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蛋黄果优良株系筛选研究报告



全 文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10 年 第 39 卷 第 5 期
研究简报 ·其他常绿果树·
蛋 黄 果 优 良 株 系 筛 选 研 究 报 告
周  婧 ,蓝庆江 ,卢艳春 ,韦持章 ,唐君海 ,韦 优 ,徐冬英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 ,龙州 , 532415)
摘 要:对 6 个蛋黄果株系进行了多年大田品比试验 , 比较其树体 、农艺 、果实 、抗逆性及抗虫性等
性状。结果表明 ,蛋黄果“桂热 1 号”株系具有生长势强 , 抗逆抗病虫性强 ,早结丰产;果型大且外观
好 ,可食率高 , 口感风味佳 ,营养成分含量中上;果实耐贮藏 ,鲜销供应期长等优良性状 ,可在适栽区
域进行生产试种示范。
关键词:蛋黄果;优良株系;选育
中图分类号:S 66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1431(2010)05-0054-04
 收稿日期:2010 06 07;修回日期:2010 08 02
 基金项目:广西直属公益性基本科研项目基金(No.Rzz200901)资助。
 作者简介:周婧(1971-), 女 , 农艺师 , 本科 , 主要从事经济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E-mail:zhj711108@yahoo.
com .cn
  蛋黄果 Lucuma nervosa A.DC.为山榄科果榄
属(蛋黄果属)多年生热带稀有果树 ,又名狮头果 、蛋
果 、桃榄等。蛋黄果原产古巴和南美洲热带地区 , 在
我国海南 、广西及云南等部分热区均有零星种植。
蛋黄果适应性强 ,病虫害少 , 具有反季节性 , 果形美
观多样 ,成熟果肉橙黄色酷似蛋黄 , 粉质香甜 , 口感
独特 ,营养丰富;果肉除鲜食还可加工成果酱 、奶油 、
饮料和果酒等 ,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1] 。 目前
国内蛋黄果研究开发缓慢滞后 , 大多呈零星分散种
植且多采用实生繁殖 ,品质良莠不齐 , 尚未形成规模
效益。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蛋黄果认识不足 , 缺乏
产业化发展所需的良种良法 , 有待加快良种选育研
究工作进程。本单位从 1995 年开始开展蛋黄果种
质资源收集保存及评价工作 , 从实生群体筛选部分
优良种质繁育成无性系后 ,经过 5年大田品比试验 ,
初步筛选出 1 个优良株系。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从蛋黄果实生群体中收集 , 经种质圃保存评
价筛选的优良种质繁育的 6 个无性系为试材 , 编号
为 1、2、3、4 、5 、6 号。试验地点为龙州县境内广西亚
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西北一区 , 前作物为苦丁茶
苗圃 , 海拔 125 m 左右 , 年均温度22.2 ℃以上 , 年降
雨量 1 273.6 mm 以上 , 全年日照 1 251 小时左右 ,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 , 灌溉排水良好 , 酸
性红壤土 , 肥力中等 ,定植后常规大田管理 。
1.2 方法
2005年 2 月采用 1 年生实生苗大田定植建立
品比试验区 , 株行距 3 m×4 m , 834 株/hm2 。 10 月
按照试验设计田间分布图大田嫁接各参试株系 , 单
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 参试株系 6 个 ,每株系每小
区 6 株 , 3 次重复 , 共 108 株 , 四周以 1 号株系为保
护行。
树体性状:测定株高 、干周(离地面 20 cm 处)、
冠幅等确定植株生长状况。每小区随机抽样 2 株 ,
