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于田麻鸭遗传资源保护措施



全 文 :2016 年 5 月下旬刊
摘要: 于田麻鸭是于田县特有的家禽种质遗传资源,笔者较系统地
提出了于田麻鸭种质遗传资源保护措施,力图从于田麻鸭的生活习
性、保种技术手段、提纯复壮、保种的组织措施、疫病防控机制等方
面系统性地提出田麻鸭种群扩繁和资源保护利用的措施。
关键词: 于田麻鸭;资源;保护措施
1 品种概况
于田麻鸭是优良的地方品种,于田麻鸭属蛋肉
兼用型品种。主产区位于于田县湿地区域的(含稻
田)木奎拉乡、西窝勒乡,县城近郊也有一定数量的
分布。
于田麻鸭抗逆性强,易饲养和管理的家禽品种
之一,属蛋肉兼用型品种,于田麻鸭以粗放方式养殖
为主,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只
要有一定水域条件,即自行觅食,不需特殊的人工饲
养,白天从鸭舍放出,晚间自行回归鸭舍。
2 于田麻鸭产区简况
2.1地理简况
于田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南缘,南靠
昆仑山,地势南高北低。麻鸭的原产地地段属山前
冲击扇和冲击洪积平原,海拔1200m~1500m,地势
平坦,土地肥沃。
2.2水文简况
季节性风沙较多,夏季干旱少雨,但地下水位较
高,多湿地和池泽,为水稻种植区。
2.3气候简况
于田县1月平均气温-4℃,7月平均气温26℃;
历年平均气温11.5℃,最高41.2℃,最低-24.3℃,
相对湿度42%,无霜期183d,日照平均27509h。当
地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芦苇、杂草丛生,是良好的
水禽养殖地带。
3 品种概况
于田麻鸭属蛋肉兼用型鸭种。体型中等,颈修
长。胸较浅,躯干呈长方形。喙修长,灰黄色或灰色;
头顶部羽毛灰色,眼睛上白色;鼻子至眼睛浅灰色,
形如柳叶一样相连;颈上部羽毛较纯,主要为麻色;
背部羽毛麻点大,胸腹部麻点小;尾巴整齐;胫、蹼、
爪呈黄色。母鸭浅麻色;公鸭大多呈深麻、黑色、灰
色;喙以深黄、浅绿为主;颈中部至头深绿色,有光
泽;大多数鸭颈中部有白色环,颈下部至两翼、腹部
颜色为黑棕色麻;嗉囊处羽毛偏浅;胫、蹼、爪呈黄
色;尾部有黑色羽毛向上弯曲。
出壳 3 日龄重 97g左右,公鸭成年体重约为
1.52kg,母鸭成年体重约为1.71kg。开产日龄
180d~220d,年产蛋量 150 枚~170 枚,平均蛋重
87.4g,蛋形指数1.454,蛋壳颜色以绿色和白色为
主。公鸭配种比例1∶30,种蛋受精率可达91%以上。
4 存在问题
(1)于田麻鸭已列入自治区畜禽遗传保护名录,
由于历史原因、本品种提纯复壮工作的滞后,导致麻
鸭遗传资源、种群生产性能和外貌特征退化等问题。
外貌表型不一致。体重下降,毛色不一致,种群数量
急剧下降。饲养管理粗放,没有建立完整的种群提
纯复壮育种措施,由此造成种群个体品质不一致。
(2)由于选育工作的滞后,品质质量下降和外来
品种干预等的影响,麻鸭种群数量减少,由20世纪
80年代时的近万只,减少到目前的约4000只。
5 保种方案
(1)实施本品种选育工作,组建麻鸭核心群,通
过育种技术上的个体鉴定,选育出符合理想标准的
个体,进行闭锁繁育,拉远血缘关系,避免近亲系数
过高。
(2)制定品种标准。根据于田麻鸭生物学特性、
生产指标综合指标,制定出于田麻鸭品种标准。
(3)保种选育工作重点:①选择产蛋率优良的个
体实施本品种选育,建立良繁体系,使麻鸭的优良基
因性状得到巩固和优化,实现种群扩繁。②保持其
耐粗饲、抗逆性、抗病力强的种质特点。③提高双黄
蛋率。④及时淘汰现有鸭群中黑、白等不纯的杂色
个体,确保麻鸭基因的纯合。⑤提高冬舍温度,改变
冬歇性缺陷。
于 田 麻 鸭 遗 传 资 源 保 护 措 施
哈司木·阿不都卡地尔
新疆于田县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 (848400)
中图分类号: S813.9,S834+.8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2-2996(2016)15-0034-03
遗传育种与繁殖誗
34
2016 年 5 月下旬刊
6 保种技术手段
6.1保种规则的确定
保种规模指保种群体有效含量,它与保种群个
体数量的多少、公母比例、留种方式、世代间隔、每世
代间群体规模的变化等密切相关。确定保种群规模
的主要依据如下。
6.1.1总体要求
保种群每世代近交系数的增量应在0.25%~
0.50%。
6.1.2公母比例
由于保种群体中公禽数量往往要比母禽数量少
得多,公禽数量对群体有效含量的影响远远大于母
禽。因此,保种群中必须保持足够数量的种用公鸭。
6.1.3交配方式
保种群繁殖后代的方式应该采用有控制的随机
交配形式,即在尽量避免全同胞、半同胞交配的前提
下,采用随机交配的形式。为便于组织,通常采用各
世代、各家系间(或小群体间)公禽轮流交换的交配
