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花榈木播种苗在庐山越冬生存适应实验初探



全 文 :·资源与利用·
表 1 庐山植物园 11 ~ 4月气温
年份       极端最低气温(℃)              月平均气温(℃)       
1月 2月 3月 4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11月 12月
2004 — — — — -4.5 -14 — — — — 8.7 3.8
2005 -13.6 -10.5 -9.0 1.5 -1.0 -9.4 -0.8 0.7 5.3 13.1 9.5 0.9
2006 -11.5 -6.0 -7.3 -0.9 -1.0 -5.7 2.5 2.5 7.5 13.2 20.7 3.3
2007 -8.5 -4.3 -5.5 -0.9 -3.5 -6.8 0.8 6.5 11.8 11.1 8.3 1.8
2008 -9.4 -10.8 -1.5 2.0 — — -1.2 -1.4 8.5 11.9 — —
  注:1、此温度为庐山植物园园内气象站观察数据。 2、冬季在庐山植物园内小区范围内室内外会有 1 ~ 2℃温
差 ,室内温度略高些。 3、庐山植物园气象站于 2004年 5月恢复重建 ,气象数据从 2004年 6月开始记录。
收稿日期:2008-02-28
作者简介:虞志军(1972-),男 ,工程师 ,主要从事珍稀濒危植物保育驯化及繁殖技术研究 ,猕猴桃品种选育及引种驯化。
花榈木播种苗在庐山越冬生存适应实验初探
虞志军 ,  单 文 ,  潘国浦 ,  王 岚
(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 ,  江西 庐山 332900)
PreliminaryStudyontheGrowthAdaptabilityofOrmosiahenryiylin
theWinterofLushan
YUZhi-jun, SHANWen, PANGuo-pu, WANGLan
摘要:花榈木 (Ormosiahenryiyl)是我国二级保护珍稀濒危植
物。庐山植物园于 2002年在赣南采收到花榈木种子 700余
粒 , 选出 600粒成色较好的种子在不同年份播种 ,并将苗木定
植于不同区域 , 观察它们在庐山冬季和春季 -8 ℃以下低温环
境中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 ,在 -8℃以上环境条件下 ,花榈
木苗木生长良好 , 在 -14℃左右的低温下有较重冻害 , 但种苗
还可以成活 , 说明花榈木种苗对庐山低温有一定的适应性。
关键词: 花榈木;播种;低温;冻害
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4705(2008)07-0055-03
花榈木 (Ormosiahenryiyl)又名花梨木 、臭木或
臭桐材 ,为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红豆属。常绿乔
木 ,高可达 16m,胸径可达 40cm,花期 7 ~ 8月 ,果期 9
~ 10月。产于安徽 、浙江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东 、四
川 、贵州和云南(东南部)等地 ,生于山坡 、溪谷两旁杂
木林内 ,分布海拔一般为 100 ~ 1 300 m。花榈木是珍
贵用材树种 ,又是绿化或防火优良树种。木材致密 ,纹
理美丽 ,有光泽 ,耐腐蚀 ,易切削 ,切面光滑 。其根 、枝 、
叶还是名贵药材 。
自 20世纪 60年代起 ,花榈木分布区内的野生资
源遭到大量砍伐 ,大部分产区已经找不到纯林 ,甚至有
些地区已经看不到较大单株。随着其自然资源流失加
剧 ,目前已处于濒危边缘 ,
(《中国植物红皮书 》)于
1997年把它列为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植物 。为了更
好地对花榈木进行迁地保
护 ,庐山植物园自 2002年
开始着手进行花榈木的种
子收集和繁殖研究 ,并将
实生苗木定植于植物园
内 ,对其进行种苗越冬抗寒试验 ,以期为花榈木的迁地
保护提供实验资料。
1 自然概况
1.1 种源地
