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甘草水制甘遂与中药十八反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高晓山
摘典 :据文献记载 , 甘草水制甘遂的使用至少已超过 240 年 , 若以《炮炙论 》算起则超
过 1 5。。 年 。 甘草与甘遂相反见于十八反 , 但考察历代方书 , 十八反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 。
至于现代实验 , 也只提出 : 甘草量大于甘遂时 , 才有可能呈现毒性增强 。 而且各类用甘草
水制甘遂的方法 , 甘草用量都不大可能超过甘遂 。 甘草水制甘遂的炮制方法 , 或含这种炮
制甘遂的成药 , 既然已经长期 、 广泛应用 ,所以在没有充分的科学研究之前 , 这些经验仍应
得到尊重 , 十八反理论尚不能否定这种炮制方法 。
甘草水制甘遂 , 在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
雷教 《炮炙论 》 : “ 凡采得 (甘遂 ) 后 , 去茎 , 于槐
砧上细到 , 用生甘草汤 、 小莽范自然汁二味
搅浸三 日 , 其水如墨汁 , 更滚出 , 用东流水
淘六 、 七次 , 令水清为度 , 液出 , 于土器 中
熬令脆用之 。 ” 汇` ’ 这种炮制方法除 《证类本草》
转引外 , 明代 《本草纲 目》 、 《炮炙大法》 、清代
`本草乘雅半揭 》 、 《本草从新》 、 《本草求真 》 、
《本草辑要 》 、 《本草汇纂》 都有转引 。 李挺解释
这种炮制方法 “盖欲其相激而力尤胜也 。 ” `幻
清代王洪绪《外科全生集 》载有另一种炮制方
法 : “ 每斤 (甘遂 )用甘草四两煎汤浸三 日 , 汤
黑去汤 , 河水淘洗 , 取清水 日淘 日浸 , 每日
换水数次 , 三 日后去水再 淘 , 浸 四 、 五 日 ,
取一撮入白磁盆内隔一宿 , 次 日盆中无异色
乃妥 , 再淘三 、 四次 , 沥干 , 以面 裹 如 团 ,
入糠火喂 , 垠至面团四面皆黄 , 内药熟透 , 取
出晒于 , 入锅炒透磨粉 。 ” 3IJ 这种炮制方法 《增
广验方新编 》 中曾见引用 。 王洪绪认为这种制
法 “ 其苦寒之毒经制则净 , 不苦而甜 , 不寒而
温 , 湍消坚结痰块 、 毒核 。 ” `3 ,现代广东仍有
类似炮制方法 : “ 每百斤甘遂用甘草 20 斤切
片煎浓汤拌匀 , 浸至甘草汤基本吸尽取出 , 蒸
4 小时至透心 , 离火候冷 , 切片晒千 。 ” 弓`’
成药如十枣丸 、 控涎丹等 , 其中的甘遂
也有用甘草水浸泡后用面裹恨者 。 国
《炮炙论 》成书约在公元 4 20 ~ 46 5年间 ,
至今 已超过 1 5 0 0 年 ; 《外科全生集》成书于公
2 4
元 i了4。 年 , 至今 已超过 2 40 年 。 可见 , 用甘
草水制甘遂的方法已经延续很久 。 《外科全生
集》 及近代的方法可能为 《炮炙论 》 方法的简
化和发展 。
然而 , 中药十八反载明甘草与甘遂相反 ;
我国药典明确规定 : 二者不宜 同用 。 甘草水
制甘遂与十八反是否矛盾 ?
我们曾经考察 , 历代方书中 , 即使内服
方中含十八反配伍的也并不少见 , 其中甘草
与甘遂同方的 , 《千金方 》有 7 方 , 《外台秘要 》
有 8 方 , 《圣惠方 》有 2 方 , 《 圣济总录 》 有 3
方 , 《普济方 》有 27 方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
集》有 8方 。 可见 , 在中医临床方面 , 甘草配
甘遂并不是绝对禁忌 。
确实 , 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曾报告 , 甘遂
配甘草对豚 鼠有严重的毒性作用 ; t已 , 窦 昌贵
报告 , 甘遂与甘草的 50 % 乙醇浸剂给小 白鼠
腹腔注射 , 毒性增强 。 `71 但是 , 也有不少作
者报告 , 甘草配甘遂经口给药对多种实验动
物都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 ls 而且 , 刘建德
医师曾两次 自服甘草配甘遂的煎剂 , 也未见
毒性反应 。 9[]
2 9 6 4 年 、 1 9 6 6 年 , 崔泯等先后报告 , 大
白鼠实验性腹水用甘遂 、 甘草配伍 , 如甘草
用量与甘遂相等或少于甘遂时 , 没有相反作
用 , 有时并能解除甘遂的副作用 ; 如甘草用
量大于甘遂 , 则有相反作用 。 对于小白鼠 , 酒
浸甘遂与甘草 , 随甘草配伍量增加 , 毒性相
中 成 药 研 究
应增加 t` “ , 。
上述材料说明 , 甘遂配甘草并不是在所
有情况下都会产生有毒的相反作用 , 只是当
甘草剂量大于甘遂时才有可能增加毒性 。
核对历代用甘草水制甘遂的方法 , 不大
可能有甘草量大于甘遂的情况 : 《炮炙论 》虽
无明确比例记载 , 但浸泡后的墨汁要辘去 , 而
且要反复淘洗 ; 《外科全生集》法也要淘洗 , 而
且甘草量仅为甘遂的四分之一 ; 广东炮制法
虽不淘洗 , 甘草量只是甘遂 的 五分 之 一 。
如果再考虑到复方配伍 中其他药物的 影 响 ,
则甘草水制甘遂在临床应用更不至于发生毒
害 。 这一点 , 广东地区历来应用这种炮制甘
遂的经验可资佐证 。
中医药的宝贵在于丰富的实践经验 。 无
论是甘草水制甘遂的炮制方法 , 或是含这种
炮制甘遂的成药 , 既然已经长期 、 广泛的应
用 , 在没有充分的科学研究之前 , 这些经验
应该得到尊重 , 得到承认 。 这一点并不与十
Z又反应用应该慎重的意见相矛盾 。
一个并非绝对配伍禁忌的理论 , 尚不能
籍以否定具有长期应用 经验 的 炮制方法 。
至于甘草水制甘遂的科学意义 、 机理则
是今后科学实验的重要课题 。
今 考 文 献
〔 1 〕 转引自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卷 10 甘遂
条 。
〔 2 〕 李挺 : 医学入门 卷 2 本草分类 甘遂条 .
