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施肥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



全 文 :  收稿日期:2010-08-24
基金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 (2006BAD19
B0104, 2008BADA9B0802);国家林业局公益项目子项目
(200704005 /WB03);黔科合院所创能 [ 2009] 4002;《金佛山方
竹林密度调控和异地种植试验示范 》
作者简介:吴 鹏(1983-), 男 ,研究生 ,山西高平人, 从
事森林培育及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 E-mail:
zuishaoxu@ 163.com
施肥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
吴 鹏 1 丁访军1 殷建强 2 高艳平 1 崔迎春 1 王 进 1
(1.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05;2.贵州省林业厅科技推广站 ,贵州贵阳 550001)
摘 要 针对不同施肥量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施肥量的复合肥对
金佛山方竹发笋株数和产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发笋地径的促进作用较小 ,但是相对于未施肥 ,其
发笋的地径也有一定的增加;不同留竹密度对其发笋株数 、地径和发笋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综合以上
结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留竹密度在 2.3 ~ 2.5万株· hm-2 , 复合肥使施用量 1 ~ 1.5t· hm-2(0.1
~ 0.15 kg· m-2)能有效促进方竹的发笋株数 , 增大发笋地径 ,从而提高发笋产量;留竹密度太多或者太
少 , 施肥量太高都对提高方竹笋产量无益。
关键词 施肥;金佛山方竹;竹笋
EfectsofFertilizationontheBambooShoots
ofChimonobambusautilis
WuPeng1 DingFangjun1 YinJianqiang2 GaoYanping1 CuiYingchun1 WangJin1
(1.GuizhouForestryAcademy, Guiyang550005, Guizhou, China;
2.Forestry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 GuizhouProvincialForestryDepartment, Guiyang550001, Guizhou, China)
Abstract ThebambooshootsofChimonobambusautiliswerestudiedunderdiferentfertilizer
dose.Theresultsshowedthatvariouscompoundfertilizeramountswereofbenefittoboththe
numberandyieldofbambooshoots.Thebenefitwasnotsignificantfortheshootdiameters,
althoughtosomeextenttheyweregreaterthanCK.Thediameter, numberandyieldofbamboo
shootsunderdiferentparentshootdensitieswerediferent.Thenumber, yieldanddiameter,
wereimprovedwhenparentshootdensitywasfrom23 000 to25 000individuals· hm-2 andthe
amountofcompoundfertilizerwasfrom1 000 to1 500 kg·hm-2.
Keywords Fertilization;Chimonobambusautilis;Bambooshoots
  金佛山方竹 (Chimonobambusautilis)是方
竹属的模式种 ,广泛分布于黔北大娄山系 [ 1] 。
方竹笋鲜嫩味美 、营养丰富 ,是一种深受人们喜
爱的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它富含人体所需要
的多种氨基酸和纤维素 ,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无
机盐等营养成份 ,有 “竹类之冠 ”的美誉。由于
经营笋用竹林经济效益高 ,周期短见效快 ,大面
积经营笋用竹林将成为方竹林经营的主要方式
之一 。为了提高方竹的产笋量 ,增加笋用竹林
经营的集约程度 ,提高其经济效益 ,探讨方竹笋
用林丰产培育技术 ,本文对金佛山方竹林进行
了不同施肥水平的试验 ,来研究对其产笋量的
影响 ,为科学经营方竹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数
据上支持 。
第 29卷 第 4期
2 0 1 0年 1 1月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JOURNALOFBAMBOORESEARCH           
Vol.29, No.4
Nov., 2 0 1 0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地位于贵州省桐梓县黄连乡 ,地理位
置东经 106°26′~ 107°17′,北纬 27°57′~ 28°
54′,最高海拔 2 227m,最低海拔 310 m,属亚热
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均温 14.7℃, 1月平均气温
3.9 ℃, 7月平均气温 24.7℃,极端最高气温
37.5℃,极端最低气温 -6.9℃,无霜期 230 ~
270d,年均日照数 1 091.6 h,年均降水量 1 050
~ 1 300 mm, 5 ~ 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50% ~ 60%,年均相对湿度 79%。境内中山区
峡谷具有明显的温带气候特征 ,是金佛山方竹
适生的气候环境 。研究地为金佛山方竹纯林 ,
年龄大多数为 1 ~ 3年生 ,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
和黄棕壤;林下植被主要有樱属一种(Cerasus.
