36.00 43.03 7.28 0.45 0.09
四生臂形草
B.subquadripar
营养期 14.90 8.96 0.60 28.23 49.45 12.76 0.45 0.20
开花期 16.57 7.87 0.42 31.03 48.70 11.94 0.39 0.31
成熟期 21.13 5.18 0.53 35.40 48.93 9.96 0.51 0.13
说明:*巴拉草在试验期间未见开花。
品种名 生育期 干物率/%
营养成份/DM%
表4 臂形草属牧草营养成分(占干物质%)
14
3期 白昌军等: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的选育
2.4 生产性试验
1999~2003年间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开展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在各点均表
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丰产性。在海南各试验点,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均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果( 分别增
产9.89%~47.48%),比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平均增产29.58%。在云南元谋产草量有所下降(-5.90%),
但差异不显著。综合各生产试验点产量,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比热研 6号珊状臂形草产量提高
22.48%,牧草产量显著提高(表6)。
2.5 栽培技术要点
2.5.1 选 地 最好选择湿润或降水量大的地块,土壤结构疏松、肥沃、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2.5.2 整 地 整地要求不严,一般在种植前1个月进行备耕,一犁二耙,深翻 15~20cm,清除杂草、平
整地面,熟地种植一犁一耙也可。
2.5.3 播种及育苗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最好采用种子繁殖法繁殖,种子播种量为 2~12kg/( hm2·a),
播种前用 80℃热水或有条件时采用硫酸或碱处理2~3min[12,13],与细土或细沙混合后按 50cm条播、播
后覆土0.5cm即可。育苗移栽法是将处理过的种子播于苗床,待苗高 30~40cm约1~2个月或选用触地
节已生根的成龄苗挖起,采用“ 保水剂桨根”处理后移栽,一般按 60cm×80cm~100cm×200cm规格移栽
种植。在坡度较大的地方种植时,采用“ 沿等高线建植牧草行带技术”种植。
2.5.4 施 肥 网脉臂形草对氮、磷、钾肥需求量中等,一般在苗期施氮肥为主,施肥量以450~750kg/(hm2·a)
为宜。
2.5.5 放牧与刈割利用 放牧高度控制在 15~20cm;刈割周期 40~60d,年刈割 2~4次,刈割高度
10~20cm。
2.5.6 良种繁育 网脉臂形草开花期长,开花不一致,且种子空瘪率高,落粒性强,种子产量较低,仅为
90~120kg/( hm2·a),因此常采用套袋收种。
3 讨 论
(1)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原产于热带非洲,具有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是用于草地改良、地被覆
盖和固土护坡植物。
(2)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为多年生匍匐型牧草及水土保持兼用型落臂形草属新品种,网脉臂形草
适应性强,对土壤的适应性广泛,耐酸瘦土壤,能在pH4.5~5.0的强酸性土壤和极端贫瘠的土壤上表现
出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从重粘土到沙土均可良好生长,在极端恶劣的土壤基质(沙石)上表现出良好
海南儋州(鲜草) 77783.85 13.07 不显著 热研6号珊状 67618.20
海南定安(鲜草) 53030.00 23.57 显 著 热研6号珊状 40529.00
海南雅星 *(干草) 3448.20 -29.50 显 著 热研6号珊状 4465.60
海南东方(鲜草) 34480.00 34.85 极显著 热研6号珊状 22465.00
海南新州(干草) 4260.60 46.05 极显著 热研6号珊状 2298.47
云南盈江(鲜草) 138441.67 25.22 显 著 热研6号珊状 103533.33
海南文昌(干草) 7670.0 38.59 极显著 热研6号珊状 4710.0
海南两院(干草) 23544.79 9.89 不显著 热研6号珊状 21216.67
云南元谋(鲜草) 15545.78 -5.90 不显著 热研6号珊状 16462.50
海南乐东(干草) 7197.68 22.35 显 著 热研6号珊状 5588.91
海南新州(干草) 2087.84 47.48 极显著 热研6号珊状 1096.51
地 点
牧草产量
/kg·hm-2·a-1
增产性
/%
显著性
α=0.05
对照品种
产 量
/kg·hm-2·a-1
1996~1997
1996~1997
1999~2000
1999~2003
2002~2003
2001~2003
1999~2000
2001~2003
2001~2003
2002~2003
2002~2003
试验期