〔 3 J 王洪绪: 外科全生集 卷 3 诸药法制及药 性
遂条 .
〔 4 ] 广东省药品公司 : 中药材饮片加工炮制手册 ( 19 7
3 3 页 ) 。
【5 」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等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 集
3 3 0 仲景十枣丸 (杭州 、 福州方 ) ; 3 5` 控涎丹 (上
海 、 福州 、武汉 、沙市 、 沈阳 、南京 、杭州 、 西安方 ) . 人民
卫生出版社 1 96 2 .
[ 6 〕 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药房 : 天津医药杂志 ` 9 ) 。 6 8 1 ,
1 9 6 0
。
[ 7 ] 窦昌贵 : 湖南医药杂志 ( 2 ) : 5 4 , i , 了g 。
[ s 」 黄铁宽 : 兽医科技资料 ( z ) : 7 1 , 19 76 ; 四川省江
油县农林局畜收兽医股等 : 中兽医科技资料 ( 1 3 ) :
41
,
19 77 ; 四川农学院牧医系中药十八反研究组 ;辽
牛畜牧兽医 ( 5) . 1 9” : 李安域等 : 青医学报 ( 2 ) : 1 ,
1 9 5 9 ; 陈必忠等 ; 西安医学院学报 ( 6 ) : 。 , 20 5 , :金
恩波等 :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 3 ) : 2。 , 1 9 5 0 。
【9 〕 刘建德 : 自服十八反的初步体会 . 河北省中医学会
年会论文 , 19 8 0 .
〔10 1 崔琅等 : 中国生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药
理) 1 3 6 , 19 6通; 中医杂志 ( i ) : 3 。 , 19 66 .
套产品介绍登 北京白凤 丸
骨折挫伤散
向阳牌 “骨折挫伤散 ”是佳木斯中药厂研制的一
种怡疗骨折的有效药品 。该药配伍合理 ,炮 炙独特 ,
工艺成熟 , 质量稳定 。 1 9 6 7年生产 以来 , 畅销全
国。 19 73 年起出口 ,主要销于新加坡 、 马来西亚 、 香
港等地 , 受到国外客商和患者的好评 。 1 9 7 6年唐山
地震国家特令 “骨折挫伤散 ” 飞运灾区 , 1 9 8。年荣获
国家医药管理总局优质产品称号 。
`骨折挫伤散 , 系在我国传统接骨药物的基础上
筛选 , 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作而成 。 具有接骨作
用显著 , 镇痛作用强烈 , 能缩短治愈疗程等特点。
凡骨折 、 骨损经整复固定后 ,服用此药即散玻活血 ,
促进骨痴生成 , 比一般的接骨药物可提前治愈 。 且
对扭挫伤 、 筋骨折伤 、 软骨损伤 、 血康肿痛 、 扭腰
岔气等均有确切的疗效 , 为骨外科的首选药物。 本
品为胶囊剂 , 服用方便 , 无任何副作用 。
佳木斯中药厂供稿
白凤丸又名乌鸡白凤丸 。 历史悠久 , 疗效显
著。 有补气养血 、 止带的作用 , 是治疗妇女气血两
亏 、 身体虚弱 、 腰度腿软 、 阴虚盗汗 、 崩漏带下 、
产后体弱 、 失血过多 、 头晕等症的良药 。
白凤丸收载于明 ·龚廷贤著 《寿世保元 》 。方中主
要成分为乌骨鸡 , 又名乌鸡 , 因毛色洁白素有白凤
之称 , 是中国特产 。 白凤丸所用中药原料均经精细
加工并选用优质蜂蜜 , 使丸药滋润柔软细腻乌黑 ,
入口 无渣 , 醇香味正 , 并以蜡皮封固 , 经久贮存不变
质。 并按灭菌工艺生产 , 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白凤丸近年来又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炎 , 获得一
定疗效 , 特别是降血清转氨酶、 糜香草酚浊度作用
较为明显 。
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生产此药已有 三百余年历
史 , 由于处方独特 , 配伍严谨 ,工艺精细 , 质量稳定 ,
畅销国内外 , 享有较高信誊 , 在 80 年全国质量月
评比活动中 ,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章。
韭絮黯寰瞥曝导供。
认 8 1年 策 峨翔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