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湖北晚泥盆世斜方薄皮木的新观察



全 文 :植 物 学 报 一 9 9 0, 3 2 ( 1 2 ) : 9 5 1一 9 , 6
滋 e t o 刀。 t助 i e o S i o i e 。
犷巴留二二二二名二二二二二二二之二二二 = 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
湖北晚泥盆世斜方薄皮木的新观察’
耿 宝 印
(中国科学院 值物研究所 , 北京 10 0 0 4 4 )
摘 要
本文对抖方薄皮木 ( L o tP 口 p耐 oe u “ , ho m加 ` “ , ) 的维管组织作了解剖学方面的新观察。
在木质部中 ,次生木质部细胞结构没有保存 , 仅见在初生木质部外围留下了放射状条痕 。 初生
木质部呈实心的圆柱状 ,外始式 , 周边具纵脊 ;后生木质部均由梯状分子构成 ,在相邻的梯棒之
间具威廉森纹 ,根据该纹的形态和它与梯棒的连接关系 ,它被认为属于次生加厚的一部分 。 综
合前人的工作和本文观察的结果 ,斜方薄皮木极可能是鳞木目的成员 。
关键词 斜方薄皮木 ; 初生木质部毒威廉森纹 ;鳞木目
N EW O B S E R V A T I O N S O N L E P T O P H L O E之IJ 甘 R 月 H O 俐旧 I C 以M
F R O M T H E U P P ER D EV O N I A N O F H U B E I
,
C H IN A
G e n g B a o

y i n
( I , t t i t u 多。 o f B o , a : 夕. A c a d e二 i a 5 1” i c a , B e ij in g 10 0 0 44 )
A b s r r a e t
A P e t r i f i ed s t e m o f L
o
P : o P入l o e u o r h o 二 bi c o m 15 d e s e r i b e d f r o m rh e H u a n g i ia d e n g F o r m -
a t i o n o f t h
e U p p e r D e v o n i a n i n C h a n g y a n g
,
H u b e i
.
I n t h e x y l e m o f th e a x i s
, th e s e e o n d a r y x少
l em 15 n o t p r e s e r v e d
, th e g r e a t e s t p a r t o f t h e p r im a r y x y l em 15
e o m P o s e d o f m e t a x y l e m t r a e h e i d s
rh a t a r e s c a l a r i f o r m a n d h a v
e
W i ll i a m : o n
,: s t r i a t i o n s
.
B a s e d o n t h e i r e o n n e e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a d i
-
a e e n t t r a n s v e r s e b a r s W i l l i a m s o n
, 5 s t r i a t i o n s w o u l d b e e o n s id e r e d a s a p a r t o f t h e
s e e o n d a r y
w
a l l m a t e
r i a l
.
T h e s m a l l p r o t o x y l e m t r a c h e i d s f o r m v e r t ie a l r i d g e s a t th e P e r iP h e r y o f P r im a r夕
x y le m e v l i n d e r
.
I n e r o s s s e c t i o n
, t h e r i d g e s a P P e a r a s s m a l l r a d i a t i n g t e e th o f P
r o t o x y l e m
.
I t
p r o v id e s f u r rh o r e v i d e n e e th a r P r im a r y x y l e m i n eL P
t OP 入l o e u切 r h o仍 b fc u仍 15 s im i l a r t o r h a t
i n C a r b o n i f e r o u s l e P i d o d e n d r i d l y co p o d s
.
T h e o P i n i o n th a t th e s y s t em at i
e P o s ir i o n o f L e P t o
-
Ph l o 。 “ 解 s h o u l d b e t r a n s f e r r e d f r o m r he P r o t o l e Pid o d e n d r a l es t o ht e eL P i d o d e n d r a le s c o u l d b e
a c e e P t ed a n d r e a f f i r ln e d
.
