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培养基对叶底红增殖系数的影响



全 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6(22):256-258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0 引言
叶底红(福建),拉丁名:Phyllagathis fordii;别名:
野海棠(《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叶下红、大毛蛇、血还
魂 、沙 崩 草 、还 魂 红 、假 紫 苏 ;为 野 牡 丹 科
(Melastomataceae)金锦香属(Phyllaathis)植物,原产中
国,分布浙江、江西、广西、广东、福建、贵州、香港 [1]。
福建叶底红资源基本处于野生状态,主要分布于平和、
武平、龙岩、连城、德化、永泰、永安、三明、沙县、古田、
南平、建瓯和顺昌等地,生于海拔500~1 000 m的山间
疏、密林下、溪边、水旁或路边[2]。叶底红为常绿直立
亚灌木状草本,植株低矮小巧,形态优美,色泽艳丽,适
宜作室内盆栽观赏,又具有家庭保健功能,可谓一举两
得。
叶底红种子发芽成活率极低,而且从种子萌发到
植株开花需要时间较长,苗期管理难度大[3]。采用植
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大大提高繁殖数量,同时有效提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福建省野生园林花卉引种及适应性栽培的研究”(2004N012)。
第一作者简介:蔡坤秀,女,1976年出生,助理研究员,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研究。通信地址:363001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Tel:0596-6101150,
E-mail:ckx28@163.com。
通讯作者:陈振东,男,1966年出生,高级农艺师,从事园林花卉引种栽培研究与推广。通信地址:363001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Tel:
0596-6100977,E-mail:czd89@126.com。
收稿日期:2010-04-19,修回日期:2010-06-01。
不同培养基对叶底红增殖系数的影响
蔡坤秀,林秀香,陈振东,谢南松,苏金强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1)
摘 要:为了建立适于叶底红的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以无菌苗继代培养获得的丛生芽为外植体,在6
种不同基本培养基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6-BA、NAA、KT等3种植物生
长调节剂的不同配比对叶底红增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5、MS的增殖系数都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
基本培养基,且二者差异不显著;生长调节剂对增殖系数的影响大小依次为6-BA>KT>NAA,不同配
比的增殖系数差异较大(1.48~3.62),添加6-BA 1.2 mg/L、NAA 0.4 mg/L和KT 0.1 mg/L更有利于叶底红
的增殖。可见,基本培养基以B5、MS为佳,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叶底红增殖系数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叶底红;培养基;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S58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0-1229
Effect of Different Media on the Propagation Coefficient of Phyllagathis fordii
Cai Kunxiu, Lin Xiuxiang, Chen Zhendong , Xie Nansong, Su Jinqiang
(Fuji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Crops, Zhangzhou Fujian 363001)
Abstract: The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the high-efficiency tissue culture regenera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Phyllagathis fordii. With the multiple bud of seedling as explants, on the base of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for
basal medium,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hormone proportioning on the propagation coefficient of Phyllagathis
fordii by us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L9(34) were discussed. The propagation coefficient on B5, MS
medium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others, and the two had little difference; the effects of hormone on
propagation coefficient,according to their influencing difference,are as follows: 6-BA>KT>NAA, the
influences of hormone proportioning had obviously difference(1.48-3.62), and the optimized hormone
proportioning is as follows: 6-BA 1.2 mg/L, NAA 0.4 mg/L, KT 0.1 mg/L. The optimal basic media is B5, MS;
the effects of hormone on propagation coefficient of Phyllagathis fordii were great.
Key words: phyllagathis fordii; media; orthogonal experiment
蔡坤秀等:不同培养基对叶底红增殖系数的影响
高植株生长速度。有关野牡丹科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
报道较少[4-11],而叶底红组培研究国内仅见笔者的1篇
报道[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叶底红种子无菌播种获得的无菌苗进行继代培
养,从继代培养的丛生芽中切取高为0.5~1 cm的芽作
为增殖材料。种子于2009年4月采自福建省热带作物
科学研究所种源圃。
1.2 培养基
1.2.1 不同基本培养基试验 基本培养基为:花宝 1号
3 g/L、1/2MS、MS、B5、W-63、N6,分别添加 6-BA
1.5 mg/L+NAA 0.3 mg/L,蔗糖30 g/L。共6个处理,每
处理接种50个材料,3次重复。
1.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试验 采用L9(34)正交
设计,研究 6-BA、NAA、KT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增
殖系数的影响,基本培养基为MS,蔗糖 30 g/L。每处
理接种50个材料,3重复。因子、水平见表1。
1.3 培养条件
接种后的材料放在温度为(25±2)℃的培养室中培
养,光照强度为1500 lx,每日光照12 h。
1.4 试验调查和数据分析
培养30天后调查增殖情况,增殖系数指增殖后每
瓶的有效芽总数/接种外植体个数(有效芽高≥1 cm)。
试验数据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增殖系数的影响
表 2结果表明,叶底红增殖的基本培养基以B5、
MS为佳,两者均极显著优于其他 4种基本培养基,且
二者差异不显著;而W-63作为基本培养,不利于叶底
