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豆新品种荆豆3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全 文 :■ 种子世界
荆豆3号是湖北省荆州市农
业科学院国家大豆加工技术研
发分中心采用人工有性杂交和
系谱方法育成的夏大豆早熟品
种。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
号为鄂审豆 2010001,命名为荆
豆3号。
1 选育经过
1.1 亲本来源及主要性状
荆豆 3号区域试验代号荆
0-46,其母本为鄂豆4号,父本
为 96-2。母本鄂豆 4号于 1996
年从湖北省仙桃九合垸原种场
引进,该品种为南方春大豆,
表现早熟、蛋白质含量高、株
型较矮、分枝少、株型收敛直
立等特点。父本 96-2是自育材
料,该品种为夏大豆早熟类型,
主要特点是株高中等、分枝
多、百粒重较大、株型半张开。
1.2 选育过程
父、母本于 1996年夏季杂
交,经 7代系谱法选育于 2003
年稳定出圃获稳定株系,编号
“荆 0-46”。2004年参加株系试
验,2005—2007年参加院品比
试验,并在湖北省荆州、宜
昌、襄阳、钟祥等地进行栽培
试验和小面积试种,表现高产
稳产、早熟、抗倒伏、株型收
敛 、 直 立 、 综 合 性 状 突 出 。
2008—2009年参加湖北省夏大
豆区域试验,同年在湖北省荆
州、宜昌、钟祥进行小面积生
产示范。
2 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2.1 特征特性
荆豆 3号属夏大豆早熟品
种,全生育日数 96天,紫花,
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
敛,茎秆直立,成熟荚色为淡
褐色。株高 55.4厘米,主茎节
数 11.8个,分枝数 2.7个,单株
结荚数 37.9个,每荚粒数 1.95
粒,完全粒率 89.66%,百粒重
27.3 克。田间感 SMV 病株率
5.40%,病指 3.29,田间抗性
好,不裂荚,不倒伏,粗脂肪
含量 21.40%,粗蛋白质含量
43.96%,籽粒大小均匀,外观
色泽好,商品性好。
2.2 产量表现
2.2.1 品种比较试验 2006—
2007年湖北省荆州市农业科学
院安排了自育的6个大豆新组合
与“中豆8号”为对照进行品种比
较试验,“荆 0-46”产量 2 982.0
公斤/公顷,对照中豆 8号产量
2 647.5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
12.63%,表现出早熟、丰产稳
定、抗倒伏、综合性状优等特
点,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
2.2.2 区域试验 荆豆3号2008
年产量 2 701.5公斤/公顷,比对
照中豆33增产16.65%,差异达极
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 1位。
2009 年,产量 2 662.5 公斤/公
顷,比对照中豆 33增产 8.56%,
收稿日期:2012- 12- 05;修回日期:2013- 01- 09
第一作者:郭西陵,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E-mail:guoxiling2009@ 163.com
大豆新品种荆豆3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郭西陵,陈安军,刘 斌,彭佑明,刘超阳,陈 檬,王义金,毛必华
(湖北省荆州市金穗种子有限公司,湖北 荆州 434000)
中图分类号:S3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3547(2013)02-0057-02
摘要:大豆新品种荆豆3号是湖北省荆州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加工技术研发
分中心于 1996年以鄂豆 4号为母本、96-2为父本,采用有限杂交和系谱法育
成的夏大豆早熟品种。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综合性状优异。2010
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荆豆3号(鄂审豆2010001)。
关键词:大豆;荆豆3号;选育;栽培技术
57
■种子世界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
种第 5位。2008—2009年, 2年