sp)、山 矾 (Symplocossumuntia)、 南 蛇 藤
(Celastrusorbiculatus)、 猕 猴 桃 (Actinidia
chinensis)、莎草(Cyperusrotundus)等 。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
采用 3区组 、4水平 、随机区组设计 ,计 12
处理 ,每个处理 3次重复 。 3区组分别设在稀
(Ⅰ)、中(Ⅱ)、密(Ⅲ)3种不同密度的方竹林
中 , 其密度分别为:Ⅰ 1.6 ~ 1.8万株 · hm-2 、
Ⅱ 2.3 ~ 2.5万株 · hm-2和 Ⅲ 2.8 ~ 3万株 ·
hm-2;4水平分别为:A施用复合肥 5 kg, B施用
复合肥 7.5 kg, C施用复合肥 10kg, D对照不施
肥;施用复合肥的 N、P、K比例均为 10∶8∶7。
施肥时间:2008年 9月 。
施肥方法:采用均匀撒施 ,翻土覆盖的方法。
样地面积:均为 5m×10 m;且每个样地四
周开隔离沟 ,宽 、深为 30 cm×30 cm。
2.2 调查内容
试验前进行样地的常规因子和每竹调查 ,
测定其地径 、竹高等;施肥试验后 ,于 2009年 9
月 20日(试验地发笋开始)至 10月 5日(发笋
基本结束),用竹签法每隔 2d测定一次其出笋
株数及其地径 ,并随即在试验区内挖取不同径
级的竹笋(共 136株),分别测其地径 、笋高 ,并
进行称重 。
2.3 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 3] 及 SPSS软件 [ 4]对试
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按 0.95和 0.99的置信度
进行显著性检验 ,差异显著的则进行多重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 5]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金佛山方竹发笋株数的
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金佛山方竹发笋株数的影
响见(表 1):不同施肥量对方竹的发笋株数有
促进作用 ,施肥 5kg、7.5 kg和 10 kg的发笋株
数分别是未施肥的 164%、144%和 152%。不
同区组的发笋株数以密(Ⅲ)为最多(4.7株 ·
m-2),稀(Ⅰ )发笋株数最少 (3.3株 · m-2)。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 2):不同施肥水平对方
竹的发笋株数有显著性影响;不同区组间存在
显著性差异;而不同施肥水平 ×不同区组差异
不显著 ,说明它们不存在交互效应 。
表 1 不同施肥处理对方竹发笋株数的影响
Tab.1 NewshootnumberofC.utilisunderdiferentfertilizations (株· m-2)
施肥水平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区组 Blocks
Ⅰ Ⅱ Ⅲ
平均
Average
A 4.13, 3.94, 4.31 7.69, 3.57, 3.43 6.03, 5.77, 4.97 4.871(164%)
B 3.59, 3.77, 3.40 7.03, 3.26, 2.94 4.71, 4.80, 5.03 4.281(144%)
C 3.53, 3.77, 3.29 8.34, 3.60, 4.77 4.17, 5.49, 3.74 4.522(152%)
D 2.26, 2.49, 1.69 3.57, 2.57, 2.89 2.69, 4.54, 4.11 2.979(100%)
平均 3.347 4.472 4.671 /
28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第 29卷
表 2 不同施肥处理对方竹发笋株数的方差分析表
Tab.2 ANOVAtableofshootnumber
变差来源
Source
自由度
df
离差平
方和 SS
均方
MS
均方差
F
显著性
Sig.
