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紫萁不同器官、不同生长期黄酮含量比较研究



全 文 :2012年10月 皖西学院学报 Oct.,2012
第28卷第5期 Journal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 Vol.28 NO.


紫萁不同器官、不同生长期黄酮含量比较研究
夏 艳1,2,赵海泉1,张 莉2
(1.安徽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230061;2.皖西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摘 要:采集同一环境不同生长时期的紫萁,经过杀青、烘干、粉碎、脱脂、乙醇浸提,再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紫萁各
部位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在同一生长期,根状茎的黄酮含量较高,其次是叶片;在同一部位,黄酮化合物的含量随生长期变化。
关键词:紫萁;黄酮;生长期;不同器官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35(2012)05-0012-04
 * 收稿日期:2012-08-28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KJ2010A328)和皖西学院
抗体制备及其质量检测中心资助。
作者简介:夏艳(1979-),女,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微生物工程;通讯作者:赵海泉(1959-),男,安徽六安人,教授,硕
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微生物生理学。
  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属紫萁科紫萁属
多年生草本蕨类植物[1],别名老虎牙、紫萁贯众等[2]。
其嫰叶干制后称为“薇菜”,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
人们喜爱的一种山野菜[3]。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
抗菌、抗过敏降血糖、降血脂等功能,具有广阔开发前
景[4]。本研究对不同生活时期紫萁的不同部位进行黄
酮含量比较研究,为紫萁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紫萁植株分别于2008年4月22日和5月7日
采于安徽省金寨县的响洪甸水库南边的山地。
按张莉等人的方法[5]将采集来的紫萁划分为6
个生长期:生长期Ⅰ(幼叶拳卷期);生长期Ⅱ;生长期
Ⅲ;生长期Ⅳ;隔年的紫萁定为生长期Ⅴ;孢子体定为
Ⅵ。分离各个部位(根状茎、植株地上部分、叶柄部
分、叶片部分),所得各部分采用水蒸气杀青5分钟,
103℃烘干,粉碎,过40目筛,干燥保存[5]。
1.2 仪器与试剂
1.2.1 仪器
TU-1901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
用仪器设备有限公司);101AS-2型不锈钢数显电热
鼓风干燥箱(上海浦东跃欣科学仪器厂);HH-4数显
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等。
1.2.2 试剂
芦丁为标准品、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乙
醇、无水乙醚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1.3 紫萁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6]
将干燥后的各生长期的样品分别称取约3g,用
乙醚脱脂后用70%乙醇,在90℃水浴中回流浸提,
浸提固液比第一次采用1∶15(g∶ml),以后每次固
液比为1∶7(g∶ml),浸提时间每次均为2h。共浸
提11次,收集11次浸提液与250ml容量瓶中,并用
70%乙醇定容至250ml。
1.4 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7]
采用陈乃富等人[7]的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
由标准系列的测定得回归方程:Y=12.064 X-
0.018,相关系数r=0.9996
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取一定量的粗黄
酮提取液在6 000r/min下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
测定其黄酮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同生长期不同部位的黄酮含量差异
Ⅰ期和Ⅱ期部分器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不同部
位的黄酮含量差异未进行分析。
2.1.1 生长Ⅲ期紫萁各部位的黄酮含量
生长期Ⅲ紫萁各部位黄酮含量见表1。从表1
可以看出,紫萁根状茎的黄酮含量很高,叶片、植株地
上部分(整体)和叶柄的黄酮含量近似且较低。以植株
地上部分(整体)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与根状茎的黄
酮含量差异极显著,而与其他部分比较差异不显著。
21
表1 紫萁生长Ⅲ期黄酮含量结果分析(X±S)
紫萁部位 净重(g) 吸光度(A) 黄酮含量(%)
植株地上部分(整体) 3.0023±0.0003  0.1941±0.0033  1.498±0.0432
叶柄部分 3.0016±0.0002  0.1738±0.0023  1.320±0.0347
叶片部分 3.0014±0.0002  0.1709±0.0030  1.568±0.0244
根状茎 3.0042±0.0004  0.5574±0.0038  3.531±0.0337**
     注:**差异极显著(P<0.01)
2.1.2 生长Ⅳ期紫萁各个部位的黄酮含量
生长期Ⅳ各部位的黄酮含量见表2。从表2可
以看出,紫萁叶片和植株地上部分(整体)的黄酮含量
近似且较高;叶柄部分的黄酮含量低。以植株地上部
分(整体)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与叶柄的黄酮含量差
异显著;与叶片部分比较差异不显著。
表2 紫萁生长Ⅳ期黄酮含量结果分析(X±S)
紫萁部位 净重 (g) 吸光度(A) 黄酮含量(%)
植株地上部分(整体) 3.0059±0.0004  0.1438±0.0025  1.1243±0.0241
叶柄部分 3.0047±0.0001  0.1156±0.0020  0.8749±0.0433*
叶片部分 3.0048±0.0002  0.1721±0.0031  1.2437±0.0623
