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灰岩山地柏木飞播造林技术调查



全 文 :O 尹户、 月产、 、 尸、 、 尸 、 尸、 尸、 产侧、 O
调 查 研 究
0 , 、 护 、 、 护 、 韶 、 洲 、 洲 、 尹 、 洲 . 0
灰岩山地柏木飞播造林技术调查
丁海堂 (慈利县林业局 ) 何家贵 ( 常德市林业局 )
慈利县地处湘西北 , 林业用地面积大 。
七十年代开展飞播造林以来 , 先后飞播马尾
松 39 万亩 。 一九八 四年 , 选在灰岩集中分布
区羊角山设置播区 , 首次飞播柏木 4万亩 。 慈
利县属岩溶地貌 , 石灰岩 、 白云质灰岩的覆
盖面积占林业用地的一半以上 。 开展柏木飞
播造林 , 对加快灰岩地区的荒山绿化和充分
利用乡土树种资源进行多树种造林具有重要
意义 。
柏木在灰岩山地的现有植被 中多有天然
次生林和人工直播形成的片林分布 , 它是灰
岩地区的主要乡土树种和造林树种 , 但飞播
造林的效果如何 ? 其成苗及生长主要受哪些
自然因素的影响 ? 对此 , 我们于一九八七年
底对该播区内的岩泊渡镇和零阳乡的柏木 飞
播林作 了调查 , 以期为柏木飞播造林的发展
和播后的科学管理提供资料 。
县 , 种子千粒重 3 . 3 克 , 发芽率 40 % , 每亩
用种 1 50 克 , 播后全封 , 配备专职护林员常
年管护 。
二 、 调查方法
调查地共有柏木飞播有效面积 7 9 1 0亩 ,
先实地踏查 , 分坡向选择未受人为因素干扰
的较典型的山凹山凸小地形进行标记编号 ,
用抽样法随机抽取 , 确定调查路线 . 然后实测
调查路线的坡面长度 , 用机械取样法分上 、
中 、 下坡位设置样地 , 样地顺坡长 50 米 , 宽
4 0米 , 在样地的中心及四角设置 4平方米的
小样方 5 个 , 进行实测因子调查 , 调查中 ,
我们共设置调查线路 2 条 , 样地 6 块 , 小样
方 3 0个 , 实际调查面积 19 8亩 , 占全林面积
的 2 。 5% 。
一 、 调查地概况
调查地位于慈利县境中部 , 遭水南岸 ,
属武陵山余脉 。 山脉大体呈东西走向 , 平均
海拔 4 50 米 , 最高海拔 61 8 . 9米 , 谷坡切割较
深 , 地形变化较大 。 土壤为石灰岩 、 白云质
灰岩发育而成 ,多为石灰土和红壤 ,少有黄红
壤 , P H值为 6 . 4一 7 。 现有 植被多 见盐夫木
化香 、 白茅 、 龙须草和羊胡子草 , 局部散生
有少量马尾松 。 植被盖度一般在 O。 5左右 , 最
高的达 。 . 95 米。 属温凉水丰 、 云雾偏多的中
低 山区 , 年平均气温 16 . 4 ℃ , ) 10 ℃活动积
温 4 9 0 0 oC , 无霜期 2 6 5 天 , 年降水量 1 5 0 0一
1 8 0 0毫米 。
一九八四年三月飞播造林 , 用种产自本
三 、 调查结果及分析
6 6块样地中有苗样地 61 块 , 无苗样地 5
块 , 3 0个样方中有苗样方 2 0个 , 无苗样方
1 1 0个 。
.1 成苗情况 。
据实地调查了解 , 柏木适应能力强 , 喜
温耐寒 、 喜钙耐碱和微酸 , 喜温润肥沃也能
耐干旱痔薄 , 柏木的这些 “ 两重性 ” 生物学
特性 , 是柏木在灰岩山地区飞播造林的可行
性依据 。 本次调查所到之处 , 绝大多数地段
均有柏木苗分布 , 乃至一些 “ 不毛之地 ” 亦
常有见到 。 据调查数据统计 (如表一 ) , 有
苗样方的分布频度为 6 6 . 7% , 成苗面积率达
9 2

4%
。 平均每亩成苗 3 98 株 , 2 7 . 2%的面
积每亩在 5 0 株以上 , 最多的近 2 0 0 0株 , 表
表一 柏 木 飞 播 林 成 苗 统 计 表
止兰二 ~ - }- 二- 竺二~ 曰…一草`聋一一频 }` ,平 2 {协 /青一端 。 }* 、 , 2 }` / * !端 , }* I二 , }` / *度 {’ `小 一 }” / 洲 州汉 {`冲 ` ’ .“ 一 {“个 / 书州汉 }” “ .` 一 }” / 闰亩/株2米了了株…一月翻UJ .lù.口J,O口ó,-|J哎乙160398碑引书日七岁山交一,二心几U片`.1,|生1一93ù0亡乍利任幼妇谁八一通`ùJ了,目一ú吐`调查样方有苗样地调杏样地
南 坡 1 5
北 坡 1 8
山 南 坡
凸 北 坡


