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乌榄种质资源调查及优良单株选择



全 文 :乌榄种质资源调查及优良单株选择
覃振师1,何铣扬1,王文林1,覃杰凤1,彭素娜1,邱瑞强2,韦持章1*
(1.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 532415;2.广东省揭西县农业局,广东揭西 515400)
摘要 通过对广西、广东乌榄主产区种质资源的调查,掌握乌榄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农家品种,并从中筛选出可在生产上应用的
5个优良单株。
关键词 乌榄;种质资源;调查;优良单株
中图分类号 S667.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12)12 -07212 -01
基金项目 广西农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桂垦攻 2004[03])。广
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公益性基本科研项目(NYRKS201201)。
作者简介 覃振师(1982 - ) ,男,广西马山人,助理研究员,从事热带、
亚热带果树研究。*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12-01-13
乌榄(Canarium pimela Koening) ,别名木威子、黑榄,属橄
榄科橄榄属亚热带常绿果树。生于低海拔山地林中,原产于我
国华南,以广东、广西、福建栽培最多[1]。乌榄集食用、药用、林
木为一身,果实以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特点越来越受消费者
青睐,是一种市场前景广阔和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良树种[2]。
国内乌榄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实生繁殖的方法,后代群体
变异很大,极大地丰富了乌榄种质资源。在国内主要产区分
布许多优良的单株,对其进行普查和筛选有可能选育出优良
单株。但由于国内在乌榄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及创新
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十分薄弱,同时实生树经 8 ~ 10 年才能开
花结果,投资见效慢。因此至今没有选育一个定型的商业性
栽培品种。随着人们对其需求量的增加,乌榄在数量和质量
上均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笔者在广西乌榄主要分布地龙州
县、玉林市、梧州市,及广东的主要分布地增城市、普宁市、信
宜市、揭西县等地对乌榄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
1 研究区概况
温度是决定乌榄产量、品质以及能否进行经济栽培的最
重要因素。根据乌榄的分布和栽培情况来看,年平均气温 >
21 ℃,最冷月平均气温 >13 ℃,绝对最低温 > -2. 5 ℃区,乌
榄能正常开花结果。乌榄主产区气候条件见表 1。
2 调查方法
2009年 7月 ~2010年 10 月,笔者根据广西南亚热带农
业科学研究所 20 世纪 90 年代对乌榄资源调查掌握的现有
资料,包括资源分布及已收集保存的品种,有目的地深入广
西、广东乌榄主要产区。通过群众评价、推荐,实地调查当地
历年来产量、品质、果型等优良的株系,掌握优良株系在产地
的表现等。收集乌榄种质资源的枝条带回资源圃进行嫁接、
种植和保存,进行实地物候期及结果性状观察、分析。制定
果实评分标准,对果实的经济性状进行客观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 1 乌榄种质资源分布特点及主要栽培品种 乌榄是广
西、广东庭院栽培最广泛的热带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常
于房前屋后、村庄边缘、道路两旁等零星分散种植。不少地
表 1 乌榄原产区气候条件
原产地
年均温

