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干热河谷区几种类型蛋黄果表现与开发利用建议



全 文 :干热河谷区几种类型蛋黄果表现与开发利用建议
王美存1  尼章光1  罗心平1 、2  王跃全1  何左香1  陈继丽1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保山 678025;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蛋黄果 Lucuma nervosa A.DC., 为山榄科 , 果
榄属 ,多年生常绿果树 , 在我国广东 、广西 、海南 、福
建和云南的大部分热区均有零星种植 ,是热带亚热
带地区的稀有果树。
蛋黄果在云南省保山干热河谷地区几乎没有种
植 ,为了把蛋黄果引进干热河谷地区种植和发展 , 云
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对在
1982 年 5 月引进的 5 个在当地表现优良的蛋黄果
类型进行引种试种研究 。现将 20 年余来这 5 个蛋
黄果类型的表现及对我区蛋黄果推广开发建议简述
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怒江干热河谷地区(保山市)云南省
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 海拔
704 m , 年均气温 21.5 ℃, 年均降雨量 755.3 mm ,年
蒸发量2 111.5 mm ,极端高温 40.4 ℃, 极端低温 0.2
℃, ≥10 ℃年积温 7 800.0 ℃, 年日照时数 2 000.7
小时 ,年平均空气湿度 70%。土层厚度和肥力中等 ,
灌溉排水良好 , 土壤为燥红土 , 有机质含量 1.5%。
1982 年 5 月引进蛋黄果 5 个类型 ,共 100 株, 每个类
型 20 株 ,种植面积 0.2 hm2 ,株行距 4 m × 5 m。
2 试材与方法
  根据蛋黄果的果实外形 ,把引进的蛋黄果分为
5 个类型:大桃形 、小桃形 、球形 、纺锤形和倒卵形。
每个类型的供试植株为生长较一致的 20 年生蛋黄
果实生树 , 栽培管理水平一致;每个类型选 5 株 , 挂
牌标记。定时观测物候期 , 调查生长量 ,成熟期随机
抽样进行果实测定。
3 形态特征
3.1 树体形态特征 大桃形蛋黄果树体高大壮旺 ,
树冠开张 , 枝长密集下垂 , 叶片肥大;小桃形蛋黄果
树体高大 , 趋于直立性 ,叶片宽大肥厚 , 生长旺;球形
蛋黄果树体长势中等 , 成枝率差 , 枝条节间较疏 , 叶
片细小;纺锤形蛋黄果树势偏弱 , 直立性强 , 枝条细
长 , 稀疏 ,叶片较薄;倒卵形蛋黄果树形偏矮 ,树姿开
张 , 枝条较长 ,叶片暗绿细长。蛋黄果叶片互生呈螺
旋状排列 , 厚革质 ,小桃形蛋黄果的叶片最厚 , 球形
蛋黄果的叶片最薄(见表 1 、表 2)。
表 1 云南保山干热河谷区几种类型蛋黄果树体主要特征及生长量
类 型 树冠形状 冠幅/ cm ×cm 株高/m 干周/ cm 树体所含白色树液 主干裂纹 主干树皮颜色 嫩枝褐色茸毛 成枝情况
大桃形 近圆头形 576×572 7.4 70~ 85 最多 裂纹少 ,浅 灰红偏褐色 稍浓 成枝率最高 ,生长最旺盛
小桃形 半圆头形 432×428 8.5 50~ 60 较多 裂纹少 ,浅 灰褐色 稀薄 成枝率高 ,生长旺盛
