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民族药用植物矮陀陀的化学成分研究



全 文 :2014 年 11 月
第 23 卷 第 4 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MUC(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Nov.,2014
Vol. 23 No. 4
收稿日期:2014-07-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No. 31161140345、31070288 ) ; 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 No. NMOE2010110011) .
作者简介:郭志永 ( 1973 - ) ,男 ( 汉族) ,河南太康人,中央民族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植物学、民族
药物学研究.
通讯作者:龙春林 ( 1964 - ) ,男 ( 汉族) ,湖南邵阳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
从事民族植物学、植物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研究.
民族药用植物矮陀陀的化学成分研究
郭志永1,黎 平1,陈 萍1,周艳伟1,殷琼州1,龙春林1,2
( 1.中央民族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 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4)
摘 要: 本文对矮陀陀( Munronia henryi Harms) 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同时采用溶剂法进行提取和萃取,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矮陀陀中分离得到 6 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以及
波谱分析鉴定了其结构,分别为: 1,3,5-三甲氧基苯( 1) ,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 2) ,3,5-二甲氧基-4-羟基苯
甲酸( 3) ,β-谷甾醇( 4) ,东莨菪素( 5) ,α-香树脂醇( 6) .化合物 1 ~ 6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矮陀陀; 化学成分; β-谷甾醇; 东莨菪素; α-香树脂醇
中图分类号:Q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036(2014)04-057-03
矮陀陀 Munronia henryi Harms 为楝科( Meliaceae) 地黄连属( Munronia) 植物. 分布于广西、四川、云
南等地,主要生于海拔 1100 ~ 1750 m 的金沙江河谷地区急流石岩上. 矮陀陀别名小地黄连、小独根、千
年矮、滇黔地黄连等,其药用历史悠久,全草入药,用于治疗疟疾、风湿性关节炎、感冒发热、跌打损伤等,
还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1].矮陀陀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广泛,在《滇药录》、《傣药录》、《彝药志》、
《基诺药》等文献中都有对矮陀陀的民间药用记载[2].已有研究表明,矮陀陀含有四降三萜类、神经酰胺
类、甾体类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活性,所以矮陀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3]. 为
了从矮陀陀中寻找更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本课题组对矮陀陀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乙
酸乙酯层分离得到 6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1,3,5-三甲氧基苯( 1) ,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 2) ,3,5-二
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 3) ,β-谷甾醇( 4) ,东莨菪素( 5) ,α-香树脂醇( 6) .
1 仪器与材料
R-210 型旋转蒸发仪,X-6 显微熔点仪,341LC 自动电子旋光测量仪( Perkin Elmer) ,Jasco V-550 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Vertex 70,Bruker DRX 400 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Agilent 6890N-
5975N 质谱仪,薄层色谱硅胶( GF254) 与柱色谱硅胶( 200 ~ 300 目) ( 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 ,Sephadex
LH-20( Pharmacia Biotech) ,10%硫酸-乙醇,试剂均为分析纯.
矮陀陀全草,采自广西靖西,经中央民族大学龙春林教授鉴定为矮陀陀 Munronia henryi Harms. 凭
证标本保存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植物学实验室.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3 卷
2 提取与分离
矮陀陀干燥全草( 质量 8kg) 粉碎,经 95%乙醇提取 3 次,每次 2 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乙醇
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各萃取三次,得石油醚萃取物 ( 78. 3g) ,乙酸乙酯萃取物
( 237g) ,正丁醇萃取物 ( 80. 7g) .
将乙酸乙酯层部分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包括硅胶吸附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进行分离. 具体步骤如
下: 以氯仿-丙酮梯度洗脱得 8 个流分( Fr. 1 ~ 8) . Fr. 3 经反复硅胶及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化合物 1( 8. 6
mg) . Fr. 2 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 2( 9. 5 mg)、3( 7. 2 mg) . Fr. 5 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得
到化合物得 4( 42. 5 mg)、5( 9. 8 mg) . Fr. 6 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 6( 6. 4 mg) .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 黄色结晶( 甲醇) ,mp. 50 - 53℃,ESI-MS m / z: [M + Na]+ 19l. 1H-NMR( 400MHz,DMSO)
谱中,δ7. 22( 3H,s) 为苯环氢信号,δ3. 83( 9H,s ) 为三个甲氧基的氢信号. 以上理化性质、波谱数据与
文献[4]报道的 1,3,5-三甲氧基苯基本一致,故鉴定化合物 1 为 1,3,5-三甲氧基苯. 氢信号归属 δ: 7. 22
( 3H,s,2,4,6-H) ,3. 83( 9H,s,1,3,5-OCH3 ) .
化合物 2: 淡黄色针晶( 氯仿) ,易溶于甲醇、氯仿. ESI-MS m / z: 152 [M]+ ( 100) ,137 [M-CH3]+
( 6) . 1H-NMR( 400 MHz,CDCl3 ) δ: 9. 83( 1H,s,CHO) ,7. 43( 1H,brd,J = 8. 5 Hz,H-6) ,7. 42( 1H,brs,H-
2) ,7. 04( 1H,d,J = 8. 5 Hz,H-5) ,6. 23( 1H,s,OH) ,3. 97( 3H,s,OCH3) . 13 C-NMR( 125 MHz,CDCl3 ) δ:
190. 8( C-7) ,151. 7 ( C-3 ) ,147. 1 ( C-4 ) ,129. 9 ( C-1 ) ,127. 5 ( C-6 ) ,114. 4 ( C-5 ) ,108. 8 ( C-2 ) ,56. 1
( OCH3) .以上数据与文献[5]报道一致,故鉴定化合物 2 为香草醛.