K e y w o r d s
D id o d e n d r a l e s
L e P z o 户乃l o e拜 m r人o m b , c “ m : P r im a r y x y l em : W i ll i a m s o n , 5 s t r i a t i o n ; L e -
标本采自湖北省长阳县平洛 乡栏杆崖上泥盆统的黄家橙组 , 该组岩性主要为石英砂
本文于 1 9 8 9 年 3 月收 到 , 同年 10 月收到修改稿。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植 物 字 报 32卷
岩 、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 、 泥岩 , 中夹一层鲡状赤铁矿 , 总厚 1 5 . 06 m 。 植物化石产 自本组
近底部的代层黄色泥岩中 ,顶部岩层具世界性晚泥盆世典型植物古羊齿 属 ( A , ` h 。 。 口 tP ` -
, is )
〔” ,4J 。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 〔, , 5J , 黄家瞪组的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早期 , 相 当于国外的弗
拉斯期 ( F r a s n i a n ) 。
标本保存为石化化石 , 局部赤铁矿和黄铁矿化 ,经制片观察 , 均显示了一定的内部解
剖结构 。 此外 , 为了解木质部管胞的细节 , 将其与围岩分离 , 未作任何化学处理 , 然后在扫
描电镜下观察并照像 。
全部标本和薄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描 述
(一 ) 茎干的外部形态
标本为茎干残段 。 在石化过程中 , 植物体已被压扁 ,其长度为 3 76 m m , 宽 “ 一 80 m 。
(根据所测周长得出直径为 52 . 5m m ) (图版 I , 1 ) 。 表面覆有清晰的叶座 (图版 I , 3 , 5 ) , 斜
方形 , 宽略大于高 , 在标本上部宽与高的比为 1 4 : 1 1m m , 在下部为 14 : 10 m m , 呈螺旋状
排列 。 叶痕位于叶座中央 , 纵卵形 ,长 3一 3 . s m m , 宽 1 . 5一 Z m m , 在叶痕上方有时可见一
小凹坑可能代表了叶舌痕 (图版 I , 2 ) 。 图版 I , 图 1 标本中央具一纵脊 , 经切片研究 , 它代
表了维管组织的位置 。
(二 ) 茎干的内部解剖
茎干内部绝大部分被岩石颗粒所充填 , 仅保留了初生木质部的细胞结构 , 约 占截面总
面积 的 1 . 8多。 在标本上部其截面轮廓为圆形 (图版 I , 6) 直径 4 m m ; 在下部呈椭圆形 , 长
短轴 的直径分别为 4 . s m m 和 3 . 56 m m (图版 I , 7 ) 。
初生术质部呈实心的圆柱状 ,属原生中柱 , 均由大小不同的管胞构成 。 小的原生大质
管胞结构数据表
T a b l e
表 1
T
a b l e o f t r a c h e i d d i m e n s i o n s m e a s u r e d
I
J、 _ 一 _ _ ! 、 _ _ _
n 。
} , _ 一 * `二 }威廉森纹的粗度 } 威廉森纹的间距
. 梯 棒的粗度 } 梯棒的间距 } 管胞腔直径 } J努老二笆了杏少刃开蛋诊 {洲苍飞赞竺梦况 l炭版 , ,}甲 , 州件只 , 租冬 10 . 州怜 “ J . ,曰 ~ l甲 口 ,只呼于 `人 1 T h i e k n e s s o f 1 D i s t o n e e 卜e t w e e n
1 1 n 1 C K n e S S o t I L声 I S t a n C e l) e t 、 V e e n 1 1 丁 a ` U C I G I U 】』l e l l , 、 . l t _ _ _ l , , t l , _ _ _ ,
侣 , . , l , 。 , l 」 · 、 W 1 1 工i a l u 吕u i 互 万 1 VY 1 1 l l a i n 盏 u l i 石
15 ` a l a r l t o r m b 压 r 1 s c a l a r l t o r m o a r s I u l a m e [ e r l 二 J _
梦“ a母 1 5 · 2 1 3 · ` 7 J S , · , , l ` · 。 , ]
竺号圣{m u m , ` . 3 1 , . 7 1 1 12 . 5 ! 1 . , 5 1
竺1甲少u m } 3 . , } , . : 1 , : . ; } 0 . 4 6 1
N u m b e r o f l 二 l 二 } . ` } , , l , ,
_ _ _
` 气 ` 明 , ` ” , ` . } ` J I J -
2 1期 耿宝印 :湖北晚泥盆世斜方薄皮木的新观察
部分子在初生木质部周边形成纵脊 , 横切面表现为一小的齿状突起 (图版 I , ;7 图版 H , 劝
向着中央细胞渐趋增大 , 呈外始式 。 原生木质部管胞螺旋 状 加 厚 (图 版 1 , l) , 直 径
19
.
,一 3 3产 m ; 后生木质部管胞截面轮廓为多边形 , 梯状加厚 (图版 n , 2 、 4 ) , 直 径 58 . 3一
1 12
.