取平均值 , 从定植后第二年开始 ,每年 12 月观测 , 连
续观测 4 年。农艺性状:以物候期观测 、结果习性及
产量测定为主 , 从定植后第二年开始 ,每年定期观测
记录物候期 , 挂果后每年调查挂果株率 , 测定产量 ,
连续测定 3 年。果实性状:分为外观性状和内质性
状两部分 , 外观性状主要考评和测定单果重 、果形 、
果实整齐度 、果面质地 、色泽等;内质性状主要考评
和测定果肉质地 、风味 、种子 、可食率及营养物质成
54
DOI :10.13938/j.issn.1007-1431.2010.05.020
 2010 年 第 39 卷 第 5 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分含量等 ,在每年果实成熟期 , 每个参试株系随机抽
样选取 10 个果实测定 , 取平均值 , 连续测定 3 年。
抗逆性:以抗寒性和抗旱性调查为主 , 在试验种植期
遇极端低温寒害 、干旱天气时调查。抗病虫性:观测
物候期 ,同时注意观察记录病虫害种类 、为害时期 、
为害部位及为害程度等[ 2] 。
2 结果与分析
2.1 树体性状比较
试验结果看出 , 2006 和 2007 年参试株系的株
高 、冠幅差异不显著 , 2006 年 2 号 、5 号 、1 号干周极
显著高于 4 号 、6 号 、3号 , 2 号 、5 号和 1 号的干周差
异不显著;2008 和 2009 年 1 号 、2 号 、5 号的干周和
冠幅极显著高于 4 号 、6 号 、3 号 , 1 号 、2 号 、5 号间
干周 、冠幅差异不显著 , 1 号和 2 号的株高显著高于
5 号。整体来看 , 1 号 、2 号 、5 号树势强 , 1 号树体高
大 , 2号干粗叶茂 , 5 号干粗冠大;3 号树势最弱 , 树
体矮小 , 枝条稀疏而节间短;4 号和 6 号树势中等
(见表 1)。
表 1  6 个蛋黄果株系历年植株生长量比较
株系 株高/ cm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干周/ cm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冠幅/ cm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1号 83.1
abc
148.3
ab
221.8
aA
260.3
aA
5.2
abABC
10.9
ab
19.0
abAB
23.8
abAB
53.9
ab
149.5
ab
273.0
aA
304.6
abA

2号 94.3
a
157.3
a
216.6
aA
268.7
aA
6.0
aA
11.4
a
20.3
aA
26.3
aA
64.6
a
165.6
a
271.2
aA
334.2
aA

3号 65.0
c
112.8
b
147.3
cB
167.7
bB
4.4
bC
8.1
b
14.1
cB
17.0
cC
38.7
b
114.6
b
163.9
cD
192.9
dC

4号 70.3
bc
123.1
ab
155.8
cB
196.3
bB
4.6
bBC
8.2
b
17.3
abcAB
20.5
bcBC
48.2
ab
109.3
b
227.9
bBC
269.2
bcAB

5号 88.3
ab
140.3
ab
178.7
bB
217.2
bAB
5.8
aAB
11.1
a
20.7
aA
24.5
aAB
63.3
a
162.4
a
259.4
aAB
314.6
abA

6号 72.7
bc
134.0
ab
152.5
cB
171.3
bB
3.6
bBC
9.3
ab
16.0
bcAB
19.3
cBC
46.6
ab
127.9
ab
155.9
cCD
235.0
cdBC

  注:06年表示 2006年 ,其他类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表 3同。
2.2 农艺性状比较
试验结果看出 ,参试株系的抽梢期 、花期相差不
大 ,抽梢期 、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不集中。 4 号和 6 号
每年抽 5 次梢 ,其他株系每年抽 4 次梢;1 号在定植
