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鹿角蕨的栽培和管理



全 文 :  蕨类植物的种类很多 ,我国约有 2 500 余种 , 有较强的观
赏性的约有 200余种。但是鹿角蕨是观赏蕨类植物中叶片较
为奇特 ,观赏性更强的品种。
鹿角蕨(Platycerium.coronarium),水龙骨科多年生常绿附
生性草本 ,属大型附生性蕨类。南亚 、大洋洲 、南美 、非洲的热
带雨林地区都有分布。我国的野生鹿角蕨分布于云南省大盈
江地区海拔 210 m~ 950 m(米)的热带雨林。
鹿角蕨以基部盾形蕨叶固着在高大乔木或长满苔藓的峭
壁上 ,基部盾形蕨叶下的蕨根以树表或岩石表面的腐殖质维
生。从基部长出的鹿角形蕨叶长 50 cm ~ 80 cm(厘米), 顶端
分叉 ,孢子囊群生在裂状叶尖的背面。鹿角形蕨叶是储藏水
分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 ,提供植株大部分养分 , 也是主要观
赏部位。鹿角蕨是观赏蕨中株形最奇特别致的 ,是室内 、大厅
和门廊进行立体布置的上佳植物。大厅或门廊若是植有高大
的鹿角蕨墙 ,壮观的绿意很吸引人。门廊上鹿角蕨悬挂盆栽
所产生的飘逸感和叶形对比而产生的视觉差异 , 令人赏心悦
目。绿意盈盈 、飘逸秀丽的身姿 , 使鹿角蕨广受欢迎 ,近年来
成为欧洲和我国南方的绿化新品种 ,发展趋势看好。
1 栽培
鹿角蕨的生长适温为 20 ℃~ 25 ℃, 冬季不低于5 ℃。喜
潮湿半阴环境 ,不能受强光照射和干热风吹袭。可以用腐叶
土 、泥炭土 、木屑 、牛粪土等为基质 ,植入盆中 , 土表盖上干苔
藓 ,喷水保湿。放在温暖半阴并且通风的地方。
最佳方式是将鹿角蕨植株贴生在蛇木上 , 作法是:用苔
藓 、少量腐叶土作为基质 ,将基部盾形蕨叶绑附在蛇木上 , 悬
于阴湿处 ,待其恢复生长后 , 逐渐去其绑附物。既可悬挂于室
内装饰 ,也可作为壁挂装饰 , 壁挂盆栽更能产生丛林中的观赏
效果。每日清晨 ,向叶面喷水一次 , 夏季是生长期 , 早晚各 1
次。冬季是休眠期 ,隔日一次。生长期每周浸水 2 次 , 休眠期
每周浸水 1次。每 15 日用磷酸二氢钾 1 000 倍液喷施 , 可以
使植株健壮美观 、绿意更浓。
2 繁殖
繁殖方法有孢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2.1 孢子繁殖 成熟的鹿角形蕨叶为褐色 ,裂状叶尖背面的
孢子囊成熟后 ,将叶片剪下 , 收集孢子。最常用的培养基质是
泥炭土∶河沙=2∶1 的混合物 , 播种时将孢子粉放在对折的白
纸上 ,轻轻振落在基质上 , 尽量均匀分布。播后加盖玻璃板用
于保湿 , 放在阴蔽处。 室温保持在 25 ℃左右。 这段时间
收稿日期:2005-09-30
鹿角蕨的栽培和管理
王 清羿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合肥 230031)
只可浸水不可喷水。从播种到长出绿色的原叶体需要 2 个月
时间 , 原叶体长出后 , 将玻璃板垫高。 孢子体幼苗长出 3 ~ 4
片叶后移栽 , 注意保湿。
2.2 分株繁殖 母株基部产生的小植株 , 5 cm~ 8 cm(厘米)
高即可种植 , 时间在每年春季 5 月和 6 月为好。用竹刀从母
株上轻轻将小植株剥离后 , 用水苔或少量腐叶土附着在蛇木
上 , 将小植株放在上面 , 注意不要覆盖住基部盾形蕨叶 ,然后
绑缚盾形蕨叶使小植株固着在蛇木上 , 喷水保湿。正常生长
后 , 去掉绑缚 ,根据应用要求 , 放入竹筐 、木器 、藤篮或铁丝篮
