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58 No. 12. 2003
食品添加剂
溪黄草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
梁盛年 段志芳 付莉
(广东省肇庆学院生物学系 肇庆·526061)
摘要:测定溪黄草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溪黄草乙醇提取物对细菌都有
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但对真菌无抑制果。
关键词:溪黄草乙醇提取物; 抑菌活性; 抑菌率
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989(2003)12-0058-03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the ethanol extract from
Rabdosin serra(Maxim) Hara
LIANG Sheng-nian DUAN Zhi-fang FU Li
(Department of Biology, Zhaoqing University, Zhaoqing, 526061)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bacteriostasis of the total extract from Rabdosin serra (Maxim) Hara with
ethano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tract with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bacteria,
especially for Stapphy locacus aureus, but it shows no results antimicrobite of fungi.
Key words: extract of Rabdosin serra (Maxim) Hara;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hibitory bacteria rate
0 前言
溪黄草[Rabdosin serra(Maxim)Hara]为唇形科
香茶菜属植物,因其喜生于山谷明温溪边,新鲜
叶片揉碎有黄汁而得名。它是一种民间常用的中
草药,具有抗菌、抗炎、清热护肝、化气消痰之
功效[1]。从资料记载来看,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医
疗保健方面,在抑菌、防腐方面的研究未见有报
道,目前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由于微生物
污染而致使食品腐败变质的问题较严重,因此,
人们很希望找到一种高效、低毒、作用广普而经
济实用的食品防腐剂,故目前有很多学者从植物
中寻找高效、安全的活性物质作防腐剂,这方面
的研究已有一些成功的例子[2-4]。本实验借鉴前人
研究的方法,探索溪黄草乙醇提取物对细菌及真
菌的抑菌作用,了解其抗菌方面的特点,阐明其
抗菌特性,为溪黄草的综合利用开辟一条新途径,
也为溪黄草乙醇提取物在食品天然防腐剂领域中
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收稿日期:2003-07-28
作者简介:梁盛年(1973-),男(汉族),广东肇庆人,助理实验师,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抗菌活性及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溪黄草乙醇提取液 称取 100g 溪黄草(已晒
干,采自广东省鼎湖山,经肇庆学院生物学系植物
教研室岑庆雅副教授鉴定),粉碎后加3倍于药物的
95%乙醇,于电热恒温水浴锅中回流提取 90min,
抽滤得滤液,药渣再加 2 倍的 95%乙醇提取 60min,
滤得药液。将两次所得滤液合并置于旋转蒸发器中
减压浓缩并分离出乙醇,最后的浓缩液用干燥箱烘
干 45~50℃后贮藏备用。
1.1.2 供试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
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微球菌 (Micrococcus
sp.)、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phy locacus aureus)、绿脓
杆菌 (Pseudomnas)、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
typhimurinm)、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红酵母(Rhodotorula sp.):均由
肇庆学院生物学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提供。
细菌于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上活化 [(36±1)℃,
24h];霉菌于察氏斜面培养基上活化[(28±1)℃,
120h];酵母菌于麦芽汁斜面培养基上活化[(28±1)℃,
72h]。
DOI:10.13684/j.cnki.spkj.2003.12.021
59 No. 12. 2003
食品添加剂
1.1.3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察氏培养基、麦
芽汁培养基分别用于培养细菌、霉菌、酵母菌。
1.2 方法
1.2.1 MIC 的测定(液体培养法) 称取溪黄草乙醇
提取物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再加蒸馏水稀释配成一定
浓度的溪黄草乙醇提取物溶液。然后配制液体培养
基,按每管准确量取 5mL分装试管,121℃湿热灭菌
后,准确量取不同溪黄草乙醇提取物溶液加入到各试
管中,配成 0.8%、0.9%、1%、2%、3%、4%、5%、
10%、20%的溪黄草溶液系列培养基,每一系列接种
一种菌种。每个浓度做 2个重复,置适宜温度下培养
[细菌:(36±1)℃,24h;真菌:(28±1)℃,72h],观
察生长现象。
另取 1 稀释系列,不接种任何菌做空白对照。
