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朝天罐总黄酮的提取及微乳液薄层分析



全 文 :刘连芬 ,钱关泽.朝天罐总黄酮的提取及微乳液薄层分析 [ J]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1):282-283.
朝天罐总黄酮的提取及微乳液薄层分析
刘连芬 , 钱关泽
(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聊城 252059)
  摘要:以乙醇提取朝天罐鲜叶中的总黄酮 ,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试验条件 , 以研究影响朝天罐总黄酮提取率的因
素 ,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显示 , 4个因素影响总黄酮提取率的强弱顺序为:乙醇浓度 >提取时间 >温度
>固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 70%,固液比 1 g∶10 mL, 提取 2次 , 每次 2 h, 提取温度 60 ℃;经微乳薄层色谱
分离鉴定 ,初步确定朝天罐叶片中含总黄酮 12种 ,其中有槲皮素 、葛根素 、异鼠李素等 ,其他成分有待进一步鉴定。
  关键词:朝天罐;黄酮;正交试验;微乳液薄层色谱;成分
  中图分类号:Q946.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0)01-0282-02
(上接第 281页)
增多 ,个别部位黑点的色度与载玻片一样 ,表明该部位产生荧
光的物质已完全失去 。可见 , Ar+刻蚀能够实现对苹果果皮
的逐层剥离 ,且这种剥离能较为均匀地进行。
3 结论
Ar+离子刻蚀能够有效对苹果表皮进行逐层剥离 ,剥离
效果明显 ,无其他明显损伤痕迹 。可配合其他表面分析技术
对苹果表皮进行逐层剥离和分析 。
参考文献:
[ 1]魏钦平,叶宝兴 ,张继祥 ,等.不同生态区富士苹果果皮解剖结构
的特征与差异 [ J] .果树学报 , 2001, 18(4):243-245.
[ 2]邓继光 ,刘国成 ,李进辉 ,等.苹果品种果实组织结构研究 [ J].
果树科学, 1995, 12(2):71-74.
[ 3]王建祺 , 吴文辉 , 冯大明.电子能谱学(XPS/XAES/UPS)引论
[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1992:5-16.
[ 4] FeihS, SchwartzP.Modificationofthecarbonfiber/matrixinterface
usinggasplasmatreatmentwithacetyleneandoxygen[ J] .JAdhe-
sionSciTechnol, 1998, 12(5):523-539.
[ 5]曾庆平 ,赵 昌 ,尹录录 ,等.青蒿素合成cDNA和新 EST的克隆
及其低温诱导表达的定量分析 [ J] .中国科学 C辑:生命科学 ,
2008, 38(2):147-159.
[ 6]梁 英 ,冯力霞 ,尹翠玲 ,等.叶绿素荧光技术在微藻环境胁迫研
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J] .海洋科学 , 2007, 31(1):71-76.
[ 7]韩景田 ,宋月英 ,闫玉仙 , 等.尼康 E800荧光显微镜的使用与管
理 [ J] .医疗卫生装备, 2005, 26(9):248-249.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具有抗炎 、降低血脂
及胆固醇 、防高血压 、保肝 、抗癌的作用 [1 ] ,具有显著的抗氧
化活性 、清除自由基等功效 [ 2 -4 ] 。朝天罐(OsbeckiaopiparaC.
Y.WuetC.Chen),为野牡丹科金锦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分布于我国贵州 、广西 、台湾、长江流域各省及越南 、泰国等国
家 。朝天罐可补虚益肾 、收敛止血 ,能治痨伤咳嗽吐血 、痢疾 、
下肢酸软 、筋骨拘挛 、小便失禁以及白浊白带 [ 5] ,有很大的开
发潜力 。目前对该种植物药用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有较
多报道的假朝天罐与该种是不同属植物 [ 6] 。本试验对朝天
罐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和条件进行了研究 ,同时利用微
乳液薄层色谱技术对其黄酮种类进行初步分析 [ 7] 。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仪器
标准品:芦丁 (生化试剂 , 上海试剂二厂)、槲皮素 (深
圳)、葛根素(深圳)、异鼠李素(上海)。聚酰胺薄膜(10cm×
20cm,产于浙江台州),其他试剂如乙醇 、正丁醇 、正庚烷等均
为AR级 。
  仪器:旋转蒸发仪(RV05-St,江苏省金坛市教育玻塑
收稿日期:2009-11-26
作者简介:刘连芬(1965—),女 ,山东东营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植物
化学研究。 Tel:(0635)8230729。
厂),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B-III,郑州长城科士有限公
司),日立 UV-2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仪器有限公
司),电子分析天平(AE-240型 ,梅特勒托利多集团), SB-2
型薄层色谱仪(天津天分分析仪器厂)。
1.2 试验材料
朝天罐植株于 2007年夏季采自福建武夷山 ,沙盘栽培后
取叶备用 。
1.3 试验方法
1.3.1 朝天罐总黄酮提取  将朝天罐鲜叶洗净晾干表面水
分后 ,准确称取鲜叶 3 g,以固液比 、乙醇浓度 、提取时间和提
取温度 4因素为考察对象 ,每个因素选用 3个水平(表 1),设
计 L9(34)正交试验 ,回流提取抽滤 ,收集滤液 ,残渣再次抽
提 ,重复抽提 3次 ,合并 3次滤液 , 60 ℃旋转蒸发 ,用 30%乙
醇溶解定容至 25 mL,得样品待测液 。
表 1 朝天罐总黄酮提取的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水平 A:固液比(g∶mL)
B:乙醇浓度
(%)
C:提取时间
(h)
D:提取温度
