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第 44 卷第 4 期
2016 年 2 月
广 州 化 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 44 No. 4
Feb. 2016
专论与综述
葫芦茶的研究现状
陈常玉,安 妮,于 蕾
(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摘 要:葫芦茶为豆科葫芦茶属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 ,为民间常用中草药,曾收录于 1977 版药典,具有清热解毒
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炎症等。目前,对于葫芦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两方面,其中在化学成分方面,
迄今已从中分离得到 30 余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和酚类成分;在药理研究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葫芦茶具有抗炎、保肝、
抑菌等作用,特别是其改善糖脂代谢的作用引起关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葫芦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以其为该植
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葫芦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Q9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 9677(2016)04 - 0001 - 03
第一作者:陈常玉 (1991 -)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
通讯作者:于蕾 (1979 -) ,女,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中药药理研究。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adehagi Triquetrum.
CHEN Chang - yu,AN Ni,YU Lei
(Research Center on Life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eilongjiang Harbin 150076,China)
Abstract:Tadehagi Triquetrum. is a plant belonging to Leguminosae family. This medicinal plant has been used as
folk medicine in China. As a medicine,Tadehagi Triquetrum possessing the effect of clearing heat and poison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harmacopoeia 1977 and mai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d fever,
inflammation. Its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chemical aspect,more than 30
chemical compounds have been isolated,and flavonoids and phenols were found to be the main constituents. In
pharmacologic studies,the plant was proved to have anti - inflammatory,hepatoprotective,bacteriostatic abilities.
Particular,its regulating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s very impressive.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
actions with Tadehagi Triquetrum. wer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of this plant.
Key words:Tadehagi Triquetrum.;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s;research progress
葫芦茶为豆科葫芦茶属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 ) ,为
常用民间草药,如作为壮药、黎药使用[1 - 2]。葫芦茶曾收录于
197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
治疗感冒发热、炎症等。葫芦茶又名山葫芦、牛虫草、百劳舌
等[3]。葫芦茶属约有 6 种,全球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太平洋
群岛和澳大利亚地区。我国主产两种,分别为葫芦茶和蔓茎葫
芦茶,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南方地区[4]。葫
芦茶性凉、味苦涩,具有除湿化滞、杀虫等功效。用于治疗寄
生虫病,治疗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5]。从上世纪九十年代
开始,研究人员对葫芦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开展研究,发现
其含有黄酮类、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特别是苯丙素苷类化合
物葫芦茶苷具有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特点,引起研究人员的
广泛关注。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葫芦茶提取物具有抗炎、抑
菌等活性。新近研究发现,葫芦茶提取物可改善模型动物的糖
脂代谢,而其所含的特征性成分葫芦茶苷保肝作用明显,具有
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葫芦茶的研究报
道,以葫芦茶为对象,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
保障其用药安全提供理论基础。
1 化学成分
目前从该植物中分离出 30 余种化合物,其中黄酮类、酚
类为其特征性成分,特别是其所含有的苯丙素苷类成分葫芦茶
苷为其特有成分。所得黄酮类成分多为黄酮苷类化合物,母核
多为山奈酚、槲皮素。
1. 1 黄酮类
文东旭等[6 -7]先后在 1990年和 2000年对葫芦茶进行化学成分
研究,从葫芦茶 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 10种黄酮类化合物,分
别鉴定为 4,7 -二羟基异黄酮(1)、4,5,7 -三羟基异黄酮(2)、
(+)-儿茶素(3)、山柰酚 -3 - O - β - D -葡萄糖吡喃糖苷(4)、
山柰酚 -3 - O - β - D -半乳吡喃糖苷(5)、山柰酚 - 3 - O - β -
D -半乳糖(6→1)- β - L -鼠李吡喃糖苷(6)、山柰酚 - 3 - O -
β - D -葡萄糖吡喃糖(6→1)- β - L -鼠李吡喃糖苷(7)、槲皮
素 - 3 - O - β - D -葡萄糖吡喃糖苷(8)、槲皮素 - 3 - O - β -
2 广 州 化 工 2016 年 2 月
D -半乳吡喃糖(6→1)-α -L -鼠李吡喃糖苷(9)、槲皮素 -3 -O -