球 形 半圆头形 364×360 5.2 32~ 36 一般 裂纹多 ,深 灰白偏褐色 较薄 成枝率低 ,生长旺盛
纺锤形 近半圆头形 256×248 7.3 20~ 25 较少 裂纹多 ,深 灰白偏褐色 较薄 成枝率较低 ,生长旺盛
倒卵形 近开心形 300×303 4.8 30~ 36 最少 裂纹多 ,最深 灰白偏褐色 最稀薄 成枝率较低 ,生长较旺盛
 注:为 23年生树。表 2~ 表 4同。
表 2 云南保山干热河谷区几种类型蛋黄果叶片的主要特征及生长量
类 型 叶片大小/ cm长 宽 叶尖 成叶颜色 叶 面 叶缘波状
大桃形 26~ 35 8~ 9 最尖 浓绿 叶面微卷向叶脉 ,有光泽 明显
小桃形 19~ 23 7~ 9 最钝 黄绿 叶面较平展 ,无光泽 不明显
球 形 18~ 19 5~ 6 较钝 深绿 叶面较平展 ,少光泽 不明显
纺锤形 21~ 23 6~ 7 较钝 浓绿 叶基部微皱折 基部明显
倒卵形 16~ 18 4~ 5 较尖 墨绿 叶面较平展 ,少光泽 几乎没有
38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06 年 第 35 卷 第 4 期 DOI :10.13938/j.issn.1007-1431.2006.04.022
3.2 果实主要特征及生长量
大桃形 、小桃形蛋黄果果肩微隆 , 果嘴较平 , 产
量高;大桃形蛋黄果果大 , 光泽好;小桃形蛋黄果果
色漂亮 ,口感极佳;球形蛋黄果果肩较平 , 果嘴微凸 ,
果皮上带有红褐色斑块;纺锤形蛋黄果果形较小 , 大
小均匀 , 果肩隆起 ,种子小而多 , 果身上有 3~ 7 条浅
沟 , 果嘴和果沟布有稀薄红褐色茸毛;倒卵形蛋黄果
果皮绿色 , 不光滑 ,果肉粗 , 品质差(见表 3)。
表 3 云南保山干热河谷区几种类型蛋黄果果实主要特征 、产量和品质
类 型 果皮颜色 果皮厚度 种子大小 种子数/粒 可食率/ % 落果现象 大小年 着果状况
大桃形 橙黄色 一般 极大 1 85 一般 较明显 最差
小桃形 橙红色 最薄 较小 1~ 2 83 一般 明显 一般
球 形 橙黄色带红有褐色斑块 较薄 较大 2~ 3 70 严重 不明显 最好
纺锤形 橙红色 较薄 最小 4~ 8 67 一般 不明显 较好
倒卵形 绿色 最厚 最大 2 50 最严重 不明显 最好
类 型 单果重/ g 株产/ kg 果实纵径/ cm 果实横径/ cm 品 质 口感
大桃形 224.6 110 18.2~ 10.5 4.9~ 7.8 味香甜 ,纤维稍多 上等
小桃形 188.8 90 5.7~ 9.8 4.1~ 7.3 味浓甜 ,沙软 ,细嫩 ,纤维较少 极佳
球 形 110.6 32 5.5~ 7.9 4.1~ 6.7 味清甜 ,松软 ,几乎没有纤维 上等
纺锤形 95.8 34 4.1~ 7.3 4.4~ 5.1 味甜 ,纤维少 一般
倒卵形 160.0 40 6.8~ 8.8 4.3~ 5.8 只可用于加工 ,未成熟时就落果 无可食性
3.3 物候期
  蛋黄果在怒江干热河谷地区 , 1 月下旬至 3 月
上旬抽发春梢 , 4 月上旬至 5 月下旬抽发夏梢 , 9 月
上旬至 10 月下旬抽发秋梢 , 11 月中旬左右抽发冬
梢 , 花蕾期为 4—5 月 , 花期 5—6 月 , 约 60 天。蛋黄
果全年均可结果 , 但以 12 月至翌年 3 月结果数量最
多 , 品质最好(见表 4)。
表 4 云南保山干热河谷区几种类型蛋黄果的物候期
类 型 抽梢次数/次/年 现蕾期 开花期 盛花期 果实生长时间/天 果实成熟期 果实成熟旺期 落果现象
大桃形 4~ 6 4月上旬至
