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刺果甘草的提取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刺果甘草的提取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梁 军
【摘要】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了刺果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 、分离和结构鉴定。实验以刺果甘草干燥
的根为原料 ,用乙醇浸泡 , 超声波提取 ,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 180.5 g 。然后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 、二
氯甲烷和乙酸乙酯萃取 ,分别得到石油醚提取物 3.614 5 g , 二氯甲烷提取物 11.965 2 g 和乙酸乙酯提
取物 8.919 7 g , 分别占刺果甘草总质量的 0.72%、2.39%和 1.78%。
二氯甲烷提取物经过柱层析 ,重结晶方法的分离 ,得到了 2 种晶体(白色针晶和白色针簇状结晶)。
晶体经过1H-NMR、13C-NMR鉴定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 ,分别为 β-谷甾醇和美迪紫檀素。β -
谷甾醇占二氯甲烷提取物的 3.53%。美迪紫檀素占二氯甲烷提取物的 1.31%。实验首次应用超声波
提取刺果甘草根的有效成分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刺果甘草 柱层析 β-谷甾醇 美迪紫檀素
  刺果甘草(Glycy rrhiza pallidiflo ra Maxim)又名土甘草 、
野甘草 ,是豆科甘草属植物 ,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 、辽宁 、内蒙
古 、河北 、山东 、江苏 、河南及陕西等地 , 其地上部分是多年生
牧草 ,地下部分是重要的中药材 , 具有其他牧草所不具有的双
重作用。
刺果甘草植株高大 ,枝叶繁茂 , 根系发达 ,具有保持水土 、
改良土壤 、防风固沙 、防止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的作用 , 是国
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固沙植物 ,也是西部地区防止沙漠化 ,保护
生态环境和草原资源的良好植物资源之一。甘草的地下部分
具有清热解毒 、止渴祛痰 、补脾和胃 、调和诸药等功效 , 中医处
方离不开甘草 ,有“十方九草”之说 , 自古至今 ,广为药用[ 1] 。
此外 ,甘草还被广泛用于食品 、饮料 、化工 、烟草 、印染 、酿
造 、国防等工业中。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对刺果甘草的营养成
分 、生物碱 、甘草酸 、黄酮类 、三萜皂苷类和精油等化学成分的
提取 、分离 、鉴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 、细致的研究[ 1-4] 。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药品
1.1.1 实验原料 刺果甘草根购自齐齐哈尔市鹤城中药批
发站。
1.1.2 主要试剂 无水乙醇 、石油醚(60 ~ 90 ℃)、二氯甲
烷 、乙酸乙酯 、甲醇 、冰乙酸为分析纯 , 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
限公司生产。
1.1.3 主要仪器及材料 R201 旋转蒸发仪 、W-201B 数显
恒温水浴锅(上海申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KQ3200DE 数控
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生仪器有限公司);AV400 核磁共振
仪(瑞士);粗孔(ZCX Ⅱ)柱层析硅胶 、硅胶板试剂(200-300
目)(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
1.2 实验过程 干燥的刺果甘草根的粗粉末 500 g , 依次用
90%、70%、 50%乙醇 浸泡 2 h , 超声波 提取(40 KHz)
30 min[ 5-6] ,减压抽滤 , 滤液减压浓缩共得浸膏 180.5 g。所得
浸膏以石油醚 、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其中 , 二氯甲烷部
分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刺果甘草的二氯甲烷层提取物
经过柱层析分离共得 21 个部分 , 分别标记为 GPM -B-a、
GPM -B-b……。然后将分离出来的 21 个部分进行薄层色
谱检测分析 ,根据分析的结果 , 确定下一步分离方案[ 7] 。