塘江山地处罗霄山脉南端的褚广山脉北端 ,海拔
1 430m。花榈木母树位于其南坡海拔 760m处 ,北纬
25°45′,东经 113°59′。年平均气温 17.6℃,极端高温
41.6℃,极端低温 -6.8 ℃,年降水量 1 950 ~ 2 300
mm。
1.2 迁入地
庐山植物园座落于庐山含鄱岭 、大月山和五老峰
等山峰之间 ,海拔在 1 060 ~ 1 360 m之间 。北纬 29°
35′,东经 115°59′。年平均气温 12.3 ℃, 极端高温
31.8℃,极端低温 -16.8 ℃,年降水量 1 800 ~ 2 000
mm,年降水日 175d,雾日 195.3 d,结冰日达 80 d,无
霜期仅 135d(见表 1)。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 料
庐山植物园于 2002年 10月在江西赣南的崇义县
山区(塘江山)村民家门口发现较大单株花榈木 ,株高
·55·
资源与利用  虞志军 等:花榈木播种在庐山越冬生存适应实验初探
DO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8.07.087
表 2 种苗播种与生长情况
播种年份
(年 /月 /日)
数量

播种
区域 土壤成份
萌芽率
(%)
现存苗
数株
现存苗株高
(cm) 根系状况
2003/03 /25 100 冷温室 纯腐质土 38 10 16~ 30 主根肥壮 、侧根级数多
2005/05 /20 100 冷温室 腐质土含沙 6∶4 21 21 9~ 19 主根较壮 、侧根较多
2005/05 /25 200 苗圃 腐质土含大沙砾 33 21 6.5~ 16 主根一般 、侧根较少
2005/05 /30 200 冷温室 腐质土含沙 6∶4 15 31 8~ 19 主根较壮 、侧根较多
  注:1、现存苗数及株高都以 2007年 10月为最终记录。 2、现存苗于 07年 4月初移栽定植室是内外多处 ,室内以冷温室保存 10株(2005年
播种苗),其它均在室外露地定植。 3、 2003年播种苗曾于 05年移栽定植 28苗于室外 ,后因新园区建设而数据遗失。
表 3 播种苗冻害等级划分
年份 2004年苗室内
2004年苗
2005移苗室外
2005播种
苗苗圃
2005播种
苗室内
2004年苗
2007移苗室外圃
2005室内播种苗
2007移苗室外
2004 Ⅱ级 — — — — —
2005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Ⅰ级 /Ⅱ级 — —
2006 Ⅰ级 Ⅱ级 /Ⅲ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Ⅰ级 — —
2007 Ⅰ级 — Ⅱ级 /Ⅲ级 /Ⅳ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2008 Ⅰ级 — Ⅰ级 /Ⅱ级 /Ⅲ级 Ⅰ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注:1、2004年室内播种苗及 05年室外播种苗做过适当防冻处理。 2、2005年室内苗及 2006年以后室外苗均以自然生长状况为观察对象。
3、2004年苗 2005年移苗室外在 2007年因新园区建设而数据遗失。 4、 2008年 1~ 2月虽南方持续冻害 ,但其低温没有往年低 ,且在
冬季做过护根处理。 (下转第 60页)
约为 8m,胸径 32cm,树冠 7m。采集其种子 700余粒 ,
并从中挑选出 600粒成色较好的种子用于播种试验。
2.2 方 法
2003年 3月盆播 100粒 ,主要实验地点在庐山植
物园繁殖温室(和室外温度相同)。其余种子经干藏
两年后 ,筛选出 500粒没有霉变的种子 ,于 2005年 5
月分别在苗圃和繁殖温室做 3组播种实验 ,其中有一
组 200粒做水浸处理 ,其余直接播种。
苗圃土壤主要以高山黄棕壤为主(含较大砂石颗
粒),繁殖温室土壤主要以腐质土拌河沙(1∶1),采用
点播方法进行播种 ,种子埋藏深度为 6cm,粗放管理 。
3 结果与分析
3.1 结 果
根据幼苗室内外定植的植株受冻害程度 ,划分成
4个等级 [ 8] :
Ⅰ级:无冻害 、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都未受冻害 。
