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痛风



全 文 :2013年 第14卷 第3期05 6 2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源自张仲景《伤寒论》262
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
之”[1],在《伤寒论》中用于阳黄兼表不解者。现在很
多医家利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表清里、利湿退黄
的功效,临床将之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之
证。但徐笋晶等[2]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宣畅肺
气、发散瘀热,故亦可运用于湿热内蕴而并不兼表的
诸多病证中。余以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散肌表之
寒湿、泻血中之郁热、利经络之水湿,故可用于痛风
治疗,分析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麻黄赤小豆汤证的病因病机分析
张仲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治“伤寒瘀热在里”
之黄疸,其病机为风寒之邪客表郁遏不解,湿热郁积
在里,外有表寒内有湿热。仲景对于黄疸的认识在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中有“寸口脉浮而缓,
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
黄,瘀热以行”。“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强调了黄疸发
病的一个重要病因是“瘀”。《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曰:
“一个瘀字,便见黄疸发于血分,凡气分之热不得称
瘀……脾为太阴湿土,主统血,热陷血分,脾湿遏郁
乃发黄……故必血分湿热乃发黄也。”正如肝病专家
关幼波所云:“如果湿热郁阻于气分不会出现黄疸,
只有湿热郁阻于血分才能发黄。”[3]麻黄连翘赤小豆
汤主治“伤寒瘀热在里”,这里的“瘀热在里”指的是
瘀热阻于血分。由此可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的
基本病机应是外有表寒未解,内有湿热闭阻脾胃气
机,邪热瘀结于血。
1.2 痛风的病因病机分析
“痛风”病名在中医文献中早有记载,如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称为“历节风”;王焘《外台秘要》述其
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严用和《济
生方》则称为“白虎历节”;由朱丹溪首次提出“痛风”
病名,一直沿用至今[4]。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内
经》中提出痹证的病因为风寒湿三气,如“风寒湿三
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风寒
湿之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
气合,故不为痹”。强调痹证的发生除了风寒湿外邪
的侵袭外,还由于机体内部脏腑经脉之气失调、逆乱,
“两气相感”才会发病。强调先有脏腑内伤、功能失调
以及营卫不和等,然后风寒湿邪乘虚内侵,发生各种
痹证。朱丹溪在其《格致余论·痛风》中分析了痛风的
病因病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
或涉水,或立湿地,或取偏凉,或卧湿地,寒凉外搏,热
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
认为本病是自身血分受热,再感风寒湿所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黄疸与痛风的病
机均有邪热瘀结于血,外有风寒未解,故均可用麻黄
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
2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义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由麻黄二两、连轺二两、杏仁
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生
姜二两、炙甘草二两组成。方中“麻黄以轻扬之味而
兼辛温之性,故善达肌表,走经络,大能表散风邪,祛
除寒毒”(《本草正义》),可外散风寒湿邪,使风寒湿
邪从外而解;另麻黄辛,微苦,可透发血中郁热,有
[作者简介]焦锐,硕士,助教,E-mail:972040968@qq.com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痛风
Mahuang Lianqiao Chixiaodou decoction on gout
焦 锐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具有解表清里、利湿退黄的功效,在《伤寒论》中主治“伤寒瘀热在里”之黄疸,现临床多用于治
疗湿热内蕴兼或不兼表邪未解的诸多病证。通过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方义以及痛风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认为麻黄
连翘赤小豆汤亦可用于通风的治疗,并附病案。