方式。
6.2保种群的最小规模
6.2.1每户(每群)采用各家系等量留种方案的保
种规模
母禽的群体数量不少于200只,家系数(单父本
家系)保持在40只~60只,采用有控制的随机交配
或家系轮回交配方法进行配种。
6.2.2采用小群体(多父本家系)方案的保种规模
母禽的群体数量不少于300只,小群体数保持
在15个以上,采用有控制的随机交配或家系轮回交
配方法进行配种。
6.3保种群的继代繁殖
6.3.1种蛋收集
按照家系收集种蛋,在每个种蛋的尖端记上家
系号。连续收集10d~12d种蛋,每个品种按家系等
量选留种蛋1000个以上。对于产蛋性能差,一批种
蛋数不足1000个的品种,可进行多批次繁殖。
6.3.2种蛋孵化
入孵前把每个家系的种蛋归类,依次排进蛋盘,
记录每家系的入孵蛋数。登记好的种蛋入孵、消毒,
按常规进行孵化,6日~7日龄照捡,捡出无精蛋、头
照死胎,并做好记录。种蛋孵化至26d时,转入谱系
孵化专用的出雏笼,把每个家系产的种蛋装在一起,
避免出雏时混杂。
6.3.3出雏
从每个谱系孵化专用出雏笼中取出雏禽,选留
全部体形外貌符合品种标准的健雏。每个家系的公
母雏均做好家系标记(可采用截趾或在蹼上打洞的
方法进行标记),各家系抽样称测初生重并记录。
6.3.4育雏
育雏期采用平养方式,按常规育雏期饲养方法
进行饲养管理,记录死亡禽只的家系号。
6.3.5育成
按常规育成期饲养方法进行饲养管理,根据品
种标准适时抽测各家系体重、屠宰性能等指标。育
成期结束时,按家系等量原则初步选留体型外貌符
合品种标准、体格健壮的种禽,初选公禽每个家系
3只(1只做与配用,2只做后备),按公母比例选留
母禽(多留50%)。
6.3.6产蛋
产蛋即将开始时转群至产蛋禽舍,按常规种禽
产蛋期饲养方法进行饲养管理,适当日龄称测成年
体重。记录每个家系的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
重、就巢情况、高峰期蛋重等指标。
6.4保种效果监测的技术手段
保种群体在继代繁殖过程中,需监测体型外貌
性状、生产性能等品种特性在各世代群体中的稳定
性。观察记录继代的外貌特征和测定各项生产性能
指标。
6.4.1外貌特征性状监测
对保种群各世代所有个体的外貌特征、体尺和
特殊性状等表型性状进行记录和监测;建立各世代
的表型性状档案,分析世代间的性状差异,监测保种
群的表型性状稳定性。
6.4.2重要特性监测
对于具有显著特性的品种,保种场要定期进行
观察或测试,监测重要特性在世代间的维持情况。
6.4.3生长发育性能监测
根据各世代的生长发育测定结果,分析每个世
代保种群个体的初生重、早期生长速度和育雏(成)
期存活率等指标,监测保种群生长发育性能稳定性。
6.4.4生产性能监测
在各世代产蛋、孵化性能测定的基础上,分析开
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高峰期产蛋重、产蛋
数、种蛋合格率、种蛋受精率、种蛋孵化率等指标,根
据各指标的变化监测保种群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
稳定性。
誗遗传育种与繁殖
35
2016 年 5 月下旬刊
6.4.5遗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保证保种核心群需要的基础上,可另外建立
该遗传资源的选育群或扩繁群。选育群和扩繁群主
要来源于保种核心群非留种时间内生产的禽只。选
育群内应针对所保护品种的独特性状开展本品种选
育。扩繁群可以开展所保护品种的杂交利用,但严
禁在保护区内建立扩繁群和饲养非本品种个体及杂
交后代。
7 于田麻鸭遗传资源保护实施方案的法律
依据
于田麻鸭遗传资源保护实施方案的法律依据主
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
《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
8 建立保种组织机构和制度
(1)成立于田麻鸭品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局
长任组长,由畜牧专业人员负责繁育、生产、保种工作。
(2)各保种场、保护区领导小组组长要与于田麻
鸭保种场、保护区所在地的乡主管领导及专业技术
人员签订责任状,严格按照于田麻鸭保种方案进行
保种。
(3)畜牧兽医局要配备责任心较强、有经验的专
业技术人员,对本辖区内于田麻鸭保种场、保护区进
行技术服务。并制定饲养管理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
规范,配备懂专业技术人员2名~3名,负责年度选
育和选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对原种麻鸭,根据鉴定标准进行个体鉴定,
建立核心群、选育群、改良群的三级繁育体系,建立
个体技术档案和卡片。携带标识(脚环),记载个体
号、外貌特征、性别、父母等生产指标。
