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科技信息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1 年 第 23期
鄂西红豆树(Ormosia hosie iHemsl.et Wils),俗称花榈木,是豆科
蝶形花亚科红豆树属的落叶乔木树种, 世界八大珍贵用材树种之一,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 其性喜温暖、湿润,幼树喜光,不耐庇
荫,在天然林中,常与枫香、樟、楠、栲、栎等树种混生,处于林冠上层。
树干分杈性强,主干低矮,侧枝粗壮,且斜向上伸,树冠呈伞形。在生长
良好的林分中,一般主干高 2~5 米处开始分杈,达 10 米高者极少;生
长差的林分中,主干高 1 米左右处就开始分杈。鄂两红豆树根系发达,
侧根有共生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鄂西红豆树
木材坚实硬重,耐磨、结构细、纹理美观,有光泽,是工艺、雕刻、装饰和
贵重家具上等用材。 其树冠浓荫覆地,也是优良的庭院绿化树种。
鄂西红豆树广泛生长于福建、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
湖南、贵州、四川、陕西及甘肃等省区,生于海拔 200- 900 米的低山丘
陵、河边及村落附近,是红豆树属中树形最大,分布最北,经济价值最
高的著名珍贵用材树种之一 [1-2]。 在福建省广泛分布于永安、德化、尤
溪、建瓯、浦城、武夷山、泰宁、古田、屏南、周宁、柘荣、晋安、永春、永
泰、闽侯等县(区、市),目前天然林资源接近枯竭 [3]。 为了保护和发展珍
贵阔叶树种,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促进林业可持续经营。福建华安金山
国有林场从 1965 年人工种植的红豆树林中采集种子,于 2005 年开始
进行育苗造林试验,取得成效,文中对育苗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为推广
红豆树造林提供参考。
1 采种与壮苗培育
鄂西红豆树结实年龄迟,且有大小年之分。选择生长健壮 50 年以
上的天然林或 30 年以上人工林的优良母树进行采种。当荚果成熟,快
要开裂时,爬上母树用高枝剪钩取果枝,收集荚果,采回的荚果,稍加
暴晒后放室内摊开,使荚果自然开裂脱粒,收集种子,阴干后放入器皿
或布袋内贮存。 种粒大,千粒重 200~250 克,场圃发芽率可达 70%。
鄂西红豆树对育苗圃地要求不苛刻,只要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
好的山垅地、洋面田都可做育苗圃地:排水不良、低洼积水地苗木生长
不良,不宜育苗。圃地要施足基肥后,再整地做床,苗床要求与杉、松育
苗相近。 播种方法宜采用沟状条播,沟深 2~3cm,沟距 15~20cm。 种子
种皮坚硬,角质层厚,透水性能差,发芽困难,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
理,用机械破皮或沸水烫种等破坏角质层,使种子吸水及时发芽,提高
发芽率。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揭除覆盖物,以防压弯幼芽,待幼芽出±约
1 / 3 时即可揭除全部覆盖物,结合拔除杂草。 鄂西红豆树幼苗生长快,
要及时除草、松土、施肥,6~8 月为幼苗速生期,高生长量达全年 2 / 3,
消耗养分多,要及时追肥促进生长。苗木充分郁闭后即要间苗,拔除过
密、被压的弱苗。 11 月份高生长停止,冬芽形成。 根据育苗试验表明,
1 年生苗高可达 40~60cm,地径 0.7~1.0cm,主根长 20cm 以上,根冠长
度 21cm 左右,可出圃造林,每亩产苗 2 万株左右。
2 造林技术
鄂西红豆树适宜在分布区内海拔 600 米以下、土壤湿润肥沃的山
坡地以及房前屋后、四旁地造林,以平原路旁、河岸最为适合。 鄂西红
豆树趋肥、趋水性强,对立地条件要求高,造林地必须选择土层深厚、
肥沃的 I、Ⅱ级地。 干燥、瘠薄的土壤和山顶、山脊部位不能营造。 整地
宜采用块状穴垦,挖明穴、回表土,穴规格 60cm×40cm×40cm。 造林前
每穴施钙镁磷肥 0.5 斤作为基肥。 为了培育优良干材,造林密度可适
当加大,纯林一般每亩 150~180 株,混交林每亩 120~150 株。鄂西红豆
树比较适宜与建柏、杉木行带混交,2~3 行红豆树 1 行建柏(杉木)。 鄂
西红豆树幼苗根际部位含有糖分,造林前要在苗木根部浇拌药浆预防
鼠害。
此外, 造林苗木质量和造林时间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影响较大,