将培养后的培养物与空白对照,用 721 型分光光度
计进行比色测定,以相同浓度下两者吸光度(OD值)
完全相同为准,即培养基上完全没有菌生长的浓度
作为溪黄草乙醇提取物溶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1.2.2 MBC 和抑菌率的测定(固体培养法) 配制固
体培养基,按每管准确量取 10mL 分装试管,121℃
湿热灭菌后,准确量取不同溪黄草乙醇提取物溶液加
入到各试管中摇匀,配成 0.8%、0.9%、1%、2%、
3%、4%、5%、10%、20%的溪黄草系列培养基,置
恒温水浴锅中 50℃恒温。将活化的各供试菌用无菌
生理盐水制成 103~104cfu/mL的菌(或孢子)悬液,取
1mL 各供试菌液以倾注法接种后,放于培养箱中培
养[细菌:(36±1)℃,24h;真菌:(28±1)℃,72h],
以未加药液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每个浓度各供
试菌做 2 个平行样,按稀释分离平板菌落计数法进
行计数,并计算抑菌率。无菌落生长的培养基的最
低溪黄草浓度为其MBC,抑菌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100×=(%) 对照试验菌落数
相应提取物的菌落数-对照试验菌落
抑菌率
1.2.3 溪黄草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的测定(滤纸片
法) 将厚度 1.5mm 的滤纸用打孔机打成直径为
6mm的圆滤纸片,将滤纸片灭菌、烘干,然后放到
1%、2%、3%、4%、5%不同浓度的溪黄草药液中
浸泡 2h。将斜面活化好的各供试细菌菌种用无菌水
分别稀释制成含菌数约 103cfu/mL 的菌悬液,各取
1mL与相应的固体培养基制成含菌平皿,每个平皿
等距放 3 片滤纸片,其中 1 片浸过无菌水,2 片浸
过溪黄草药液。每个浓度做 2 次重复。然后把培养
皿放到 37℃的培养箱中培养24h后测定各供试细菌
的抑菌圈直径大小。
2 结果与分析
2.1 溪黄草提取物对供试菌的MIC
由表 1 可知,溪黄草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微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MIC仅
为 1%,对绿脓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 MIC为 2%,
但对真菌类的黄曲霉、黑曲霉、红酵母的抑制作用
不明显,浓度达 20%时仍无抑菌效果。
表 1 溪黄草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菌种 MIC(%)
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微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黄曲霉
黑曲霉
红酵母
1
1
1
1
2
2
>20
>20
>20
注:营养琼脂培养基 pH为 7.0;察氏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 pH为 4.5。
2.2 溪黄草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率和MBC
由表 2 可知,溪黄草乙醇提取物对供试细菌有
强烈的抑制作用,其抑菌率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大而
增大。并且对这些细菌的 MBC与 MIC 相同,因而
非常具有临床应用潜力。但对真菌类的黄曲霉、黑
曲霉、红酵母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浓度达 20%时抑
菌率仍为 0,说明此浓度还没有抑菌效果,与上面
所得实验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溪黄草乙醇提取
物对真菌无抑菌效果,而对细菌效果明显。
表 2 溪黄草乙醇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率(%)
溪黄草总提取物溶液浓度(%) 供试菌种
0.8 0.9 1 2 3 4 5 10 20
溪黄草总提取物溶液的
MBC值(%)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微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黄曲霉
黑曲霉
红酵母
95.6
98.4
96.8
98.4
87.2
82.5
--
--
--
98.3
99.4
99.0
99.6
90.1
89.6
--
--
--
100
100
100
100
95.4
94.2
--
--
--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
--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
--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
0
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
0
0
--
--
--
--
--
--
0
0
0
--
--
--
--
--
--
0
0
0
1
1
1
1
2
2
>20
>20
>20
注:营养琼脂培养基 pH为 7.0;察氏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 pH为 4.5;表中数据为 2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表示未做试验。
60 No. 12. 2003
食品添加剂
2.3 溪黄草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由表 3可见,一定浓度的溪黄草乙醇提取物溶
液对各供试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并随溪黄草乙醇提
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抑菌圈明显增大。特别是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这与李广义[5]的
实验结果相一致。