β -D -葡萄(6→1)-α -L -鼠李吡喃糖苷(10)。周旭东[8]在 2013年
从葫芦茶50%丙酮 -水提取物中研究得到山奈酚(11)、山奈酚 -3 -
O -α -L -鼠李糖苷(12)、槲皮素 -3 - O - α - L -鼠李糖苷(13)。
吴佳妮等[9]在2014年从中得到 8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二氢槲皮素
(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图 1 从葫芦茶中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
1. 2 酚 类
图 2 葫芦茶中得到的酚类化合物
1995 年吕华冲等[10]从水溶性提取物中分离得到水杨酸
(15)、原儿茶酸(16)两种成分。在 1999 年文东旭等[6 - 7]研究
得到对羟基苯甲酸(17)、对甲氧基 -反式 -肉桂酸(18)外,在
2000 年又从 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新化合物(3,5 -二羟基
苯基 - 6 - O -反式 -对羟基 -肉桂酰基 - β - D -葡萄吡喃糖
苷) ,将其命名为葫芦茶苷(19)。2014 年,吴佳妮[9]、金燕[11]
等分别从葫芦茶中分离得到 8 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
基苯甲酸、4 -羟基 - 3 -甲氧基苯甲酸(20)、4 -羟基 - 3,5 -
二甲氧基苯甲酸(21)、tadehaginoside B(22)、顺式对羟基肉桂
酸(23)、反式对羟基肉桂酸(24)、6 - O -(E)-对羟基桂皮酰
基 - α -葡萄糖(25)、6 - O -(E)-对羟基桂皮酰基 - β -葡萄
糖(26)、原儿茶酸乙酯(27)、3,4 -二氢 4 -(4 -羟基苯基)-
5,7 -二羟基香豆素(28)、木脂素(29)。其中化合物 23 ~ 29 均
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22 和 29 为新化合物。
1. 3 三萜类
研究人员从葫芦茶 95%乙醇提取物中得到冬青素 A(31)、
熊果酸(32)、木栓酮(33)、表木栓酮(34)[6 - 7]。
1. 4 其 他
文献报道从葫芦茶中分离得到豆甾醇(35)、胡萝卜苷
(36)[6 - 7]。
2 药理活性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葫芦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杀虫,抗
菌,抗炎。新近研究发现葫芦茶在保肝、调节糖脂代谢方面也
具有明显的作用。研究表明黄酮类和酚类成分是葫芦茶发挥药
效的主要物质基础。如天然的酚类化合物显示潜在的抗菌、抗
病毒和抗寄生虫作用[12]。
2. 1 杀虫作用
2003 年李树荣等[13 - 14]研究发现,葫芦茶提取物黄酮类化
合物葫芦茶素 D(triquetin D)和 cyclokievitone成分对兔球虫卵囊
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2011 年 Boer HJ等[15]通过新鲜和干燥葫
芦茶对发酵鱼驱蚊和杀蚊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新鲜药材比干
燥药材的驱蚊和杀蚊的效果更好。
2. 2 抑菌作用
2009 年彭琼等[16]发现葫芦茶的水提取液对供试细菌和真
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还抑制香石竹瓶插期间的微生
物生长,使香石竹达到一定的保鲜效果。2011 年张建民[17]通
过体外抗内毒素实验,研究发现葫芦茶具有直接抗细菌内毒素
的作用。
2. 3 抗炎作用
2010 年于大永等[18]对葫芦茶 50%丙酮 -水提取物的抗过
敏性哮喘活性进行研究,发现其 50%丙酮 -水提取物能明显减
小肺组织炎症面积。为确定其有效成分,2011 年周旭东等[19]
用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法得到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
物、水溶物,结果表明灌胃给药对大鼠过敏均有明显的拮抗作
用,且丙酮提取物效果最佳,进一步推断葫芦茶叶中的多酚类
为其抗过敏活性的有效成分。
2011 年 Kalyani GA等[20]研究发现葫芦茶乙醇提取物在剂
量为 300 mg /kg、时间为 60 min 时,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
足跖肿胀效果最好,说明葫芦茶具有显著抗炎活性。
2. 4 保肝作用
在我国,葫芦茶作为云南民族药用于治疗肝炎[21]。2011
第 44 卷第 4 期 陈常玉,等:葫芦茶的研究现状 3
年国外研究者 Kalyani GA 等[22]利用健康的成年纯种白化大鼠
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葫芦茶乙醇提取物能够保护四氯化碳引起
的肝损伤,并推测葫芦茶中黄酮类、酚类化合物是保肝作用的
有效成分。
2. 5 抗癌作用
林雪燕[23]通过 MTT比色法检测葫芦茶总黄酮对宫颈癌细
胞株、食道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发现其能抑制 Hela、Ec109
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随总黄酮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存在剂
量依赖关系,半抑制浓度 IC50分别是 37. 64,57. 08 mg /mL。
2. 6 降糖作用
2012年李海英等[24]通过对健康小鼠采用腹腔注射 150 mg·
kg -1的链脲佐菌素实验,观察葫芦茶不同部位提取物对链脲佐
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正丁
醇、60%乙醇部位均对小鼠有明显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其中
60%乙醇部位降糖效果最为显著。说明降糖的有效成分主要存
在于正丁醇、60%乙醇部位,并推测葫芦茶中黄酮苷类、三萜
皂苷类是其有效成分。2014 年吴佳妮等[25]通过体外培养
HepG2 细胞实验,发现从葫芦茶中得到的两个化合物在体外均
能显著降低葡萄糖的浓度,具有降糖作用。
2. 7 其他药理作用
谢蔷等[26]采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研究葫芦茶对乙
肝表面抗原的破坏作用,结果显示,葫芦茶对乙肝表面抗原有
一定破坏作用,破坏程度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无明显关系。
Shirwaikar A[27]等研究葫芦茶对大鼠伤口促愈合发现,葫芦茶
叶乙醇提取物显著增加创面收缩率,并且显著减少上皮愈合时
间。除此之外,葫芦茶在傣族和黎族民间也有着广泛的临床应
用。
3 展 望
葫芦茶在我国分布较广,常作为民间的中草药。本文从其
有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阐述葫芦茶的研究现状。目前已
从中得到 30 余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为黄酮和酚类成分;在
药理研究方面也发现葫芦茶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菌活性,特别
是近年来研究发现葫芦茶在保肝、代谢性疾病方向有着显著的
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发现其特征性成
分葫芦茶苷结构特殊,活性显著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在药理
方面,尽管发现葫芦茶具有多种多样的药理作用,但其提取物
及化合物作用的机制尚未得到阐明,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希龙,饶显龙,李榕涛,等. 海南黎族治疗肝病的药用植物资源
[J]. 时珍国医国药,2013(8) :1999 - 2001.