(5)保种经费推行国家、部门的专项支持资金补
贴项目,养殖户适当出资三方协调机制,使于田麻鸭
遗传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6)建立标准的疫病防疫制度,实施抗体监测,
使抗体水平≥75%。
摘要: 近来年,枣阳市各部门员工认真贯彻执行《畜禽规模养殖污
染防治条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湖北省畜牧
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借鉴仙桃、江夏、安陆等地在畜禽粪污资源
化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
化”为出发点,逐步推广“农牧结合、就地利用”的“零排放”模式,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畜禽;粪污;资源化
近来年,有关部门紧紧围绕“争创畜牧强市,谋
划产业发展,实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加强生
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畜
牧业发展,有力促进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可
持续发展。
1 主要做法
1.1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责任
2015年6月,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在武汉市江夏
区召开了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场会。会上,
盖局长发表了“着力生态发展,打好畜禽粪污资源
利用攻坚战”为主题的报告。6月10日,襄阳市局
召开了全市畜禽粪污治理工作会议之后,有关部门
迅速行动,安排部署,真正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
作摆在日程上、落实到工作上、体现到行动上。一是
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调
研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市政府将畜禽粪污资
源化利用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市政协
将“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列为重点调研课题。二是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在局
机关职工会议和全市畜牧工作会议上,传达了省、市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了要从畜
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环保问题。我们也清醒
地认识到,在新的常态下,只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引
导畜牧业提质增效的新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高要求,积极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效途径,畜
牧业才能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三是明确责任目标。
相关领导与市政府签订了《全市环保工作责任状》,
明确了枣阳市畜牧兽医局全年的畜禽污染治理工作
总体要求;制定了全市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实施方
案,并与各镇(办、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签订了《畜
枣阳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主要做法及建议
程春勇 湖北省枣阳市畜牧兽医局 (441200)
中图分类号: S851.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2-2996(2016)15-0036-02
(接上页)
)))))))))))))))))))))))))))))))))))))))))))))
环境保护誗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