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从刺果甘草中分离出的后莫紫檀素对HE_p-2细胞的作用



全 文 :从刺果甘草中分离出的后莫紫檀素
对 HE P一 2细胞的作用 ’
南京中医学院 (南京 1 2。。 0 29) 阔毓铭 朱荃 陈龙 王荣娣 李祥 洪美芳
摘要 利果甘草 (G y l《) ri ha z Pa l“ d求 。a rMo i xm .) 民问用其果 实催乳 。 从其根中首次 分得的后莫
萦梭素 ( ho mo pe ti rc oa r pi n) 。 经 对人喉 癌细胞 ( HE - P) 2进 行实脸 , 结果表明有抑制和杀 灭作 用 .
关扭词 刺果甘革 ;后莫萦植素 ;人喉疮细胞 ( H E P 一 2)
刺果甘草 ( G ly cy r r h i az P al il d价~ M ax -
im
.
) 为豆 科甘草属植物 , 产于 江苏 、 河南 、 陕
西 、 山西 、 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 , 民间用其果实
催乳 l[ ,有的地区曾误将其根作苦参用图 。 经鉴
定 ,其根和根茎不含苦参生物碱类有效成分 。
从刺果甘草的根和根茎中虽然 已分离出多
种化学成分 〔, 一 ’ 〕 , 但未见有抗癌活性成分的研
究报道 。 我们从刺果甘草根中首次分出的后莫
紫檀素 ( h o m o p t e r o e a r p i n ) 对人喉癌细胞 ( H E p -
2) 的增殖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
1 材料 、 仪器和试剂
生药 ,采 自江苏省盐城地 区 。 H E P一 2 细胞 ,
由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提供 。熔点测定 ,用柳本
微量熔 点`测 定仪 (未经 校正 ) 。 红外光谱 , 用
S P 2 0 o 型 。 质谱 , 用 J E O L JM S 一 D 3 0 0 型 。 核磁
共振 ,用 A M 4 0 0 型 。 倒置显微镜 , 用 C K C l y m -
p u s T o k y o ( x 4 0 0 )
。 层析用硅胶 H , 为青岛海洋
化工厂 2 产品 ,颗粒度 10 一 40 拌m 。本实验所用
的有机溶剂及试剂为 C P 或 A R 。
2 后莫萦植紊的提取与分离
取刺果甘草根粗粉 Zk g ,置索氏提取器 中 ,
用氯仿回流提取 。 将氯仿提取物用硅胶 H 低压
柱层析 ( 2 6 e m X 必 s e m , 2 9 . 6 0 X 1 0 3 P a )分离 , 用
氯仿一石油醚混合溶剂进行梯度洗脱 , T L C 跟
踪合并 , 在氯仿石油醚 ( 7 : 3) 的洗脱液中分得
一针状结晶 1 2 sm g , m p s 3一 s s oC 。 经对该结晶
进行质谱 、 红外光谱数据测定和解析 , 以及用
C O SY