     注:*差异显著(P<0.05)
2.1.3 生长Ⅴ期紫萁各个部位的黄酮含量
生长Ⅴ期各部位的黄酮见表3。从表3可以看
出,紫萁根状茎的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叶片部分和
植株的地上部分,叶柄部分的黄酮含量最低。以植株
地上部分(整体)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与叶柄、叶片
和根状茎的黄酮含量差异都极显著。
表3 紫萁生长Ⅴ期黄酮含量结果分析(X±S)
紫萁部位 净重(g) 吸光度(A) 黄酮含量(%)
植株地上部分 3.0031±0.0004  0.3456±0.0031  2.7233±0.0422
叶柄部分 3.0044±0.0002  0.1982±0.0023  1.3652±0.0541**
叶片部分 3.0087±0.0004  0.5246±0.0035  4.0438±0.0473**
根状茎 3.0064±0.0003  0.8969±0.0014  8.1223±0.0235**
     注:**差异极显著(P﹤0.01)
2.1.4 生长Ⅵ期的紫萁各个部位的黄酮含量
生长期Ⅵ各部位的黄酮见表4。从表4可以看
出,紫萁孢子部分的黄酮含量最高;叶柄部分的黄酮
含量最低。以植株地上部分(整体)为标准进行比较
分析,与叶柄和孢子的黄酮含量差异都极显著。
表4 紫萁生长Ⅵ期黄酮含量结果分析(X±S)
紫萁部位 净重 (g) 吸光度(A) 黄酮含量(%)
植株地上部分 3.0031±0.0002  0.3548±0.0010  2.5749±0.0137
叶柄部分 3.0043±0.0001  0.1870±0.0025  1.4153±0.0347**
孢子 3.0043±0.0002  0.6288±0.0025  4.6204±0.0339**
     注:**差异极显著(P<0.01)
2.2 同一部位不同生长期的黄酮含量差异
2.2.1 不同生长期的紫萁植株地上部分的黄酮含量
不同生长期的紫萁植株地上部分的黄酮含量如
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在紫萁前两个生长期植
株地上部分的黄酮含量逐渐增加,在生长期Ⅲ和生长
期Ⅳ时,黄酮含量急剧下降,随后在生长期Ⅴ和生长
期Ⅵ时,黄酮含量又逐渐增加。以植株地上部分生长
期Ⅳ(含量最低)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与生长期Ⅲ有
显著差异;与其他几组有极显著差异。
2.2.2 不同生长期的紫萁叶柄部分的黄酮含量
不同生长期的紫萁叶柄部分的黄酮含量如表6
所示。从表6可以看出,紫萁在生长期Ⅳ叶柄部分的
黄酮含量最低,其他各期都较高且含量相近。以生长
期Ⅳ(含量最低)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与其他几组有
极显著差异。
31
表5 紫萁植株地上部分不同生长期黄酮含量结果分析(X±S)
紫萁生长期 净重(g) 吸光度(A) 黄酮含量(%)
生长期Ⅰ 3.0024±0.0001  0.2698±0.0034  2.2932±0.0347**
生长期Ⅱ 3.0052±0.0004  0.2139±0.0024  3.0042±0.0418**
生长期Ⅲ 3.0023±0.0003  0.1941±0.0033  1.498±0.0432*
生长期Ⅳ 3.0059±0.0004  0.1438±0.0025  1.1239±0.0241
生长期Ⅴ 3.0031±0.0004  0.3456±0.0031  2.7233±0.0422**
生长期Ⅵ 3.0031±0.0002  0.3548±0.0010  2.5749±0.0137**
     注:*差异显著(P<0.05);**差异极显著(P<0.01)
表6 紫萁叶柄部部分不同生长期黄酮含量结果分析(X±S)
紫萁生长期 净重(g) 吸光度(A) 黄酮含量(℅)
生长期Ⅲ 3.0016±0.0002  0.1738±0.0023  1.320±0.0347**
生长期Ⅳ 3.0047±0.0001  0.1156±0.0020  0.87±0.0433
生长期Ⅴ 3.0044±0.0002  0.1982±0.0023  1.3652±0.0541**
生长期Ⅵ 3.0043±0.0001  0.1870±0.0025  1.4153±0.0347**
     注:**差异极显著(P<0.01)
2.2.3 不同生长期紫萁叶片部分的黄酮含量差异
不同生长期的紫萁叶片部分的黄酮含量如表7
所示。从表7可以看出,紫萁生长期Ⅳ叶片部分的黄
酮含量最低,生长期Ⅴ最高。以生长期Ⅳ(含量最低)
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与生长期Ⅲ有显著差异;与生
长期Ⅴ有极显著差异。
表7 紫萁叶片部部分不同生长期黄酮含量结果分析(X±S)
紫萁生长期 净重(g) 吸光度(A) 黄酮含量(%)
生长期Ⅲ 3.0014±0.0002  0.1709±0.0030  1.568±0.0244*
生长期Ⅳ 3.0048±0.0002  0.1721±0.0031  1.2437±0.0623
生长期Ⅴ 3.0087±0.0004  0.5246±0.0035  4.0438±0.0473**
     注:*差异显著(P<0.05);**差异极显著(P<0.01)
2.2.4 不同生长期紫萁根状茎部分的黄酮含量差异
不同生长期的紫萁根状茎部分的黄酮含量如表
8所示。从表8可以看出,紫萁根状茎部分的黄酮含
量整体较高;其中紫萁生长期Ⅴ的黄酮含量很高,紫
萁生长期Ⅲ较低。以紫萁生长期Ⅲ(含量最低)为标
准进行比较分析,与紫萁生长期Ⅴ有极显著差异。
表8 紫萁根状茎部分不同生长期黄酮含量结果分析(X±S)
紫萁生长期 净重(g) 吸光度(A) 黄酮含量(%)
生长期Ⅲ 3.0042±0.0004  0.5574±0.0038  3.5312±0.0337
生长期Ⅴ 3.0064±0.0003  0.8969±0.0014  8.1223±0.0235**
     注:**差异极显著(P<0.01)
3 小结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紫萁叶柄部分的黄酮
含量普遍很低,紫萁根状茎部分的黄酮含量普遍很
高。在同一部位的不同生长期,紫萁植株地上部分的
黄酮含量在生长期Ⅰ和生长期Ⅱ逐渐增加,在随后紫
萁生长期Ⅲ和生长期Ⅳ的黄酮含量一直降低,在紫萁
生长期Ⅴ的黄酮含量又升高,在生长期Ⅵ的黄酮含量
又下降;叶片部分的黄酮含量随生长期的变化而逐渐
升高,在紫萁生长期Ⅴ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叶柄部分
的黄酮含量一直较低,随生长期的变化不明显;在生
长期Ⅵ的孢子体中,孢子部分的黄酮含量较高。综上
可知,紫萁在同一生活时期不同部位之间的黄酮含量
是存在差异的,具体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兆伦,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M].北京:科学出
版社,1991.
