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傣药材卵叶巴豆质量标准研究



全 文 :傣药材卵叶巴豆质量标准研究
西双版纳州食品药品检验所(景洪 666100)
姜明辉 彭 霞 张 洁* 卯明霞 林艳芳** 陆荣巧
摘 要:目的:研究傣药材卵叶巴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生药学方法进行性状鉴别 、显微粉未鉴别;《中国药典》一部附
录方法 , 测定傣药材卵叶巴豆水分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浸出物 , 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规定水分不得过
12.5%, 总灰分不得过 13.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 2.0%, 浸出物不得少于 22.5%。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 , 重现性好。
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 , 能够控制傣药材卵叶巴豆的质量。
关键词:傣药;卵叶巴豆;质量标准;薄层色谱
中图分类号:R297 ,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810(2007)10-0052-03
  傣药卵叶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卵叶巴豆 Croton caudatus
Geisel.的干燥茎及叶。产于景洪 、勐海 、孟连。 印度 、斯里
兰卡 、中南半岛各国 、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1] 。具有除风止
痛 ,退热镇痉 , 通气活血 ,通便泻下之攻。主治风湿性关节
炎引起的肢体关节酸麻疼痛 , 屈伸不利;伤寒 、疟疾 、流感
引起的高热惊厥 , 胸胁满闷;便秘。为《中国药典》收载的
傣成药七味木盍藤子丸的组成药物之一。关于卵叶巴豆质
量评价未见报道。我们对 3 个不同产地卵叶巴豆药材的
性状 、显微粉末 、薄层色谱 、水分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
浸出物进行了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试药
卵叶巴豆分别采自景洪市勐龙镇 、景洪勐罕镇 、勐海
县勐混乡(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提供)。经中国科
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鉴定为大戟科植物卵叶巴豆
Croton caudatus Geisel.。薄层色谱用硅胶 G(青岛海洋化
工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本品茎扁圆柱形 ,表面具纵皱纹及密生粗糙绒
毛;质脆 , 易折断 , 断面黄绿色;髓部中空。叶皱缩 , 易碎;
上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 , 疏生粗糙绒毛;下表面灰黄色或
灰绿色 ,密生绒毛。气微辛 , 味微酸 ,嚼之有刺喉感。
2.2 鉴别
2.2.1 显微鉴别:本品粉末浅绿色。木栓细胞黄棕色 , 类
多角形或类方形 , 部分内含黄棕色物质。 非腺毛有 3 种 ,
多为单细胞毛;偶见多细胞毛 , 多已折断 , 由 6 ~ 7 个细胞
组成 , 部分内含黄棕色物质;另可见众多星状毛。含晶细
胞成片 ,有的簇晶成纵行排列。散在草酸钙簇晶大小不
一 ,多数角锐尖 , 直径 10 ~ 59mm。导管由网纹及螺纹 ,直
*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650011)
**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景洪 666100)
径 28 ~ 33mm。
2.2.2 薄层色谱鉴别:取本品粉末 1g ,加甲醇 10ml , 超声
处理 20 分钟 ,滤过 ,滤液蒸干 , 残渣加甲醇 1ml使溶解 , 作
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卵叶巴豆对照药材 1g , 同法制成对照
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
验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10μl ,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
板上 ,以石油醚(60 ~ 90℃)- 丙酮(8:2)为展开剂 ,展开 ,
取出 ,晾干 , 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 , 在 105℃加热至斑点
显色清晰 , 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 ,
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 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
点。(图 1)(图 2)
图 1(1%香草醛硫酸溶液)
1.卵叶巴豆药材(景洪市勐龙镇)2.卵叶巴豆药材(景洪勐罕镇)
3.卵叶巴豆药材(勐海县勐混乡)4.卵叶巴豆对照药材
2.3 检查
2.3.1 水分:取 10 批本品粉末约 2g ,精密称定 ,平铺下干