5群 m , 长至少 1 6 6拼m , 两端尖锐 , 与相邻的细胞呈镶嵌式接触 (图版 n , 2 ) 。 威廉森
纹 ( w i1 h a m s o n’ : s tr i a it o n) 出现在后生木质部管胞中 ,呈细柱状 , 少有分叉 , 其两端微
微膨大 , 纵向连接了相邻的横棒 , 其连接点略偏于横棒的外侧 (近 复合中层一侧 ) (图 版
11
,
,— s ) (详细数据参见表 l ) o次生木质部细胞结构未见保存 ,但在图版 I , 图 4 中可见原生木质部外围具辐射状条
痕 , 很可能代表了径向排列的次生木质部细胞所处的位置。
比 较 和 讨 论
斜方薄皮木自加拿大古植物学者 D a w s二 于 1 8 6 2 年创建以来 , 已有 12 。 多年的历
史 。 此间 ,许多中外学者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 尤为重要的是 , 李星学等 ( 19 8 6 )根据在新疆
准噶尔地区发现的新材料 , 于 19 86 年发表的论文 “ 论薄皮木属” 团 ,对本属的外部形态 、 生
殖结构 、分类位置和地质地理分布进行了深人细致的研究 , 提 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见解 ,
其中有 : a . 薄皮木应为单种属 ; b . 本属是具有叶舌的乔木状植物 ; c . 分类位置从原在
的原始鳞木 目 ( p r o t o l e p i d o d e n d r a l e s ) 中分出暂归于鳞木 目 ( L e p i d o d e n d r a l e s ) o
根据上述学者的论述和李星学等对属种征的订正 , 本文描述的标本其茎干的外部形
态 与典型的斜方薄皮木特征完全一致 。 新标本具典型的斜方形叶座 , 在茎上呈螺旋状排
列 , 叶座中央有一纵卵形叶痕 ,其上方偶尔可见叶舌痕 。 故此 , 将新标本归于斜方薄皮木
应是无疑的 。
在斜方薄皮木的茎干解剖方面 ,蔡重阳等 ( 19 8 6 )依据新疆上泥盆统发现的石化材料 ,
首次做了较为详尽的报道 6[] 。 在植物体内部不仅有初生木质部的存在而且还发育了次生
木质部。 其主要特征与新标本显示的解剖特征基本一致 , 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在此不一一
赘述 , 仅择二点不同加以比较和讨论 : a . 新标本初生木质部周边具纵脊 ; b . 后生木质部
梯状管胞具威廉森纹 。
新标本圆柱状的初生木质部周边具纵脊 , 在横切面表现为小的齿状突起 , 一般认为这
是原生木质部分子的聚集点 。 然而 , 此特征在蔡氏标本中未见 , 究其原因可能是植物体
在生长时 由维管形成层 〔, 0J 向心发育形成的次生木质部部分或全部地挤毁了原生木质部分
子 ;或者是 由于初生木质部与次生木质部接触紧密 , 在接触区内细胞微小 , 当使用低倍显
微镜时不易识别或根本无法识别 ; 再一种可能是原生木质部分子根本就未在周边聚集成
纵脊 。 这种情况也见于鳞木目中包括的属种 , 如鳞木属 ( L印 i do 心。 d , 口的 的一些种如 ,
L br o ij 口 il “ m l81[ 和 L 、 ck i : os , 亡 il ` “ m切 , 在初生木质部周边缺乏凸出的脊或没有显示
清楚的脊 ,但在 L . h ihc i[ 1 中原生木质部分子构成了纵脊 。 此外 , 鳞木目的鳞皮木属
( L
。州 d 口hP lo io : ) , 其大多数种均具发育完好的原生木质部脊19[ , 。 E g g e r t 在研究石炭纪乔
木状的石松类个体发育时提到 , 初生木质部周边的原生木质部分子可形成或 不 形 成 纵
脊圈 。 目前人们对于脊的形成机制不太了解 , 它是否与植物体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有关
还很难断定。 因此 , 在考虑标本的归属问题时 , 不能仅仅注重某一点特征的不同 , 而应
植 物 学 报 32卷
综合能够观察到的全部特征然后加以确定。
新标本在后生木质部管胞的梯状次生加厚之间显示了威廉森纹 (图 1)。 这一特征由
w l im a i
s。n
(18 69 )网 首次作了描述 :许多简单 、 很少分又 、 纤细垂直的木素线连接了
管胞中邻近的横棒。 此后 ,许多工作者在化石石松类植物 ( L o p i do de 耐 , 口川 L eP i d oP h l o -
1 0 5
、 丑。 ,人, 口` e , J r o 。 、 5 19 `22。 ; i。 、 s , i g o a r i。 、 p a u r o d e o d r o 。 ) 的初生或次生木质部分子