根据林场的造林试验表明(表 1),二类至三类苗木造林效果最好,即
地径 0.75~.95cm,苗高 37~57cm 的苗木造林最容易成活;一类红豆树
苗木造林偏大,不利造林成活和幼树生长;四类苗木在育苗圃地里就
处于被压制状态,苗木径高比低,苗木不粗壮,生活力较弱。 而不同造
林时间的成活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2~3 月份造林成活率可高达
95%,4 月上旬造林成活率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至 5 月份平均成活率仅
56.2%。根据红豆树不同月份的造林成活率,苗木休眠期和发芽萌动规
律、气温旬变化规律,红豆树最佳造林时间在 1 月份至 3 月上旬,尽可
能避免推迟至 4 月上旬造林,5 月份后不宜再实施红豆树人工造林。
表 1 红豆树不同苗木分类造林生长情况
3 抚育技术
鄂西红豆树幼树生长速度中等,造林后要加强前期管理,促进幼
树生长发育,前 4 年每年锄草 2 次,第 5~6 年每年抚育一次,每亩 167
株的造林地第 6 年开始郁闭。 鄂西红豆树自然整枝差,幼林郁闭后要
进行适当修枝,修剪影响主干生长的部分侧枝。 幼林郁闭后的第 5~6
年进行第一次抚育间伐,伐除被压状态的被压木和枯死木和个别生长
过密植株,间伐强度 30%左右。 此外,根据试验调查表明,红豆树幼树
生长分化大,1 年生幼树个体,树高最大为 216cm,是平均值的 2.5 倍;
幼树的地径最大值为 2.7cm, 是平均值的 1.8 倍; 幼树抽梢最大值为
141cm,是平均值的 2.9 倍。 由此林分整齐性较差,个体变异性大,因此
急需加快良种选育研究工作。
4 主要病虫害预防
鄂西红豆树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角斑病、 膏药病和堆砂蛀蛾,其
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如下:
4.1 角斑病: 危害当年新叶, 病叶初期叶面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
点,继而逐渐扩大成典型的多角形褐色斑点,后期许多小角斑连在一
起形成不规则坏死型块斑,部分病叫·焦黄脱落。
5~6 月份为病害盛发期。 防治方法:秋季结合抚育收集落叶烧毁或深
埋,减少次年病源。 用波尔多液喷雾 3 次,初春展叶时 1 次,叶子长齐
后 1 次:以后隔半月再喷 1 次可防止病害蔓延。
4.2 膏药病:主要危害阴湿地带的幼树树干,影响树干发育。 防治方
法:及时间伐,促进通风或用石硫合剂涂抹病斑,有抑制效果。
4.3 堆砂蛀蛾:幼虫钻蛀嫩梢造成枯死。 成虫产卵于新抽的嫩梢上,
孵化后,幼虫咬破嫩皮钻入新梢,虫道长约 5 厘米,虫道有一孔口,幼
虫将粪粒堆在洞口。 防治方法:4 月份喷洒 40%乐果 400~600 倍液:剪
除枯梢,消灭其中幼虫。
【参考文献】
[1]何汇珍.福建植物志.第三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5-49.
[2]郑天汉,汤文彪,陈清根,等.红豆树开花结实规律及种子发芽研究[J].林业科
技开发,2006,20(6):38-41.
[3]郑天汉,黄昌尧,蔡勇,等.红豆树百年老林分的主要生态特(下转第 447 页)
鄂西红豆树人工栽培技术
赵登科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福建 华安 363800)
【摘 要】福建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2005 年开始开展鄂西红豆树育苗造林试验,文中对育苗与主要营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为推广红豆树造林
提供参考。
【关键词】鄂西红豆树;人工栽培;营造林技术
项目
平均苗木质量指标/cm 1 年生幼树生长量因子
地径 苗高 主根长 根幅 成活率/% 地径/cm 树高/cm
一类苗木 1.14 64.75 24 21.15 86.6 1.6 88.5
二类苗木 0.95 57.52 21.81 21.14 98.5 1.9 103.2
三类苗木 0.75 37.38 19.71 18.29 95.8 1.6 101.4
四类苗木 0.41 29.81 16.38 16.52 88.2 1.1 62.8
科
●
○本刊重稿○
436
科技信息 2011 年 第 23期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上接第 436 页)征值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33-35.
