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白蔹的药学研究进展
赵 兵1,高 昂1,贾 旭1,李 鑫1,李文婧1,马 莉1,巩 江2,倪士峰1*
(1.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2.西藏民族学院医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
摘要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白蔹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白蔹(RADIX AMPELOPSIS);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S567;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12)09 -05185 -02
Pharmacological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no.
ZHAO Bing et al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llege of Life Sciences,Northwest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9)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tensive literature search,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no. on chemical composi-
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were studied,which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utiliza-
tion.
Key words RADIX AMPELOPSIS;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Clinical applications
基金项目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编
号:KH09030)、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基金(编
号:20091012)和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计划(编号:
2010JK862)。
作者简介 赵兵(1986 -) ,男,陕西合阳人,在读硕士,从事中药资源化
学研究。* 通讯作者,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博
士后,从事中药化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现代化及中医学研
究,E-mail:nsfstone@ 126. com。
收稿日期 2011-11-27
白蔹(RADIX AMPELOPSIS)为葡萄科(Vitaceae)蛇葡萄
属(Ampelopsis)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Maki-
no)的干燥块根,俗称鹅抱蛋、穿山老鼠及山地瓜等。《神农
本草经》中记载:“其味苦、平,主痈肿疽疮,散结止痛。除热,
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一名白草,一名白
根,一名兔核,生山谷”。白蔹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北、中南、
辽宁、吉林和贵州等地,喜半阴环境,耐寒,适宜生长于排水
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1 -2]。
1 成分研究
1. 1 单宁类 俞文胜从白蔹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了 5
个单宁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1,2,6-三氧 -没食子酰基-
β-D-吡喃葡萄糖、1,2,3,6-四氧 -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
糖、l,2,4,6-四氧 -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及 1,2,3,4,
6-五氧 -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3]。
1. 2 多酚类 俞文胜从白蔹中分离出 7 个多酚类化合物,
分别为二聚没食子酸、1,4,6-三氧 -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
萄糖、2,4,6-三氧 -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2,3,4,6-四氧
-没食子酰基-D-吡喃葡萄糖、6-氧 -二聚没食子酰基-1,2,3-
三氧 -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槲皮素-3-O-α-L-吡喃鼠
李糖和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α-L-吡喃鼠李糖[4]。
1. 3 甾醇、有机酸、三萜及其苷类 赫军从白蔹氯仿和乙酸
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 po-
riferast-5-en-3β,7α-二醇,又从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得到原儿茶
酸和龙胆酸[5 -6]。邹济高从白蔹中首次分离得到羽扇豆醇、
碳十六酸和卫茅醇[7]。郭丽冰从广东白蔹干燥根中首次分
离得 α-菠甾醇及齐墩果酸[8]。郭丽冰从白蔹块根中得到正
二十五烷、三十烷酸、二十八烷酸、豆甾醇和豆甾醇-β-D-葡
萄糖苷[9]。何宏贤从白蔹根中得到了 4个化合物,其中 3个
