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10 年 第 39 卷 第 5 期
研究简报 ·其他常绿果树·
蛋 黄 果 优 良 株 系 筛 选 研 究 报 告
周 婧 ,蓝庆江 ,卢艳春 ,韦持章 ,唐君海 ,韦 优 ,徐冬英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 ,龙州 , 532415)
摘 要:对 6 个蛋黄果株系进行了多年大田品比试验 , 比较其树体 、农艺 、果实 、抗逆性及抗虫性等
性状。结果表明 ,蛋黄果“桂热 1 号”株系具有生长势强 , 抗逆抗病虫性强 ,早结丰产;果型大且外观
好 ,可食率高 , 口感风味佳 ,营养成分含量中上;果实耐贮藏 ,鲜销供应期长等优良性状 ,可在适栽区
域进行生产试种示范。
关键词:蛋黄果;优良株系;选育
中图分类号:S 66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1431(2010)05-0054-04
收稿日期:2010 06 07;修回日期:2010 08 02
基金项目:广西直属公益性基本科研项目基金(No.Rzz200901)资助。
作者简介:周婧(1971-), 女 , 农艺师 , 本科 , 主要从事经济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E-mail:zhj711108@yahoo.
com .cn
蛋黄果 Lucuma nervosa A.DC.为山榄科果榄
属(蛋黄果属)多年生热带稀有果树 ,又名狮头果 、蛋
果 、桃榄等。蛋黄果原产古巴和南美洲热带地区 , 在
我国海南 、广西及云南等部分热区均有零星种植。
蛋黄果适应性强 ,病虫害少 , 具有反季节性 , 果形美
观多样 ,成熟果肉橙黄色酷似蛋黄 , 粉质香甜 , 口感
独特 ,营养丰富;果肉除鲜食还可加工成果酱 、奶油 、
饮料和果酒等 ,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1] 。 目前
国内蛋黄果研究开发缓慢滞后 , 大多呈零星分散种
植且多采用实生繁殖 ,品质良莠不齐 , 尚未形成规模
效益。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蛋黄果认识不足 , 缺乏
产业化发展所需的良种良法 , 有待加快良种选育研
究工作进程。本单位从 1995 年开始开展蛋黄果种
质资源收集保存及评价工作 , 从实生群体筛选部分
优良种质繁育成无性系后 ,经过 5年大田品比试验 ,
初步筛选出 1 个优良株系。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从蛋黄果实生群体中收集 , 经种质圃保存评
价筛选的优良种质繁育的 6 个无性系为试材 , 编号
为 1、2、3、4 、5 、6 号。试验地点为龙州县境内广西亚
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西北一区 , 前作物为苦丁茶
苗圃 , 海拔 125 m 左右 , 年均温度22.2 ℃以上 , 年降
雨量 1 273.6 mm 以上 , 全年日照 1 251 小时左右 ,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 , 灌溉排水良好 , 酸
性红壤土 , 肥力中等 ,定植后常规大田管理 。
1.2 方法
2005年 2 月采用 1 年生实生苗大田定植建立
品比试验区 , 株行距 3 m×4 m , 834 株/hm2 。 10 月
按照试验设计田间分布图大田嫁接各参试株系 , 单
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 参试株系 6 个 ,每株系每小
区 6 株 , 3 次重复 , 共 108 株 , 四周以 1 号株系为保
护行。
树体性状:测定株高 、干周(离地面 20 cm 处)、
冠幅等确定植株生长状况。每小区随机抽样 2 株 ,
取平均值 , 从定植后第二年开始 ,每年 12 月观测 , 连
续观测 4 年。农艺性状:以物候期观测 、结果习性及