后第二年部分植株开始开花结果 , 表现早结 , 2 号第
四年才开花结果 , 其他株系第三年开始开花结果。
11 月中旬 1 号果实开始成熟 ,比其他株系提早 10 ~
20 天 ,果实发育期比其他株系短 1 个月左右 , 具有
早熟特性;1号果实采收于 3 月下旬结束 , 比其他株
系延长 40 ~ 70 天左右 ,采收期长达 4 个多月(见表
2)。 1 号株系每年结果株率及产量均最高 ,其次为 5
号株系。参试株系间产量差异极显著 , 1 号的产量
极显著高于 3 号 、4 号 、2 号 , 显著高于 6 号 , 与 5 号
的产量无显著差异;6号 、3 号 、4 号和 2 号的产量无
显著差异(见表 3)。
表 2  6 个蛋黄果株系物候期比较
株系 春梢抽发期
年抽梢
数/次 花蕾期 初花期 盛花期 末花期 稳果期
果实成熟
始期
果实发育
期/天
果实采收
期/天
初果
树龄/年
1号 3月下旬至
4月下旬 4 4月中下旬 6月上旬 6月中下旬
6月下旬至
8月上旬 8月中下旬 11月中旬 177 135 2
2号 3月下旬至
4月下旬 4
4月中旬至
5月上旬
5月下旬至
6月下旬
6月中旬至
7月上旬
6月下旬至
7月下旬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12月上旬 202 90 4
3号 3月上旬至
4月下旬 4
3月上旬至
4月下旬
5月中旬至
6月上旬
6月上旬至
7月上旬
6月中旬至
7月下旬
7月中旬至
8月下旬 12月上旬 219 62 3
4号 3月上旬至
4月上旬 5
3月上旬至
4月中旬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6月上中旬
6月中旬至
8月中旬 8月上下旬 12月上旬 186 72 3
5号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 4
3月下旬至
4月中旬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6月上中旬
6月中旬至
8月上旬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12月上旬 219 72 3
6号 3月上旬至
4月中旬 5
3月上旬至
4月中旬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6月上旬
6月中旬至
8月上旬 8月中下旬 11月下旬 206 92 3
55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10 年 第 39 卷 第 5 期
表 3  6 个蛋黄果株系历年结果习性及产量比较
株系
2007年
结果株
率/ %
株产/
kg
产量/
kg· hm -2
2008年
结果株
率/ %
株产/
kg
产量/
k g· hm-2
2009年
结果株
率/ %
株产/
kg
产量/
kg· hm-2
累计产量/
k g· hm-2
1号 38.9 2.6 2 168.4 94.4 7.5 6 230.0 94.4 12.9 10 758.6 19 157.0aA
2号 0.0 0.0 0.0 16.7 0.1 85.9 88.9 4.6 3 836.4 3 922.3cC
3号 27.8 1.5 1 251.0 72.2 2.1 1 751.4 88.9 4.3 3 586.2 6 588.6cBC
4号 16.7 0.9 750.6 50.0 2.0 1 634.6 61.1 4.4 3 669.2 6 054.4cBC
5号 27.8 2.1 1751.4 77.8 5.4 4 486.9 94.4 10.0 8 340.0 14 578.3abAB
6号 16.7 1.7 1 417.8 83.3 3.5 2 952.4 88.9 6.5 5 421.0 9 791.2bcABC
2.3 果实性状比较
试验结果看出 , 1 号株系果实最大 ,平均单果重
为 233.7 g , 果形端正 , 果实大小整齐一致 , 果皮橙
黄光滑亮丽有果粉 , 外观综合评价为优;其次为 2
号 , 4 号为最差(见表 4)。 1 号和 2 号口感最好 ,清甜
可口 , 适合大众口味;1 号可食率和总糖含量最高 ,