鉴定为 β-谷甾醇、富马酸和胡萝卜苷[10]。INADA,A从蛇葡
萄白蔹的茎中分离得到新紫罗兰酮苷和新的苯丙素鼠李
糖苷[11]。
1. 4 蒽醌类 邹济高分离得到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和大
黄素[2]。
1. 5 黄酮类 郭丽冰从白蔹块根中首次得到了槲皮素[9]。
1. 6 木脂素类 Ik Hwi Kim从白蔹中得到木脂素类化合物
五味子苷;赫军[5]从其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也得到该
成分[12]。
1. 7 其他化合物 刘庆博从白蔹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物
中分离出甲基-α-D-呋喃果糖苷、甲基-β-D-吡喃果糖苷、β-D-
呋喃果糖甲苷、β-D-呋喃果糖、尿苷和腺苷[13]。林慧君首次
从白蔹中分离得到含有 α-D-葡萄吡喃糖的 PAJM-Ⅰ均一多
糖。Ik Hwi Kim[12]从白蔹中分离出白藜芦醇,(+)儿茶素,
(-)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没食
子酸[14]。
2 药理研究
2. 1 抗菌 朱长俊报道白蔹正丁醇提取物有一定抗菌作
用[15]。朱彩莲发现白蔹对临床采集的牙周病口臭患者唾液
细菌的抑菌率为 45%[16]。闵凡印指出白蔹经炒制后其体外
抗菌作用比生白蔹强,且炒焦效果最佳[17]。
2. 2 免疫作用 俞琦发现白蔹醇提物能促进小鼠外周血淋
巴细胞 ANAE阳性率、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巨噬细胞吞噬
功能[18]。
2. 3 抗癌和抑制酶活性 贾敏运用 MTT 法测得白蔹和乌
头合用对胃腺癌细胞的繁殖有明显抑制作用[19]。Ye Yan报
道,白蔹提取物可抑制细胞酪氨酸酶活性[20]。石苏英发现
乌头和白蔹配伍后能抑制 CYP2E1、CYP1A2及 CYP3A1 /2酶
活性[21]。唐海谊发现八白散方剂白蔹水提物有很强的酪氨
酸酶抑制作用[22]。Kim指出,白蔹的甲醇提取物及momordin
I对激活蛋白活性及肿瘤细胞的增生有抑制作用,并且对人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2,40(9):5185 - 5186,5675 责任编辑 石金友 责任校对 卢瑶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2.09.200
肿瘤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23 -25]。
2. 4 强心 赵翠兰报道,白蔹水煎液在高浓度下对离体蛙
心收缩强度抑制作用较强[26]。
2. 5 兴奋作用 赵翠兰的研究发现,白蔹煎剂对小白鼠产
生兴奋作用,且与剂量有依赖关系[26]。
2. 6 抑制毛发生长 范卫新发现,白蔹等对小鼠身体毛囊
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7]。
2. 7 抑制黑素形成 张美华指出白蔹能抑制黑素形成[28]。
2. 8 抗惊厥 刘玉玺等的研究表明,白蔹提取物可提高大
鼠抗电刺激惊厥阈值,且持续时间较长[29]。
3 临床应用
《名医别录》:“下赤白,杀火毒”。《本草图经》:“治风,
金疮”。《本草纲目》:“解狼毒毒”。《本草经疏》:“白蔹,苦
则泄,辛则散,甘则缓,寒则除热,故主痈肿疽疮,散结止痛。
为疔肿痈疽家要药,乃确论也”。《本草备要》:“杀火毒,散
结气,生肌止痛。治痈疽疮肿、面上疮、金疮扑损(箭镞不出
者,同丹皮或半夏为末,酒服) ,敛疮方(每与白芨相须)多用
之,搽冻耳(同黄柏末油调)”。《本经逢原》:“性寒解毒,敷
肿疡疮,有解散之功,以其味辛也”。
3. 1 消炎 赵崧研究表明白蔹饮片可使患溃疡性结肠炎大
鼠肠壁轻度增厚,褶皱部分消失,且肠黏膜充血水肿和溃疡
面积均缩小[30]。宋春丽运用赤小豆及白蔹可治愈疖肿[31]。
白蔹加入复方中煎汤内服,可治疗炎症及腹泻、也可美容和
减肥[32]。
3. 2 治疗癌性发热 温服葛根、鳖甲、白蔹、青蒿水煎剂可
治疗癌性发热[33]。
3. 3 治疗烧伤、烫伤 王淑兰发现,使用清火散(主要成分
白蔹)治疗大面积烫伤效果优于烫伤膏和输液抗炎治疗[34]。
陈硕敏[35]发现创面灵(含有白蔹)外敷在减少Ⅱ度烧烫伤创
面渗液及促进创面愈合均优于烫火软膏。张春宝[36]研制康
泰烫伤药膜(有效成分含白蔹)对浅Ⅱ度、深Ⅱ度烫伤及烧伤效
果明显。
3. 4 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 胡宏中采用五白汤(含白蔹)治
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效果明显[37]。
3. 5 治疗骨折 乔洪杰利用优质生黄及白蔹配伍可治疗骨
折并发张力性水泡[38]。
3. 6 治疗慢性皮肤溃疡 韩晓明发现疮愈速(含白蔹)可促
进慢性皮肤溃疡伤口愈合、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
能祛腐生肌、散疥止痛[39]。
3. 7 治疗痹症 据报道,将乌头与白蔹同用,能提高寒湿偏
重兼有癖热的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40]。
3. 8 治疗慢性胃病 刘华珍报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
药物即有白蔹[41]。
3. 9 治疗口腔溃疡 马金荣研究发现,其对口腔溃疡膜(主
要成分白蔹)的治愈率高于冰硼散[42]。
4 小结与展望
目前,关于白蔹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多,其活性成分
已基本确定,其可嫩白肌肤,已用于美容护肤品中,在化妆品
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43]。但其药理作用研究明显不
足,特别是其单一成分的药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需深入
研究,阐明机制,为开发相关药品及保健品提供科学资料。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2010:102.
[2]邹济高,金蓉鸾,何宏贤.白蔹、赤蔹、黑蔹的本草考证[J].基层中药杂
志,1999,13(2):59 -61.
