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藏药蕨麻经济价值和民俗意义



全 文 :2000年第7卷第6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53·
·资源开发与利用·
藏药蕨麻经济价值和民俗意义△

张瑞贤 邵丽苹* 王 敏 黄璐琦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100700)
藏药蕨麻是青藏高原的一种特有经济作物。虽然全国不
少地区都有鹅绒委陵菜生长,但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只
在青藏高原,本种始有块根发育。”它既可作为药物用来治病
强身,又可作为食品以充饥美食,而且还是藏民居住区一个带
有强烈民族意味的民俗礼品。因此,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和价
值。
1 关于蕨麻产地和经济价值的记载
藏族人民使用蕨麻的历史极为悠久,成书于公元 8 世纪
的藏医经典著作《月王药诊》、《四部医典》中就已有蕨麻(人
参果)的记载。
《西藏经济植物》详细记载了蕨麻的产地分布情况:“产
芒康、察雅、江达、昌都、八宿、波密、林芝、朗县、措美、
隆子、索县、嘉黎、那曲、拉萨、康马、日喀则、仁布、拉
孜、定日、聂拉木、吉隆、仲巴、札达。上湖边沟谷草甸、
山坡湿润草地、河滩草地以及水渠旁,海拔 2600m~4750m。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
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本种广布于北半球
温带、拉丁美洲(智利)和大洋洲(新西兰及塔斯马尼亚岛)等
地[1]。”
《宁夏中药资源》记载青海也有蕨麻分布,“生长于溪边、
草地,分布于全区。药用块根,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利
湿。未利用。多度++[2]。”《宁夏中药志》也载,蕨麻:“资
源丰富。本区尚未利用[3]。”
《西藏经济植物》载其“全草入药,收敛止血、止咳利痰,
治各种出血及下痢。块根入药,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益气
补血功效;治脾虚、腹泻、产后贫血、营养不良等症。”除药
用外,“本种的块根特别肥厚,富含淀粉,可煮食或加工成食品,
酿酒,味香甜,有滋补作用,得人参果之名。”
《中国土特产大全》也记载:“蕨麻既能食用,又可入药,素有
‘人参果’之美称。蕨麻味甜,可做八宝饭、煮粥和蒸糕点的
配料。入药有收敛止血、补血益气、生津利痰的功效,可治腹
泻、贫血及营养不良等症。”据分析测定:100g蕨麻中,含有
Vc约 200mg,还有蛋白质、脂肪、灰分和糖等[4]。”该书还记
叙了蕨麻的经济价值:“人参果又名鹅绒委陵菜、蕨麻,藏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97A402
*河南洛阳市第一中医院
名戳玛。西藏全区均有分布,牧区最多。能健脾胃、益气止渴,
主治脾虚腹泻、贫血、营养不良。人参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高 10cm~25cm,匍匐茎、细弱,节部生根分枝。奇数羽状复
叶,集生基部,叶绿色,开黄花。圆柱根细长多须,须根局部膨
大,长成长圆形棕褐色块根,肉质色白,味甘甜。人参果生长粗
放,喜潮湿,多生长在路旁、沟边,野生,不需管理。入冬以前
采挖须根块果。人参果在西藏不入药,多为农牧民冬季过藏历
年时做食品用。人参果由于须根深、采挖费工,一般靠挖田鼠
洞穴时大量获得鼠仓中贮藏的现成品。在拉萨市场,人参果每
年冬季上市,每天上市量达数百斤,每斤2元左右。人参果可
以作为营养食品,有一定发展前途[5]。”
蕨麻在青海地区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中国土特
产大全》载:“蕨麻,是西北高寒草原上的特产,主产青海。清
乾隆年间修撰的《西宁府新志》载:‘蕨麻产于野,状如麻根
而色紫,食之益人,又谓之延寿果’。蕨麻在青海省总蕴藏量估
计有15亿斤左右,最高年收购量40万斤。近年来试销出口,
受到欢迎。国内销往京、沪、苏、浙、粤、鲁等省市,供不应
求。新疆维吾尔族群众把蕨麻视为喜庆佳节不可缺少的食品
之一。”
蕨麻虽然在草原上随处可见,但滥采乱挖会破坏草原植
被,物区劳力紧缺,牧民往往顾不上操此副业。因此,目前市场
上蕨麻供应紧张,价格上涨。青海一些农民已开始人工种植蕨
麻,高产者每亩可达 450斤,而且质量较野生的提高了。《中
国土特产大全》同时还介绍了蕨麻的栽培技术:“4月下旬或
5月上旬,翻耕整地,稍施底肥,浇足底水。然后从草原上挖掘
蕨麻根茎,条播于畦床中。行距30cm左右,播深6cm左右。蕨
麻开花时,中耕除草,施少量磷、钾肥,促使高产。秋后,根茎
基部叶片发黄枯死时,即可采挖。蕨麻适应性强,根茎不怕天
寒地冻,能在土中安全越冬。人工种植于背风、向阳山坡或老
羊圈地,都会获得高产。”
据《中国土特产》1998年12月第6期报道, 人参果(蕨
麻)为青海省农副产品总公司研制开发的 4种拳头产品之一
(另3种为枸杞、冬虫夏草和振雄酒)。人参果(蕨麻)系青海
高原蔷薇科野生植物,生长在海拔3 000m以上的高寒草山地
带,富含维生素及钙、钾、镁等元素,传说唐僧当年到西天取
经时曾食此物,具有较高的医疗和营养价值。青海省农副产品
总公司出品的“牧宝”牌人参果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
·5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年第7卷第6期
是滋身健体和馈赠亲友之佳品。1994年起陕西省粮油科学研
究所对蕨麻进行了系统研究与综合开发,针对它的营养成分
与加工特性,已成功地开发出蕨麻晶、蕨麻奶茶、蕨麻果丹皮、
蕨麻脯等,据说,这些产品都具有蕨麻特殊的色、香、味和营
养价值。北京的某公司还开发出了蕨麻八宝粥罐头食品。
2 民俗与蕨麻
蕨麻在青藏地区作为食品是一种美食,在历史上有藏民
把它作为“贡品”进贡皇上和寺庙中的喇嘛的记载。如今还
