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香叶木苷对尾吊大鼠血液系统的作用



全 文 :香叶木苷对尾吊大鼠血液系统的作用
王静1 ,卢卫红2 ,王伟明3 ,张红娟3 ,郑琦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3.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摘 要:目的:观察模拟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香叶木苷 Diosmin对大鼠耳廓微循环 、血管内皮细胞变化 、体
外血栓形成及椎动脉恒速灌流脑血管阻力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地面对照组(A)、空间对照组
(B)、空间给药组(C)、空间阳性给药组(D)。观察大鼠的血液系统各项指标变化 。结果:空间对照组大
鼠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明显 ,空间给药组大鼠的各项生理指标与空间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Di-
osmin具有预防和治疗微重力条件下对血液系统损伤的作用 。
关键词:模拟失重;香叶木苷;血液系统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92(2006)02-0050-02
收稿日期:2005-11-0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青年基金(QC05C83)。
作者简介:王静(1954-),女 ,高级实验师 ,研究方向:生药学。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 ,航天员在空间的
飞行时间延长 ,而失重 、空间辐射等环境因素尚无法用
工程手段完全加以排除 ,需要采用药物作为对抗措施
来改善机体对特殊因素作用的耐力 。由于航天环境独
特 ,对航天药物的要求与地面临床用药明显不同 ,药物
的安全性 、广谱性尤为重要。
失重可以导致眼窝肿胀 、微循环障碍 、面部水肿以
及反射性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分泌
等。通常的心血管系统航天药物由硝酸甘油 、脉律宁
等药物组成。Diosmin为黄酮苷类化合物 ,具有维生素
P 样作用 ,能降低兔毛细血管渗透性;还具有维生素 C
样作用 ,能增强豚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和减少肾上腺
抗坏血酸的排出;有抗炎作用 ,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
足水肿有消肿作用 ,治疗毛细血管脆性效果较芦丁强;
尤其能够增强静脉的张力 ,减少微循环淤滞 ,改善淋巴
回流[ 1] 。
本实验室在植物蓬子菜中首次分离得到大量的天
然Diosmin ,在其药理作用明确的前提下 ,模拟空间微
重力环境 ,证明 Diosmin对于尾吊大鼠血液系统作用显
著。
1 实验方法
1.1 实验材料
SPF 级 SD雄性大鼠(由黑龙江省药检所提供);蓬
子菜(采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区 ,由黑龙江中医药大
学药学院于加宾教授鉴定。);Diosmin(实验室自制 ,经
北京微量化学所 ESI-MS 和13C-NMR 、H-NMR波谱
分析确定结构。)
1.2 动物模型的建立
大鼠 40只 ,体重150±10g ,随机分组 ,A组为地面
对照组 , B 组为空间对照组 ,C 组为空间给药组 , D组
为空间阳性给药组。A 、B2组喂食 SPF 级普通饲料 ,C
组喂食普通饲料添加天然 Diosmin , D组喂食普通饲料
添加川芎嗪。尾部悬吊大鼠 ,后肢离地 ,躯干与地面成
30°角 ,单笼喂养。
1.3 对尾吊大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实验
采用微循环观测台 ,25%乌拉坦(4ml kg)麻醉 ,脱
耳毛 ,光学显微镜观察 ,记录微循环细动脉 、细静脉血
管口径 ,血流速度和毛细血管开放量(毛细血管网交点
计数法)。
1.4 对尾吊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实验
参照 Chandler法。右颈总动脉插管取血 2ml ,注入
血栓管 ,15min 后取出 ,将管内形成的血栓干燥 ,测血
栓长度 ,称量血栓湿重。血栓 64℃干燥 30min ,干燥后
称量血栓干重[ 2] 。
1.5 对尾吊大鼠循环内皮细胞(CEC)观察
采用 Hladovec法 ,光学显微镜下计数。
1.6 对尾吊大鼠椎动脉恒速灌流脑血管阻力的影响
实验
大鼠麻醉后 ,锁骨下分离椎动脉远端与肋颈干动
脉根部结扎 ,接入恒速灌流装置 ,待血压及灌注压稳定
后 ,记录[ 3] 。
2 实验结果
2.1 Diosmin对尾吊大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C组 、D组大鼠耳廓细动脉和细静脉血管口径增
·50· ACMP.Aug , 2006 , Vol.34 , No.2
大 ,血流速度加快 ,尤其静脉血流速度加快明显 ,毛细
血管开放量增多 ,与 B组有显著差异 ,表明 Diosmin具
有明显改善尾吊大鼠耳廓微循环的作用 。(表 1 、表 2)
表 1 对耳廓细动脉 、细静脉血管口径影响(μm)
组 细动脉 细静脉
A 20.25±0.12 26.40±0.08
B 17.05±0.25 19.00±0.45
C 21.24±0.06 25.45±0.24