[2] 张颖,梁艺研,韦宁华,等. 壮医治疗肝炎的调查研究[J]. 中国民
族民间医药,2014,2:6 - 7.
[3] 眭荣春,李诒光,张理波,等. 葫芦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江西
中医药,2014(4) :78 - 80.
[4] 文隽,陈金月,周芳,等. 葫芦茶的急性毒性与致畸作用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12(12) :77 - 79.
[5] Zhang RT,Cheng GG,Feng T,et al. Four new isoflavanones from
Tadehagi triquetrum[J].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2011
(1) :121 - 123.
[6] 文东旭,郑学忠,史剑侠,等. 葫芦茶化学成分研究(I) [J]. 中草
药,1999,30(4) :252 - 253.
[7] 文东旭,郑学忠,井上谦一郎,等. 葫芦茶化学成分研究(Ⅱ) [J].
中草药,2000,31(1) :3 - 5.
[8] 周旭东,吕晓超,史丽颖,等. 葫芦茶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
[J].广西植物,2013,33(4) :575 - 578.
[9] Wu JN, Ma GX, Li HL, 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with
antihyperlipidemic activities from Desmodium triquetrum[J].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2014,6(4) :324 - 327.
[10] 吕华冲,何蔚珩,杨其蒀,等. 葫芦茶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1995,26(5) :180
[11] 金燕,林娜,任少琳. 葫芦茶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药物化学杂
志,2015,25(4) :303 - 305.
[12] Botta B, Vitali A, Menendez P, et al. Prenylated flavonoids:
pharmacology and biotechnology [J].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2005,12(6) :713 - 739.
[13] 李树荣,杨灿,王云,等. 葫芦茶提纯物对兔球虫卵体的离体杀灭试
验[J]. 云南大学学报,2003(2) :171 - 174.
[14] 李树荣,王家富,王存亮,等. 葫芦茶浸膏剂对兔球虫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养兔杂志,2002(5) :8 - 9.
[15] Boer HJ,Vongsombath C,K fer J. A fly in the ointment: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use of plants to repel and kill blowfly larvae in fermented fish
[J]. PlosOne,2011,6(12) :e29521.
[16] 彭琼,孙艳娟,杨振德,等. 葫芦茶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及对香石竹的
保鲜效应研究[J]. 北方园艺,2009(3) :101 - 102.
[17] 张健民,蒋三元,李雁玲,等. 10 种广东本地清热解毒中草药抗细
菌内毒素作用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9) :
2030 - 2031.
[18] 于大永,周旭东,史丽颖,等. 葫芦茶地上部分抗 IgE 介导 I 型过敏
反应的研究[J]. 中药材,2010,33(11) :1785 - 1787.
[19] 周旭东,史丽颖,于大永,等. 葫芦茶抗 IgE 介导 I 型过敏有效部位
的研究[J]. 中南药学,2011,1(9) :35 - 38.
[20] Kalyani GA,Ashok P,Taranalli AD,et al. Anti - inflammatory and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esmodium triquetrum(L.) [J]. Indian J
Pharmacol,2011,43:740 - 741.
[21] 彭友良,曾海燕,黄之镨,等. 傣族防治肝胆疾病的方法及常用方药
[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2) :39 - 41.
[22] Kalyani GA,Ramesh CK,Krishna V. Hepatoprotectiv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Desmodium triquetrum DC[J]. Indian J Pharm,2011,73:
463 - 466.
[23] 林雪燕. 葫芦茶营养器官结构观察及有效成分含量和活性研究
[D]. 汕头:汕头大学,2012:43 - 47.
[24] 李海英,唐爱存,梁丽英,等. 葫芦茶不同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致糖
尿病小鼠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0) :251 -
254.
[25] Jiani Wu,Caiyun Zhang,Tingting Zhang,et al. A new lignan with
hypoglycemic activity from Tadehagi triquetrum[J].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2015,29:1723 - 1727.
[26] 谢蔷,陈思东,张冠群. 葫芦茶对HBsAg破坏的检测报告[J]. 广东
医药学院学报,1986,2(1) :69 - 70.
[27] Shirwaikar A,Jahangirdas S,Udupa L. Wound healing activity of
Desmodium triquetrum leaves [J]. Indian J of Pharmaceutical Sci,
2003,65:461 -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