处理
Treatment 3 18.419 6.140 4.252 *
区组
Block 2 12.219 6.109 4.231 *
误差
Error 30 43.322 1.444
总和
Sum 35 73.973
对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的不同施肥水平
之间和不同区组之间分别进行最小显著差法
(LSD法)的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表 3、4):不同
施肥水平间 ,施肥量 5 kg发笋株数的平均值与
未施肥的存在显著差异 ,其它施肥水平间不存
在差异;不同区组间 ,密 (Ⅲ)发笋株数的平均
值与稀(Ⅰ)的存在显著差异 ,其它区组间不存
在差异 。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金佛山方竹竹笋地径的
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金佛山方竹发笋地径影响
见 (表 5):不同施肥量对方竹的发笋地径也有
较明显影响 ,施肥 5kg、7.5kg和 10kg的发笋地
径分别是未施肥的 103%、106%和 102%。不
同区组的发笋地径以中(Ⅱ)为最大(2.0 cm),
密(Ⅲ)发笋地径最小(1.8 cm)。方差分析结
果表明(表 6):不同施肥水平对发笋地径影响
不显著;不同区组间发笋地径存在极显著性差
异;不同施肥水平 ×不同区组差异不显著 ,说明
它们也不存在交互效应 。
表 3 不同施肥水平间方竹发笋株数的多重比较
Tab.3 Multiplecomparisonofshootnumberamongfertilizations
施肥水平
Fertilization
levels
平均值
Mean D C B A
D 2.979 -
C 4.522 1.543 -
B 4.281 1.302 0.241 -
A 4.871 1.892* 0.349 0.590 -
表 4 不同区组间方竹发笋株数的多重比较
Tab.4 Multiplecomparisonofshootnumberamongblocks
不同区组
Block
平均值
Mean Ⅲ Ⅱ Ⅰ
Ⅲ 4.671 -
Ⅱ 4.472 0.199 -
Ⅰ 3.347 1.323** 1.124 -
表 5 不同施肥处理对方竹竹笋地径的影响
Tab.5 GrounddiameterofC.utilisshootsunderdiferentfertilizations cm
施肥水平
Fertilization
levels
区组 blocks
Ⅰ Ⅱ Ⅲ
平均
Mean
A 1.98, 1.83, 1.97 1.71, 2.13, 2.32 1.75, 1.64, 1.85 1.910(103%)
B 2.02, 2.05, 2.03 2.15, 2.20, 2.11 1.67, 1.70, 1.69 1.959(106%)
C 1.71, 2.03, 2.08 1.65, 2.06, 1.85 1.81, 1.89, 1.86 1.882(102%)
D 1.84, 1.90, 1.87 1.79, 1.91, 1.99 1.60, 1.90, 1.81 1.846(100%)
平均 Mean 1.944 1.989 1.765 /
表 6 不同施肥处理对方竹竹笋地径影响的方差分析表
Tab.6 ANOVAtableofshootdiameter
变差来源
Source
自由度
df
离差平
方和 SS
均方
MS
均方差
F
显著性
Sig.
