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红树林植物榄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全 文 :表 2 两组根管封药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个
分组 n 疼痛 红肿 叩痛 根管分泌物
实验 65 8 6 10 7
对照 55 9 8 11 9
合计 120 17 14 21 16
大蒜素是从大蒜球茎中分离出的化合物 , 具有杀菌力强 , 抗
菌谱广 ,生物学性能良好 ,刺激性小 , 无半抗原性 ,挥发性大等特
点 , 将其用于根管封药 ,可利用其良好的挥发性及强力杀菌性达
到杀菌的目的 ,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根管消毒药物。
文献综述
收稿日期:2005-12-16; 修订日期:2006-05-21
基金项目:教育部 2003年 “春晖计划 ”资助项目;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0342003-4)
作者简介:张秋霞(1982-),女(汉族),广西钦州人 ,现在读广西医科大学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红树林植物药理成分提取分离和活性测定工作.
红树林植物榄李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张秋霞 ,龙盛京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对红树林植物榄李的花 、叶 、皮及木质部的研究表明 , 其主要化学活性成分是三萜 、甾醇 、单宁及长链脂肪酸。 一
些化学成分的药理实验表明榄李具有良好的抗炎 、抗真菌 、抗高血压等作用。
关键词:红树林; 榄李;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6)10-1912-02
O verview ofChem icalConstituents and B iologicalActivativity fromM angroveLamn itzera
racemosa
ZHANG Q iu-x ia, LONG Sheng-Jing
(Department of Chem istry, GuangxiMedicalUniversity , Nanning  530021, China)
Abstract:The pre sen t pape r rev iew ed the recen t prog resses on the chem ica l constituents and pharm acoactive of m angrove plant-
Lamn itzera racemosa. The chem ical com postition and its pharm acology o f this p lantw ere introduced in th is pape r in order to b ring
to ligh t the m edicina l value o f this m ang rove plan t and exploit this m arinem edicina l plan t re source.
Key words:Mangrove; Lamn itzera racem osa; Chem ical com position; B io log ica l activ ity
  榄李 Lamnitzera racem osa, 俗称滩疤树 ,为使君子(Comb re ta-
ceae)科榄李( lumnitzera w illd)属榄李(L. racem osa)种 [ 1] , 灌木或
小乔木 , 树高可达 8 m。叶匙形或狭倒卵形 ,顶端圆而微凹入 ,基
部渐狭而下延 , 四片共生 , 油润 、厚实;茎外有白皮 ,茎心为红色;
花白色 , 细小而芳香 ,长椭圆形;果成熟时褐黑色 , 木质坚硬;种子
1颗 ,圆柱状 , 种皮棕色。分布于东非热带 、亚洲热带 、马达加斯
加 、大洋洲北部和波利尼西亚至马来西亚 , 中国主要分布在海南 、
广西 、广东 、台湾和福建等省区沿海一带的含盐较低 、远离水域靠
近陆地的红树林区的边缘 [ 2] 。
长期以来 , 榄李主要用作建筑材料和燃料 , 叶子可食用 ,因而
其主要是作为经济林树种被人们利用。然而 ,榄李也具有不容忽
视的潜在的药用价值 , 树液可治鹅口疮 、雪口病 ,民间主要用于治
疗疱疹 、疥疮。榄李作为海洋药用植物 , 虽然已被《海洋药物》[ 3]
杂志报道 , 但其药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榄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较少 ,大部分的文献着重于
植物学分类及生态环境方面。而对它的化学成分的研究 ,较早可
追朔到 20世纪 70年代末 S. G和 Pa traG等 [ 4]人为对其植物学分
类而进行的化学成分的研究 , 20多年来天然产物学家们为了阐
明它的结构和活性而对它的叶 、皮 、茎 、花进行了不懈的研究 ,使
榄李的结构图谱初具雏型 , 一些化学活性成分也得了进一步的
探讨。
1 化学成分
迄今为止 , 从榄李中得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类 、无环单