H E T CO R

l o n g r a n g e H E T C O R

I N E P T

N O E s Y 光谱技术和分子模型计算确
定其为后莫紫檀素阁 。
“ ` 0 8 .
3 后莫紫植素对 H E p一 2细胞生长的影响
3
.
1 实验方法
3
.
1
.
1 后莫紫檀素溶液的配制 :将后莫紫檀素
用 乙醇配成各种浓度 , 使其在培养液中的浓度
分别为 0 . 0 0 1 , 0 . 0 1 , 0 . 1 , l m m o l / L ,培养液中
的乙醇终浓度均小于 0 . 1% 。
3
.
1
.
2 细胞接种 : 取 生长 良好的 H E P一 2 细胞
经胰酶 ( 2 . 5% )溶液 消化 后 , 配成浓的细胞悬
液 。用台盼蓝溶液检查细胞存活率 ,最后稀释成
6 x 1 0 ` 个 /m l 细胞悬液 。 用 24 孔细胞培养板 ,
每孔加入细胞悬液 l m l ,分别加入各种浓度的
后莫紫檀素溶液 0 . l m l , 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
培养液 , 5% C O Z 浓度 37 ℃培养 。 每一剂量设两
个平行组 。
3
.
1
.
3 细胞形态的观察 : 将培养 72 h 的实验组
及空白组细胞置于倒置显微镜下 ,观察细胞形
态 及 生 长情况 , 同时作 显微 照 相 记录 , 按
T o p h n 分级法将细胞受损的形 态改变定为五
级 ( 0一 W ) 。
3
.
1
.
4 对细胞增殖的抑制 : 将照相记录后的细
胞制成细胞悬液 ,利用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
计数 ,并用台盼蓝染色检查细胞存活率 ,按下式
计算增殖抑制率 。
增殖抑制率一 (空白组活细胞数一实验组
活细胞数 ) (/ 空 白组活细胞数 ) x 1 0 %
以后莫紫檀素的对数剂量为横坐标 ,相应
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纵坐标 , 求出直线回归方
程 。 根据该方程算出增殖抑制率 50 %的后莫紫
, 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中国药学杂志 1 99 4 年 10 月第 29 卷第 10 期
檀素的浓度 (I CS 。 ) 。
3 . 2实验结果
3
.
2
.
1细胞形态的观察 :随后莫紫檀素浓度的
增加 ,贴壁生长细胞的形态损伤也随之加重 , 低
浓度时 ,有大量圆形细胞 , 细胞密度下降 ; 高浓
度时 ,细胞结构模糊 , 进而萎缩并发生崩解 , 严
重时大量细胞死亡形成碎片 。 空白组细胞生长
正常 ,贴壁 良好 ,结构清晰 ,呈梭形 。
3
.
2
.
2 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不同浓度的后
莫紫檀素与 H E P一 2 细胞作用 7 h2 后 , 进行计
算 。 结果表明 ,在较低浓度时 ( 1 0 ’ 3m m io / L )就
能够影响细胞增殖 ; 随着浓度的增加 ,抑制作用
也逐渐增强 。 附表显示剂量与增殖抑制率的关
附表 后 莫紫檀表的剂量与增殖抑制率的关系
剂量 ( m m o l / L ) 增殖抑制率 ( % ) T o p l i n 分级法
0
.
0 0 1 5 0
0
.
0 1 1 3 1
0
.
1 6 8 .
1 8 3 N
系 。 结果表明后莫紫檀素对 H E P一 2 细胞的增殖
抑制及杀灭作用是可靠的 。
参 考 文 献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 上册 . 上海 : 上海 人民出版社 ,
19 77
: 7 8 6
.
江 宁熙 . 苦参及其伪 品刺果甘草的理化鉴别 . 中药通报 ,
1 9 8 8
, 1 3 ( 1 )
: 1 4
.
刘勤 , 刘永淮 . 甘草属植物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概况 . 中国
药学杂志 , 1 9 8 9 , 2 4 ( 1 2 ) , 7 0 5 ·
陈业高 , 肖悼殷 , 魏均娴 . 近十五年来我 国药用植物中皂贰
成分的研究进展 . 中国药学杂志 , 1 993 , 2 8 (4 ) , 2 05 ·
柳江华 , 杨松松 , 傅玉琴 ,等 . 刺果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 药
学学报 , 19 9 0 , 2 5 ( 9 ) , 6 8 9 .
柳江华 , 杨松松 ,傅玉琴 ,等 . 刺果甘草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
中草药 , 1 9 9 2 , 2 3 ( 7 ) , 3 4 9 ·
杨岚 , 刘永涟 ,林寿全 , 等 . 六 种甘草属植物中黄酮类成分
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药学学报 , 1 9 90 , 2 5 ( 1 1 ) , 840 ·
阐毓铭 ,赵海宝 ,刘训红 ,等 . 刺果甘果化学成分研究 . 中草
药 , 1 99 4 , 2 5 ( 1 ) : 3 . (收稿 : 1 9 94一 0 1一 0 4 )
E f f e c t o f h o m o P t e r o c a r P i n s e P a r a t e d f r o m G l y cy
r
hr i z
a P a l l i e d价 o ar o n
h u m a n
’ 5 t h r o a t c a n c e r c e l l ( H E p

2 )
K A N Y u

m i n g
,
Z H U Q u a n
,
C H E N L o n g
,
W A N G R
o n g

d i
,
L l X i a n g
,
H O N G M e i

f a n g ( N
a
inj
n g
OC l le g
e
o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七d i c i n e , N a 川i n g 2 1 0 0 2 9 )
A B S T R A C T H o m o p t e r o e a r p in i n i t i a l l y s e p a r a t e d f r o m t h e r o o t o f G ly 卿 r h i z a P a l l i d价aor M a x -
im
. ,
w a s p r o v e d t o b e a n e f f e e t iv e i n g r e d i e n t f o r i n h ib i t i n g ( l o w e r e o n e e n t r a t i o n ) o r k i l l i n g ( h ig h
-
e r e o n e e n t r a t i o n ) h u m a n
’ 5 t h r o a t e a n e e r e e l l s ( H E
r 一 2 )
,
in e u l t u r a l e o n d i t i o n
.
K E Y W O R D S G ly 卿 r r 人i z a P a l l i d价oar M a x im . , h o m o p t e r o e a r p i n , H E P一 2
肌普致固定性药疹 1 例
包头市第二 医院眼科 (包头 。 1 40 3 0) 霍彦华
患者 ,女 , 30 岁 。 因行左眼外斜视矫正术于 1 9 9 3 年
5 月 1 7 日入院 ,术后给予 乙酞螺旋霉素 0 . 2官 ,每日 4 次
口服 ,肌昔 0 . 2 9 ,维生素 C 0 . 2 9 , q id , PO 。 Zd 后双手均
出现圆形 、 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斑 ,直径 l ~ c4 m , 边界
清楚 。 临床诊断 : 固定性药诊 。 疑是 乙酞螺旋霉素所致 ,
停该药 , 给扑尔敏 s m g , it d , P O 及局 部用炉甘石 洗剂 ,
继续 口服肌昔 、 维生素 C 。 次 日局部紫红色斑范围增大 ,
中国药学杂志 1 9 9 4 年 10 月第 29 卷第 10 期
水肿加重 。 第 d3 停服肌昔 、继续 口服维生素 C , d2 后水
肿全部消退 , 红斑范 围明显减小 , 一周后红斑全部消
退 。 追问病史 ,一年前因服用肌昔 , d3 后出现上述临床
表现 。
根据本文患者 2 次服用肌昔双手均出现水肿性紫
红色斑 ,确定为肌昔引起的固定性药疹 。
. ` 0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