12 7 5
17 90
l 4 }
7 5
` , …’ 。
` 6 8…。一 2? 【3 6`【` 2…。 · 6? …“ 6 …6` 1。一 …, 。 6些{鳖…竺…竺…吧件户…吧…竺` 3 5一。 · ` 6 { 2 , , {6 2 {。 · ` , {3 2 6 …` 8 …。 · , 5 } ` 6 6料巡…竺四暨…竺…土…竺…竺` 8 , .。· “ , 8
!
“ , 8
;
6 ,
· ` {0· 5 8 , …” , 6 …6 4 “ …0 · 5 4` 】” 6。
…“ “ .。 · ` 5 …, “ ,
{竺缨…竺…’ 2 …。 · 6` …`。 6…二…暨黔…6 6 · 4 }0 “ “ ` …4 3 5
明灰岩 山地的柏木飞播造林是基本成功的 。
但调查发现 , 密度分布的变化幅度较大 , 样
方内存苗株数的极差 24 株 。 从样方次数分布
统计着 , 成苗从少到多呈尖塔形分布 , 同时
l一 2株的样方占一半 , 有 5 块样地平均每亩
只有 3 株 , 而最多的每亩达 1 9 9 8株 。 据推
算 , 有 2 2 . 7 %的面积每亩不到 10 0 株 , 表明
柏木飞播造林苗木分布不均 , 且不少地段成
苗偏少 。 这恐怕是飞播造林一个带普遍性的
缺陷 , 值得重视和研究 。
2
. 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密度分布 。
表一表明 , 局部的立地环境不同 , 成苗
的密度分布不一 。 下坡每亩成苗最多 , 上坡
居中 , 中坡因平均植 被盖度 最大而 成苗最
少 ; 南坡 比 北坡 有 苗样 方 的分 布频度 高
.9 8%
, 每亩成苗多 13 3株 ; 山凸比山凹的频
度 、 密度分别少 1 4 。 5% 、 4 7 . 1% , 平均每亩
少 2 4 5株 。
在 自然环境诸因素中 , 植被盖度对柏木
飞播造林的成苗影响最大 , 如表二 , 植被盖
度以 0 . 5左右的成苗最多 , 向左向右均呈递
减趋势 , 据同一土层类型植被盖度 0 . 4 以上
的 19 块样地统计 , 盖度与密度的复相关系数
为9 6 。 7% , 经显著性测定 , t值为 7 . 6 1 4 ,
(t
。 。 。 , 二 4 . 6 0 ) ) , 相关 系数 极显著 , 因
此 , 对柏 木 飞 播林的前期管理 , 在封山的
同时应妥善解决好植被盖度过大的问题 , 否
则 , 必将有不少地段达不到应有的密度 。
表二 不同植被盖度的密度 、 频
度分布比较表
植 被 盖 度
样 地 数
平均密度株 / 亩
分布频度多
。 。
1 0
.
2 { 0
.
4 一 0 . 6 -
U
· 乙 l ( 一 内 0 .” L
, 、 l一 t一 } — 1 一 } — U . 0 叱人」 目二`人 】、 { 丹 n 八 ! n 匕 八 」 n , 六 一— {卫止塑 ~ {,二些主里 1之二上1 一_
15 8
4 5
1 8
3 4 2
1 7
6 5 8
8 2
.
4
23 } 1 4
3 2 0 { 2 7 5
l
6 1
.
5 5 7
.
1
3
。 苗木生长状况 。
从表三看 , 柏木初期生长较慢 , 四年生
平均高 1 3 . 6 o m , 优势株高 70 c m ; 平均地径
0
.
1 5 c m
, 最 粗的 o . 3 2 e m 。 据样株根 系调
查 , 主根最长 1 c4 m , 平均长 7 . c6 m , 侧根
最多 14 条 , 平均 8 条 , 侧根平均总长 3 7 . 6
c m
, 最长 1 3 9 c m 。 从调查的样株看 , 柏木
的根系生长 , 从薄 土到厚 土 , 从坡上 到坡
下 , 侧根数及其总长呈上升趋势 , 主根长呈
下降趋势。 柏木根系的这一特性 , 反映出了
柏木对痔薄土层的适应能力 , 这是柏木之所
以能在 “ 不毛之地 ” 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 。
4
。 高生长量的变异规律 。
同成 苗的密度分布相比 , 自然因素对 飞
播柏木苗的高生长影响更显著 , 并有一定的
规律性 ( 见表三 ) 。
坡位 : 无论山凸山凹 , 北坡南坡 , 均以
下坡的生长量最大 , 上坡的最小 。 南坡因上
表三 柏 木 飞 播 林 生 长 量 单位 : c m
J止) 南 坡 北 坡 总 平 均 生 长 量

