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傣药铁刀木叶的生药学研究



全 文 :2. 5. 4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4]测定,用
70%乙醇作溶剂,10批半边风醇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为 3. 55% ~
17. 12%(见表 2)。初步拟定半边风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 8. 0%。
表 2 半边风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测定结果 %
编号 水分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浸出物
BBF -1 9. 59 1. 53 0. 19 10. 09
BBF -2 9. 41 4. 12 0. 29 10. 68
BBF -3 8. 97 3. 63 0. 41 14. 79
BBF -4 10. 04 3. 76 0. 28 10. 37
BBF -5 6. 13 3. 86 0. 32 12. 05
BBF -6 6. 23 2. 75 0. 40 17. 12
BBF -7 8. 66 8. 94 0. 61 14. 41
BBF -8 10. 45 2. 82 0. 06 16. 60
BBF -9 10. 73 2. 92 0. 76 8. 00
BBF -10 12. 85 1. 40 0. 07 3. 55
n =3
3 小结
半边风的鉴别特征为①乔木。叶二形,有叶盾形和叶矩圆形
至卵状矩圆形,下面密被黄褐色短柔毛。聚伞花序。蒴果木质,
种子具膜质翅。②药材根圆柱形,粗糙。茎圆柱形,表面有渔网
状菱形纹理;切面木部黄白色,有致密的放射状纹理及细孔;叶异
型,纸质。气微,味淡。③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微木化,多见星状
毛。皮层狭窄,可见红棕色物。维管束外韧型,中柱鞘纤维明显,
射线较宽。髓部边缘常见数个大型分泌腔。皮层、韧皮部有纤维
束散在;薄壁组织中可见分泌细胞散在,草酸钙簇晶、方晶易见。
粉末中有星状毛、油细胞、晶鞘纤维、棕色块、草酸钙簇晶、方晶
等。④粉末用甲醇提取,点样,以环己烷 -氯仿 -乙酸乙酯 -甲
酸(7. 5:1:1:0. 25)展开,喷以 10%磷钼酸试液,在 105 ℃加热至
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
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⑤水分含量初步拟定不得超过 15. 0%;
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 5. 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得超过 1. 0%;
用 70%乙醇作溶剂,热浸法,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 8. 0%。
通过对多产地的样品进行观察,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
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均特征明显、稳定,可作为半边风的鉴别依据;
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测定初步确定各限量及含量
测定,为半边风药材质量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完善提供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写委员会. 中华本草(第五册)
[M].上海:上海科技出社,1999:389.
[2]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瑶族习用药材质量评价
与标准研究[M].南京: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 林 华.半枫荷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
学,2008.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附录 VIB,IXH,IXK,XA.
收稿日期:2014-10-20; 修订日期:2015-04-08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课题(No. 2012Y064)
作者简介:吴 梅(1975-),女(汉族),云南宾州人,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
院讲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鉴定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薛咏梅(1978-),女(彝族),云南红河人,云南中医学院
中药学院高级实验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学与分析化学研究工作.
傣药铁刀木叶的生药学研究
吴 梅,马 莎,李文春,薛咏梅*
(云南中医学院 中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目的 建立傣药铁刀木叶的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生药学(包括基源鉴别、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描
述了药材性状特征、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结论 实验结果可为铁刀木叶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傣药; 铁刀木叶; 生药学鉴定
DOI标识:doi: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5. 07. 050
中图分类号:R282. 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15)07-1662-02
铁刀木叶为豆科决明属植物铁刀木 Cassia siamea Lam.的干
燥小叶,傣语“摆习列”,为傣医药传统使用的民族药物,《中华本
草》(傣药卷)载:味苦、性寒,入水、风塔,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
痛、杀虫止痒等功效[1]。徐燃等[2]对铁刀木进行了生药学研究,
但其中有关叶的研究内容尚不完备。为了建立铁刀木(叶)准