产量测定为主 , 从定植后第二年开始 ,每年定期观测
记录物候期 , 挂果后每年调查挂果株率 , 测定产量 ,
连续测定 3 年。果实性状:分为外观性状和内质性
状两部分 , 外观性状主要考评和测定单果重 、果形 、
果实整齐度 、果面质地 、色泽等;内质性状主要考评
和测定果肉质地 、风味 、种子 、可食率及营养物质成
54
DOI :10.13938/j.issn.1007-1431.2010.05.020
2010 年 第 39 卷 第 5 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分含量等 ,在每年果实成熟期 , 每个参试株系随机抽
样选取 10 个果实测定 , 取平均值 , 连续测定 3 年。
抗逆性:以抗寒性和抗旱性调查为主 , 在试验种植期
遇极端低温寒害 、干旱天气时调查。抗病虫性:观测
物候期 ,同时注意观察记录病虫害种类 、为害时期 、
为害部位及为害程度等[ 2] 。
2 结果与分析
2.1 树体性状比较
试验结果看出 , 2006 和 2007 年参试株系的株
高 、冠幅差异不显著 , 2006 年 2 号 、5 号 、1 号干周极
显著高于 4 号 、6 号 、3号 , 2 号 、5 号和 1 号的干周差
异不显著;2008 和 2009 年 1 号 、2 号 、5 号的干周和
冠幅极显著高于 4 号 、6 号 、3 号 , 1 号 、2 号 、5 号间
干周 、冠幅差异不显著 , 1 号和 2 号的株高显著高于
5 号。整体来看 , 1 号 、2 号 、5 号树势强 , 1 号树体高
大 , 2号干粗叶茂 , 5 号干粗冠大;3 号树势最弱 , 树
体矮小 , 枝条稀疏而节间短;4 号和 6 号树势中等
(见表 1)。
表 1 6 个蛋黄果株系历年植株生长量比较
株系 株高/ cm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干周/ cm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冠幅/ cm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树
势
1号 83.1
abc
148.3
ab
221.8
aA
260.3
aA
5.2
abABC
10.9
ab
19.0
abAB
23.8
abAB
53.9
ab
149.5
ab
273.0
aA
304.6
abA
强
2号 94.3
a
157.3
a
216.6
aA
268.7
aA
6.0
aA
11.4
a
20.3
aA
26.3
aA
64.6
a
165.6
a
271.2
aA
334.2
aA
强
3号 65.0
c
112.8
b
147.3
cB
167.7
bB
4.4
bC
8.1
b
14.1
cB
17.0
cC
38.7
b
114.6
b
163.9
cD
192.9
dC
弱
4号 70.3
bc
123.1
ab
155.8
cB
196.3
bB
4.6
bBC
8.2
b
17.3
abcAB
20.5
bcBC
48.2
ab
109.3
b
227.9
bBC
269.2
bcAB
中
5号 88.3
ab
140.3
ab
178.7
bB
217.2
bAB
5.8
aAB
11.1
a
20.7
aA
24.5
aAB
63.3
a
162.4
a
259.4
aAB
314.6
abA
强
6号 72.7
bc
134.0
ab
152.5
cB
171.3
bB
3.6
bBC
9.3
ab
16.0
bcAB
19.3
cBC
46.6
ab
127.9
ab
155.9
cCD
235.0
cdBC
中
注:06年表示 2006年 ,其他类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表 3同。
2.2 农艺性状比较
试验结果看出 ,参试株系的抽梢期 、花期相差不
大 ,抽梢期 、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不集中。 4 号和 6 号
每年抽 5 次梢 ,其他株系每年抽 4 次梢;1 号在定植
后第二年部分植株开始开花结果 , 表现早结 , 2 号第