等容器中悬挂。容器底部可以铺盖消毒过的椰棕或棕榈皮。
3 病虫害
种植鹿角蕨要防治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主要有叶斑病 、立
枯病 、灰霉病。虫害主要有白粉虱 、介壳虫和蛞蝓。
3.1 叶斑病 其症状是初发病时叶片出现小黑斑 , 逐渐扩
大 , 严重时病斑相连以致全叶枯萎。可用 65%代森锌可湿性
粉剂 800 倍液喷施。
3.2 立枯病 其症状是茎干部呈立枯状腐烂 , 病斑处产生蛛
丝状物 , 叶片绿色不变 , 软垂缺少生气。可采用 20%甲基立
枯磷乳油 1 500 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施。
3.3 灰霉病 其症状是发病茎叶呈水浸状腐烂。可用 50%
多菌灵 500 倍液或 65%代森锰锌 800 倍液喷雾 , 7 d ~ 10 d
(天)一次。
3.4 白粉虱 可用 2.5%阿克泰 4 000 倍液或 10%吡虫啉湿
粉 3 000 ~ 5 000倍液喷雾 , 每周一次 ,连续防治 3 次。注意交
替用药。
3.5 介壳虫 控制叶面不要过湿 , 并经常检查叶片 , 发现后
可用 40%氧化乐果乳剂 1 000 倍液或 50%马拉硫磷 1 000 倍
液喷杀。
3.6 蛞蝓 一般藏匿于植株的基部或花盆底部 , 常夜间活
动 , 咬食嫩叶。可于夜间 10 点至 11 点喷施 100 倍的氨水杀
灭 , 同时可以达到施肥的目的。
另外 , 放在室内的植株 , 夜间注意通风 ,可以有效地防止
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酸碱度的变化而变化。花瓣颜色一般由深色变为浅色 , 即从
淡紫色 、蓝色逐步转变为水红色 , 甚至白色。当土壤或介质呈
酸性反应时 ,花色表现为深蓝色或淡紫色。当土壤或介质呈
碱性反应时 ,花色表现为水红色。在栽培过程中 , 可根据对花
色的喜好 ,通过酸碱度不同的水肥等来调节土壤的 pH 值 , 使
花朵颜色朝所喜欢的花色转变。 pH 值在 5.0 ~ 6.5 之间为酸
性 ,小于 5.0 为强酸性 , pH 在 6.5 ~ 7.5 之间为中性 , pH 在7.5
~ 8.5之间为碱性 , 大于 8.5 为强碱性。为使花色呈蓝色 , 可
在花蕾期间 ,施用少量硫酸铝 、硫磺粉(100 g/m3 ~ 200 g(克)/
m3(立方米))、食用米醋(200 倍至 300 倍液)、硫酸亚铁(0.
3%)等。若使花色呈粉红色 ,可在土壤中加入少量石灰粉 , 也
可用呈碱性的草木灰溶液来调节 ,可使其向偏碱性状态转化。
8 病虫害防治
八仙花具有较强抗病性 , 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很低。生长
期间偶有叶枯病 、炭疽病和蚧壳虫发生。病害在温室中全年
均可发生 , 生产中注意通风透光 , 合理疏枝 ,及时清除病枯叶 ,
发病初期 , 用百菌清 800 倍或 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500
倍喷杀。介壳虫的防治 , 除了加强通风外 , 在其若虫孵化期喷
1 次 80%敌敌畏 1 000 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 倍液进行
防治。
97
北方园艺 2006(1):97                         ·园林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