处理
Treatment 3 0.061 0.020 0.921 -
区组
Block 2 0.337 0.168 7.636 **
误差
Error 30 0.662 0.022
总和
Sum 35 1.059
对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的不同区组之间
分别进行最小显著差法(LSD法)的多重比较 ,
结果表明 (表 7):不同区组间 , 稀 (Ⅰ )和中
(Ⅱ)的发笋地径与密(Ⅲ)之间的均存在显著
或者极显著差异 ,而稀(Ⅰ)和中(Ⅱ)之间差异
不显著。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金佛山方竹竹笋产量的
影响
3.3.1 金佛山方竹竹笋地径 、笋高与笋重(毛
笋鲜重)的相关性 根据调查资料 ,利用 SPSS
统计软件对金佛山方竹的发笋地径(D)、笋高
29 第 4期 吴 鹏等  施肥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     
(H)、毛笋鲜重(W)等因子进行回归分析 ,其相
关性结果见表 8。从表中可以看出 ,各因子间
相关关系密切 ,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由于发笋
地径(D)与笋高(H)和毛笋鲜重(W)相关性均
达极显著 ,同时地径是最容易获得的 、精度较高
的因子 ,用它与生物量或产量进行回归分析 ,建
立模型 ,这在生产上是行之有效的。
表 7 不同区组间方竹竹笋地径的多重比较
Tab.7 Multiplecomparisonofshootdiameteramongblocks
不同区组
Blocks
平均值
Mean Ⅲ Ⅱ Ⅰ
Ⅲ 1.765 -
Ⅱ 1.989 0.224* -
Ⅰ 1.944 0.179** 0.045 -
表 8 金佛山方竹各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Tab.8 Corelationcoefieientbetweenshoot
diameter, weightandheight
不同变量
Variable
地径(D)
Diameter
毛笋鲜重(W)
Freshweight
笋高(H)
Shootheight
地径(D)
Diameter -
毛笋鲜重(W)
Freshweight 0.922** -
笋高(H)
Shootheight 0.491** 0.682** -
3.3.2 笋重数学模型的建立 [ 6]  利用统计软
件分析发笋地径(D)和毛笋鲜重(W)的相关关
系 ,经过幂函数 、线形函数 、及二次函数拟合 ,可
以得出发笋地径(D)和毛笋鲜重(W)最佳拟合
方程(表 9)。本文作者选用相关系数最高的幂
函数来计算金佛山方竹的产笋量 。
表 9 笋重与地径的拟合模型
Tab.9 Thefitedmodelbetweenshootweightanddiameter
数学模型
Model
相关系数
Correlationcoeficient
W=117.49D-147.52 R2 =0.8492
W=17.719D2 +13.892D-7.006 R2 =0.8636
W=23.96D1.8896 R2 =0.8744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金佛山方竹珠笋产量
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金佛山方竹竹笋产量
的影响见(表 10):不同施肥量对方竹的竹笋产
量有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施肥 5kg、7.5kg和
10 kg的竹笋产量分别是未施肥的 168%、
160%和 153%。不同区组的竹笋产量以中
(Ⅱ)的产量为最高(0.38 kg·m-2),稀(Ⅰ )的
产量最低(0.29 kg· m-2)。方差分析结果表
明(表 11):不同施肥水平对方竹的竹笋产量有
极显著性影响;不同区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
不同施肥水平 ×不同区组差异不显著 ,说明它
们不存在交互效应 。
表 10 不同施肥处理对方竹竹笋产量的影响
Tab.10 YieldofC.utilisshootsunderdiferenttreatments (kg· m-2)
施肥水平
Fertilization
levels
区组 Blocks
Ⅰ Ⅱ Ⅲ 平均
A 0.360, 0.297, 0.373 0.510, 0.356, 0.403 0.416, 0.353, 0.380 0.383(168%)
B 0.325, 0.352, 0.311 0.715, 0.345, 0.289 0.298, 0.315, 0.325 0.364(160%)
C 0.234, 0.343, 0.315 0.514, 0.337, 0.367 0.308, 0.436, 0.290 0.349(153%)
D 0.171, 0.201, 0.132 0.257, 0.210, 0.253 0.157, 0.367, 0.301 0.228(100%)
平均 Mean 0.285 0.380 0.329 /
表 11 不同施肥处理对方竹竹笋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表
Tab.11 ANOVAtableofshootyield
变差来源
Source
自由度
df
离差平
方和 SS
均方
MS 均方差 F
显著性
Sig.