四年才开花结果 , 其他株系第三年开始开花结果。
11 月中旬 1 号果实开始成熟 ,比其他株系提早 10 ~
20 天 ,果实发育期比其他株系短 1 个月左右 , 具有
早熟特性;1号果实采收于 3 月下旬结束 , 比其他株
系延长 40 ~ 70 天左右 ,采收期长达 4 个多月(见表
2)。 1 号株系每年结果株率及产量均最高 ,其次为 5
号株系。参试株系间产量差异极显著 , 1 号的产量
极显著高于 3 号 、4 号 、2 号 , 显著高于 6 号 , 与 5 号
的产量无显著差异;6号 、3 号 、4 号和 2 号的产量无
显著差异(见表 3)。
表 2 6 个蛋黄果株系物候期比较
株系 春梢抽发期
年抽梢
数/次 花蕾期 初花期 盛花期 末花期 稳果期
果实成熟
始期
果实发育
期/天
果实采收
期/天
初果
树龄/年
1号 3月下旬至
4月下旬 4 4月中下旬 6月上旬 6月中下旬
6月下旬至
8月上旬 8月中下旬 11月中旬 177 135 2
2号 3月下旬至
4月下旬 4
4月中旬至
5月上旬
5月下旬至
6月下旬
6月中旬至
7月上旬
6月下旬至
7月下旬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12月上旬 202 90 4
3号 3月上旬至
4月下旬 4
3月上旬至
4月下旬
5月中旬至
6月上旬
6月上旬至
7月上旬
6月中旬至
7月下旬
7月中旬至
8月下旬 12月上旬 219 62 3
4号 3月上旬至
4月上旬 5
3月上旬至
4月中旬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6月上中旬
6月中旬至
8月中旬 8月上下旬 12月上旬 186 72 3
5号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 4
3月下旬至
4月中旬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6月上中旬
6月中旬至
8月上旬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12月上旬 219 72 3
6号 3月上旬至
4月中旬 5
3月上旬至
4月中旬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6月上旬
6月中旬至
8月上旬 8月中下旬 11月下旬 206 92 3
55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10 年 第 39 卷 第 5 期
表 3 6 个蛋黄果株系历年结果习性及产量比较
株系
2007年
结果株
率/ %
株产/
kg
产量/
kg· hm -2
2008年
结果株
率/ %
株产/
kg
产量/
k g· hm-2
2009年
结果株
率/ %
株产/
kg
产量/
kg· hm-2
累计产量/
k g· hm-2
1号 38.9 2.6 2 168.4 94.4 7.5 6 230.0 94.4 12.9 10 758.6 19 157.0aA
2号 0.0 0.0 0.0 16.7 0.1 85.9 88.9 4.6 3 836.4 3 922.3cC
3号 27.8 1.5 1 251.0 72.2 2.1 1 751.4 88.9 4.3 3 586.2 6 588.6cBC
4号 16.7 0.9 750.6 50.0 2.0 1 634.6 61.1 4.4 3 669.2 6 054.4cBC
5号 27.8 2.1 1751.4 77.8 5.4 4 486.9 94.4 10.0 8 340.0 14 578.3abAB
6号 16.7 1.7 1 417.8 83.3 3.5 2 952.4 88.9 6.5 5 421.0 9 791.2bcABC
2.3 果实性状比较
试验结果看出 , 1 号株系果实最大 ,平均单果重
为 233.7 g , 果形端正 , 果实大小整齐一致 , 果皮橙
黄光滑亮丽有果粉 , 外观综合评价为优;其次为 2
号 , 4 号为最差(见表 4)。 1 号和 2 号口感最好 ,清甜
可口 , 适合大众口味;1 号可食率和总糖含量最高 ,
水分和维生素 C 含量排第二 , 其他营养成分含量适