[2]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3]楼之岑,石碧,王浴生,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
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
41
社,1995.
[4]冯玉斌,孙华,姜淑兰,等.蕨菜和薇菜的利用[J].吉林农
业,2000,(10):14-16.
[5]张莉,陈乃富,吴美.蕨根茎及老嫩叶中黄酮含量的比较
[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11):43-46.
[6]徐雅琴,孙艳梅,付红,等.穗醋栗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的研
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2):21-23.
[7]陈乃富,张莉.蕨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J].中国
林副特产,2004,(6):13-15.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Flavanone Content in Osmunda Japonica Thunb
for its Different Organs and Different Growing Periods
XIA Yan1,2,ZHAO Hai-quan1,ZHANG Li 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
2.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engineering,Western Anhui University,Luan237012,China)
Abstract:Osmunda japonica Thunb of different growing periods in the same place was selected,after finalizing,drying,mashing,
degreasing,soaking and extracting by ethanol,using NaNO2and Al(NO3)3,the flavanoids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 of them was
determined by colorimetric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avanoids content in the rhizome was highest,and secondry in
the leaf part of petiole at the same growth time;in the same of plant,the flavanoids content changed with the growing periods.
Key words:Osmunda japonica Thunb;flavanone;different growing period;different org
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櫢
ans
(上接第11页)
[3]戴洪平,王兴国,余春涛.芝麻素的研究及开发[J].中国
油脂,2003,28(6):52-54.
[4]黄纪念.芝麻油中芝麻素的分离方法[P].中国专利:
200910064426.2.2010(17):2.
[5]金青哲,刘元法,王兴国,等.芝麻油脚中芝麻素的提取与
纯化研究[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5):52-55.
[6]冯志勇,谷克仁.紫外光谱法测定芝麻素与芝麻林素含量
[J].中国粮油学报,2006,21(3):296-300.
[7]魏安池,杨玲玲,代红丽,等.用响应面法优化芝麻饼中木
脂素的提取工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2(4):11-15.
[8]陈伟强,李树田.芝麻饼粕中芝麻素的分离提取与 HPLC
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6):153-155.
Studies on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on Sesamin:a Bioactive Substance
HE Xiao-mei 1,2,ZHU Xun1,2
(1.College of Bi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West Anhui University,Luan237012,China;
2.Anhui Plant Biotechnology Training Centre,Luan237012,China)
Abstract:Alcohol as extraction solvent,the optimum condition of extraction of sesamin from sesame oil was obtained by single
factor tests and orthogonal test.Then the crude extract sesamin was purified with alcohol solvent,determining the sesamin melt-
ing temperature and analyzing by HPLC.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extraction are as folowings:sol-
id-liquid ratio 1∶5,extraction time 3h,temperature 50℃,extracting times 3.The crude extract accounted for 0.336g/100g
from sesamin oil.The crude extract was further purified by crystalization technology.The melting range of the purified sesamin
is 120.5~121.7℃.The sesamin content of the purified sesamin reaches 95.2%by HPLC analysis.High purified sesamin was
prepared by this work.It would be help to developing high additional value sesamin products.
Key words:sesamin;melting temperature;HPLC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