化合物 3: 无色针状结晶( 甲醇) ,mp. 210-211℃ .与三氯化铁和溴甲酚绿反应呈阳性.推测其可能含
酚酸骨架. 1H-NMR( 400MHz,DMSO) 谱中,δ12. 6 ( 1H,s) 为羧基氢信号,δ9. 20 ( 1H,s) 为羟基氢信号,
δ7. 21( 2H,s) 为苯环氢信号,δ3. 80( 6H,s) 为两个甲氧基的氢信号. 以上理化性质、波谱数据与文献[6]
报道的 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基本一致,故鉴定该化合物为 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氢信号
归属 δ: 12. 58( 1H,S,1-COOH) ,9. 20( 1H,S,4-OH) ,7. 21( 2H,s,2,6-H) ,3. 80( 6H,s,3,5-OCH3 ) .
化合物 4: 白色针状结晶 ( 氯仿) ,紫外灯下薄层检测无荧光,10%硫酸-乙醇显色剂显紫红色,mp
140 ~ 142℃,ESI-MS m / z: [M + H]+ 415. 4. 1H-NMR ( 400 MHz,CDCl3 ) δ: 5. 37 ( 1H,dd,J = 2. 9,5. 2
Hz) ,3. 54 ( 1H,m) ,此外高场还有一组甲基峰,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7]数据一致. 同 β-谷甾醇对照品
TLC 对照,混合点样后经多个展开系统展开均为同一斑点; 混合后熔点不改变,故鉴定化合物 4 为 β-谷
甾醇.
化合物 5: 无色针状结晶,易溶于甲醇,氯仿,丙酮等溶剂,紫外灯下呈蓝色荧光,显示其可能为羟基
香豆素类化合物. FeCl3 反应呈阳性,说明结构中有酚羟基存在.
1H-NMR( 400MHz,CDCl3 ) 谱中,δ7. 60
( 1H,d,J = 9. 5Hz) ,δ6. 27( 1H,d,J = 9. 5Hz) 为香豆素类化合物中 H-3,4 位的特征信号; δ6. 92( 1H,S) ,
δ6. 86( 1H,S) 为苯环上的质子信号; δ6. 20( 1H,brs) 为羟基氢信号; δ3. 96( 3H,s) 为甲氧基的氢信号. 上
述理化性质、波谱数据与文献[8]报道的东莨菪素一致,故鉴定该化合物为东莨菪素. 氢信号归属 δ: 7. 60
( 1H,d,J = 9. 5Hz,4-H) ,6. 27 ( 1H,d,J = 9. 5Hz,3-H) ,6. 92 ( 1H,s,5-H) ,6. 86 ( 1H,s,8-H) ,6. 20 ( 1H,
brs,7-OH) ,3. 96( 3H,S,6-OCH3 ) .
化合物 6: 无色针晶,薄层检测在紫外灯 254 nm 下无荧光,10%硫酸-乙醇显色加热氧化后显紫红
色,ESI-MS m / z: [M + H]+ 427. 1H-NMR ( 400 MHz,CDCl3 ) δ: 5. 13 ( 1H,t,J = 3. 6 Hz,H-12 ) ,3. 22
( 1H,dd,J = 5. 2,11. 0 Hz,H-3) ,1. 07 ( 3H,s) ,1. 01 ( 3H,s) ,1. 00( 3H,s) ,1. 00 ( 3H,s) ,0. 95 ( 3H,s) ,
85
第 4 期 郭志永等: 民族药用植物矮陀陀的化学成分研究
0. 91 ( 3H,s) ,0. 80( 3H,s) ,0. 79 ( 3H,s) . 1H-NMR 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9],故鉴定化合物 6 为 α-香树
脂醇.
参考文献:
[1] 谢宗万. 全国中草药汇编[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 贾敏如,李星炜. 中国民族药志要[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3] 漆淑华. 七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D].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3.
[4] 王威,牛志多,师海波. 胡枝子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0,( 35) : 42 - 43.
[5] SY L K,BROWN G D. Coniferaldehyde derivative from tissue culture of Artemisa annua and Tanacetum parthenium
[J]. Phytochemistry,1999,50( 5) : 781 - 785.
[6] 董礼,李磊,廖志华,等. 柴胡红景天化学成分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 12) : 2564 - 2567.
[7] GRECA M D,MONACO P,PREVITERA L. Stigmasterols from Typha latifolia [J].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1990,53: 1430 - 1435.
[8] 徐立,稽长久,谭宁华,等. 桑树活性物质东莨菪素及东莨菪苷的分离鉴定[J]. 蚕业科学,2008,34 ( 4 ) : 593
- 596.
[9] 李胜华,李爱民,伍贤进. 接骨草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2011,42( 8) : 1502 - 1504.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Munronia Henryi
GUO Zhi-yong1,LI Ping1,CHEN Ping1,ZHOU Yan-wei1,
YIN Qiong-zhou1,LONG Chun-lin1,2
( 1.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China;
2.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Yunnan 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 Six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Munronia henryi Harms,an ethnomedicinal plant
species,by using various methods of chromatography ( Silica gel cc,Sephadex LH-20,TLC and so
on ) . Th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1,3,5-trimethoxybenzene ( 1 ) , 3-methoxy-4-
phydroxybenzaldehyde ( 2 ) , 3,5-dimethoxy-4-hydroxybenzoic acid ( 3 ) , β-sitosterol ( 4 ) ,
scopoletin ( 5 ) , α-amyrin ( 6 ) .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physico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All th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genus
Munronia fo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 Munronia henryi; chemical constituents; β-sitosterol; scopoletin; α-amyrin
[责任编辑:白 玲]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