中 , 综合评价 1 号为优级;其次为 2 号和 6号 , 3 号和
4 号较差(见表 5)。
表 4 6 个蛋黄果株系果实外观性状比较
株系 果实形状
横径/
cm
纵径/
cm
果形指数 单果重/ g
果实
整齐度
成熟果皮
颜色 果面 质地
外观
评价
1号 桃果形 7.9 8.0 1.0 233.7 整齐 橙黄 光滑亮丽被有蜡粉 优
2号 桃果形 6.7 7.9 1.2 142.0 不整齐 青黄 光滑亮丽被有蜡粉 良
3号 球形 7.0 6.5 0.9 160.5 整齐 桔黄 较光滑 中
4号 纺锤形 6.4 6.0 1.0 124.7 较整齐 暗黄 粗糙无光泽 ,果沟明显 ,果锈严重 差
5号 倒卵形 5.9 6.8 1.2 115.0 不整齐 淡黄 较光滑 ,有明显纵条纹 中
6号 桃果形 6.2 6.5 1.1 149.9 整齐 青黄 较光滑 ,有少量果锈 中
表 5 6 个蛋黄果株系果实内质性状比较
株系 果肉颜色
果肉
质地
果肉
风味
耐贮
期/天
可食
率/ %
水分/
%
总糖/
%
维生素 C/
m g· g -1
淀粉/
%
蛋白质/
%
单果种子
数/粒
单种
重/ g
内质
评价
1号 橙黄 粉质细腻 清甜可口 12 74.1 61.0 27.8 0.637 3.6 1.42 2~ 4 22.2 优
2号 橙黄 黏质细腻 清甜可口 18 73.9 64.7 25.7 0.516 3.6 1.52 1~ 2 15.4 良
3号 桔黄 粉质粗糙 浓甜有异味 10 63.3 57.9 20.3 0.372 7.0 1.76 4~ 6 9.4 差
4号 橙黄 粉质粗糙 浓甜有异味 12 66.0 59.8 25.4 0.409 3.6 1.72 2~ 4 12.9 差
5号 桔黄 粉质粗糙 浓甜 13 70.1 58.8 20.6 0.516 5.2 2.02 2~ 3 14.1 中
6号 橙黄 粉质疏松 清甜 6 68.9 57.4 23.6 0.774 7.4 2.33 2~ 4 15.8 良
2.4 抗逆性和抗病虫性比较
在 2007 年至 2008年冬 , 我国南方遭遇 50 年不
遇长期强低温冰冻天气 ,大部分植物遭受严重寒害。
试验地极端低温 2.0 ℃, 除 4 号株系老叶脱落 , 顶梢
枯萎外 , 其他株系仅老叶变紫红色 , 无明显寒害。
2009 年冬至 2010 年春 , 桂西南地区出现严重干旱 ,
5 个多月滴雨未下 , 人畜饮水出现困难 , 长期无灌溉
条件下发现 ,除 6 号株系叶片萎蔫 , 部分老叶黄化脱
落外 ,其他株系都能正常生长发育 , 无落果现象。参
试株系在桂西南地区都表现出较强适应性 , 对土壤
要求不高 , 耐贫瘠 , 抗寒 、抗旱能力较强[ 3] 。尤其 1
号和 2 号株系表现出极强的抗寒 、抗旱能力。 参试
株系抗病虫性都较强 ,仅发现有轻微的煤烟病 、锈斑
病 、灼伤病等发生 ,为害果实;有少量叶甲 、卷叶蛾为
害叶片 、嫩梢 ,秋冬干旱季节发现有少量白蛾蜡蝉为
害枝条;除此之外尚未发现其他病虫害 , 病虫为害程
度极其轻微(见表 6)。
3 结论与讨论
5 年大田品比试验发现 , 6 个参试株系都具有较
强适应性 , 对土壤要求不严 ,耐贫瘠 , 抗逆抗病虫能
力都较强;且于冬季挂果 , 补充了淡季水果供应 , 果
形美观多样。其中 1 号株系(命名为桂热 1 号)综合
性状表现最好 , 生长势强 , 早结早熟 , 产量测定达到
极显著水平;果大且均匀 ,外观端正亮丽 , 卖相好 , 可
食率最高 , 口感风味佳 , 营养成分含量中上;果实耐
56
2010 年 第 39 卷 第 5 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表 6 6 个蛋黄果株系抗性调查
株系
抗 寒性
主要寒害症状 抗寒级别
抗旱 性
主要旱害症状 抗旱级别
抗病性
种类 为害时期 为害部位
抗病
级别
抗虫性
种类 为害时期 为害部位
抗虫
级别
1号 老叶变紫红色 强 植株生长正常 很强 煤烟病 果实着色期 果实 高抗
叶甲 、
白蛾蜡蝉
抽梢期 、
秋冬干旱期
叶片 、
枝梢 高抗
2号 老叶变紫绿色 强 植株生长正常 很强 煤烟病 果实着色期 果实 高抗
叶甲 、
白蛾蜡蝉
抽梢期 、
秋冬干旱期
叶片 、
枝梢 高抗
