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考证 ,
紫 参 的 本 草 考 证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陈重明 俞秀媛
摘 要 本文通过紫参的本草考证 , 指出紫参的原植物在我国历史上就存在着混乱现象 , 并分析
混乱原因 。 历代本草中紫参的原植物包括了百合科 、 唇形科 、 萝科 、 伞形科 、 毛陡科 、 破类等植物 。
同时纠正了 日本牧野富太郎把 《 植物名实图考 》 的紫参误订为华鼠尾草 ( S对 vi a o h i en sn is B e nt h . ) 。
经考证紫参不是华鼠尾草 , 乃是丹参 ( S a l v i a m i l t i o r r h i z a B u n s e : ) 。
紫参是抗癌中药配方常用药味之一 。 但在历代本
草中存在着混乱现象 , 因此探讨紫参药材原植物的历
史变迁很有必要 。
一 、 萦参的历史
1
·本品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 , 谓 “ 紫参 , 味苦
辛 、 寒 , 主心腹积聚 , 寒热邪气 , 通九窍 , 利大便 ,
一名牡蒙 。 ” 对紫参形态无任何描述 , 只说主心腹积
聚` 此时期的紫参指的是牡蒙且有疗肿瘤的作用。
.2 《 名医别、录 》 说 , 紫参 “ 三月 采 , 火 炙使紫
色。 ” “ 疗肠中聚血痈肿” , 此与现代医学治疗消化
道肿瘤的一些症状描述相似 。
3
。 《 本草经集注 》 指出紫参乃牡蒙 , 医方少用 。
按牡豢即重楼属 ( P ar is L . ) 植物 。
4
。 《 唐新修本草 》 中开始对紫参形态有了描述 。
“ 紫参 , 叶似羊蹄 , 紫花青穗 “ 一 。 ” 根据 该书所
述 , 紫参系落科中的要属 ( P ol y g o n u m L . ) 植物 。
5
. 宋 《 图经本草 》 中载 “ 紫参 , 茎青而细 , 叶亦
青 , 似槐叶 , 也有似羊蹄者 。 ” 还附上当时各地所用
的四种紫今原植物图 。 其一滁州紫参所绘为单数羽状
复叶 , 对生 , 花粤钟状 , 花冠有 _ L 下两唇 ,本种颇似唇
形科植物丹参 ( S a l v i a m u l ti o r r l、 i z a B u n g e ) , 其二
晋州紫参所垮为披针叶互生 , 花组成穗状花序下垂 ,
所绘乃似萝科植物水萝 ( p o l y g o n u rn h y d r o p i p e r L . ) ,
其三旅州紫参所绘为二回三 出复 叶 , 互 生 , 花 大 重
瓣 , 顶生 , 主根较明显粗壮 , 本种系指毛蓖科芍药属
( P a e o n 扭 L . ) 植物 , 其四眉州紫参 , 所绘为起地生
两叶 , ~ 问现状复叶 , 此与孩类植物相符。
` 《本草纲目 》 中谓 . 。“ 紫参 , 根干 黑色如小紫
草。 ” 但对茎叶花实的形态均无描述 , 对明以前本草
所记载的不网紫参也不汾析 , 仅仅在释名中增加了五
鸟花一名 , 并说 “ 紫色幽芳 , 五葩连 曹 . 状 飞禽 羽
举 。 ? 此与唇形科 ( L a bl at ae ) 植物相似 。 但所附之
图与所指的植物不相符 。
《 本草纲目 》 中紫参的发明下注说 “ 陈延之小品
方牡蒙 , 所主 之症乃是紫参 。 ” 在王 孙条下 又载 “ 古
方所用 , 皆是紫参 ” 。 查后人所指的紫河车乃是指重
楼属 ( P a r i s L . ) 植物 。
7
. 吴其解 《 植物名实图考 》 紫参条下谓 : “ 本经