中记述了相似的结构 , 将其称为线 ( ht r e ad ) 、 小流苏 ( if m b ir l) 或威廉森纹 。 对于它的
来源众说不一 , 归纳起来有三种意见 : a . se w a dr an d H il ( 19 0 ) it71 认为它是初生 结
构 , 形成于植物体死后纹孔膜的收缩和撕裂 ; b . c al d e r ( 19 3 3 ) 9[J 根据对 eL p记。 d跳d , 。 。
加口。耐 i 的研究 ,认为是第三层沉淀 , 覆盖了梯棒并连接了垂直的威廉森纹 , 在化学组成
上它不同于次生的梯棒 ; c . D u e r d e n ( 1 9 3 3 )“ , , 详细研究 T 发 现 在 s , i g m a r i a f i c o i d e :
和 L 。 iP d口 de , d , 口 , “ s门 l 。 , ` 中的威廉森纹 , 认为它连接了次生壁 ,所以是次生壁的一部
分 。 此后 , 这一结构被一些学者 ( A r n o l d , 19 4 0 ; p a n n e l l , 19 4 2 ` , ` , ; E v e r s , 1 9 5 1 ; W e s l e y
a n d K u y p e r
,
1 9 5 1 ; F r y
,
19 54 ; B i e r h o r s t
,
19 7 1)
〔盯 所证实并加以肯定 。
本文管胞中的威廉森纹在形态 和 连 接 位 置 方 面 与 rF y (1 9 5 4 ) 【川和 w es ley 等网
( 19 , l)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结果基本一致 。 他们倾向于此纹是次生壁物质的一部分 。 图
版 n 图 7和 8为管胞的纵切面 , 显示了次生壁呈 u 字型向细胞腔凹陷 , 其中心部分形成空
腔 ; 此外 , 在相邻管胞的炭化壁之间复
合中层没有保存 , 也已形成空腔 。 据推
测中空区代表了原来的纤维素区 , 结构
保存区代表了木素区 。 S t o u t ( 19 8 1 ) 。 0J
认为在当今有氧条件下 , 木素由于具有
复杂的化学结构 , 其抵抗分解的能力大
大强于纤维素 。 K e n r i e k a n d E d w a r d s
示威廉森纹与相邻横棒之间的关系
F 玉9 . 1
s h o w i
图 1
D i a g r a m o f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s e c t i o n o f t r a c h e i d
n g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W i l l i
a m s o n
, 舀 s t r i a t i o n ` t o
a d i a e e n t t r a n s v e r s e b a r s
( 19 8 8 )近期对黄铁矿化植物体中分布的
碳化物质和存在的黄铁矿各种结构作了
仔细的分析后 , 提 出炭化层主要代表了
木素区洲。 根据上述 , 有理由认为威廉
森纹不是一种初生结构 , 因为 : a . 威廉
森纹两端直接与次生加厚的横棒 相 连 ;
b
. 复合中层 (胞间层和初生壁的总称 )缺失 , 如果威廉森纹是初生壁的一部分 , 理应与其
一同消失 ; c . 威廉森纹呈圆柱状 (图 l ) , 显然不同于初生壁纹孔膜在收缩和撕裂后形成
的状态。 由此 , 可以认为威廉森纹是次生壁物质的一部分。 至于它是否属于第三层沉淀
的结果 , 就目前标本保存的状况而言 , 实难分辨与确定 。
薄皮木属以往一直置于原始鳞木 目之下 , 自 19 8 6年始 , 李星学等对本属的外部形态
和生殖结构作了全面深人细致的比较和讨论 , 将其从原在的原始鳞木 目中分出暂归于鳞
木目 。 此后 , 蔡重阳等依据化石的解剖材料 , 进一步论证并表示支持这一观点 。 本文通过
对新材料的观察 , 认为它在解剖方面与鳞木目中的属极为相似 ,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相
同 : a . 初生木质部为外始式 ; b . 具次生木质部 ; c . 初生木质部周边具纵脊 , 明显或不
1 2 期 耿宝印 :湖北晚泥盆世斜方薄皮木的新观察5 95
明显 ; d.木质部管胞具威廉森纹 ;e.木质部在茎中所占体积小 ;f.木质部管胞以梯纹
加厚为主 。 此外 , 在形态方面同具叶舌 , 不 同点仅在于不知薄皮木属是否为异抱植物。