Ⅱ级:轻度冻害 、植株叶子枝条受冻 ,而地上主杆
和地下都未受冻 。
Ⅲ级:中度冻害 、植株地上部分大部分受冻 ,近地
面茎及地下根茎未受冻。
Ⅳ级:深度冻害 、植株地上地下部分均受冻害。
  种苗萌芽率最高不超过 40%, 当年播种达到
38%,种子存放时间越长 ,种苗萌芽率也越低 ,最低为
15%,并且均有后期萌发现象 。经过 2 ~ 4年生长 ,年
生长量较低 ,最高苗 30cm(见表 2)。
3.2 分 析
Ⅰ级只有在冷温室避风处 ,并且为两年生以上苗 ,
开春后能正常生长发育;属于 Ⅱ级的以 1年生苗及室
外苗较为普遍 ,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恢复期后 ,又能
正常生长发育 ,这样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属于 Ⅲ级的
以 1年生苗及室外苗(需有一定防冻措施)较为普遍 ,
需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生长恢复期后 ,又能正常生长
发育 ,这样的生长周期更短 ,而恢复后寒冷季节很快来
临 ,又将受冻以致生长不良。属于Ⅳ级的因赖以营养
繁殖的所有营养体已冻死 ,不能再生长发育。
在庐山 ,以除 -8℃以下天气 ,土壤殇情严重 ,幼
苗受冻害级别较高外 ,很多幼苗真正受冻害期在 3 ~ 4
月的倒春寒 。在 3 ~ 4月因庐山水湿 、地气等因素 , -4
℃的低温就会造成开阔地及裸露地土壤较严重殇情 。
4 讨 论
4.1 冻害等级与种植环境关系
从表 2、3可以看出 , 2004、2005年播种苗 ,在冷温
室内 ,环境相对较封闭的花榈木的播种幼苗可正常越
冬 ,冻害等级最高达到 Ⅱ级。这是因为室内相对空间
狭小 ,繁殖温室白天升温快 ,夜间室内外温差只有 1 ~
2℃,但在冬季极冷天气里 ,由于没有冷风相辅 ,室内
土壤在庐山极地温度 -16.8℃时 ,冷温室内很难大面
积出现较严重殇情。
·56·
第 27卷 第 7期 2008年 7月              种 子 (Seed)             Vol.27 No.7 Jul. 2008
参考文献:
[ 1] KorkmazA, DufaultRJ.Developmentalconsequencesofcold
temperaturestressattransplantingonseedlingandfieldgrowth
andyield.I.Watermelon[ J] .JAmerSocHortsci, 2001, 126
(4):404-409.
[ 2]许勇 , 王永健 ,张峰 , 等.西瓜幼苗耐低温研究初报 [ J] .华北
农学报 , 1997, 12(2):93-96.
[ 3]许勇 , 张海英 ,康国斌 , 等.西瓜野生种质幼苗耐冷性的生理
生化特性与遗传研究 [ J] .华北农学报 , 2000, 15(2):67 -
71.
[ 4]段会军 , 李喜焕 ,吴立强 , 等.低温胁迫下西瓜幼苗生理特性
与冷害的关系 [ J] .中国农学通报 , 2007, 23(1):84-87.
[ 5]刘文革 , 王鸣 ,阎志红.不同倍性蜜枚西瓜幼苗在低温胁迫
下的生理生化特性 [ J] ,果树学报.2003, 20(1):44-48.
[ 6]刘鸿先 , 王以柔 , 郭俊彦.低温对植物细胞膜系统伤害机理
的研究 [ J]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集刊 , 1989, 5:31 -
38.
[ 7]戴金平 , 沈征言 , 简令成.低温锻炼对黄瓜幼苗几种酶活性
的影响 [ J] .植物学报 , 1991, 33(8):627-633.
[ 8]吕军芬 , 郁继华.水杨酸对西瓜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 J]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2(1):62-65.
[ 9]李合生主编 , 植物生理生化试验原理和技术 [ M] .高等教育
出版社 , 2000:164-167.
[ 10]张俊环 ,黄卫东.植物对温度逆境的交叉适应性及其机制
研究进展 [ J] .中国农学通报 , 2003, 19(2):95-100.