表 3 溪黄草总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单位:mm)
溪黄草总提取物溶液浓度(%)
供试菌种 无菌水
(对照) 0.1 0.2 0.3 0.4 0.5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微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无抑菌圈
无抑菌圈
无抑菌圈
无抑菌圈
无抑菌圈
无抑菌圈
6.3
6.3
6.2
6.5
6.0
6.0
6.5
6.4
6.3
7.1
6.2
6.3
6.8
6.7
6.5
7.8
6.5
6.8
7.4
7.2
6.9
8.2
7.2
7.4
7.9
7.6
7.3
9.3
7.7
7.8
注:表中数据为 2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
3 结论与讨论
溪黄草的化学成分很多 [1],其中 nodosin、
lasiodin和 oridonin等成分有抑菌能力[5],溪黄草乙
醇提取物基本能保证这些活性成分的抽提,因而显
示出抗菌活性,而这些成分联合起来的抑菌和杀菌
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溪黄草乙醇提取
物对常见的污染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浓度 1%
时已有抑菌效果,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
效果最为明显,而且,其抑菌活性随着药液浓度的
增加逐渐增强。在本实验中,溪黄草对真菌类的黑
曲霉、红酵母的抑制作用未有明显体现,具体原因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溪黄草乙醇提取物是一种集抗炎、抑菌、抗病
毒、保健等多作用于一体的天然活性物质,以其作
为材料开发高效、安全、经济实用的天然活性物质
作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晓,廖仁安,谢庆兰, 等. 溪黄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草药[J], 2001(7): 592-593
[2] 周建新, 等. 银杏叶提取物 (Egb)抗菌特性的研究.
食品科学[J], 2002 (9): 118-121
[3] 王玲, 张富宝. 中药大黄提取色素的抑菌作用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J], 2000(6): 27-28
[4] 纪莉莲, 范怡梅. 土茯苓体外抗菌活性实验. 中国
生化药物杂志[J], 2002(5): 239-240
[5] 李广义, 宋万志, 季庆义, 等. 溪黄草二萜成分的研
究. 中药通报[J], 1984,9(5): 29
(上接第 52页)
富,其主要产区在北纬 40°以南,我国栽培面积达
650 万公顷,占世界甘薯栽培面积的的 60%以上,
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70%。我国几乎所有的省区
都有栽培,主要产区在长江和黄河流域,江苏省
甘薯的种植分布在苏北的大部分地区和苏南的丘
陵地区,种植面积为 14.7 万公顷,年产量达 330
万 t以上。其中东海县甘薯种植面积为 1.7万公顷,
是江苏省甘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年产量超过 50
万 t。甘薯的加工传统上是生产粉丝和芡粉,生产
规模都很小,多数是作坊式的,而且生产的季节
性很强,除了对甘薯中的淀粉进行了利用外,其
它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均作为废水或排放,或作肥
料、饲料等,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 (全国年排放
蛋白质 3.3 万 t);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危害(过高
的 BOD 和浓烈的臭味 )。所以大力发展农产品深
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既是我国农业急
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现阶段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
渠道。
甘薯紫色素在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时不但可以
用于食品着色,同时,也可以考虑作为食品抗氧化
剂加以利用,或在添加于食品中时考虑二者兼顾的
作用。又由于它们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可以试用于人体抗衰老保健品中,总之,甘薯紫色
素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 钱建亚,刘栋,李彩,等.甘薯紫色素性质研究. 食
品科学[J], 2003(9): 38-41
[2] Brand-Williams W,Cuvellier M E, Berset C. Use of a
free radical to evaluate antioxidant activity. Lebensm-
Wiss U -Technol [J], 1995, 28: 25-30
[3] Concepción Sánchez-Morenno, José A Larrauri, Fulgencio
Saura-Calixto. A procedure to measure the antiradical
efficiency of polyphenols. J Sci Food Agric [J],1998,
76:270-276
[4] Jian-Ya Qian, Dietmar Mayer, Manfred Kuhn.
Flavanoids in buckwheat (Fagopyrum esculentum
Mönch) flour sand their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Deutsche Lebensmittle-Rundschau [J], 1995
(9): 34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