1月均温

极端高温

极端低温

年降雨量
mm
龙州县 22. 5 14. 0 41. 6 3. 0 1 300
玉林市 22. 0 12. 5 37. 0 2. 7 1 650
梧州市 21. 1 11. 9 38. 0 1. 5 1 503
普宁市 21. 3 13. 2 35. 0 -1. 0 2 124
揭西县 21. 1 13. 1 37. 3 -2. 4 2 105
增城市 21. 8 12. 2 36. 6 0. 5 1 995
信宜市 22. 3 11. 3 37. 4 0. 5 1 800
区早期多种植实生苗,由于变异和遗传使各地产生不少优良
单株。果农就地选择优良母树采取接穗进行嫁接生产,因而
形成果实形状不同、大小各异,性状相对稳定的诸多农家品
种(品系)。据广东和广西 2省乌榄主产区 8个县市调查,农
家乌榄资源名录共 200余个[3],其主产区的部分主要栽培品
种(品系) :①广西龙州县有桂榄 1 号[4]、桂榄 2 号、霞秀 1
号、10号[5];②广西玉林市有油榄、牛牯、三方、土榄、油榄、半
土油榄、车籽榄;③广西梧州市有西山、油榄、牛牯榄;④广东
普宁市有三角核、大车心、小车心、枣干、棠仔、石砍、柑园、吱
咕、崎岭榄、麻竹荷、软枝、油榄、永兰油榄、三稔仔、油甘种、
歪尾、豆仁种、大榄牯、一寸榄、指甲榄、晋伯种、火烧种、古时
油榄、红耳仔、细粒种、羊屎种、大粒长、土油榄、唐肚榄、斜生
乌榄;⑤广东揭西县有油榄、歪尾油榄、乌叶油榄、车心油榄、
软枝车酸榄、大油榄、伯公榄、青笃榄、白露榄、鹿角榄、三角
榄、大酸榄、小酸榄、鸟屎榄、糠榄、松香榄、臭榄、双造榄、圆
珠榄、土榄;⑥广东增城市有西山、油榄、大松挂、亚伯榄、香
骨乌、黄肉香、黄肉榄、长角榄、大油榄、什榄、黄庄乌榄六月
黄、香榄、秋乌、三方、羊角、鹅膏、麻雀榄、烂肉榄、梗头三方、
二水、青远、大叶左尾、大金钟、秧地头、斜身仔、山榄、香水
仔、琼榄、大头狗、大核公、红远、鸡娜油、牛角、香花仔、短蒂
三方;⑦广东信宜市有油榄、香油榄、大油榄、小油榄、长角
榄、什榄、青榄、早熟榄、中熟榄、迟熟榄、香榄、石榄、糠榄、三
角榄、薄肉榄、圆珠榄、特圆榄、短梗大果、长梗大果、特大榄、
厚肉仔仁榄。
3. 2 乌榄优良单株选择 综合平均单果重、可食率、果核出
仁率、成熟期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初步选出了 5 个优良单株
(品种) ,其果实性状特征见表 2。
4 结论与讨论
华南地区乌榄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分布广。从该次调查
(下转第 7230页)
责任编辑 李占东 责任校对 傅真治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2,40(12):7212,7230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2.12.216
宋、元、唐、南北朝及两汉时期的堆积,两汉文化层下还发现
少量商周时期的遗物。各期地层内的包含物都比较丰富,特
别是两汉时期的遗迹、遗物最为丰富。由此看来,徐州自建
城以来,其城市位置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所谓城下城奇观大
部分被叠压在现代城市之下,所以仅有少量发现。由此产生
了现代与古代、城上与城下的交流[4]。
2. 2 规划现状 徐州是以煤炭、电力为主的工业、交通枢纽
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 4个特大城市
之一。其经济模式是以传统工业为主体的外向型多角度多
空间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市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与此同时,徐州积极发展两汉文化,保存了原有的城市特色,
使得历史悠久的两汉文化得以延续。
3 城下城对徐州城市规划的影响
3. 1 对空间格局的影响 徐州城市是在旧城改造的布局上
发展起来的,如今还能看得出城市的传统风貌。古城在建城
时因考虑水患问题,古城墙形状呈弧形。曾为明清时代府衙
所在地的彭城北路市级机关北院,仍沿用着当时的围合空间
形式,其格局呈半圆形。当时因处于黄河道的转口,所以将
城墙设置为半圆弧与一条割线相结合的形状,并在半圆弧上
设置 3个门庭,在割线上设置 1 个门庭,将割线门庭与半圆
弧的 3个门庭中间的 1个相对应布置,其余 2个门庭相对应
布置(图 1)。现如今已看不到从前的布置形式,当时的布置
形式可以减缓洪水对城府墙的损伤力度,而现如今的布局是
图 1 徐州古城空间格局
在黄河更改河道后,水患因素减少,构建了更加人性化的居
住办公环境。“自古彭城一条街”,经查证,明清徐州城地形
图,明清时期古街道均已呈线状布局,而现如今的街道是在
原有基础上又建造起来的。经过考证,彭城路窄段等一些传
统的商业街道,大到街道,小到巷道,都与明清时期的商业街
道布局走向吻合。如今,徐州城与明清时期有所不同的地方
就是其受商业形式的变化和商业中心区位影响,而明清时期