中品 , 一 名牡蒙 , 唐本草注紫参叶似羊蹄 , 牡蒙叶 ,
似及已 , 乃王 孙也。 图经又谓茎青细叶似槐叶 , 亦有
似羊蹄者 , 五月花 , 白色似葱花 , 亦有红如水红者 ,
盖作穗色 , 粉红相似 , 花仍类丹参辈 , 如葱花者 , 稍
端开细碎白花成簇 , 实似水芹 、 蛇床等 , 叶比槐叶尖
长 , 茎叶同绿 , 根鲜时不甚紫 。 ”
据吴其溶所综述 , 考证历代本草 , 可知 《本经 》
所载紫参乃百合科 ( iL l a c e a e ) 植物 , 《 图经 》 的紫
参有事科 (P o l y g o n a e e a e )植物 、 唇形科 ( L a b i a t a e )
植物和伞形科 ( U m b e l l i f e r a e ) 植物等。 但其所绘之
图系唇形科植物丹参 (S a一v i a m i r t i o r r h i z a B u n s e · )
( 见图 ) 。 吴 氏在 《 植物名实图考 》 的 23 卷中又绘有
滇紫参一图 , 与茜草科植物小叶猪映殃 ( G a l iu m tr if 卜
d u m L
.
) 相似 , 因此使紫参的种类更加复杂化 。 、
二 、 日本本草学工作者对紫参的论述
1
. 日本石户谷勉在其所著的 《 中国北方之药草 》 .
一文中认为紫参就是指中国古代的人参 , 即紫团参 。
今按紫团参仍是指中国山西 _匕党人参 , 因产于上党鉴
团而得名 ,紫团是地名 , 非指颜色 。 在 《 东南襄宇记 》
和 《 潞安府志 》 中有 “ 上党县 , 紫团山 , 多人参 , 山
顶有云气 , 团团如盖 , 旧产人参名紫团参 。 ” 因此石
户谷勉认为紫参就是紫团参 ( 即人参 ) 是错误的 。
2
。有些 日本学者根据 《唐新修本草 》 所述 “ 叶似
羊蹄… … ” 。 认为紫参是萝科植物 。 岩崎常正在所著
的 《本草图谱 》 中就将支 柱 辈 ( P O ly go n u m su f f ul -
ut 功 M ax im ) 定为紫参 。 松村任三所著 的 《 植 物 名
汇 》 一书中将拳参 ( P o l y g o n u m b i s t o r t a L . ) 定成紫
参 。 小野兰 山在《本草纲 ;[J 启蒙 》中指出支柱萝和拳参
系产 日本 , 并非引自中国 , klI 此 不应该是中国原产 的
紫参 。 牧野富太郎所著的 《 日本植物图鉴 》 .卜把华欣
中药材第 1 卷第 2 期 1 9 习 8 年 3 月
尾草 ( S a l v i a e h i n e n s i s B e n t h . ) 定为紫参是不对的 ,
因为他是根据吴其溶的 《 植物名实图考 》 卷 7 所绘的
紫参 ( 见图 ) 而定的。 经考证观其附图吴 氏 所 指 的
科 、 毛蓑科 、 蔗类等植物 。
2
. 紫参始载于 《 神农本草经 》 , 又 名牡蒙 , 而牡
蒙乃百合科重楼属 ( P ar is L ) 植物 。
3
。最早的紫参形态描述是 《 唐本草 》 , 所指系婆
科植物 。 有的日本学者据此将支柱墓和拳参定为紫参
是不恰当的 。 还有的日本学者认为紫参就是 ,卜国 占代
的人参 ( 即紫团参 ) 是错的 。
4
。现在一些著作所载的紫参原植物指唇形科华鼠
尾草 ( s a l v i a e h i n e n s i s B e n t h . ) , 这主要是受 牧 野
富太郎所著的 《 日本植物图鉴 》 的影响 , 而牧野富太
郎却错把吴其褚 《 植物名实图考 》 的紫参原植物定为
华恨尾草 。 经观察研究吴氏在卷 7 中所绘的紫参原植
物图乃与丹参 ( S a l v i a m i r t i o r r h i z a B un g e , ) 形态相