燥至恒重的称量瓶中 ,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一部附
录Ⅸ H 第一法)依法测定 , 结果见表 1。
2.3.2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取本品粉末约 3g , 精密称
定 ,按《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Ⅸ K 依法测定 。结果见表 1。
52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年 10月第 10期
DOI :10.16041/j.cnki.cn15-1175.2007.10.032
2.4  浸出物:取本品粉末约 4g , 精密称定 , 精密加水
100ml ,按《中国药典》一部附录 X A 热浸法依法测定。结
果见表 1。
表 1 水分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浸出物的测定结果
产地 批号 水分(%)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浸出物(%)
景洪市勐龙镇
景洪市勐罕镇
勐海县勐混乡
20061001
2001002
20061003
20061004
20061001
20061002
20061003
20061001
20061002
20061003
10.60
10.75
10.10
9.98
10.22
10.28
9.89
10.24
10.15
10.23
9.19
9.20
9.25
9.18
12.80
2.85
12.65
10.62
10.64
10.76
0.67
0.69
0.70
0.68
1.52
1.37
1.49
0.89
0.94
0.99
28.22
28.10
28.15
28.12
31.05
31.62
30.45
27.40
27.10
27.01
3 讨论
3.1 叶的显微粉未特征:木栓细胞黄棕色 , 类多角形或类
方形 ,部分内含黄棕色物质。非腺毛有 3 种 , 多为单细胞
毛;偶见多细胞毛 , 多已折断 ,由 67 个细胞组成 ,部分内含
黄棕色物质;星状毛众多。含晶细胞成片 ,有的簇晶成纵
行排列。散在草酸钙簇晶大小不一 , 多数角锐尖 , 直径 10
~ 59nm。
3.2 薄层色谱鉴别 方法简单 , 快捷 , 得到的薄层色谱斑
点分离度较好。
3.3 水分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均影响药材的质量 , 因
此应严格控制 ,通过对景洪市勐龙镇 、景洪勐罕镇 、勐海县
勐混乡 3个不同产地 10 批卵叶巴豆药材进行水分 、总灰
分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 根据测定结果 , 规定本品水分不得
过12.5%, 总灰分不得过 13.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
2.0%。
3.4 试验分别以水 、乙醇 、稀乙醇为溶剂 , 采用冷浸法及
热浸法测定本品浸出物的含量 ,结果表明水浸出量高于乙
醇和稀乙醇的浸出量 ,热浸法浸出量高于冷浸法。以水为
溶剂 , 热浸法测定本品的浸出物含量 , 其限度定为不得少
于 22.5%。
参考文献
[ 1] 云南省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 M] .第十卷 , 科学出
版社 , 2006 年 , 217
  2007 年 6 月 9 日收稿
HPLC法测定傣药双姜胃痛丸中姜黄素的含量
云南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景洪 666101) 李 维 王 剑 杜西铃 段立军
摘 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傣药双姜胃痛丸中姜黄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 C18 柱(250nm×4.6nm , 5um)以乙腈
-4%乙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430nm , 流速:1ml/min , 检测波长为 430nm。结果 姜黄素在 0.32 ~ 3.2μg
时 ,线形方程为(Y=7234725X+356974.6 , 其中 X 为标准品的进样量 ug)的相关系数(r=0.9994),平均回收率 99.08 ,
RSD=0.65%(N=5)。结论 本方法测定傣药双姜胃痛丸中姜黄素的含量准确 、方便 、专属性强 、干扰性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傣药双姜胃痛丸;姜黄素;含量
中图分类号:R297 ,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810(2007)10-0053-03
  傣药双姜胃痛丸由姜黄 、紫色姜 、地不容 、石菖蒲 、苦
菜子 、蜂蜜(炼)等药材组成 , 具有理气止痛 , 和胃降逆 , 用
于中焦气滞所致的胃脘痞满胀痛 , 嗳气吞酸 , 慢性浅表性
胃炎。原标准是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姜黄素的含量 , 由于薄
层的分离度不高(姜黄素 、去甲基姜黄素 、双脱氧基姜黄素
分离不开), 为了有效控制该药的质量 , 保证临床用药的安
全 、有效 , 选择该处方中姜黄 、紫色姜所含的有效成分姜黄
素作为含量测定指标。姜黄素具有利胆作用[ 1] 、有短暂的
532007年 10月第 10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