对 GPM-B-d 样进行分离得白色针状结晶 Ⅰ ,质量为
0.038 8 g , 占二氯甲烷提取物的 3.53%。
对GPM -B-h 样得白色针簇状结晶 , 质量为 0.014 4 g ,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邮  编 161006  收稿日期 2009-02-10
占二氯甲烷提取物的 1.31%。
1.3 结构鉴定 核磁条件:AV400 核磁共振仪 , 溶剂为
CDCl3 , 鉴定如下:晶 Ⅰ :白色针状结晶(石油醚), 1H -NMR
(400M Hz , CDCl3),δppm:5.36(1 H , d , J =4.8 H z , H -6),
δ3.53(1H ,m , H -3),δ1.01(3 H , s , H-19),δ0.92(3 H , d ,
J=6.4 Hz , H-21),δ0.85(3 H , m , H -29),δ0.83(3 H , d ,
J=7.4 Hz , H-26),δ0.80(3 H , d , J=7.2 Hz , H-27),δ0.69
(3 H , s , H-18)。其波谱数据与文献中 β-谷甾醇一致[ 8] , 该
化合物鉴定为 β -谷甾醇(β-Sito stero l)。
图 1 β-谷甾醇(Ⅰ)
  晶Ⅱ:白色针簇状结晶(石油醚-乙酸乙酯), 1 H-NMR
(400 M Hz , CDCl3),δppm:3.50-3.55(1H , m , C6a -H), 3.62
(1H , t , J=10.8 Hz , C6 -aH), 3.76(3H , s , OCH3), 4.23(1H ,
dd , J=10.6 , 4.7 H z , C6 -eH), 5.49(1H , d , J-6.6 , C11a-
H), 5.61(1H , brs , OH), 6.40(1H , d , J=2.3 H z , C10 -H),
6.45-6.47(2H , m , C4-H , C8-H), 6.54(1H , dd , J=9.0 ,
2.4Hz , C1-H)。13C-NM R见表 2。其波谱数据与文献中美
迪紫檀素一致[ 4] , 该化合物鉴定为美迪紫檀素(Medica rpin)。
图 2 美迪紫檀素(Ⅱ)
2 结果与讨论
2.1 在超声时间为 30 min、超声频率为 40 KH z 和溶剂浸渍
时间为 2 h 的条件下超声波提取刺果甘草有效成份最多 , 提
取效率最高。
2.2 提取方法的选择 有关于刺果甘草的化学成分研究的
文献所用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乙醇回流提取 ,乙醇浸提 , 乙醚水
蒸气蒸馏法提取。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提取方法 ,综合实验室
的条件 , 此次实验应用超声波提取刺果甘草的有效成份。
2.3 提取条件考察 综合实验室条件和各类有关超声波提
取的文献资料 , 进行 3 因素 2 水平正交实验。 3因素为超声
·978·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 2009 , Vol.30 , No.8
·预防医学·
云南省肺癌死亡趋势及疾病负担分析
郝建华 杨云娟 肖义泽 郝 曦
【摘要】 目的 分析 1973 ~ 2005 年云南省居民肺癌的死亡趋势和疾病负担情况 , 为制定云南省相
应的肺癌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国三次死因调查资料进行动态分析 , 全部数据采用 EX-
CEL 进行处理。评价指标主要有标化死亡率和 DALYs 等。结果 三次死因调查 ,云南省居民肺癌标
化死亡率分别为 13.31/ 10 万 、33.88/ 10 万和 40.07/ 10 万 , DALYs 分别为 15.91‰、81.91‰和
117.33‰。肺癌一直高居云南省恶性肿瘤死亡顺位的首位。且各个年龄组男性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
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肺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威胁云南省居民健康和生命危害的主要恶
性肿瘤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应加强一级预防 ,普及防癌知识 , 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防癌意识。
【关键词】 肺癌 死亡趋势 疾病负担
  目前 ,肺癌是世界各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 , 并被公认为
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根据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WHO)最新估计 ,
2002 年全球肺癌的男性发病率为(35.5/ 10 万), 发病 97 万
人 ,死亡率为(31.2/ 10 万),死亡 85 万人;女性发病率为(12.