萜类 、脂肪酸类 、甾醇类 、类黄酮类以及单宁类 , 其中尤以单宁类
含量突出。
1. 1 单宁类 [ 5] 榄李中存在大量的单宁 , 其中皮中的含量最高 ,
在 95%乙醇提取物中约占总重量的 80%,可以说榄李是丰富的
单宁源 。 L in, Ta-chen等人在研究榄李叶抗高血压活性中分离得
到 11个单宁类化合物 , 它们都属于可水解性单宁 [ 6, 7] 。 其中属
于没食子酸类中的五倍子鞣质的有:1, 2, 3, 4, 6-五-O-没食子酰
基-D-葡萄糖(8),属于没食子酸类中没食子鞣质的有:2, 3-二-O-
没食子酰基-D-葡萄糖(5)、1, 2, 3, 6-四-O-没食子酰基-D-葡萄糖
(6)、 3, 4, 6-四-O-没食子酰基-D-葡萄糖 (7)、 2, 3-(S)-六羟基联
苯二甲酰基-D-葡萄糖(9),属于鞣花鞣质中的六羟基联苯二甲酰
基鞣花鞣质的有:鞣云实素 corilag in(1)、 栗木鞣花酸 castalagin
(11),属于鞣花鞣质中的开环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鞣花鞣质的
有:诃黎勒酸 chebulag ic acid(2)、诃黎勒鞣花酸 chebulinic acid
(3)、新诃黎勒鞣花酸 neochebulinic ac id(4),此外还得到了一个
其它类型的鞣花鞣质 pun ica lag in(10)。结构如图 1所示:
图 1 榄李中的单宁类结构
1. 2 芳香酸类 见图 2。苯环类的有杨酸甲酯 , 3-(4-hydroxyphe-
1912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第 17卷第 10期 LISH IZHEN MEDIC INE AND MATERIA M EDICA RESEARCH 2006 VOL. 17NO. 10 
ny l)-p ropy1-3-(3, 4-dihydroxypheny l)-propionate,其中后者于 2003
年从榄李茎中首次分离得到 [ 8] 。
1. 3 类胡萝卜类 [ 9] 氧代异氟尔酮(oxoisopho rone)是在花中检
测到的 , 其结构与类胡萝卜素衍生物较为接近。结果见图 3。
图 2 榄李中的芳香酸类结构
图 3 榄李中的类胡萝卜素类结构
1. 4 三萜类 多数三萜被认为是由 6个异戊二烯 (30个碳 )缩合
而成的 , 其结构见图 4。该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20世纪
70年代末 , S. G.和 Patra, G. 等人分别研究了 Sunde rban和 Kakin-
ada两个不同地区的榄李的树皮和树叶 [ 4] ,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
合物主要为五环三萜类 , 其中齐墩果烷型的有 β-香树脂醇 , 蒲公
英萜醇 ,无羁萜 , 羽扇豆烷型的有桦木醇。这些三萜化合物普通
存在于高等植物中。见表 1。
表 1 印度两个不同地区榄李化学成分用含量
物种 重量
m /kg
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m /g
β -香树脂醇 蒲公英萜醇 无羁萜 桦木醇
榄李 树皮 1. 75 0. 35 . 25 0. 50 0. 02
Sunderban 叶子 3. 0 0. 35 0. 15 1. 50 0. 25
榄李 树皮 3. 0 0. 70 0. 30 0. 35 0. 05
K a leinav la 叶子 3. 0 0. 35 0. 20 0. 60 0. 20
此外 , 榄李中还存在的三萜有桦木酸。
图 4 榄李中的三萜类结构
1. 5 脂肪酸及衍生物类 H iroshi A zum a等 [ 9]在探讨红树林花香
的研究中 , 从榄李花中检测到两个脂肪族化合物 3( z)-已烯醇 , 3
( z)-醋酸已烯酯;另外 , S. G.和 Partra, G.等人还分离得到三十烷
醇;此外 ,黄梁绮龄等 [ 10]在检测榄李活性时也检测到茎中含有长
碳键脂肪酸 , 以十六碳 、十八碳为主。
1. 6 单萜及倍半萜类 [ 9] 单萜及倍半萜是挥发油中的主要成
分 , 在榄李花中含有的无环单萜类化合物有反式罗勒烯 , 4, 8-二
甲基-1, 3(E), 7-壬三烯 ,伽罗木醇 , 无环倍半萜类有 a-金合欢烯 ,
见图 5。
图 5 榄李中的单萜及倍半萜类结构
1. 7 甾醇 对榄李的研究中除了得到以上三萜外 , 还分离得到了
一个甾体化合物:β-谷甾醇 , 叶中的分离得到的含量分别为 sun-
derban地区:0. 002 7%, Kak inada地区:0. 020 0%,皮中分离得到
的含量分别为 sunderban地区:0. 057 0%, Kak inada地区:0. 025 0%。
2 生物活性
2. 1 抗高血压作用 [ 5] Ta-Chen L in,在研究榄李叶子的单宁成份
的抗高血压作用时发现 ,在分离得到的 11种成份中 ,柯子酸(3)
对自发性高血压的小鼠具有较强的抗高血压的作用 , 其 ED50所
引起的血压最大变化范围为(-76. 9±6. 2)mmHg,另外鞣云实素
(1)栗木鞣花素(11)的 ED50所引起的血压最大变化范围分别为(-52. 6±7. 1)mmHg, (-49. 6±5. 4) mmH g,此外还发现了另一成
份 Punicalagin对自发性高血压的小鼠具有升血压的作用 , 其引起
的最大血压变化范围为(63. 4±7. 7) mmHg, 由于它们之间的拮