符 , 特别是其根部为膨大的肉质根 , 此图却与须根的
华鼠尾草不符 。 据此 , 可以认为此图实乃丹参 。
日 《 位物名实田考 》 卷 7 中的获今
萦参与鼠尾草属 ( S al vi a L . ) 植物相似 , 吴 氏 在 这
里也指出 “ 花仍类丹参辈 。 ” 其根也似丹参 , 有明显
形大的肉质根 , 而华鼠尾草的根是须根 。 因此牧野富
太郎据吴氏所绘的紫参图而定它的原植物为华鼠尾草
显然是不合适的 , 该图与 丹参 ( S a l v i a m i r t io r r h i z a
B un 朗 . ) 形态较为相符 。
三 、 现代中医药上所指的策参
现代药物著作对紫参原植物的记载不一致 , 这是
由于历代本草对此药所指的原植物不同所 造 成 的 。
《 中药大辞典 》 、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 《 浙江药用
植物志 》 、 《 中药临床手册 》 等药物书均认为石见穿
就是紫参 , 即原植物系唇形科的华鼠尾 草 。 叶 桔 泉
公的 《 现代实用中药 》 、 山东中医 学院中药方剂教研
组幼的 《 中药方剂学 》 等书所指的紫参仍是萝科植物
拳参。 近代中医习用的紫参多数为唇形科植物 , 其中
以石见穿 ( 即华鼠尾草 ) 为多 , 常用于抗癌及防治肝
炎等。 但江南地区的石见穿中混有石打穿 , 即茜草科
植 物 黄 毛 耳 草 〔H e d y o ti s e h r y s o t r i e h a ( P a l i bi )
M
e r r
. 〕 , 应加区别 。
四 、 讨论
卜萦参在我国本草学上就存在着混乱现象 , 因此
萦参的种类多有分岐 , 有一定历史原 因 。 经 本 草 考
证 , 历代紫参包括了寥科 、 唇 形 科、 百 合 科 , 伞 形
主典 , 考文欲
l[ ] 清 · 黄臾辑 : 神农本草经 , 古医古籍出版社
〔幻 宋 · 唐慎徽著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 人民卫
生出版社影印本 , 1 9 8 3
3[ 〕 《 滇南本草 》 整理组 、 兰茂著 : 滇南本草 ,
第一卷 , 云南人民卫生出版社 , 1 9 了5
4[ 〕 明 ·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 人民卫 生 出版 社
1 97 5
〔5〕 清 · 吴其溶 : 植物名实图考 , 商务出版社 ,
1 9 56
6[ 〕 松村任三编著 : 植物名汇 ( 改正增补 ) , 东
京株式会社 , 1 8 9 5
口〕 牧野富太郎著 : 日本植物图鉴 ( 增补版 ) ,
北隆馆 , 1 95 8
茵陈品种的本草考证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谢宗万
茵陈为中医常用的清湿热 、 利 胆 、 退 黄 要 药 。
《 伤寒论 》 茵陈离汤即用茵陈配以桅子 、 大黄 ,用治湿
热黄疽 , 身黄如橘子色 , 小便不利阳黄之症 。 《 张氏
医通 》 又取茵陈配附子 、 干姜 、 甘草 , 用 治肤 色暗
晦 , 寒盛阳虚的阴黄症 。 总之 , 中医常应用茵陈为君
药 , 随佐使之寒热 , 而理黄症之阴阳 。
据 《 古今图书集成 》 医部全录胆门 : 我国从汉代
至明代十五家所载治黄疽方中 , 用茵陈者达三十七方
之多 , 后世新方更多 。 茵陈胆道汤 ( 茵陈 、 扼子 、 柴
中药材第 l 工卷第 乡期 1 9 ; 8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