经常作为馈赠贵宾的吉祥物品,用于保健强身。在当地蕨麻的
食用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煮粥,将米与蕨麻一起煮烂后食
用,清香可口;另一种是炖肉,将蕨麻与牛羊肉或猪肉同炖,
不仅香味浓郁,而且营养丰富,尤其适宜于身体虚弱之人。
《青海风俗简志》中介绍了许多与蕨麻有关的食品,如藏
式糕点:主要原料是鲜奶、酥油、全脂曲拉、蕨麻、红白糖、
红枣等。将酥油和以曲拉、鲜奶、蕨麻、红白糖共熬,盛碗内
拌匀定型,上面镶以红枣,待凝固后从碗中扣出,就成为一种
半圆形的碗状糕点,藏语称之为“泰”。或作为礼品馈赠亲友,
或作为佳肴招待客人,或喜庆佳日自家食用,是一种浓香甜美
的食品。油汁蕨麻:藏语称之为“卓麻麻格”,是玉树藏胞喜
庆佳节时的上等膳食。通常有两种吃法,一是炸着吃,将煮熟
晾干的蕨麻,用酥油微煎成金黄色,有条件的佐以少量白糖,
食之甘甜香脆;二是浇着吃,将煮熟的蕨麻盛进碗中,上面浇
以酥油汁而食,吃完蕨麻后碗底剩下的酥油可以拌炒面。尤蕨
麻:即将炒熟的青稞与煮熟晾干的蕨麻混合起来装在衣兜内,
作为参加喜庆节日期间的零食,它既有青稞的香味,又有蕨麻
的甘甜,可以与五香瓜籽媲美。“尤”即藏语炒熟的青稞。枣
米粥:藏语称之为“奔者”,做法是大米和红枣、蕨麻用文火
熬煮成浓粥状即成。解放前由于大米和红枣稀贵,普通人家很
少吃到,只在寺院举行大型宗教活动时给穷人施舍一点[6]。蕨
哲:藏语意即酥油蕨麻。用熬热的酥油拌和煮烂的蕨麻食用。
星:藏语意即糕点。其形状、大小各异,将蕨麻炒熟后与曲拉
磨碎,用糖和酥油液拌匀,倒入圆形浅底的容器,以红枣镶其
表面,凝固后即为“星”。另外还在“饮食特点”中介绍了“手
抓”、“雪腾”、“蕨哲”、“星”等多种待客食品,其中“星”既
作为待客食品,也作为节日礼品[7]。
蕨麻在贵族是美食,在穷人则是充饥的粮食。《青海》载,
民国时期“米之来路不广,价值更贵。仅喇嘛、土职及富户以
蕨麻、萝卜、红枣、酥油和米混合煮成稀粥,供晚膳外,余不
多见。”“⋯⋯玉树一带之蕨麻、芜菁,亦为贫民之大宗食
粮[8]。”
在婚嫁时,蕨麻也是藏民需要食用的食品。如《西藏纪
要》载:“⋯⋯新妇进门⋯⋯扶新娘坐于卍字花纹上,父母亲
戚及迎者送者按次坐下。先食长寿果一杯,次进麦粥一碗,于
是各人皆随用酒席”[9];《青海风俗简志》载:“送亲⋯⋯刚
到家,先吃面食或蕨麻,藏语叫“咖卓”,之后进入正式婚宴。
还要展示嫁妆⋯⋯”[10]。
在藏历新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吃蕨麻,《西藏风土志》载:
“(藏历年)接近新年,每家每户都要准备一个叫做‘竹素琪
玛’的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和人参果等
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板,还要准
备一个彩色酥油花塑的羊头。”“⋯⋯(大年初一)举行了新年
仪式后,便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接着互敬青稞
酒”[1]。
藏民还有采集蕨麻的风俗,《青海风俗简志》载:“蕨麻
又名莲花菜,学名鹅绒委陵菜,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
和药用价值都较高,素有‘人参果’美称。每当六七月份,蕨
麻开出黄色的小花,密密点点,叶株铺在地面上,根部成串,呈
圆柱状、珠状。待成熟时,用藏式小镐挖出晾干。或自用,或
赠送,或出售”[12]。藏民采集的特点“以采集药材为主,采集
时间在每年夏季,采集者或单独或结伴”[13]。
综合古今文献记载和实际调查,本药的主要功效为滋补
强身,并有止泻止血等作用。初步实验结果也证明该药具有增
强免疫、抗疲劳、耐缺氧及止泻抑菌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倪志诚.西藏经济植物.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88
2 邢世瑞.宁夏中药资源.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136
3 邢世瑞.宁夏中药志(上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
418
4 马成广.中国土特产大全(上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394
5 马成广.中国土特产大全(下册).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1131
6 朱世奎.青海风俗简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162
7 朱世奎.青海风俗简志.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204
8 丁世良,赵 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287~288
9 丁世良,赵 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下.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916
10 朱世奎.青海风俗简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180
11 丁世良,赵 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下.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939~940
12 朱世奎.青海风俗简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159
13 朱世奎.青海风俗简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202
(收稿日期:199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