D 21.68±0.37 23.86±0.60
  注:C组与 B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表 2 对毛细血管开放量的影响( x±s),( mm)(n=10)
组 数量
A 10.50±0.15
B 6.50±0.10
C 10.50±0.15
D 10.50±0.20
  注:C组与 B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2.2 Diosmin尾吊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C组 、D组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和干湿重与
B组有显著差异 ,表明 Diosmin可显著减少血栓长度 ,
显著降低血栓的干重和湿重。(表 3)
表3 对体外血栓形成影响( x±s),(mm)(n=10)
组 血栓长度 血栓湿重 血栓干重
A 14.9±1.07 42.8±6.50 14.4±1.61
B 18.9±1.87 53.8±2.14 22.0±2.49
C 14.7±1.09 38.9±1.33 13.5±1.65
D 14.4±1.21 41.0±1.93 13.9±2.98
  注:C组与 B组比较差异显著 , P<0.05。
2.3 Diosmin对尾吊大鼠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
C组 、D组大鼠新鲜脱落内皮细胞数量较 B组差
异显著。(表 4)
表 4 对大鼠脱落内皮细胞数量的影响(每 0.9μl , n=10)
组 新鲜内皮细胞 陈旧内皮细胞 总数
A 0.39±0.15 0.60±0.08 0.99±0.16
B 0.72±0.31 0.65±0.15 1.36±0.05
C 0.42±0.25 0.58±0.34 1.02±0.20
D 0.41±0.09 0.55±0.02 0.98±0.12
  注:C组与 B组比较差异显著 , P<0.05。
2.4 Diosmin对尾吊大鼠椎动脉恒速灌流脑血管阻力
的影响
C组 、D组大鼠血压和脑血管阻力较 B组有明显
改善 ,差异显著 。(表 5)
表 5 对大鼠血压和脑血管阻力影响(kpa)( x±s)n=10
组 血压 脑血管阻力
A 8.59±0.75 8.65±0.36
B 10.75±0.60 10.19±0.56
C 8.68±0.23 8.55±0.88
D 8.45±0.58 8.50±0.57
  注:C组与 B组比较差异显著 , P<0.05。
3 讨论
3.1 麻醉的深浅及大鼠的体温对耳廓微循环有较大
的影响 ,所以应严格计算麻醉药量并控制体温 。实验
结果提示:Diosmin对尾吊大鼠微循环障碍有显著的改
善作用。
3.2 血栓形成的因素有血管内皮损伤 、血小板粘附 ,
聚集和释放反应 、凝血活性增高。结合对循环内皮细
胞的观察结果和椎动脉恒速灌流脑血管阻力实验 ,可
知在模拟失重条件下 ,体液向头部转移 , 血管内压增
加 ,造成血管内皮机械损伤 ,是尾吊大鼠较易出现血栓
的原因之一。
3.3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可知 ,在灌注血流量恒定时 ,
测定灌注压可以反映所灌注血管阻力的变化 ,实验结
果表明:Diosmin具有对脑血管的扩张作用。
蓬子菜为茜草科(Rubiaceae)拉拉藤属(Galium)药
用植物蓬子菜的干燥全草 ,最早记载于《救荒本草》 ,别
名黄花米 、鸡肠草 、黄牛尾 ,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 、内蒙
古 、朝鲜 、日本等地。蓬子菜味微辛 、苦 ,性寒 。有清热
解毒 、利胆 、行瘀 、止痒作用。主治急性荨麻疹 、水田皮
炎 、痈疖疔疮 、肝炎 、静脉炎 、扁桃体炎 、跌打损伤等。
在对其进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时首次从中分离了大量
的天然 Diosmin ,Diosmin毒副作用小 ,对动脉 、静脉 、淋
巴系统具有综合作用 ,并具有抗炎 、消肿的特性 ,以 Di-
osmin为活性成分的静脉系统药物“爱脉朗 500mg”口
服片剂 ,已由法国施维雅公司生产 ,最近获批准在我国
上市[ 4] 。对其按航天用药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 ,初步
药理实验结果表明 ,Diosmin具有预防和纠正微重力条
件下对血液系统的损伤的作用 ,适合于航天用药。进
一步的作用机理研究正在进行中。
参考文献:
[ 1]  Michele Cospite ,M.D.,Glauco Mi lio ,M.D.Heparan Sulfate vs Diosmin;
Effects onmicrocirculation in chronic venous[ J].Insuffi ciency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Volume 13 No.3May June 1996 , 178-190.
[ 2]  吴望一.形成人工血栓的 CHANDLER圆环内的流动分析[ J] .中
国科学 , 1981 ,(12):1458.
[ 3]  陈奇.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3.9.
[ 4]  广东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http: gdwstyl.gdhealth.net.cn drug det
aillist2355.htm.
·51·中医药学报 2006 年第 34卷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