[3]俞文胜,陈新民,杨磊,等.白蔹单宁化学成分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
究与开发,1995,7(1):15 -18.
[4]俞文胜,陈新民,杨磊.白蔹多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Ⅱ[J].中药材,1995,
8(6):297 -301.
[5]赫军,畅晓兵,杨旭,等.白蔹的化学成分(Ⅱ) [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9,26(3):188 -190.
[6]赫军,羡冀,宋莹莹,等.白蔹的化学成分[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
25(8):636 -638.
[7]邹济高,金蓉鸾,何宏贤.白蔹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0,23(2):
91 -93.
[8]郭丽冰.广东白蔹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广东药学院学报,1997,
13(1):5 -6.
[9]郭丽冰,卢雁,陈水平.白蔹化学成分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
1996,12(3):145 -147.
[10]何宏贤,谢丽华,金蓉鸾.白蔹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1994,
25(4):568.
[11]INADA A,NAKAMURA Y,KONISHI M,et al. A new ionone glucoside
and a new phenylpropanoid rhamnoside from stems of ampelopsis-brevipe-
dunculata (MAXIM)TRAUTV[J].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91,39(9):2437 -2439.
[12]IK HWI KIM,MIEHIYO UMEZAWA,NOBUO KAWAHARA,et al.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roots of Ampelopsis joponiea[J].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07,61(2):224 -225.
[13]刘庆博,李飞,刘佳,等.白蔹的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
2011,29(4):284.
[14]林慧君,陈卫.白蔹多糖 PAJM-iv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J].海峡药
学,2008,20(4):102 -104.
[15]朱长俊,朱红薇.白蔹正丁醇提取物抗菌作用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
医药,2011(1):67 -68.
[16]朱彩莲,李鸣宇.抑制口臭作用中药的筛选和评价[J].上海第二医科
大学学报,2005,25(4):345 -348.
[17]闵凡印,周一鸿,宋学立,等.白蔹炒制前后的体外抗菌作用[J].中国
中药杂志,1995,20(12):728 -729.
[18]俞琦,蔡琨,田维毅.白蔹醇提物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J].贵阳中医
学院学报,2005,27(2):20 -21.
[19]贾敏,张寒.白蔹、乌头单用及合用对人胃腺癌细胞 SGC-7901增殖、凋
亡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7):3388 -3390.
[20]YE Y,CHOU G X,MU D D,et al. Screen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for antityrosinase activity in a cell free system and B16 cell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0,129(3):387 -390.
[21]石苏英,金科涛,王宇光,等.白蔹配伍乌头对大鼠肝脏 CYP450的调
节作用[J].医药导报,2007,26(9):975 -979.
[22]唐海谊,何冠邦,周喜林.美白中药之水及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
制功效之比较[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5):342 -343.
[23]KIM J H,JU E M,LEE D K,et al. 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momorin I in
promyelocytic leukemi a(HL-60)cells[J]. Anticancer Research,2002,22
(3):1885 -1889.
[24]PARK S,LEE D K,WHANG Y H,et al. Momordin I,a compound of am-
pelopsis radix inhibits AP-1 activation induced by phorbol ester [J].
Cancer Letter,2000,152(1):1 -8.
[25]LEE D K,KIM B,LEE S G,et al. Momordins inhibit both AP-1 function
and cell proliferation[J]. Anticancer Research,1998,18(1A):119 -124.
[26]赵翠兰,郭桂森,李开源,等.白蔹部分药理作用实验研究[J].云南中
医中药杂志,1996,17(3):55 -58.
[27]范卫新,朱文元. 55种中药对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的研
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2):81 -84.
[28]张美华,朱文元. 48味中药对体外培养鼠黑素瘤细胞黑素形成的影响
[J].江苏中医,1999,20(5):44 -45.
[29]刘玉玺,VOSKUYL R A,MEINARDI H,等.三种中药提取物对电刺激
大鼠皮层惊厥阈值的影响及抗戊四唑惊厥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
杂志,1997,17(7):81 -83.