[ 11]李志清 ,肖光辉.浸种时间和水温对无籽西瓜发芽的影响
[ J] .湖南农业科学 , 2006, (6):35-36.
[ 12]吕军芬 ,郁继华.H2O2浸种对西瓜耐冷性生理生化指标的
影响 [ J] .甘肃农业科技 , 2004, (4):30-2.
[ 13]刘慧英 ,朱祝军 , 吕国华 ,等.低温胁迫下西瓜嫁接苗的生
理变化与耐冷性关系的研究 [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36
(11):1 325-1 329.
[ 14]陈年来 ,陶永红 , 杨江山.籽瓜种子温度的研究 [ J] .中国西
瓜甜瓜 , 1995(1):11-13.
[ 15]彭金光 ,孙玉宏 , 师瑞红 ,等.不同西瓜品种萌发期耐冷性
的综合比较分析 [ J] .安徽农学通报 , 2006, 12(11):47 -
49.
[ 16]王坚 ,尹文山 , 魏大钊 , 等.西瓜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1:19-31.
[ 17]杜军志 ,张会梅 , 杨绒会.环境条件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 J] .中国西瓜甜瓜 , 2004(5):15-47.
[ 18]郑高飞.西瓜幼苗在低温弱光下的生长受阻现象分析及解
决对策 [ J]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01, (2):12.
[ 19] AlherlHM.Chilinginjury:Areviewofpossiblecauses[ J] .
HortS.cience, 1986, 21(6):1 329-1 333.
(上接第 56页)
4.2 冻害等级与气候关系
室外的实生苗冻害等级普遍为 Ⅱ级 、Ⅲ级。倒春
寒可以促成Ⅳ级冻害发生 。当然 ,在庐山有些年份
-10℃以下低温持续时间较长 、且降水量也较丰富的
冬季 ,室外种苗之中有些生长较弱的植株就会直接达
到Ⅳ级冻害 。
4.3 冻害等级与种苗活力关系
实验表明 ,在室外 ,冻害等级为 Ⅲ级 、Ⅳ级很大程
度上还取决于幼苗自身长势 、根系的发育情况以及防
护力度等因子。长势较弱 ,根系不发达的幼苗往往更
容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 ,冻害等级一般都较深。如
能在冷空气来临前做好护根培土 ,防风 、防寒等措施 ,
即便是长势不健壮的幼苗在庐山 -8℃以下的强冷空
气环境下 ,也还是有一定的生存能力 。而那些健壮幼
苗 ,在室外只要做过一定防冻措施 ,往往次年又能健康
生长。
在庐山冬春季节温度低 ,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环境
中 ,花榈木种苗生长周期较短。由于较长时间低温抑
制了花榈木的持续生长 ,所以花榈木的种苗在庐山低
温环境中有一定抗冻性 ,有一定的生长适应性 ,但整体
生长速度相当缓慢。
参考文献:
[ 1]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四十卷 [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4:36-37.
[ 2]傅立国 , 陈潭清.中国高等植物第七卷 [ M] .山东:青岛出版
社 , 2001:73-74.
[ 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第 204号令.1996.
[ 4]江昌志.花榈木育苗技术.林业实用技术 [ M] .北京:林业实
用技术出版社 , 2004, 9.
[ 5]连雷龙.红豆树育苗技术.林业科技第十二卷 [ M] .北京:林
业科技出版社 , 2002, 1.
[ 6]倪江 , 刘祥明.珍贵树种红豆树人工栽培丰产技术 [ J] .中国
林副特产 , 2004(8):25-28.
[ 7]张纪卯 , 江帆 ,叶琼.红豆树等五种豆科珍希树种种子及树
苗研究 [ J] .湖北林业科技 , 2006(5):30-32.
[ 8]张都海 , 袁位高.花榈木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 J] .浙
江林业科技 , 2003(3):21-23.
[ 9]蔡伟国 , 张济和.北京植物园的抗寒竹种 [ M] .植物园研究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6.
·60·
第 27卷 第 7期 2008年 7月              种 子 (Seed)             Vol.27 No.7 Jul.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