表6 热研 14号网脉臂形草区域性试验及生产性试验牧草产量
类 型
区域性
试 验
生产性
试 验
说明:*试验第2年围栏破坏,牧草产量受影响。
15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27卷
的覆盖效果;耐干旱和相对耐荫,在年降水 750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可良好生长,在林下间作
表现出良好的持续性;侵占性强,触地各节产生不定根,自然传播迅速,并能与飞机草等恶性杂草竞争;
与豆科牧草混播亲和力强,建成持久、耐用草地。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抗沫蝉病、适合草地建设、保持
水土和果园间作。
参 考 文 献
1刘国道,白昌军,何华玄,等.臂形草属牧草品种比较试验[J].草业科学,1999(2):22~24
2吴仁润,卢欣石.中国热带亚热带牧草种质资源[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3~94
3刘国道,罗丽娟.中国热带饲用植物资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124
4邢诒能,唐湘梧,何华玄.提高热带草地生产力及利用研究[J].草业科学,1984,11(6):45~47
5刘国道,白昌军,王东劲,等.热研 6号珊状臂形草选育研究[J].草地学报,2002,10(3):217~220
6白昌军,刘国道.臂形草属牧草产草量及饲用价值研究[J].草地学报,2002,9(2):110~116
7L.R.汉弗莱斯,F.里弗勒斯著,李淑安,赵俊权译.牧草种子生不-理论及应用[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9.29~33,303~307
8杨连珍,刘国道.影响臂形草种子产量的因素[J].热带农业科学,2004,23(2):60-67
9刘国道.海南饲用植物志[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519~521
10AndradeR.P.,ThomasD.,FergusonJ.E.SeedProductionofPastureSpeciesinaTropicalSavannaRegionofBrazil[J].TropicalGrassland,
1983,17(2):59~64
11HumphreysL.R.,RiverosF.TropicalPastureseedProduction[C].FAOPlantProductionandProtectionPaper,1986,8:203
12洪彩香,张如莲,陈志权.不同处理方法对3种臂形草属牧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04,24(2):13~17
13张如莲,龙开意.不同温度处理对臂形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四川草原,2005.116(7):27~28
BreedingandSelectionandUtilizationofBrachiariadictyoneuracv.Reyan14
BaiChangjun LiuGuodao HeHuaxuan ChenZhiquan YuDaogeng WangWeiqiang
TropicalPastureResearchCenter,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Abstract Brachiariadictyoneuracv.Reyan14wasfirstintroducedin1991fromCIAT,anditsadaptabilitywasthen
evaluatedduringtheyearsof1992~1994ingreenhouseandfield,folowedbycomparativetrial,regionaltrialand
productivetrialcariedoutin1996to2003inHainanandYunnanprovinces.PreliminaryresultsshowedthatB.dic-
tyoneuracv.Reyan14hadwideadaptationandstrongperennialstolonwithshortrhizomes.Itishighlyadaptedtoacid
andfertilesoil,andhasgoodpersistenceandproductivityonacid(pH4.5~5.0)andfertilesoil.Itproducedhighdry
materyieldwithhighnutrientvalueonmoderatelyacidandfertilizersoil,showedhightolerancetodrought,trample
andheavygrazing,andhadhighafinitywitharangeoflegumesofvariousgrowthhabits.Itimprovesnaturalpasture,
facilitateswaterandsoilerosioncontrol,andcanbeintercroppedinforestplantationsandorchardsintropicaland
sub-tropicalregions.
Keywords Brachiariadictyoneuracv.Reyan14 breedingandselection utilization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