则为旅社、布坊、酒家、当铺等。城市沿街的业态布置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往昔繁华的老街渐失,但其因线状布局形式的
科学性因素和区位的引导性,至今还在沿用。
3. 2 对道路格局的影响 为适应现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
的需要,城市的交通主轴线为“井”字构架,分别由淮海路、建
国路构成横轴,中山路、解放路构成纵轴。徐州古城南垣平
直,北面徐州府衙与鼓楼作为全城的中心,彭城路与南门大
街为南北向中轴线。与古城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在城市以向
东及东南方向发展形成双核心,以绿色带相隔,以快速交通
相连接的组团式结构布局城市功能空间,一些新建和整治后
的景观也为新城增色不少,如云龙湖、黄河故道。
3. 3 对精神文化的影响 徐州的文化与水是离不开的,它
在“水势险要”与“治水文化”等方面更具有一定的自身特
色。从城下城可以充分领略徐州丰富的物产文化,这是城市
不屈的精神脊梁。徐州四周为山丘环绕,由自然围合成城市
空间,构成一个祥和安定且景色宜人的生活环境,这些铸就
了徐州人民朴实的民风和豪迈的性情。5 000多年的灿烂历
史和 2 570多年的建城史,更为徐州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
与风景名胜,既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自古以来的交通枢纽的环境,造就了徐州人热情的接物待客
之道,这些都是文化与素养的传承。物产遗存在给徐州带来
了诸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更为后世子孙留下属于本
土的文化积淀,这样的历史文化积淀会一直传承下去。
4 结语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古代城邑经受了岁月的洗礼,才在
历史中留下了几千年的物质与文化沉淀的精华,通过对徐州
城下城的解读,发现徐州地区人文特色和科学的城市格局至
今仍然沿用,并服务于地方人民,这让人们在重温旧景的同
时,为本土文化的设计和规划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李乃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3.
[2]赵明奇.徐州府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
[3]李向锋.寻求建筑的伦理话语[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7):279 -280.
[4]余以平,谭琛.城上与城下的交流[J].城市规划,2003,27(12):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83 -85.
(上接第 7212页)
表 2 5个乌榄优良单株果实性状综合评价
优良单株
平均单
果重∥g
可食率
%
果核出
仁率∥%
果形
指数
成熟期 原产地
桂榄 1号 12. 8 65. 5 11. 30 1. 99 8月中旬 广西龙州县
10号 11. 5 66. 3 10. 20 1. 87 8月上旬 广西龙州县
三角核 12. 5 67. 5 7. 20 2. 06 10月上旬 广东普宁市
西山榄 11. 8 60. 0 8. 52 1. 90 10月上旬 广东增城市
油榄 10. 0 65. 0 7. 10 2. 04 10月上旬 广东揭西县
结果来看,100年以上的乌榄树较多,但由于盲目的砍伐和恶
性采摘,加上人们对乌榄的认识不够,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大
量优良单株面临丢失。为此,对乌榄资源进行详细调查、收
集保存、繁育推广意义重大。笔者近年来在进行乌榄调查收
集评价中发现,有些农家品种比较优良,生产上应利用现代
育苗技术培育优良苗木并迅速推广种植,同时进行乌榄丰产
栽培配套技术研究,确保乌榄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上册)[K].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467.
[2]覃振师,何铣扬,赵大宣,等.乌榄幼龄树栽培管理技术[J].广西热带
农业,2006(4):5.
[3]丘瑞强.乌榄优质丰产栽培[M].广州:广东省出版社集团,广东科技出
版社,2011:18.
[4]覃振师,王文林,何铣扬,等.乌榄新品种‘桂榄 1 号’[J].园艺学报,
2012,39(3):597 -598.
[5]覃振师,郑树芳,何铣扬,等.乌榄优良株系选育研究初报[J].中国南方
果树,2012,41 (2) :6 -8.
0327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