水分和维生素 C 含量排第二 , 其他营养成分含量适
中 , 综合评价 1 号为优级;其次为 2 号和 6号 , 3 号和
4 号较差(见表 5)。
表 4  6 个蛋黄果株系果实外观性状比较
株系 果实形状
横径/
cm
纵径/
cm
果形指数 单果重/ g
果实
整齐度
成熟果皮
颜色 果面 质地
外观
评价
1号 桃果形 7.9 8.0 1.0 233.7 整齐 橙黄 光滑亮丽被有蜡粉 优
2号 桃果形 6.7 7.9 1.2 142.0 不整齐 青黄 光滑亮丽被有蜡粉 良
3号 球形 7.0 6.5 0.9 160.5 整齐 桔黄 较光滑 中
4号 纺锤形 6.4 6.0 1.0 124.7 较整齐 暗黄 粗糙无光泽 ,果沟明显 ,果锈严重 差
5号 倒卵形 5.9 6.8 1.2 115.0 不整齐 淡黄 较光滑 ,有明显纵条纹 中
6号 桃果形 6.2 6.5 1.1 149.9 整齐 青黄 较光滑 ,有少量果锈 中
表 5  6 个蛋黄果株系果实内质性状比较
株系 果肉颜色
果肉
质地
果肉
风味
耐贮
期/天
可食
率/ %
水分/
%
总糖/
%
维生素 C/
m g· g -1
淀粉/
%
蛋白质/
%
单果种子
数/粒
单种
重/ g
内质
评价
1号 橙黄 粉质细腻 清甜可口 12 74.1 61.0 27.8 0.637 3.6 1.42 2~ 4 22.2 优
2号 橙黄 黏质细腻 清甜可口 18 73.9 64.7 25.7 0.516 3.6 1.52 1~ 2 15.4 良
3号 桔黄 粉质粗糙 浓甜有异味 10 63.3 57.9 20.3 0.372 7.0 1.76 4~ 6 9.4 差
4号 橙黄 粉质粗糙 浓甜有异味 12 66.0 59.8 25.4 0.409 3.6 1.72 2~ 4 12.9 差
5号 桔黄 粉质粗糙 浓甜 13 70.1 58.8 20.6 0.516 5.2 2.02 2~ 3 14.1 中
6号 橙黄 粉质疏松 清甜 6 68.9 57.4 23.6 0.774 7.4 2.33 2~ 4 15.8 良
2.4 抗逆性和抗病虫性比较
在 2007 年至 2008年冬 , 我国南方遭遇 50 年不
遇长期强低温冰冻天气 ,大部分植物遭受严重寒害。
试验地极端低温 2.0 ℃, 除 4 号株系老叶脱落 , 顶梢
枯萎外 , 其他株系仅老叶变紫红色 , 无明显寒害。
2009 年冬至 2010 年春 , 桂西南地区出现严重干旱 ,
5 个多月滴雨未下 , 人畜饮水出现困难 , 长期无灌溉
条件下发现 ,除 6 号株系叶片萎蔫 , 部分老叶黄化脱
落外 ,其他株系都能正常生长发育 , 无落果现象。参
试株系在桂西南地区都表现出较强适应性 , 对土壤
要求不高 , 耐贫瘠 , 抗寒 、抗旱能力较强[ 3] 。尤其 1
号和 2 号株系表现出极强的抗寒 、抗旱能力。 参试
株系抗病虫性都较强 ,仅发现有轻微的煤烟病 、锈斑
病 、灼伤病等发生 ,为害果实;有少量叶甲 、卷叶蛾为
害叶片 、嫩梢 ,秋冬干旱季节发现有少量白蛾蜡蝉为
害枝条;除此之外尚未发现其他病虫害 , 病虫为害程
度极其轻微(见表 6)。
3 结论与讨论
5 年大田品比试验发现 , 6 个参试株系都具有较
强适应性 , 对土壤要求不严 ,耐贫瘠 , 抗逆抗病虫能
力都较强;且于冬季挂果 , 补充了淡季水果供应 , 果
形美观多样。其中 1 号株系(命名为桂热 1 号)综合
性状表现最好 , 生长势强 , 早结早熟 , 产量测定达到
极显著水平;果大且均匀 ,外观端正亮丽 , 卖相好 , 可
食率最高 , 口感风味佳 , 营养成分含量中上;果实耐
56
 2010 年 第 39 卷 第 5 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表 6  6 个蛋黄果株系抗性调查
株系
抗 寒性
主要寒害症状 抗寒级别
抗旱 性
主要旱害症状 抗旱级别
抗病性
种类 为害时期 为害部位
抗病
级别
抗虫性
种类 为害时期 为害部位
抗虫
级别
1号 老叶变紫红色 强 植株生长正常 很强 煤烟病 果实着色期 果实 高抗
叶甲 、
白蛾蜡蝉
抽梢期 、
秋冬干旱期
叶片 、
枝梢 高抗
2号 老叶变紫绿色 强 植株生长正常 很强 煤烟病 果实着色期 果实 高抗
叶甲 、
白蛾蜡蝉
抽梢期 、
秋冬干旱期
叶片 、