5月上旬 5月中旬至6月下旬 6月上旬 180~ 250 12月至翌年 3月(约 80天) 1月中旬至2月上旬 一般
小桃形 4~ 6 4月上旬至
5月上旬 5月中旬至6月中旬 5月下旬 180~ 250 12月至翌年 2月(约 60天) 1月中旬至2月上旬 一般
球 形 3~ 4 5月上旬 5月上旬至
6月上旬 6月中旬 180~ 200 12月至翌年 1月(约 20天) 1月上旬 严重
纺锤形 3~ 4 5月上旬 5月上旬至
6月下旬 6月中旬 180~ 200 1—2月(约 30天) 2月下旬 一般
倒卵形 2~ 3 5月下旬 5月中旬至
6月下旬 6月中旬 160~ 180 提早落果 提早落果 最严重
4 抗性
4.1 抗逆性
  5个蛋黄果类型对环境都有很好的适应性 , 抗
寒 、抗涝能力都很强 , 耐旱性最好;对土壤的要求不
严 ,耐贫瘠 , 可在荒山荒坡种植。在保山干热河谷地
区冬春干旱严重 ,年降雨量少 , 在无灌溉条件下蛋黄
果仍能正常生长发育 , 表现出很强的耐旱能力。在
极端最低温度 2.5 ℃以上无明显寒害 , 0 ℃以下则
叶片有轻度冻伤 , 冻成紫红色或黑色。从近几年遇
到的旱灾 、寒害来看 , 球形和纺锤形蛋黄果的抗逆性
最强。
4.2 抗病虫害能力
  蛋黄果的抗病虫害能力很强 , 5 个蛋黄果类型
在引进 20 多年来 ,只发现轻微的煤烟病;少量白蚁
危害老枝干和根系 , 金龟子危害嫩叶 ,少量介壳虫危
害枝叶。未见其他病虫害。
5 小结
  大桃形蛋黄果树势强 ,树体高大 , 生长量大 , 抽
梢旺盛 , 树姿优于其他 4 个类型。果肩微隆 ,果嘴较
平 , 果实大 、光泽好 、口感好 、光滑 , 果形漂亮 ,后熟前
果皮黄绿色 , 经过后熟呈橙黄色 ,株产高 , 可食率高 ,
供果期最长 , 耐贮藏 , 果实大小不均匀 , 最大的可达
295 g , 小的只有 95 g;适宜在土壤肥沃 , 水分充足的
地方种植 , 是引种试种的 5 个类型中表现最稳定 , 最
39 2006 年 第 35 卷 第 4 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值得推广和开发的一个类型。
小桃形蛋黄果树体高大 ,生长快 , 叶片肥厚。与
大桃形蛋黄果相比 ,果实略小 , 果实颜色漂亮 ,皮薄 ,
较其他类型果实味甜 、细腻 , 品质和口感最佳 , 供果
期长。惟一不足的是大小年结果明显 ,多的年份可
达150 kg/株 , 少的时候只有 35 kg/株;在土壤肥沃 、
水分充足的地方种植最为适宜 , 也是值得推广和开
发的一个类型。
球形蛋黄果树势中等 , 成枝率差 , 枝条节间较
疏 ,枝条较硬。果肩较平 , 果嘴微凸 , 一般布有红褐
色斑块 ,花期 、果实生长成熟期短 , 落果严重。 在土
壤肥沃 、水分充足的地方种植表现良好 , 在土壤贫
瘠 、干旱的地方种植有很强的抗逆性。
纺锤形蛋黄果树势偏弱 , 直立性强 , 枝条细长 ,
稀疏 ,叶片较薄。果实小 , 大小均匀 ,果肩隆起 , 果身
上有明显的果沟 ,种子多 , 果沟果嘴处布有稀薄的红
褐色茸毛 ,果皮橙红色 , 抗逆性强 ,花期 、果实生长成
熟期短。在土壤肥沃 、水分充足的地方种植表现良
好 ,在土壤贫瘠 、干旱的地方种植有很强的抗逆性。
倒卵形蛋黄果树形偏矮 , 树姿开张 , 枝条较长 ,
树冠近开心形 , 叶片暗绿细长。果皮绿色 , 不光滑 ,
果肉粗 , 品质不好 ,种子一般为 2 枚 , 种子大 ,可食率
不高 , 没到后熟采收前就严重落果 ,鲜食和加工都不