从上述可知 , 斜方薄皮木很可能是鳞木目的成员 , 或许它与鳞木目中的属存在着一定的亲
缘关系 。
参 考 文 献
t l 〕 王俊卿 , 1 9 8:4 我国泥盆纪鱼类的分布 、 组合和性质 。 古脊推动物学报 , 2 2 : 2四一 2 2 9。
毛2 〕 李星学 、 窦亚伟 、 孙拮华 , 1 9 8 6 : 论薄皮木属— 据发现于新疆准噶尔地区的新材料。 古生物学报 , 2S : 34 9一
3 7 9
0
〔 3 〕 郝守刚 、 梅仕龙
〔 4 〕 蔡重 阳 , 1 9 8 1 :
, 19 8:7 鄂西马西伦达古羊齿的再观察 。 古生物学报 , 2:6 5 5一 , 6 2。
古羊齿属在中国的发现。 古生物学报 , 20 :
〔 5 〕
t 6 〕
蔡重 阳、 李星学 , 19 8:2 中国泥盆纪陆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泉 0
7 5一 8 0 。
中国各纪地层对比表及说明书 。 科学出版社 ,北
.C
.
nI
蔡重阳 .
A r n d d,
Ph l o
e
m
、 秦慧贞 ,
A

19 86 :
19 6 0 ;
P a l e o z o i c
斜方薄皮木茎千内部构造在新疆上泥盆统的首次发现 。 古生物学报 , 2S : 乳 6一 , 2 4。
A l e Pi d o d e dn
r
id
s t e m f r o m K a n s a s a n d i t s b e a r i n g o n 山 e p r obl e m 班
.
e a叻 iu m a n d
l界 o p o d s . U称 i护 . M i c几矛g a n . C o月 r r矛b . M u ` . P a l a e o ” , , 1 5 : 2 4 9一2 6 7 .
,
.
1óe
Jù.`ǐ才O八Or J. r也t吐L
苹10 ]
f 1 1 ]
{};}
[ 16 ]
〔17 )
B i e r h o
r s t , D
.
W
,
,
19 7 1: M
o r p h o l o盯 o f V a s e u l a r p l a n t忍. M a c m i l l a n , N e w oY rk ·
C a l d e r
,
M
.
G
. ,
19 3 3 : N o t e s o n t h e K记 s t o n c o l l e e t i o n o f f o s : 11 lP a n t s l id e s . N o . 1 . T h e a n a t o m , o f r h。
a x i s o f L e户id o d亡 n了r o 称 b r o即 ” 11 U n g e r s P. w i t五 s p e e i a l r e f er e n e e t o t五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w e e n t h i s s t e m a n d
L刃 P三d o 了 I r o b u 了 b r o留 九矛1 U n g e r s p . T r a ” 5 . 尺。 夕a l 了 o c . E d i月 b u r g左, 57 : 亏4 7一乡5` .
C i c h a
n ,
M
.
A
. , 19 8 5 : Va
s e u l a r e a m b i u m a n d w
o 记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aC r bo o i f e r o u . P l a n t s . 1 . L e P记 o d e n -
d
r a l e s
.
A 份 亡气 J . oB 多 , 7 2 : 1 16 3一 1 17 6 .
D IM i
e h e l e
,
W
.
A
,
19 8 3
:
L 。夕矛J 口沙。耐 r o , 人介毛1 a n d 酥 n e : 10 d e l i o i r a t i o n in aC r b o n i f e r o s l e p id o d e n d r i d
]界 o P o d s . 泞夕了把功 a 了ic B o : , 8 : 3 17一 3 33 .
D u o r d o n
,
H 19 3 3
: o n t h e x yl e m e l
e
m e n t s o f e e r t a i n f o s s i l p t e r i d o p h y t a
.
A 。 , . B o r , 47 : 18 7一 19 5 .
E g g e r t , D
.