处理
Treatment 3 0.133 0.044 6.215 **
区组
Block 2 0.054 0.027 3.785 *
误差
Error 30 0.214 0.007
总和
Sum 35 0.402
  对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的不同施肥水平
之间和不同区组之间分别进行最小显著差法
(LSD法)的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表 12、13):不
同施肥水平间 ,施肥量 5 kg、7.5 kg和 10 kg竹
笋产量的平均值与未施肥的均存在显著或者极
显著差异 ,而施肥量 5kg、7.5 kg和 10kg它们
相互之间则不存在差异;不同区组间 ,中(Ⅱ)
竹笋产量的平均值与稀(Ⅰ )的存在显著差异 ,
其它区组间则不存在差异。
30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第 29卷
表 12 不同施肥水平间方竹竹笋产量的多重比较
Tab.12 Multiplecomparisonofshootyieldamongfertilizations
施肥水平
Fertilizations
平均值
Mean D C B A
D 0.228 -
C 0.349 0.1215* -
B 0.364 0.1362* 0.0146 -
A 0.383 0.1553** 0.0338 0.0192 -
表 13 不同区组间方竹竹笋产量的多重比较
Tab.13 Multiplecomparisonofshootyieldamongblocks
不同区组
Blocks
平均值
Mean Ⅲ Ⅱ Ⅰ
Ⅲ 0.329 -
Ⅱ 0.380 0.0508 -
Ⅰ 0.285 0.0444 0.0952* -
4 初步结论
(1)对金佛山方竹林地(样地面积 5m×10
m)施用不同施肥量的复合肥相对于未施肥而
言:对其发笋株数和发笋产量都有明显的促进
作用 ,施用 5 kg、7.5kg和 10kg复合肥的发笋
株数分别是未施肥的 164%、144%和 152%,发
笋产量分别是未施肥的 168%、160%和 153%;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发笋株数和
产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影响 。施肥对发笋地
径的促进作用较小 ,但是相对于未施肥 ,其发笋
的地径也有一定的增加 ,施用 5 kg、7.5 kg和
10 kg的发笋地径分别是未施肥的 103%、
106%和 10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
平对发笋地径影响不显著 。
(2)不同留竹密度对金佛山方竹的发笋株
数 、发笋地径和发笋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留竹
密度最小的发笋株数最少(3.3株 · m-2),地
径(1.94 cm), 发笋产量最低 (0.285 kg·
m-2);留竹密度中的发笋株数(4.5株· m-2),
地径最大(1.99 cm),发笋产量最高(0.38 kg·
m-2);留竹密度最大的的发笋株数最多(4.7
株· m-2), 地径最小 (1.77 cm), 发笋产量
(0.33kg· m-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留
竹密度间方竹的发笋株数 、地径和产量都存在
显著或者极显著差异。
(3)金佛山方竹的发笋株数 、发笋地径和
发笋产量的不同施肥水平 ×不同区组 ,经方差
分析结果表明差异不显著 ,说明它们不存在交
互效应。
(4)综合以上结果可初步得出:留竹密度
在 2.3 ~ 2.5万株 ·hm-2 ,复合肥使施用量 1 ~
1.5 t·hm-2(0.1 ~ 0.15kg· m-2)能有效促进
方竹的发笋株数 ,增大发笋地径 ,从而提高发笋
产量;留竹密度太多或者太少 ,施肥量太高都对
提高方竹笋产量无益。
参 考 文 献
[ 1] 张 喜 ,张佐玉 ,王先华.林地覆盖糠壳对金佛山方竹笋
量的影响 [ J].竹子研究汇刊 , 1997, 16(3):50~ 53
[ 2] 续九如 ,黄智慧.林业试验设计 [ M].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 , 1995
[ 3] 贾乃光.数理统计 [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9
[ 4] 卢纹岱.SPSSforWindows统计分析 [ M] .北京:电子工业
出版社 , 2006
[ 5] 李  睿 , M.J.A维尔格.施肥对毛竹(Phylostachys
pubescens)竹笋生长的影响 [ M] .植物生态学报 , 1997, 21
(1):19~ 26
[ 6] 李曙明 , 张佐玉 , 张 喜.金金佛山方笋重模型的建立
[ M] .贵州林业科技 , 1999, 27(2):35~ 37
31 第 4期 吴 鹏等  施肥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