宜采用 , 在我所只作为资源保存 ,不宜推广开发。
云南部分大超市出售的外地进口蛋黄果不新
鲜 , 果色不漂亮(为黄绿色), 果小 , 口味没有保山干
热河谷地区种植的好 , 没有表现出蛋黄果果形 、果
色 、独特口感等优势。在保山干热河谷地区种植的
蛋黄果 , 果实品质好 , 可向全省甚至东南亚等
地销售。
蛋黄果在保山干热河谷区试种 20 多年 ,表现出
生长快 、适应性强 、投产早 、产量高 、病虫害少和抗逆
性强等特点 , 是值得推广开发的热带 、亚热带稀有水
果。蛋黄果成熟期集中在 12 月至翌年 3 月 ,正是水
果淡季。供果期长 , 果实耐贮藏 , 利于销售 , 尤其是
其独特的风味 , 对水果市场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收稿日期:2005 12 14;修回日期:2006 03 22
(上接第 37 页)
3 栽培技术
大穴种植 , 逐年深翻改土。 挖长 1.5 m , 宽
1.5 m ,深 0.8 m 的定植穴 , 填埋绿肥 50 ~ 100 kg ,
腐熟禽畜粪 25 kg 、石灰1 kg 。种植后每年 11—12
月深翻改土 , 在树冠滴水线处挖长 、宽 、深分别为
1.5 、 0.5 、 0.6 m 的两条对称改土沟。每株压绿肥 、
杂草 20 ~ 40 kg 、腐熟禽畜粪 15 ~ 25 kg、石灰 0.5 ~
1 kg , 隔年轮换深翻位置。
合理施肥。采果肥(按株产 50 kg 计):采果前
后株施尿素 2~ 2.5 kg、氯化钾 0.8~ 1.0 kg 、过磷酸
钙 1~ 1.5 kg 和有机肥料 15 kg , 以及时补充养分 ,
促发健壮秋梢。过冬肥:于花芽分化前的 12 月 , 株
施有机肥 25 kg 、氯化钾 1 ~ 1.2 kg 、过磷酸钙 1 ~
1.5 kg。如遇干旱 , 应灌水后再施。花前肥:于 2—3
月株施复合肥1 ~ 2 kg , 促进花穗发育 , 减少第一次
落果 ,提高着果率。但幼年结果树不宜施肥过早 , 避
免产生“冲梢”或不成花。谢花肥:谢花后施复合肥
1 ~ 1.5 kg , 以补充花后养分损耗 , 减少生理落果。
壮果肥:在果实膨大期 , 结果多的树补施复合肥料
1 ~ 1.5 kg , 结果少的树可少施或不施。
整形修剪,适时留梢。幼龄树通过整形 ,培育矮干
(25 cm 左右)、多主枝(4 ~ 5条)、主枝长度 25~ 35 cm的
圆头形树冠。结果树的修剪结合疏花疏果和采果进
行。桂花龙眼一般7 月下旬开始成熟 ,8 月上中旬采收
完毕,通过重施采果肥、采果后及时修剪 ,促进秋梢萌
发。末次秋梢应在 11 月上旬前抽出, 12 月老熟 ,以减
少冬梢萌发并顺利转入花芽分化。
控梢壮梢, 保花保果。每年 11月中旬 ,对新梢未
转绿或未完全老熟的树冠 , 加强喷施叶面肥 ,加速枝
梢老熟 ,并全面喷施多效唑 300 mg/ L , 有利于缩短末
次秋梢长度 、促进末次秋梢老熟和抑制冬梢萌发;12
月上中旬, 喷施多效唑 500 mg/ L 控制冬梢抽出 , 如
果冬梢已抽出 ,可喷施乙烯利 200~ 250 mg/ L控制。
病虫害。主要病虫害有荔枝椿象 、蒂蛀虫 、白蛾
蜡蝉 、卷叶虫和鬼帚病等。参照有关病虫害发生规
律 , 做好防治工作。
 收稿日期:2006 02 14
40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06 年 第 35 卷 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