A , 19 6 1 : T h e o n t o n g e n y o f C a r b o n i f e r o u s a r b o r e s c e n t L y e o p s id a
.
P 口 l a o o 。 多o g r a P h i c a , B 1 08 :
4 3— 9 2 .
F r y , W
.
L
, 19 5 4 : A s t u d y o f t h e C a r b o n i f e r o
u s l y e
o p o d P a
之r r o 己e刀 d r o 月 g e n . n o v . A 拼 己 r . J . B o t , 4 1 :
4 15一 42 8 .
K e n
r
i
e
k
,
P
.
a n d D
.
E d w a r d
s ,
19 8 8 : T h e a n a t o m v o f L o w e r D
e v o n i
a n G o ` s l f ” 窟i a b r 亡c o 称亡 移 5 15 H e a r d b a s e d
o n p y r i t i z e d a x e s
,
w i t h s o m
e e o m m e n t s o n t h e p e r m i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p
r
oc e s s
.
B o ;
.
J
.
L i佗刀
,
S
o c , 9 7 : 9 5一 12 3
P a n n e l l
,
E
, 1 9 42 : oC
n t r i b u t i o n s t o o u
r
k
n o w l e d g e
o f A位e r i e a n C a r b o n i f e r o u s f l o r a s I V . A n e w s p e e i e s o f
L e 户i d o d e月 J r o ” . A 刀 n . 材i了5 0 “ r i B o r , G a r d , 2 9 : 2 4 5一 2 7 4 .
S
e w a r d , A
.
C
.
a记 A . w 、 H i l l , 19 0 0 : o n t h e s t r u e r u r e a n d a f f i n i r i e s o f a L印 id 口 d 尸泞 d r 口” s t山 f r o 田 匕1一e
c a l
e
i f
e r o u s s a n d s r o n
e o f D e lm e n 犷, Se o t l a n d . T r a n ` 刀口 ) la l s 口 c . E d i” b刀犷£人, 3 , : 9 0 7一 9 3 1
S功 1r h , D . L , 1夕6 2 : T h e ` t o m s o f r h r e e s p e : i e s o f l e p i d团 e n d r i d f r o m t h e S e o t t i sh 肠 w e r aC r b o n i f e r o u s .
刀 刀刀 . B o孟 , 2 6 : 5 3 3一弓5 0 ,
5 t e w a r t , W
.
N
.
1 98 3 : P
a l e o b o t a n y
a n d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o f p l a n t s
.
aC m b
r id g e U n i v P r
e s s ,
aC m b
r
i d g e
, p
.
10 1— 13 0 .
S t o u t
,
J
.
D
,
K
.
M
.
G o h a n d T
.
A
.
R a f t e r 19 8 1
: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t u r n o , e r o f n a t
u r a l l y o e
e u r r i n g r e s i s
-
t a n t o r g a n i e e o m p o u n d s i n
5 0 11
.
I n :

5 0 11 B i o e he m i s t r y
, ,
( E
.
A
.
P a u l a n d J
.
N
.
L a d d e d s
.
) M a r c e l D e k
-
k e
r ,
N e w Y o r k
, 乡: l一7 3 .
W
e s l e y
.
A
.
a n d B K u y P e
r , 19 气 1 : E l e c t r o n m i e r o s e o Pi c o b ` e r v a t i o n s o n t h亡 x y l e m e l e功 e n t s o f a f o s s 亩更
P l a n t
·
N a 了u r e
,
1 6 8 : 13 7一 1 40 .
W I l l i
a m s o n
,
w
.
C
” 18 6 9 : o n t h e s t r u e t u r e a n d a f in i t i e s o f s o m e e x o g e n o u s s t e m f r o m rh e e o a l 口 e a -
s u 厂e s ·
M
o ” t左l , 肘 i ` r o s . J o “ r , 2 . ` 6- 72 .
,
!,
J .月片件」ó .., .孟r..L
9 5` 植 物 学 报3 2卷
图 版 说 明
图版 卜1 .茎具斜方形叶座 , 注意标本表面显示一条纵脊 。 只 。 . , 2 . 图 , 的局部放大 , 示叶痕和叶舌
痕 。 丫 1 3 . 图 l 标本下部的背面 , 示叶座和叶痕 。 又 1 4 .部分木质部的横切面 ,示放射状条痕 , 它可能代
表了次生木质部 。 义 13 . 7 , . 图 1标本上部的背面 , 示叶座 。 又 。 . 5 6 .茎的横切面 , 示圆形初生木质部 。
x o
.