(℃)
1 1∶7 50 1 50
2 1∶10 60 2 60
3 1∶15 70 3 70
1.3.2 标准液制备  准确称取芦丁标准品(120 ℃干燥恒
重)0.2g,用 30%乙醇定容至 1 000mL,得浓度为 0.2mg/mL
—282— 江苏农业科学 2010年第 1期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0.01.061
的标准液 。
1.3.3 标准曲线的建立 采用 NaNO2 -Al(NO3 )3 -NaOH
体系络合化学吸光法 , 取芦丁标准液 (0.2 mg/mL)置于
25 mL的容量瓶中 ,加 30%乙醇至 10 mL,加 0.5 mL5%的
NaNO2摇匀 ,静置 5min,再加 5% Al(NO3)3 0.5mL摇匀 ,静
置 5 min后 ,再加 4% NaOH5 mL,用 30%乙醇稀释至刻度 ,
摇匀 ,静置 10min后 ,测定各浓度的吸光度 D500 nm ,以试剂作
空白 ,以最小二乘法作线性回归 ,得芦丁吸光度 (y)与浓度
(x)的关系曲线的回归方程式:y=0.002 6+9.955 4x(r2 =
0.999 1)。
1.3.4 朝天罐叶总黄酮含量测定  取 2 mL样品待测液 ,按
上述方法测定 D500 nm,计算黄酮得率 ,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 。
1.3.5 微乳液薄层色谱分析 取 1 μL样品液 ,在聚酰胺薄
膜(10cm×20 cm)上点样 ,扩散直径不超过 2mm,以微乳液
(SDS、正丁醇 、正庚烷 、水以 11.7 ∶15.6 ∶2.7 ∶70的比例配
成微乳液 ,再在 92份微乳液中加入 8份甲酸 , 混匀后静置
24 h)为展开剂 ,室温下展开 。层析完后用吹风机冷风吹干 ,
均匀喷上 1层 1% AlCl3 ,再次冷风吹干后 ,用 SB-2型薄层
色谱仪 365 nm紫外灯下检测观察 ,然后用数码相机拍照 ,进
行色谱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交试验结果
正交试验结果见表 2,方差分析见表 3。
表 2 朝天罐总黄酮提取的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编号
因素水平
A B C D
吸光值 D 总黄酮提取率(%)
1 1 1 1 1 0.173 0.178
2 1 2 2 2 0.234 0.242
3 1 3 3 3 0.232 0.240
4 2 1 2 3 0.239 0.247
5 2 2 3 1 0.164 0.169
6 2 3 1 2 0.250 0.259
7 3 1 3 2 0.193 0.199
8 3 2 1 3 0.196 0.202
9 3 3 2 1 0.252 0.261
k1 0.220 0.208 0.213 0.203
k2 0.225 0.204 0.250 0.233
k3 0.221 0.253 0.203 0.230
R 0.005 0.049 0.047 0.013
表 3 朝天罐总黄酮提取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 SS df MS F 显著性
A(误差) 0.000 04 2 0.000 02 1
B 0.004 47 2 0.002 20 101 <0.01
C 0.003 72 2 0.001 86 84 <0.05
D 0.001 68 2 0.000 84 38 <0.05
  注:F0.01(2, 2)=99, F0.05(2 , 2)=19。
  通过方差分析可知 ,乙醇浓度对朝天灌鲜叶中总黄酮的
提取具有极显著性影响 ,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具有显著性影响 ,
同时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 A2 B3 C2 D2 ,即固液比 1 g∶10 mL,
乙醇浓度 70%,提取时间 2 h,提取温度 60℃。
2.2 微乳液薄层层析结果
试验中以芦丁 、槲皮素 、异鼠李素和葛根素作标准样 ,由
色谱图(图 1)可见 ,朝天罐黄酮能很好被微乳液薄层分离 ,朝
天罐总黄酮约有 12种 ,其中有 1种黄酮的显色及 Rf值与异
鼠李素对照品相同;有 1种黄酮的显色及 Rf值与槲皮素对照
品相同 ,有 1种黄酮的显色及 Rf值与葛根素对照品相同 ,表
明朝天罐中含有槲皮素 、异鼠李素及葛根素 。其他黄酮成分
有待进一步鉴定 。
3 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 ,朝天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
为:以 70%乙醇为溶剂 ,固液比 1g∶10mL,在 60℃条件下提
取 2次 ,每次提取 2h。用微乳液薄层色谱可定性检测黄酮种
类 ,分离得到 12个清晰的黄酮斑点 ,说明黄酮种类较多 ,具有
很大的推广价值 。
参考文献:
[ 1]谭仁祥.植物成分分析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2:486.
[ 2]金 越 ,吕 勇 ,韩国柱 ,等.槲皮素及异槲皮素、芦丁抗自由基
活性的比较研究 [ J] .中草药 , 2007, 38(3):408-411.
[ 3]裴凌鹏 ,惠伯棣 ,金宗濂 ,等.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及其制备
技术研究进展 [ J] .食品科学 , 2004, 25(2):203-207.
[ 4]陆 曦 ,王 磊 ,魏 红 ,等.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
系 [ J] .食品科学 , 2006, 27(12):233-237.
[ 5]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 M] .北京:科学出
版社 , 1984:238.
[ 6]江 波 ,王 皓 , 温远影 ,等.假朝天罐的化学成分研究 [ J].天
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0, 12(2):45-48.
[ 7]康 纯 ,闻莉毓 ,丁仲伯.微乳薄层色谱用于黄酮类成分分离鉴
定的研究 [ J] .药物分析杂志 , 2000, 20(2):121-123.
—283—刘连芬等:朝天罐总黄酮的提取及微乳液薄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