抗作用 ,从而使榄李叶子总提取物对外不表现抗高血压的作用 ,
其作用的机制有待开发研究。 民间无利用它治疗高血压病的先
例 , 但根据实验结果 , 榄李叶子中的成分可有望进一步开发成调
节血压的药物。
2. 2 抗菌活性 红树林植物榄李的生物活性较为突出的是其抗
菌活性 , 民间也是主要利用其强抗菌活性治疗鹅口疮 , 雪口病。
黄梁绮龄等 [ 10]在研究榄李的抑制植物真菌时发现榄李茎 95%
乙醇提取物中的水溶性组份有较强的抑制 Fusarium oxy sporum ,
Helm inthosporium sp, S tem phy llium 真菌的效能 , 抗菌的有效成份为
单宁。由于含单宁 , 可使红树林带的地表呈微酸性 , 因此 ,可起到
抗菌保植的作用。另外 ,在榄李茎的 95%乙醇提取物除单宁外 ,
还有黄酮类似物 ,长碳链脂肪酸等组份 , 对植物真菌也表现出一
定的抑制能力。
3 结论
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 ,人们对榄李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
活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 但仍不够全面。就化学成分而言 , 迄今未
发现有黄酮类化合物 ,这与天然产物具有的近缘多样性原理并不
吻合;就药理活性而言 , 已有的研究尚不能充分揭示榄李潜在的
药用价值。总之 ,榄李作为海洋药用植物 , 其研究具有广阔的前
景 , 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将受到重视 [ 11] 。
参考文献:
[ 1 ]  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第 52卷 [M ]北京:科
学出版社 , 1982:130.
[ 2 ]  赵 亚 ,郭跃伟.真红树林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 J] .
中国天然药物 , 2004, 2(3):135.
[ 3 ]  青岛市医药科学研究所. 海洋药物 [M ] .青岛:青岛市医药科学研
究所 , 1984:4.
[ 4 ]  M a jum dar, S. G. , Patra, G. Ch em ical Inves tigation of Som e M angrove
Species:PartⅧ . Lum ni tzera racem osa[ J] . Ind ian C hem Soc, 1980:57.
[ 5 ]  Lin, Ta-chen;H su, Feng-lin;Cheng, Juei-Tang. A ntihyperten sive A ct ivi-
ty of CorilaginA cid, Tannins From Lum ni tzera racem osa[ J] . N a.t Prod,
1993:56.
[ 6 ]  吴寿金 ,赵 泰 ,秦永琪. 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 [M ] .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 , 2002:5.
[ 7 ]  周家驹 ,谢桂宗 ,严新建. 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手册 [ M ] .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与应用化学出版中心 , 2004:9.
[ 8 ]  Amm anam anch i S. R. Anjaneyu lu, Ye llajosyu la L. N. M urthy, Vadali
Lakshm ana R, et a.l K aranam S redhar. A n ew arom atic ester from the
m angrove p lan t[ J] . ARK IVOC, 2003(1):25.
[ 9 ]  H irosh iA zum aM asao Toyota Yoshinori Asalaw a Toku sh iro et a.l F lo-
ral scen t chem istry of mangrove p lan ts[ J] . J P lan t Res, 2002, 115:47.
[ 10] 黄梁绮龄 ,苏美玲 ,陈培榕.香港地区红树林植物资源研究 (Ⅱ )红
树林植物 Lum ni tzera racem osa (榄李)抑制植物真菌有效成分的分
离鉴定 [ J] .开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4, 6:2.
[ 11] 王友绍 ,何 磊 ,王清吉 ,等.药用红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
究进展 [ J] .中国海洋药物 , 2004, 2:26.
1913
LISH IZH EN MEDIC INE AND MATERIA MED ICA RESEARCH 2006 VOL. 17 NO. 10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第 17卷第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