红芽的增殖,而且在试验中观察到:在W-63培养基中,
芽长势很弱,芽高均在1.5 cm以下。因此,叶底红增殖
的基本培养基可选用B5、MS。
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增殖系数的影响
从表3结果中看出,随6-BA、NAA浓度的增加,增
殖系数也相应的提高,而KT浓度为0.2 mg/L增殖系数
反而下降。方差分析得出,因子A、B、C均达到极显著
差异(见表 4),对 3个因子进一步作Duncan’s多重比
较,结果显示,A三水平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故选择
A3;B3极显著优于B1、B2,因此以B3为佳;C1、C2与
C3达极显著水平,C1、C2差异不显著,结合实际结果,
C2的增殖系数高于C1,故取C2。
从极差值来看,由于极差值越大,表示该因素越重
要[13]。表 3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因子A(6-BA)对试验
结果影响最大,由R值大小看出各因子的主次顺序是
因子A>因子C>因子B,这表明叶底红增殖最重要的
影响因子是6-BA,NAA和KT的影响作用较小。为了
进一步反映各因子之间的差异,以便寻求最佳水平,采
用方差分析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精确分析(见表4)。
由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的激素配比组合是
A3B3C2,这恰与该次正交试验中增殖系数最高的 9号
处理相同。因此,叶底红增殖培养基的最佳激素配比
为 6-BA 1.2 mg/L+NAA 0.4 mg/L+KT 0.1 mg/L,平均
水平
1
2
3
因子种类
6-BA(A)
0.4
0.8
1.2
NAA(B)
0
0.2
0.4
KT(C)
0
0.1
0.2
表1 6-BA、NAA、KT的L9(34)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mg/L
基本培养基
花宝1号3 g/L
1/2MS
MS
B5
W-63
N6
增殖系数
1.98
1.87
2.52
2.61
1.27
1.98
Duncan’s测验
0.05
b
b
a
a
c
b
0.01
B
B
A
A
C
B
表2 不同基本培养基的试验结果与分析结果
组合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R
因 子
A (6-BA)
0.4
0.4
0.4
0.8
0.8
0.8
1.2
1.2
1.2
1.61
2.34
3.19
1.58
B (NAA)
0
0.2
0.4
0
0.2
0.4
0
0.2
0.4
2.19
2.33
2.63
0.45
C (KT)
0
0.1
0.2
0.1
0.2
0
0.2
0
0.1
2.53
2.65
1.97
0.68
平均增殖
系数
1.48C
1.8C
1.56C
2.52B
1.79C
2.72B
2.56B
3.4A
3.62A
表3 L9(34)试验结果 mg/L
注:大写字母标注极显著差异。
·· 257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增殖系数达到3.62(见图1)。
3 讨论
基本培养基提供无机盐、微量元素、生长物质等营
养元素,能保证培养物的生存和最低生理活动的需要,
其种类、成分直接影响到培养材料的生长发育。而植
物种类不同,其正常生长发育时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
及浓度也有差异,因而,在不同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
中,开发出了适合于不同植物及不同外植体培养的多
种多样的基本培养基类型。从培养基成分来看:B5硝
酸钾含量较高;MS为高盐培养基,其钾盐、铵盐及硝
酸盐含量均较高;而W-63为低无机盐培养基。由试验
结果可以看出,叶底红增殖需要较高的无机盐成分,而
且较高的钾盐含量可能对其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点可做进一步的试验证实。
正交设计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研究
中,其优点是可以用较少的处理组合来研究较多的试
验因素水平。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
采用正交试验L9(34)对 6-BA、NAA和KT在同时变动
的情况下进行考察,分析出 3个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
大小,分清主、次矛盾,并综合考察3因素的最佳组合,
不仅加快了试验的进程,还使试验设计及试验结果更
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试验结果表明,6-BA是叶底红增殖的关键因子,
增殖系数随着6-BA浓度的增高而显著提高;3种生长
调节剂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增殖系数;KT在增殖过程
中用量很小,当浓度达到 0.2 mg/L时其增殖系数反而
下降。所以进行叶底红增殖时,适宜的培养基为
B5 + 6-BA 1.2 mg/L + NAA 0.4 mg/L + KT 0.1 mg/L或
MS+6-BA mg/L+NAA 0.4 mg/L+KT 0.1 mg/L。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三卷第
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222.
[2] 福建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第四卷)
[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20-121.
[3] 林秀香,陈振东,谢南松,等.叶底红引种试种初报[J].福建热作技,
2008,33(2):19-20.
[4] 马国华,林有润,简署光,等.野牡丹和地稔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36(3):233-234.
[5] 马国华,林有润,简曙光,等.华南野牡丹科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
繁殖[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6):72-73.
[6] 马国华,张静峰,刘念,等.从多花野牡丹和野牡丹花柄直接诱导出
芽[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6):719.
[7] 戴小英,温强,周莉荫,等.铺地锦组培快速繁殖研究[J].江西林业科
技,2004(4):22-23.
[8] 伍成厚,冯毓敏,陈妙贤,等.印度野牡丹茎段的培养与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6):1145-1146.
[9] 李龙娜,曾宋君,吴坤林,等.虎颜花的无菌播种和试管育苗[J].植物
生理学通讯,2006,42(6):1135.
[10] 胡松梅.地菍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及化学诱变研究[D].中国优
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9):23-25.
[11] 彭东辉,张启翔,陈龙菊.紫毛野牡丹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30(1):6-10.
[12] 蔡坤秀,陈振东,林秀香,等.叶底红叶片外植体消毒方法的筛选[J].
热带农业科学,2010,30(1):1-2.
[13] 王光萍,黄敏仁.福建山樱花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南京林业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2):73-75.
变异来源
6-BA
NAA
KT
误差
总变异
平方和
11.25
0.94
2.41
0.61
15.56
自由度
2
2
2
16
26
均方
5.63
0.47
1.20
0.04
F值
148.47 **
12.42 **
31.77 **
表4 L9(34)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注:*F0.05(2,16)= 3.63,** F0.01(2,16)=6.23。
图1 优化组合培养基中叶底红的分化效果
··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