3号 老叶变紫红色 ,顶芽僵硬 中等 生长缓慢 中等 无 无 无 高抗
叶甲 、
卷叶蛾 抽梢期
叶片 、
嫩梢 抗
4号 老叶脱落 ,顶芽枯萎 弱 生长缓慢 中等
锈斑病 、
日灼病
果实
着色期
果实 、
老叶 中抗
叶甲 、
卷叶蛾 抽梢期
叶片 、
嫩梢 抗
5号 老叶变紫红色 强 植株生长正常 ,果实偏小 强 锈斑病 冬季 老叶 抗
叶甲 、
卷叶蛾 抽梢期
叶片 、
嫩梢 高抗
6号 老叶变紫红色 强 叶片萎蔫 ,部分老叶黄化脱落 弱 锈斑病
果实
着色期
果实 、
老叶 抗
叶甲 、
卷叶蛾 抽梢期
叶片 、
嫩梢 高抗
注:抗寒性调查时间为 2008年 2月 28日 ,抗旱性调查时间为 2010年 2月 25日。
贮藏 ,鲜果销售供应期长 , 可作为鲜食兼加工类水果
进一步开发 ,在桂西南及其他热带地区进行生产试
种示范。其次为 2 号株系 ,亦具有生长势强 , 果实外
观好 ,核少 , 可食率高 ,口感风味佳等优良性状 , 但结
果较迟 ,前期产量较低 , 如能在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方
面有所突破 , 2 号株系亦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
参 考 文 献
[ 1] 周 婧 ,蓝庆江 ,卢艳春,等.桂西南地区蛋黄果种质
资源的收集与评价[ J] .广西热带农业 , 2009(6):
21-25
[ 2] 陈业渊 ,贺军虎.热带 、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数据
质量控制规范[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6
[ 3] 王美存 ,尼章光 ,罗心平,等.干热河谷区几种类型蛋
黄果表现与开发利用建议[ J] .中国南方果树 , 2006 ,
35(4):38-40 (责任编辑:肖 田)
红杨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初步研究
叶其蓝1 ,林月芳1 ,曾纪瑶1 ,曾子棠2 ,邱志兴2
(1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广州 , 510430;2广东省化州市水果局)
摘 要:采用果实套袋 、杀虫灯防治病虫害 ,聚乙烯袋单果包装贮藏保鲜 ,研究红杨桃绿色食品标准
化生产技术。结果表明 ,果实套袋对杨桃虫害的防效达到了 95%, 改善了果实品质 , 减少了农药喷
施次数;频振式杀虫灯对蛾类等害虫诱杀效果显著;聚乙烯薄膜袋单果包装红杨桃 ,(5±1)℃, 相
对湿度 85%~ 90%贮藏 ,可保鲜 30 ~ 40 天 ,贮藏 40 天好果率仍达 93%,且果实保持应有食用价值
和营养品质。
关键词:红杨桃;绿色食品;果实套袋;杀虫灯;果品贮藏
中图分类号:S 66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1431(2010)05-0057-03
收稿日期:2010 07 26;修回日期:2010 08 17
作者简介:叶其蓝(1957-), 男 ,副教授 , 硕士 ,主要从事果蔬贮藏加工与生产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E-m ail:yeql123@
126.com
杨桃 ,又名五敛子 、羊桃 、洋桃 , 是阳桃科阳桃属
植物。杨桃营养丰富 , 用途广。据本草纲目记载和
研究证明 ,杨桃具有清咽润喉 、化痰止咳 、生津止渴 、
解酒解毒等作用 ,对黄疸病 、高血脂 、癌症等有较好
功效。杨桃可鲜食和加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 , 人们对水果消费提出了新要求 ,具有保健作用的
优稀水果杨桃受到市场欢迎 ,促进了杨桃生产和销
售。近些年 , 杨桃在广东省出现良好发展势头 ,但其
生产仍存在不少问题 , 亟须解决。如产业化程度偏
低 , 采后流通能力弱;标准化生产覆盖范围小 , 技术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