确、全面的鉴别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故进一步完
善了其生药学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药材采自云南省红河县,经云南中医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杨礼
攀副教授鉴定为豆科植物铁刀木 Cassia siamea Lam.的干燥小叶。
Nikon Eclipse 80i型生物数码摄影显微镜、莱卡 RM2235 轮
转切片机、DHP - 360 型电热恒温干燥箱。
2 方法
2. 1 性状鉴别 采用感官观察干燥叶片的性状特征。显微组织
结构研究:制备永久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特征,
辅以徒手切片。石蜡切片的制备采用浸泡在 F. A. A. 固定液中
的材料,切取叶片中部过主脉长约 0. 5cm 的正方形叶片,按常规
方法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展片、脱蜡,采用番红、固绿染
色,最后封片,制成永久装片。
2. 2 显微粉末特征研究 将干燥的叶片粉碎至 60 目,常规制片,
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后含物等特征。显微常数测定:分别测
定 20 组,再计算出平均值。
2. 2. 1 气孔指数测定 用镊子撕取叶片的上下表皮,制透化片。
镜下数气孔及表皮细胞的数目。
2. 2. 2 脉岛数测定 切取 2mm ×2mm的叶片,浸泡在次氯酸钠溶
液中至变白,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整体封片,镜下数脉岛的数目。
2. 2. 3 栅表比测定 在粉末片中对 4 个相邻表皮细胞下的栅栏
细胞进行计数,再计算出一个表皮细胞下的平均栅栏细胞数。
3 结果
3. 1 性状鉴别 呈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 3 ~ 8cm,宽 1. 5 ~ 2. 8
cm。先端圆钝,常微凹,有短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上表面绿褐
·2661·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年第 26 卷第 7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5 VOL. 26 NO. 7
色、棕褐色或黄绿色,色泽不均匀,泛白,下表面呈灰绿色、黄绿
色,无毛或近无毛,主脉于下表面显著突起。小叶柄长 2 ~ 3mm。
叶片革质,脆。气微香,味苦、涩。见图 1。
图 1 铁刀木(叶)
3. 2 显微特征
3. 2. 1 叶横切面 上表皮细胞一列,长方形或类方形,大小不等,
内侧断续分布有一列粘液细胞;下表皮细胞略小,外壁多呈乳头
状突起;上下表皮均被有角质层,单细胞非腺毛可见,但以下表面
多,气孔只见于下表面。叶肉组织为异面型,栅栏组织为 2 ~ 4 列
细胞,过主脉,海绵组织中有粘液细胞散在,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
钙簇晶或方晶。主脉维管柱由两个大小悬殊的维管束组成,围成
环状,小的维管束靠近上表面;维管束外韧型,形成层不甚明显,
导管多单个径向排列,韧皮部有粘液细胞散在,韧皮部外侧及大
小维管束之间均为纤维束,连在一起排列成环状,纤维壁木化,外
有含草酸钙方晶的薄壁细胞,形成晶鞘纤维;下表皮内侧有厚角
组织。见图 2,图 3。
1.上表皮 2,6,8 粘液细胞 3.栅栏组织
4.海绵组织 5.木质部 7.韧皮部
9.纤维束 10.非腺毛 11.下表皮 12.厚角组织
图 2 铁刀木叶(过主脉)横切面图
3. 2. 2 显微粉末特征 粉末呈灰棕绿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
角形,大小不均,垂周壁平直或略波状,有的不均匀增厚;侧面观
呈长方形或正方形,下表皮细胞外壁呈乳头状凸起;气孔仅见于
下表皮,多为平轴式,亦可见不定式,副卫细胞 3 ~ 5 个;上下表皮
均被有角质层,厚 3 ~ 10μm。纤维多成束,直径 10 ~ 40μm,壁薄
或壁厚,多数纤维束周围有含草酸钙结晶的薄壁细胞而形成晶鞘
纤维,薄壁细胞中结晶多为草酸钙方晶,偶见草酸钙簇晶,棱角较
钝。粘液细胞散在或见于表皮细胞下,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 20
~ 50μm。单细胞非腺毛多平直,壁薄或壁厚,多具疣状突起。导
管多为螺纹导管,亦有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直径 4 ~ 32μm。
草酸钙方晶多见,直径可达 32μm。草酸钙簇晶多存在于薄壁细
胞中,直径 5 ~ 10μm,多数棱角锐尖。见图 4。
3. 2. 3 显微常数 气孔指数为 12 ~ 16. 5,栅表比为 5 ~ 12,脉岛
数为(10. 63 ± 1. 02)。
1.上表皮 2,6,9 粘液细胞 3.栅栏组织 4.草酸钙簇晶
5.海绵组织 7.非腺毛 8.木质部 10.韧皮部
11.纤维束 12.草酸钙方晶 13.下表皮 14.厚角组织
图 3 铁刀木叶(过主脉)横切面简图
1.上表皮细胞 2.下表皮细胞 3.晶鞘纤维及纤维
4.粘液细胞 5.上表皮角质层 6.下表皮角质层
7.非腺毛 8.草酸钙方晶 9.草酸钙簇晶 10.导管
图 4 铁刀木叶粉末特征图
4 讨论
本实验首次报道了铁刀木叶中粘液细胞及草酸钙簇晶特征,
其中粘液细胞用墨汁实验进行了验证;并首次对其显微常数进行
测定,结果为气孔指数 12 ~ 16. 5、栅表比为 5 ~ 12、脉岛数(10. 63
± 1. 02)。
铁刀木叶的主脉维管柱由两个大小悬殊的维管束所组成,但
随着主脉逐渐变细,小的维管束越来越小,最终消失。
本实验采用在石蜡制片过程中脱完蜡但尚未染色的切片,滴
加 1d次氯酸钠溶液,去除色素的干扰,解决了因铁刀木叶中含较
多色素而无法清晰观察的难题。
铁刀木叶为傣族民间常用药,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不断展
开,越来越多的活性成分被发现,使用必将更为广泛。本实验结
果可为铁刀木叶的真伪鉴别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充分理论依
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傣药卷)[M]. 上海:上海科学
科技出版社,2005:244.
[2] 徐 燃,刘学群,铁德馨,等. 铁刀木的生药鉴定研究[J]. 中药材,
2008,31(7):974.
·3661·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5 VOL. 26 NO. 7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年第 26 卷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