作者简介:赵登科(1966.7—),男,汉族,福建华安人,林业工程师,从事林业
生产经营管理及营林技术工作。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红豆树优良种质
选择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编号 2005N044。
[责任编辑:曹明明]
●
科
浅谈“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探索
万 轶 芦书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56)
【摘 要】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主动性实践的教革措施,
以期推动独立学院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机械设计;主动性实践;教学改革
0 引言
机械设计是工科院校机电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不仅要使
学生掌握一些常见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特点和失效形式,同时也要具备
建立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参数选取和设计计算的能力。传统的教学过程
中过分强调理论设计方法而淡化自主性设计内容,无法通过该课程的
学习对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虽然可以很好地完成
与课程配套的习题与课程设计,但对于具体的实际零部件设计和机械
系统的设计仍然束手无策。 笔者以独立学院机械专业学生为研究对
象,结合多年来教学经验,研究了机械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
学环节,提出了具有主动性实践的教革措施。
1 课堂教学
机械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理论内容,特别是
一些公式和计算图表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学生们常常
反映公式太多记不住,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将复杂的原理、公式、设计理论等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进行优化调整,对于那些基本公式要求学生
一定要掌握, 因为没有这些公式的服务很难建立基本的设计思想,但
有些公式不仅比较复杂记忆十分困难, 而且即使短期能够记住,但过
几天就很快忘记,这样的公式只要求学生对其理解,掌握使用方法以
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能够正确使用即可。 在教学内容上可利用传统
语言讲解配合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专题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加强与工程训练、公差与配合、测试技术、工程
材料、材料力学等相关课程的衔接。
2 实践教学
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方面包括了课堂讨论, 实验观察,动
手拆装,课程设计等,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引进一些工程机械的模型
和典型零部件,通过观察、动手拆装,使认识思维与实践达到统一,并
为将来的技术创新做好基础;同时还开设一些实训教学,加快学生对
各种机械的认识。在所有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
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及应用程度最全面的方式。
在以往被动式的课程设计过程中,通常是指导教师分配给同学一
个固定的设计题目,如二级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这样的设计过程可以
根据指导教师给出的已知数据, 按照书上给定的设计方法步骤完成:
首先装置总体设计及传动件设计,然后减速器装配图和零件图,最后
是撰写设计说明书。 由于课程设计内容的程式化成分很高,学生只需
按照指导教材一步步进行设计,根本不用动太多的脑筋就可以完成整
个课程设计。这样的课程设计过程内容陈旧,遵循固定模式,学生学习
不主动,难以实践性教学目标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改革课程设计题目的内容与做法,引导学生
主动实践。采用课题式实践模式,设计过程的取材仍以教材为主线,又
不局限于教材,指导教师可以收集若干与机械设计及相关领域的科研
方向作为设计课题。 这些课题兼顾基础性、知识性、前沿性,设计工作
量虽不是很大,但思维创新的空间较为广阔,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余
地。 在课程设计的要求上,对学生提出设计的目标,但不规定题目,不
指定方法,由学生自行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力求通过对不同传动
方案机械效率等性能指标的测试,定量地分析、评价传动方案的优劣,
并提出最佳方案,充分锻炼了同学们独立完成工程实践的能力。例如,
设计一个具有移动功能的机械装置,要求该装置具有确定执行系统的
功能、用途;并说明该装置中的系统组成的设计思路,绘出简图;同时
详细说明该装置中实现移动功能的机构,并完成这一部分的结构设计
图。在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讨论,教师可以提示学生
如何查资料及进行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把主动性留给学生;允许几人
成立小组,共同完成项目,实验过程采用自主形式,完全由实验者自己
设计传动方案,整个装配、调整、测试、数据采集及分析过程也由实验
者独立完成,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对学生最终设计评分标准有三个方面:创新性、规范性和图面质
量, 最后的课程设计答辩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设计题目、
设计思想,其他学生自由发言、提问、讨论、指出优缺点,提高学生创新
性思维及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机械设计的能力。
3 结论
我们通过对机械设计课程的改革和探索,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
学水平,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教材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可
以培养学生具有自主设计机械系统与零部件、并建立模型、分析求解
和论证的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科建设的进行,教学中需结合
实践并注重培养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
掌握、专业课的学习和从业能力的提高,更符合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
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周济,吴昌林,张福润,戴同.面向 21 世纪机械工程教学改革[J].高等
工程教育研究,2002,1:11-17.
[2]安琦 .提高学生创新机械设计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7,30(2):52-54.
[3]杨慧.关于“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1:17.
[4]郭攀成,穆玺清.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
育,2009,7:129-130.
作者简介:万轶,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机“机械设
计”优秀课程建设的资助, 2010.1。
[责任编辑:常鹏飞]
●
○本刊重稿○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