平均产量 2 682.0公斤/公顷,比
对照中豆 33增产 12.45%,差异
达极显著水平(见表1)。
2.2.3 生产试验 2008—2009
年,设对照中豆 33,在湖北省
荆州市、钟祥市、宜昌市、襄
阳市、天门市5个不同试点进行
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21.0
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13.72%,
5个试点全部增产(见表2)。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应区域
适应湖北省及长江中下游
地区种植的夏大豆新品种。
3.2 适期播种
荆豆 3号适宜播期为 5月中
旬至6月上旬,油菜、大麦、小
麦收获后抢墒播种,如果土壤
墒情不好,应及时灌溉,喷灌
或沟灌均可,但不可漫灌。用
种量90.0~112.5公斤/公顷,保苗
19.5~24.0万株/公顷,穴距 20厘
米,行距50厘米,穴保苗2株。
3.3 精细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
的地块,避免连作、迎茬,精
耕细作,力求“三沟”相通,尽
量做到田平、土碎、草净。
3.4 合理施肥
施肥结合整地进行,一般
施复合肥 375公斤/公顷、过磷
酸钙 225公斤/公顷。在初花期
视苗情追肥,苗情长势弱,施
尿素 75.0~112.5 公斤/公顷,施
于根侧;长势良好,不用追肥。
3.5 田间管理
播种后,大豆生长期间一
般中耕除草 2~3次。在大豆封
行时要做到田间无杂草。苗期
降雨量较大时,应及时进行
清沟排渍,做到厢沟不积水。
大豆生长期间,特别是结荚初
期至鼓粒期如遇干旱,应及时
灌溉。
3.6 防治病害虫
苗 期 注 意 防 治 地 老 虎 ;
中、后期应注意防治蚜虫、豆
天蛾、造桥虫、豆荚螟、大豆
卷叶螟、斜纹夜蛾等害虫。
3.7 适时收获
以叶片大部分脱落,籽粒
呈现黄色,手摇有响声为收获
期 , 遇 不 利 天 气 应 抢 晴 收 、
晒、脱,避免碾压,防止破损
和霉烂。
参考文献:
[1] 邱长久, 刘长海, 胡淑艳, 等. 大
豆新品种北豆2号的选育及栽培
技术[J].大豆通报, 2007(1): 11.
[2] 费志宏, 朱洪德, 张军, 等. 大豆
新品种垦农 18号的选育及栽培
要点[J].大豆通报, 2004(1): 18.
[3] 李子升. 开豆16号大豆选育及高
产栽培 [J]. 大豆科技, 2012(2):
67-68.
[4] 陈学军.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5] 王德亮. 大豆新品种垦丰 5号选
育及栽培技术 [J]. 大豆通报,
2001(6): 25.
[6] 王洋, 马晓萍, 王跃强, 等. 大豆
新品种吉育104的选育及栽培要
点[J].大豆科技, 2012(3): 65-66.
[7] 于显凤, 代永江, 姜秀英. 大豆小
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J]. 大豆通
报, 2000(1): 20.
[8] 汪宝坤, 张庆华, 付连舜, 等. 铁
丰 31大豆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
术[J].大豆通报, 2003(3): 22.
[9] 吴昊, 董友魁, 傅连舜. 高油大豆
新品种铁豆 63号选育及栽培技
术[J].大豆科技, 2012(3): 67-69.
[10] 王芳, 王守义, 王淑荣, 等. 高产
抗 SCN大豆新品种嫩丰 20的选
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大豆科
技, 2009(1): 45-46.
年份
2008
2009
平均
产量
(公斤/公顷)
3 003.0
3 039.0
3 021.0
CK产量
(公斤/公顷)
2 656.5
2 658.0
2 656.5
比CK±
百分数(%)
13.01
14.33
13.72
显著性
**
**
**
年份
2008
2009
平均
产量
(公斤/公顷)
2 701.5
2 662.5
2 682.0
CK产量
(公斤/公顷)
2 316.0
2 452.5
2 385.0
比CK±
百分数(%)
16.65
8.56
12.45
显著性
**
**
**
位次
1(CK4)
5(CK8)

表1 2008—2009年荆豆3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表2 2008—2009年荆豆3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