高 生 长 均 高 生 长 均 高 生 长 均
径 径 径上坡 中坡 下坡 平均 上坡 中坡 下坡 平均 上坡 中坡 下坡 平均
山 凸 10 . 18 12 . 4 5 15 . 88 12 . 8 4 { 10 . 5 8 10 . 8 1 3 . 1 2 1主. 5 0 . 13 1 0 ` 3 8 1 1 . e 3 14 . 5 12 . 1 7 0 . 13山 凹 1 3 . 7 3 1 5 . 2 2 14 . 3 8 14 . 4 4
{
0
· ` 4 1 4 . 了7· 15 . 0 2 1 6 . 7 8 1肠. 5 3 0 . 16 1 4 . 2肠 1 5 . 12 15 . 5 8 14 . 9 9 0 . 17
…。 · “ ·
合 计 11 . 9 6 13 . 8 4 1 5 . 13 13 . 64 0 . 16 : 2 · 68…12 、 。 , 14 . 9 5 13 . 5 2 0 . 14 一 13 . 3 9 1 5 D4 1 3 . 5日 0 . 1 712 . 3 2
下坡位的局部环境变化大于北坡 , 其平均株
高的变动幅度比北坡大 2 3 . 4 % 。 而南坡山凹
下坡的株高反比中坡小 , 则是由于植被盖度
的影响所致 。
坡向 : 南 北坡 的平均 生长量 分 别 为
1 3
.
6 4 c m
, i 3
.
5 2 c m
、 前 者 比后 者大 0 . 1 2
c m
, 但南坡上 坡的平均株高比 北坡同一坡
位的小 o . 72 o m , 这是因为南坡 上部的土层
比北坡上部的浅 , 同时因 日照和温度等原因
所引起的蒸发强弱不同 , 土壤含水量比北坡
低 。
小坡形 : 山凹的平均株高为 1 4 . 9 c m ,
高 出山 凸 的 均高 2 。 8 2 c m , 生长 速 度 快
1 8

8%
。 同时 , 山凸因上下坡的立地条件差
异较大 。 其高生长的变动幅度大于山凹 , 尤
以南坡山凸为甚 。
上述表明 , 柏木虽适应能力强 , 但对立
地条件反应敏感 , 土壤深肥的地段生长快 ,
土层浅薄的地段生长差 。 对此加 以研究 , 采
取相应的营林措施 , 无疑对进一步提高柏木
飞播造林的经济效益是有稗益的 。
5
. 影响柏木高生长的主要因素 。
植物生长受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 但从
我们这次调查 来看 , 影响柏木初期高生长的
主要 自然因素是小地形和植被盖度 。 因小地
形直接关连着土层深浅及土壤水肥状况 , 柏
木虽然能耐干早瘩瘦 , 但也喜肥沃湿润 ; 柏
木是一个需要充足上方光照的树种 , 植被盖
度过大幼苗幼树生长不 良 , 甚至死亡 。
根据对 山凹山凸同一坡位和植被盖度的
12 块样地统计 , 两者的平均高为 1 4 . 9 8 3 c m 、
1 2
.
1 8 2“ m , 经平均数差异测验和 t 测验 ,
S a = 0

8 8 7 , t = 3
.
1 5 8 ( t
。 。 。 , “ 2 . 7 7 6 ) 。
山凹的高生长显著大于 山凸 。
据 19 块同一土层植被盖度 0 . 4一 O。 9的样
地归类统计 , 进行植被盖度与高生长的相关
分析 , 其负相关系数为 97 . 8% , 经相关系数
显著性测定 , t值 = 9 . 3 7 6 ( t 。 . 。 , 二 4 . 6 0 4 ) ,
相关系数非常显著 , 说明植被盖度在 0 。 4 以
上的范围内 , 天然植被盖度越大 , 对柏木高
生长的危害也越大 。
四 、 讨论意见
1
. 柏木飞播造林是可行的 , 在灰岩山
地有发展前途 , 人少山多的边远 山区可以推
广。
2
. 苗木密度分布不均 , 是柏木 飞播造
林的一个弊端 , 不可忽视 , 应从提高飞播技
术 、 提高播前地面处理质量 , 适当加大播种
量 、 选定最佳播期和辅 以人工补播 、 补植等
多方面研究解决。
3
. 土壤条件对柏木初期高生长的影响
很大 、 对山凸和土层浅薄的地段 , 播前应进
行横坡带状深挖 , 以改善立地环境 , 促进苗
木生长 。
4
. 植被盖度过大 , 无论对柏木 飞播造
林的成苗 , 还是苗木生长 , 都有极大危害 。
因此 , 飞播后全封的制度应当改进 , 可 以组
织一定劳动力 , 通过爱林教育和技术培训 ,
严格规 定质量 要求 , 划块负责 , 由专人带
领 , 每年将杂草灌木清除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