(下转第 5675页)
6815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年
已累计编发《一村一品简报》180多期,发稿 300多条,宣传典
型 200多个;在省级以上重点媒体累计报道陕西一村一品 1
000余篇(次) ,互联网关于陕西一村一品的信息报道累计已
达 1 300万条。市、县普遍形成了电视上有画面、广播中有声
音、报纸上有版面、网络上有专栏的全方位宣传体系。二是
节会推介。充分利用杨凌农高会、西洽会、一村一品国际研
讨会、陕泰经贸文化合作周、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等国内外
展会,不断扩大陕西一村一品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4 创建营销体系 陕西创造性地引入社会资本,按照市
场运作的方式参与一村一品营销体系建设,先后建成各级一
村一品展销中心 30 多个,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
接,为陕西一村一品特色产品走向全国、迈向海外提供了重
要的展示和销售平台。
陕西一村一品“126”发展模式、6 大生产模式、标准化生
产技术推广模式、品创建模式,有机结合,自成一体,形成了
陕西一村一品发展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肖艺容,辛占良,王娟,等.日本“一村一品”项目发展现状对陕西省之
借鉴[J].陕西林业科技,2011(3):74 -77.
[2]安庆市农委、岳西县农委联合调查组.“一村一品”是发展特色块状农
业的有效途径———岳西县主簿镇发展茭白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安
徽农学通报,2006,12(10):25 -26.
[3]曹建明,王成.晋中市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的经验探[J].山
西农经,2006(5):51 -52.
[4]李王卫,贾文魁.赴江西学习考察“一村一品”情况报告[J].山西农经,
2006(5):53 -56.
[5]焦丽艳,胡雨村.江西省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系统研究———“一
村一品”模式的定位与措施[J].现代农业,2007(1):46 -47.
[6]曹军会,贾军战,海江波,等.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研究[J].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24 -27.
[7]曹丕梅.榆林市发展“一村一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
报,2007,13(14):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12 -13.
(上接第 5186页)
[30]赵崧,郑子春,沈洪.地榆、白芷、白蔹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的作用和
机制探讨[J].实用临床医用杂志,2011,15(7):1 -5.
[31]宋春丽.外用白蔹、赤小豆粉治疗疖肿[J].中国民间疗法,2008(8):
62.
[32]汤军,徐志瑛.徐志瑛运用白蔹经验[J].陕西中医,2006,27(1):75 -
76.
[33]杨养贤,周晓娟,张晓宁.葛青煎治疗癌性发热 16例[J].山西中医,
1999,20(6):271 -272.
[34]王淑兰,狄生荣.清火散治疗小面积烫伤疗效分析[J].社区医学杂
志,2008,6(6):51 -52.
[35]陈硕敏,叶建勋,叶伟洪,等.创面灵治疗Ⅱ度烧伤 80例疗效观察[J].
2003,35(10):22 -23.
[36]张春宝,曹双全,高增书,等.康泰烫伤药膜的研制及质量控制[J].河
北中医药学报,1999,14(2):39.
[37]胡宏中.五白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 36 例[J].陕西中医,2001,22
(10):584.
[38]乔洪杰,田显林.大白散治疗骨折并发张力性水泡[J].河南中医,
1998,18(1):60.
[39]韩晓明,孙加洪,李明宏,等.疮愈速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研究
[J].新中医,2008,40(11):27 -28.
[40]于海艳,金东明.金东明教授伍用乌蔹治痹验案[J].吉林中医药,
2009,29(12):1069,1075.
[41]刘华珍,徐子亮.李玉奇教授辨治慢性胃病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
志,2004,18(4):295.
[42]马金荣,孙敬田,程振田.双层口腔溃疡膜的制备与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药房,2007,18(18):1412 -1413.
[43]李洪娟,张蕾,王术光.白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食品与药品,
2007,9(10A):60 -62.
[44]刘丽,杨天旭,刘永来,等.罗平地区不同烤烟品种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J].江西农业学报,2010(11):76 -78.
[45]万辉,叶协锋,王勇,等.凉山州土壤养分与烤烟化学成分间的典型相
关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1(1):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殨
殨殨
殨
70 -73.
名词解释
1 总被引频次 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的统计刊源中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反映了该期刊
在学术交流中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是文献计量中的一个基础性指标。
2 影响因子 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这是一
个国际上通行的传统评价指标,又可称作 2 年影响因子(IF2)。计算公式为:
影响因子(IF2)=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该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3 5 年影响因子 某一期刊前五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五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计
算公式为:
5 年影响因子(IF5)=该期刊前 5 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该期刊前 5 年发表论文总数
IF5 反映了期刊在 5 年内的平均学术影响力,可作为 2 年影响因子(IF2)的参照。
4 即年指标 又称当年指标,指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与该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即年指标 =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总数
本指标反映了期刊的即年反响速率或受关注度。
5 他引总引比 又称他引率,指该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中,被其他期刊引用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他引总引比 =被其他期刊引用次数
该期刊总被引频次
6 被引期刊数 统计当年引用过该刊论文的期刊种数,反映了期刊的学术影响面。
576540 卷 9 期 贾军战 陕西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