75 ,
.初生木质部的横切面 ,示齿状突起。 丫 17 . 7
图版 :1 1 . 初生木质部的纵切面 ,在右侧示小的原生木质部细胞 。 >< ” 2 .后生木质部纵切面 6 , 示梯
纹管胞 。 又 ” 3一 8 . 扫描电镜照片 。 3 . 部分初生木质部 ,示齿端的原生木质部细胞 。 丫 2 9 . 7 斗 . 梯纹管胞
内模。 x 8 1 . 呼 , .梯纹管胞内面观 , 示残存的威廉森纹。 X “ 3 6 . 管胞具威廉森纹和分叉的次生壁 。 只 12 67
7
. 示管胞的次生加厚和相邻细胞壁 [’ed 的空腔 。 父 土0 91 8 .图 7 的局部放大 , 示威廉森纹与次生壁相连
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P l a t e s
P l a t e l : F i g
.
1
.
S t e m w i t h r h o m b i c l e a f e u s 五 i o n s . N o t e a v e r t i e a l r i d g e o n t五e s u r f a c e
o f t h e s t e m
. 火 0 . 5 F i g . 2 . E n l a r g e m e n t o f a P o r t i o n o f F i g . 5 , s 五o w i n g l e a f s c a r 吕 a n d l i g u -
l a r p i t s
. 火 1 F i g . 3 . T h e r e v e r s e s i d e o f l o w e r p o r t i o n o f t h e s p e e i m e n s e e n i n F i g . 1 s h o -
w i n g l e a f e u s五i o n s a n d l e a f s e a r ` . 丫 1 F i g . 4 . C r o s s s e e t i o n o f a p a r t o f x y l e m s h o w i n g
p r i m a r y x y l e m a n d r a d i a t i n g s e a r s
, p r o b a b l y r e P r e s e n t i n g s e e o o d a r y x y l e二 丫 13 . 7 F i g . 弓.
T h e r e v e r s e 舀i d e o f u p p e r p o r t i o n o f t h e s p e e i m e n s e e n i n F i g . l , s五o w i n g r h o m b i c l e a 士 e u -
s h i o n s
. 火 0 . 5 F i g . 6 .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o f p e t r i f i e d s t e m s h o w i n g a r o u n d e d p r i m a r y x y l e m .
丫 Q . 7 5 F i g . 7 . C r o s s s e e t i o 公 o f P r i m 合 r y x y l e m w i t h p r o t o 一 x y l e m r i d g e s . 丫 1 7 . 7
p l 扭 t e 11: F i g . 1 .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s e e t i o n o f p r i m a r y x y l e m , s il o w i n g s m a l l p r o t o x y l e m e e l l s
o n th e r i g h t
.
x 7 7 F i g
.
2
.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s e e t i o n o f m e t a x y l e m w i t h s c a l a r i f o r m t r
a c h e i d s
.
只 7 7 F i g s . 3一 8 . S e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 m i e r o g r a p h s . F i g . 3 . p o r t i o o o f p r i m a r y x y l e m , s h o w i D g
P r o t o x y l e m e e l l s a t e n d o f t o o t h
. 只 2 9 , 7 F i g . 4 . S e a l a r i f o r m e e l l l u m e n c a s t . 火 8 14 F i g . , ·
I n s i d。 , · i e w o f x y l e m c e l l w a l l s h o w i n g W i ll i a m s o n
,
5 s t r i a t i o n s
. 丫 6 3 3 F i g . 6 . p o r t i o n o f
t r a e h e i d
, s h o w i n g W i l l i
a m s o n
·
5 s r r i a t i o n s e o n n e e t i n g a d i a e e n t t r a n s v e r s e b a r s 丫 1 2 6 7 F i g . 7 .
T r a e五e i d s s h o w i n g s e c o n d a r 丫 t五i e k e n i n g s a n ( 1 c a v i t i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a d j a e e n t c e l l w a l l ; . 丫 1 0 9 1
F i g
.
8
.
E n l a r g e m e n t o f a p o r t i o n o f F ig
.
7 t o s h o w W i l l i a m s o n
’ ` s t r i a t i o n e o n x l e e t i n g s e c o -
n d a r 了 w a l l 、 K 6 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