枝梢 高抗
3号 老叶变紫红色 ,顶芽僵硬 中等 生长缓慢 中等 无 无 无 高抗
叶甲 、
卷叶蛾 抽梢期
叶片 、
嫩梢 抗
4号 老叶脱落 ,顶芽枯萎 弱 生长缓慢 中等
锈斑病 、
日灼病
果实
着色期
果实 、
老叶 中抗
叶甲 、
卷叶蛾 抽梢期
叶片 、
嫩梢 抗
5号 老叶变紫红色 强 植株生长正常 ,果实偏小 强 锈斑病 冬季 老叶 抗
叶甲 、
卷叶蛾 抽梢期
叶片 、
嫩梢 高抗
6号 老叶变紫红色 强 叶片萎蔫 ,部分老叶黄化脱落 弱 锈斑病
果实
着色期
果实 、
老叶 抗
叶甲 、
卷叶蛾 抽梢期
叶片 、
嫩梢 高抗
 注:抗寒性调查时间为 2008年 2月 28日 ,抗旱性调查时间为 2010年 2月 25日。
贮藏 ,鲜果销售供应期长 , 可作为鲜食兼加工类水果
进一步开发 ,在桂西南及其他热带地区进行生产试
种示范。其次为 2 号株系 ,亦具有生长势强 , 果实外
观好 ,核少 , 可食率高 ,口感风味佳等优良性状 , 但结
果较迟 ,前期产量较低 , 如能在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方
面有所突破 , 2 号株系亦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
参 考 文 献
[ 1]  周 婧 ,蓝庆江 ,卢艳春,等.桂西南地区蛋黄果种质
资源的收集与评价[ J] .广西热带农业 , 2009(6):
21-25
[ 2]  陈业渊 ,贺军虎.热带 、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数据
质量控制规范[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6
[ 3]  王美存 ,尼章光 ,罗心平,等.干热河谷区几种类型蛋
黄果表现与开发利用建议[ J] .中国南方果树 , 2006 ,
35(4):38-40 (责任编辑:肖 田)
红杨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初步研究
叶其蓝1 ,林月芳1 ,曾纪瑶1 ,曾子棠2 ,邱志兴2
(1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广州 , 510430;2广东省化州市水果局)
摘 要:采用果实套袋 、杀虫灯防治病虫害 ,聚乙烯袋单果包装贮藏保鲜 ,研究红杨桃绿色食品标准
化生产技术。结果表明 ,果实套袋对杨桃虫害的防效达到了 95%, 改善了果实品质 , 减少了农药喷
施次数;频振式杀虫灯对蛾类等害虫诱杀效果显著;聚乙烯薄膜袋单果包装红杨桃 ,(5±1)℃, 相
对湿度 85%~ 90%贮藏 ,可保鲜 30 ~ 40 天 ,贮藏 40 天好果率仍达 93%,且果实保持应有食用价值
和营养品质。
关键词:红杨桃;绿色食品;果实套袋;杀虫灯;果品贮藏
中图分类号:S 66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1431(2010)05-0057-03
 收稿日期:2010 07 26;修回日期:2010 08 17
 作者简介:叶其蓝(1957-), 男 ,副教授 , 硕士 ,主要从事果蔬贮藏加工与生产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E-m ail:yeql123@
126.com
  杨桃 ,又名五敛子 、羊桃 、洋桃 , 是阳桃科阳桃属
植物。杨桃营养丰富 , 用途广。据本草纲目记载和
研究证明 ,杨桃具有清咽润喉 、化痰止咳 、生津止渴 、
解酒解毒等作用 ,对黄疸病 、高血脂 、癌症等有较好
功效。杨桃可鲜食和加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 , 人们对水果消费提出了新要求 ,具有保健作用的
优稀水果杨桃受到市场欢迎 ,促进了杨桃生产和销
售。近些年 , 杨桃在广东省出现良好发展势头 ,但其
生产仍存在不少问题 , 亟须解决。如产业化程度偏
低 , 采后流通能力弱;标准化生产覆盖范围小 , 技术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