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兹荆子及其伪品倒地铃的鉴别
广元县药品检验所 刘广雄 自廷吉
蔓荆子为临床上 散风热 , 清 头 目较 常用
药 。 近年来 , 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一种伪品 , 并
在一些社队药场栽培发展 , 经鉴定为无患子科
植物倒地铃的千燥成熟种子 。 外形与蔓荆子相
似 , 但来源 、 功效不同 , 不能混用 , 应予区别。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及蔓荆的
干燥成熟果实 。
性状 : 呈圆球形 , 直径 4 ~ 6 毫米 。 表面
灰黑色或黑褐色 , 被灰白色粉霜 , 有 4 条纵向
浅沟 。 底部有灰白色薄膜状宿曹及小果柄 。 宿
曹包被果实约告~ 含 , 边缘 5 齿裂 , 其中 2 裂
较深 , 裂为两瓣 , 密 生细 茸 毛 。 体 轻 , 质坚
韧 , 不易破碎 。 横切面果皮外层灰黑色 , 内层
黄白色 , 两层间有棕色油点排列成环 。 内分 4
室 , 每室有种子一枚 , 种仁黄白色 , 有油性 。
气特异而芳香 。
倒地铃又名假苦瓜 , 灯笼草 。 为无患子科
植物倒地铃的干燥成熟种子 。
性状 : 呈圆球形 、 直径 4 ~ 7 毫米。 表面
黑色或黑褐色 , 革质 、 被灰白色薄膜状霜 , 有
几条不规则的隆起纹理 。 底部有黄白色桃扇形
疤迹 ( 种脐 ) , 占种子的含~ 士 , 种脐下端有
一类圆形浅沟。 体重 ( 为蔓荆子的 3 倍 ) , 质
坚硬 , 不易破碎 。 横切面 种皮 呈 棕黑 色 , 较
厚 。 内含黄白色胚乳 , 具油性 . 子叶二枚 。
倒地铃 : 憋馨、
蔓荆子 。
_一一 _ ~ 一一一~ ~ ~ ~ 八 ~ ~ ~ ~ ~一~一 ~ ~ ~ ~ ~ ~ ~ ~ ~ ~ ~一 产一 产 J ~ 护~ 、 乃 ~ ~ ~ ~膏药 , 古人称为薄贴 , 是中医各科经常应用的一种剂型 。
【方药组成】川乌
草乌 桂枝 盐附子
寻骨风 透骨消 钻地风
兰角风 箭杆风 宽筋藤
5 0克 乳香 没药各 30 克
黑膏药 ( 止痛膏 ) 的制备
·十” , 射洪县人民医 院 杨贵荣 * * `
( 3 ) 膏药的摊涂
量应一致 ;
( 4 ) 在常温下保
存 , 两年内不变质 , 不
失粘性 `
九节 风 八角风
朴地麻 血木通各
乌梢蛇 10 克 丹
药 1 20 克 松 香 60 克 三 七 80 克 ( 打 成 细 粉
末 ) 廖香 20 克 芝麻油 1 5 0 0克 冰片 15 克
【熬炼法】先将前十七味药放入水中浸泡
一 日 , 捞出放入 锅 内 , 将麻 油 15 0 0克倾入药
中 , 煎炼至药枯黄 , 去渣 ; 剩下的药油熬沸 5
分钟 , 再加松香 , 化 后加 入丹药 和三 七粉 ,
用文火浓缩 , 滴水 成珠 即可 , 离 火投 察香 :
冰片入膏中 , 搅拌均匀 , 以后将膏药徐徐倾入
:冷水中退 “火毒” , 冷后扮出凉干 , 放于阴凉
、干燥处贮藏备用 。
【注意事项和要求】 ( 1 ) 老嫩应适宜 ,
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 ,
( 2 ) 外观应油润光亮 ,
一 5 0一 ( 第二卷第 3 92 页 )
【用法】用时将膏药温化后摊在纸上或布
上 , 依疼痛部位剪成圆形或长条形 , 借药物的
粘性固定于局部 , 以达到治疗目的 。 根据病情
轻重 , 病程长炕 ,更换膏药 , 一般三 日一换 , 一周
为一疗程 , 病程长或严重的可用 2 一 4 疗程 。
【功效】祛风除湿 , 钻 筋透 骨 , 舒 筋活 `
络 , 去癖止痛。
【主治 l 身关节游走性疼痛 , 肌肤疼痛或
麻木 , 腰酸腿软 , 跌打损伤 , 挤压 , 牵拉 , 闪
挫等 。 凡 由风湿 、 寒湿 、 癖血停滞而发生 的疼
痛、均可使用 。
脐 疗 治 夜 啼
山 东莱芜市卫 生进修学校 纪延 龙
取朱砂 0 . 5克 五倍子 1 . 5克 研末 , 再加
陈细茶适量 , 嚼烂 , 与上两味药物混合 , 加水
四川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