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叶冬青的繁育技术



全 文 :大 叶 冬 青 的 繁 育 技 术
于琼花 张有珍 梅爱君
(浙江省临安市林业局 311300)
  大叶冬青为冬青科 、冬青属的
常绿阔叶乔木 ,又名苦丁茶 ,临安境
内天目山 、清凉峰均有分布。经现
代科学方法研究测定 ,大叶冬青叶
中含有多种物质 ,对治疗急性痢疾 、
降低血压 、减脂去肥 、抗癌抗辐射都
有一定的效果。同时 ,大叶冬青具
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冬季绿红果 ,艳
丽悦目 ,可用作室内观叶 、观果和制
作高雅明快的盆景材料。另外 ,大
叶冬青木材还是优良的室内装修 、
家具 、板料用材 。目前大叶冬青作
为一种高级保健茶大量开发 ,但野
生资源少 、消耗快 ,急需扩大栽培。
现将几年来关于大叶冬青的繁育技
术总结如下。
1 播种繁殖
1.1 种子采集与贮藏
选择生长健壮的母树 ,于 11月
左右 ,当果皮由青绿转为红色或褐
色时采摘 ,采种时要选择附近有雄
株的母树进行采种 ,采下的果实去
除果序堆于室内通风凉爽处 2 ~ 3
d ,注意不要堆积太厚而引起堆内温
度过高 ,一般厚度以不见地为标准 ,
约 15 ~ 20 cm ,每天翻动 1 ~ 2次 ,适
当喷水。堆积过的果实果皮及果肉
都有一定程度的软化 ,当果皮已腐
烂时 ,将适量果实放入箩筐内 ,然后
手工搓烂或用脚踩踏 ,促使果肉与
种子分离 ,然后用流动清水漂洗去
果肉 、果皮及其它混杂物 ,再用细孔
筛过筛而取下沉种子 。将种子置在
室内阴凉通风处 ,厚度不超过 10
cm ,每天翻动几次 ,使之失水均衡 ,
当种子表面无水渍时 ,直接混湿沙
室外贮藏 。沙藏的种沙比例 1∶3左
右。具体方法如下:在通风良好的
阴凉干燥处 ,先在地面铺一层 10 cm
厚的湿沙 ,在湿沙上铺一层种子 ,种
子厚度以能盖住沙面即可 ,以后一
层沙一层种子 ,这样堆积 6层左右 ,
高度约为 40 cm左右。堆积完毕洒
少许水 ,保持沙的湿润。盖上稻草
保湿 ,同时 ,注意做好防鼠和防霉工
作。
1.2 种子催芽
由于大叶冬青种子皮厚而坚
硬 ,表面还覆盖一层蜡质 ,难以透水
透气 ,休眠期长达 1年。所以 ,播种
前除湿沙贮藏外 ,还必须进行催芽
处理 。催芽方法有 4种:一是播种
前先用 30℃温水浸 24 h ,水温自然
冷却 ,捞出用 200 mg/L 赤霉素浸
24 h。二是把种子放入温度为 80℃
的温水中浸泡 24 h ,捞出滤水 ,混入
粗沙搓擦 ,去掉种子蜡质 ,磨薄种
皮。三是将洗衣粉 2份 、水 3份配
成溶液 ,浸泡 30 min ,然后用清水冲
净洗衣粉即可 。四是用草木灰加与
制成浓溶液 ,浸泡 24 h ,捞出后在粗
糙水泥地上搓擦 ,以去掉蜡质 。无
论用哪一种方法 ,都要将种子再放
在湿沙床中催芽 ,当种子露白后拣
出播种。
1.3 播种及管理
选择水肥条件好的沙壤土作为
圃地 ,结合深翻土地时施足底肥 ,然
后做成高 30 ~ 40 cm 、宽 1 m 的高床 ,
最后每平方米浇淋 1∶1∶200的波尔
多液 1 kg 备用。种子下地时 ,先用木
板轻压苗床 ,或用木棒轻压播种沟 ,
播种株行距为 10 cm×20 cm 。播种
后盖上焦泥灰或清洁客土约 0.5 cm
厚 ,以不见种子为宜。上盖潮湿锯木
粉 ,再盖稻草或狼衣 ,保持圃地湿润。
到 3 ~ 4月份 ,再搭遮阳率为 50%的
荫棚 ,以模拟大叶冬青种子在自然条
件下天然下种的出苗条件 ,有利于种
子萌发出土和生长发育。同时还要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如水分管理 、施
肥 、治虫等 。一般在精心管理下 ,大
叶冬青 1年生苗高可达15 cm ,2年
生苗高可达40 cm左右。
2 扦插育苗
2.1 硬枝扦插育苗
秋冬或早春采集 1 ~ 2年生生
长健壮 、无病虫害的枝条 ,放在室内
阴凉处 ,洒水保湿 。将枝条剪成 7 ~
10 cm 长的插穗 ,下部保留 2个芽 ,
顶部留 1芽 1叶 ,并将叶剪去一半 。
剪好的插穗放在(100 ~ 200)mg/L
的 1号生根粉溶液中 ,浸泡 12 ~ 24
h。在整理好的苗床上 ,按株行距 15
cm×20 cm 扦插 ,扦插深度为插穗
的 2/3 ,并使叶片不贴近地面 ,叶片
朝同一方向。插后浇足水 ,搭建小
弓棚 ,施行全封闭育苗。到 4月份 ,
用枝架固定 ,支架上盖遮阳网或芦
帘 ,搭成简易凉棚 。夏天可再加一
层 50%遮光度的遮荫网。插后要经
常检查苗床和插穗 ,做好保湿防病
和防高温工作 。一般硬枝扦插成活
率为 60%左右。
2.2 嫩枝扦插育苗
一般在 6月份进行 ,有 3种方
式 ,一种是插穗剪成 8 cm左右 ,保
留顶部 3 ~ 4片半叶 ,基部双面反切 ,
Seedling Cultivation 育苗技术
28 
  林业实用技术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2004·4  