1/10 万), 发病 39 万人 , 死亡率为(10.3/ 10 万), 死亡 33 万
人。肺癌总发病数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 20.0%, 死亡占总
癌死亡数的 23.8%[ 1] 。云南省肺癌标化死亡率高于全国水
平 ,且呈现上升趋势 , 云南省宣威市 、个旧市是全国肺癌高发
地区。利用全国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的云南省资料 , 动态
分析 1973 ~ 2005 年云南省居民肺癌的死亡趋势和疾病负担 ,
为云南省制定肺癌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全国三次死因回顾调查云南省资料 ,
即:第一次调查(1973 ~ 1975 年)、第二次调查(1990 ~ 1992
年)和第三次调查(2004~ 2005年)的数据。
1.2 统计方法 死因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统计。全部数据采用 EXCEL进行处理 ,计算死亡率 、标化死
亡率 、DALYs 等指标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在统计 DA-
LYs 指标时 , 寿命损失年(YLLs)用云南省相应的基础调查数
据计算 , 失能损失年(YLDs)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2002 年健康
报告西太区的数据。
2 结果
2.1 肺癌死亡情况 全国三次死因回顾调查 , 云南省居民肺
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3.31/10 万)、(33.88/10 万)和
(40.07/10 万)。男性标化死亡率的增长速度分别为(9.09/
10万)和(29.29/ 10万),女性则为(4.22/ 10 万)和(23.62/ 10
万)。见表 1~ 表 2。
表 1 云南省居民肺癌死亡情况的三次调查结果
性别    第一次调查       第二次调查       第三次调查   死亡人数 标化死亡率 死亡人数 标化死亡率 死亡人数 标化死亡率
男性 1758 19.13/ 10万 1971 28.22/ 10万 2046 57.51/ 10万
女性 703 8.1/ 10万 793 12.32/ 10万 1237 35.94/ 10万
合计 2461 13.31/ 10万 2764 33.88/ 10万 3283 40.07/ 10万
2.2 死因构成比和死因排位 全国三次死因回顾调查 ,云南
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 , 占人群全死因构成比的 3.36%、
11.54%和 14.33%,其中 , 男性恶性肿瘤死亡 , 占男性人群全
作者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昆明(郝建华)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昆明(杨云娟 、肖义泽)
昆明医学院(郝曦)
邮  编 650032  收稿日期 2009-03-10
死因构成比的 3.47%、12.87%和 14.61%, 女性恶性肿瘤死
亡 , 占女性人群全死因构成比的 3.24%、9.89%和 13.93%。
肺癌死亡占人群全死因构成比的 0.32%、3.93%和 6.16%。
在人群全死因排位中 , 云南省居民恶性肿瘤的死因排位 , 第一
次调查(1973 ~ 1975 年)排位第四位 , 第三次调查(2004 ~
2005年)跃居至第三位。肺癌死因排位 ,在三次调查中 , 一直
高居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
时间 、超声频率和溶剂浸渍时间。通过薄层色谱分析实验结
果表明 ,超声时间为 30 min 、超声频率为 40 KHz 和溶剂浸渍
时间为 2 h 的条件下超声波提取刺果甘草有效成份最多 , 提
取效率最高。
参 考 文 献
[ 1]  张继 ,马君义 ,王一峰 ,等.刺果甘草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J] .
草业学报 , 2004 , 13(3):103-105
[ 2]  石荣火.刺果甘草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J] .南京:南京中
医药大学 , 1998
[ 3]  李伟东 ,阚毓铭.江苏产刺果甘草低熔点化学成分研究[ J] .时珍
国药研究 , 1998 , 9(3):224
[ 4]  张继 ,马君义 ,杨永利 ,等.刺果甘草根化学成分研究[ J] .中国药
学杂志 , 2002 , 37(12):902-904
[ 5]  王铮敏.超声波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J] .三明高等专
科学报 , 2002 , 19(4):45-54
[ 6]  王应强 ,张景 ,段玉峰.超声波提取甘草黄酮的工艺研究[ J] .粮
油食品科技 , 2006 , 14(3):42-43
[ 7]  马君义 ,张继 ,王一峰 ,等.刺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
析[ 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06 , 15(1):78-79
[ 8]  孙明谦.甘草中化学成分的研究[M ] .吉林:吉林大学 , 2006
·979·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 30卷第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