关键词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黄疸;痛风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258(2015)02-0065-02
临床研究与经验
65
2013Vol.14 No.35 Vol.16 No.2
“火郁发之”之意。正如《本草正义》所云:“去邪热气,
除寒热之说,及后人并治风热斑疹,热痹不仁,温疟
岚瘴,其旨可见。”据现代药理研究麻黄“对关节疼痛
有效”(《现代实用中药》)。杏仁味甘性平,配麻黄外
散风寒表湿,疏通肌表之壅滞。连翘味苦,性微寒,清
热解毒,消肿散结,可清血分之热,李杲谓之“散诸经
血结气聚消肿”,本方用连轺(即连翘根)还有通络作
用。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本草再新》言其“清热和
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本经》述:“治疮疡、瘤气
瘿起、结核有神,与柴胡同功,但分气血之异耳……
赤小豆疏血分之结。”观张仲景赤小豆当归散便知。
《本经疏证》云:“痈肿脓血,是血分病,水肿是气分
病,何以赤小豆均能治之?盖气血皆源于脾,以是知
血与水同源而异派,浚其源,其流未有不顺者矣。然
凡物之于人,能抑其盛者,不必能起其衰,能起其衰
者,不必能抑其盛。痈肿脓血为火之有余,水肿则火
之不足。赤小豆两者兼治,既损其盛,又补其衰。”故
此处赤小豆清热和血,利水通经,气血同治。连翘与
赤小豆相配,清热散结消肿,利水通络止痛,针对血
热湿聚所致的足趾关节红肿疼痛及痛风小结节可有
治疗作用。梓白皮味苦,性寒,清热燥湿;大枣、甘草
调和营卫,顾护胃气。全方配伍,散肌表之寒湿,泻血
中之郁热,利经络之水湿,故可用于血热内郁、外感
风寒湿之痛风。
3 病案举隅
王某,男,64岁,2012年 8月 10日就诊,自述患
痛风 20余年,反复发作,两天前夜晚淋雨后自觉关
节不舒,现手指、足趾小关节发热红肿疼痛,活动不
利,腿部皮肤发黑,其余可,舌偏黯苔薄白,脉弦微
数。此为痹证(痛风),辨证为寒热错杂。治疗当外祛
风寒湿邪,内清热活血通络。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
汤加减治疗,拟方予下:生麻黄 10 g,连翘 15 g,赤
小豆 15 g,桑白皮 15 g,杏仁 15 g,白芍 15 g,桑枝
15 g,生地 20 g,川牛膝 20 g,木瓜 15 g,伸筋草 15 g,
葛根 20 g,杜仲 12 g,续断 20 g。4剂,水煎服,每日
1剂,2次分服。复诊时关节红肿热痛均有所减轻,遂
原方加减续服。
按语:观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乃外感风寒湿邪,
入里化热,湿热之邪流注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
加之患病日久可致瘀,则出现皮肤紫暗,舌黯。治疗
当清热通络,祛风除湿,行瘀除痹。方用麻黄连翘赤
小豆汤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活血通络,加白芍缓急止
痛,生地清热凉血,川牛膝活血祛瘀通经,桑枝、木
瓜、伸筋草祛风湿、舒筋活络,葛根透邪解热,也可疏
通经络;痹证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脏腑,加之年老体
衰,肝肾不足,所以配伍杜仲、续断补肝肾、强筋骨。
全方配伍,清热祛风除湿,祛瘀通经活络,切合病机,
故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此外,临床上特别注意对
于痛风病人还应强调饮食清淡,不宜食用海鲜、动物
内脏、豆制品等含嘌呤高的食物,避免吹风受寒及过
度劳累。
4 小 结
综上,我们通过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病机、主
治、方义以及痛风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说明麻黄连
翘赤小豆汤可以用来治疗痛风。在临床上此方尚可
用于治疗很多杂病,如荨麻疹、特应性皮炎、银屑病、
湿疹[5]、过敏性鼻炎[6]、急性肾小球肾炎[7]等。通过对
于此方的探讨,我们也可以看出临床应用方剂时,要
准确抓住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灵活化裁,这
样才能扩大经方的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熊曼琪. 伤寒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9.
[2]徐笋晶,黄家诏,欧名菊.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治之我见[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2(10):175-176.
[3]盛伟. 浅论中医黄疸蓄血理论之发展[J]. 中医文献杂志,2007(1):6-9.
[4]周仲英. 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70.
[5]吴林辉. 李萍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皮肤病医案举隅[J]. 四川中医,2012,30(7):115-116.
[6]彭丽丽.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 50例[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3):59-60.
[7]何俊明,徐闪.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药结合杂志,2013,23(11):890-892.
(编辑:梁葆朱)
临床研究与经验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