DOI :10.13456/j.cnki.lykt.2004.04.017
插前用 100 mg/L 生根粉浸 12 h ,即
剪即处理即插。插后灌透水 ,并用
塑料薄膜把其整个覆盖起来 ,同时
用遮光度为 50%~ 60%的遮荫网两
层遮荫 ,保持床土湿度在 60%~
70%。第 2种方式是采用全光照自
动喷雾设备 ,插穗的采剪同上 ,插前
用 200 mg/L 的生根粉溶液浸 2 h ,
浸后拿出稍晾 ,即可以扦插。或用
100 mg/L 的生根粉快蘸一下即插 ,
插后用高凉棚遮荫 ,遮荫度为 50%,
以防夏季阳光直射 。插后 30 d即开
始生根。实践证明 ,遮荫半光比不
遮荫全光为优 。第 3种方式是叶芽
插 ,剪去枝长 3 cm 左右 ,只留一叶
且切去叶背面的一半枝条 ,即剪即
插。扦插深度以略见芽为度 ,插后
要在近处立一小竹棒用细线把叶片
与之绑在一起加以固定 。插后 60 d
开始生根 。生根前要做好苗床消毒
(0.2%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苗床)
和插后防病(隔 3 ~ 5 d喷 1次
0.125%的多菌灵溶液)工作 。插穗
根长 5 ~ 10 cm 时应及时去掉遮荫
物 ,炼苗移栽 。扦插和移栽过程中
每周喷 1次 0.3%尿素溶液和 0.
4%的磷酸二氢钾 。 ☆
(栏目责任编辑 李玉敏)
落叶松叶蜂两种虫态预测式的建立及其应用
夏固成 王双贵 张晓娥 兰菊梅
(固原市六盘山国营林业局 宁夏固原 756401)
  落叶松叶蜂(Pristphora
erichsonii Hartig)分布于陕西 、甘肃 、
山西 、内蒙 、宁夏及东北各省区 。该
虫在宁夏六盘山地区 1年 1代 ,成
虫营孤雌生殖 ,以老熟幼虫结茧在
枯枝落叶层或地下土壤中越冬 。翌
年 5月上旬为蛹盛期 ,成虫羽化后 3
~ 4 h即在新梢上产卵 , 6月上旬卵
孵化 ,7月上旬幼虫落地越冬 。
该虫在宁南山区的落叶松人工
林内造成一定的危害 ,在中等发生
区域内 ,用化学烟雾剂防治成虫 、初
龄幼虫效果较佳 ,但是预测成虫 、初
龄幼虫出现的盛发期困难较大 。我
们在六盘山林区经过大量的调查研
究 ,建立了相关回归法预测式 ,在林
业生产实践中可操作性强 ,应用比
较广泛。现将叶蜂蛹期 、卵期预测
式的建立及其在发生期预测预报中
的应用方法简介如下:
1 原理
根据有效积温法则 ,昆虫在一
定温度范围内 ,完成一个世代或某
一个虫态都有一定的历期 ,需一定
的温热积累。发育历期与该历期内
环境的有效平均温度的积是一个常
数 ,称为积温常数或热常数 ,可用公
式表示如下:
K=N(T -C)
式中:N为发育历期(日);T 为
环境平均气温(℃),C为发育起点
温度(℃),K为积温常数(日 、度)。
又可知 N=K/(T -C)
由于发育速率 V=1/N ,所以
V=(T-C)/K
由有效积温法则可知 ,环境的
有效平均温度与发育速率关系极为
密切 ,因此利用近几年调查数据资
料 ,根据数量统计方法计算出发育
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建立相关回
归预测式 ,利用它预测预报叶蜂的
发生期。
2 调查方法
2.1 标准地及标准树的设置
在六盘山国营林业局王化南林
场叶蜂中度以上的发生区域内 ,选
代表性强的落叶松人工林 ,设置面
积为 0.27 hm2 的固定标准地 3块 ,
标准地编号依次为 Ⅰ 、Ⅱ 、Ⅲ ,其内
落叶松分别为 185株 、157株 、127
株 ,林龄分别为 23 a 、21 a 、25 a ,密
度分别为 3 m×4 m 、2 m×3 m 、4 m
×4 m 。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
字型选择 10株做为调查标准树 ,对
固定标准树进行编号和标记 。
2.2 调查内容与时间
调查内容有蛹 、卵期调查 ,蛹期
4月中旬至 5月中旬调查;卵期 5月
中旬至 6月中旬调查。
2.3 蛹期发育调查
在树冠下以树干基部为中心 ,
50 cm 长为半径的圈内选择东西两
侧调查 10株 ,将每株所调查的蛹装
入纱笼中封口 ,埋入枯枝落叶层下 ,
每天观察 1次蛹的发育情况 ,直到
蛹期结束 。记录见表 1。
表 1 落叶松叶蜂蛹发育历期
标准
树号
化蛹
(月 、日)
蛹数
/粒
蛹期
/日
蛹期平均
气温/ ℃
1
2
3
4
5
6
7
8
9
10
5 、12
5 、11
5 、13
5 、15
5 、16
5 、13
5 、13
5 、13
5 、14
5 、15
8
5
10
13
12
6
9
10
7
9
17
16
18
19
17
17
18
19
16
19
8.8
9.6
7.4
10.5
8.4
8.9
7.7
6.8
10.1
9.8
Forest Protection 森林保护
29 
  林业实用技术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