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极危物种大果木莲麻栗坡种群分布研究



全 文 :极危物种大果木莲麻栗坡种群分布研究
徐家汉1,徐 涛2* ,司马永康3
(1.云南省文山州林木种苗工作站,云南文山 663000;2.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3.云南省林业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204)
摘要 [目的]研究极危狭域物种大果木莲种群分布情况。[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麻栗坡县保护区内大果木莲野生种群分布现状与生
境,调查面积约10 km2,植株22株,其空间分布局限于23. 095 1° ~23. 109 4° N,104. 487 6° ~104. 498 4° E,海拔1 480 ~1 710 m。[结果]
整体来看,分布是不连续的、零星的,范围很狭窄,分布区环境条件差异大。成熟个体下未发现实生幼苗,开花结实率低,种群自然更新
已较难完成,种群濒于灭绝。[结论]生境片断化与人类不合理利用是其野生资源迅速减少和现有种群不能自然更新的主要原因。应加
强对该物种的野外调查与就地保护,积极开展人工种群构建与恢复。
关键词 极危物种;大果木莲;种群分布
中图分类号 S757.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12)07 -04101 -02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ritically Endangered Manglietia grandis Hu et Cheng of Malipo Popul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XU Jia-han et al (Forest Tree Seedlings Workstation of Wenshan in Yunnan Province,Wenshan,Yunnan 663000)
Abstract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M. grandis.[Methods]Th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on the wild distribution situation and habitats of M. grandis wild population within Malipo County Conservation District,and the
investigated area was about 10 km2,the number of plants was 22,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range was 23. 095 1° - 23. 109 4° N,
104. 487 6° - 104. 498 4° E and 1 480 - 1 710 m in the altitude. [Results]On the whole,M. grandis is distributed sparsely and narrowly in
quite different habitats,and the differences of environment conditions of distribution areas are greater. There are not seedlings below mature in-
dividuals,the flowering and setting percentage are lower,thus the population cannot be regenerated naturally and the population is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Conclusion]The main causes of wild resources decrease sharply and un-natural regeneration of existing population are un-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habitats fragmentation,thereby,it should strengthe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 situ conservation of this species and
actively developing artificial population breeding and restoration.
Key words 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Manglietia grandis Hu et Cheng;Population distribution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60096)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2011FZ008)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项目。
作者简介 徐家汉(1966 -) ,男,云南文山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植物种
苗繁育与保护研究。* 通讯作者,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植
物发育与保护生物学研究,E-mail:xut233@ 163. com。
收稿日期 2011-11-25
大果木莲是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植物,木莲属
是热带亚洲分布属,是现存木兰科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该
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在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1 -2]。大果木
莲是木莲属中较原始类群,是国家 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零星分布于广西西南部与云南东南部[3 -4]。目前,大果木莲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极度濒危植物[5]。大果
木莲叶大而浓绿,花大而芳香,可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城市庭
园的观赏树种;又因其木材细致,具有耐腐耐湿而不易被虫
蛀的特性,是一种优良的用材树种[6]。有研究者对其种子休
眠与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7],杨卫等[8]、徐高等[9]对其生长
环境的土壤特性和树体枝叶磷含量以及大果木莲的花部数
量变异及其变异式样进行了研究。基于其重要的科学研究
价值与经济价值,为达到有效保护大果木莲的目的,笔者选
择大果木莲分布较集中的麻栗坡县,对大果木莲麻栗坡种群
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2004 ~2008年对生长于云南省麻栗坡县火烧梁子
自然保护区海拔 1 550 ~1 750 m的次生杂木灌丛或常绿阔叶
林中的大果木莲野生种群进行定点定位调查。麻栗坡样地气
候条件:年均温 17. 5 ℃,最高月均温 21. 9 ℃,最低月均温 14. 9
℃,极端最高温 32. 7 ℃,极端最低温 - 1. 1 ℃,年均降水量
988. 3 mm,日照时数 1 549. 9 h,日照百分率 35%,霜期 4 d。
1. 2 方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走访有关林业部门和采种农
民的基础上,在当地林业部门人员带领下进行实地样线与
样地勘察和取样。对该区域 10 km2 离散分布的 22 株大果
木莲植株自然分布进行调查,采用 GPS 定出每一个样树的
地理坐标,并记录其生境和测量其海拔、树高、胸围等指标。
将种群中大果木莲个体的地理坐标转换成平面坐标系并绘
图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样地位于麻栗坡县火烧梁子自然保护区,海拔 1 480 ~
1 710 m,其空间分布局限于 23. 095 1° ~ 23. 109 4° N,
104. 487 6° ~104. 498 4° E,均作为伴生树种出现。大果木莲
单株星散生于由木兰科(Magnoliaceae)、樟科(lauraceae)、壳
斗科(Fagaceae)与山茶科(Theaceae)植物组成的常绿阔叶林
中。近 10 km2 的自然林中,观察到 22 个植株,22 个植株分
布及相关特征见表 1。高度 4. 5 ~ 14. 0 m,胸径 8. 0 ~ 60. 0
cm;多生于向阳山腰中部,红壤,坡度 10° ~ 25°,坡向北偏东
38°。乔木层盖度 80%,灌木 40%,草本 10%。
调查发现,该区域大果木莲的分布一般为 1 ~ 3 个植株
个体为一小群,群间距离在 1. 2 ~ 1. 8 km。大果木莲野外分
布散点图见图 1。该种群的每棵树每年都能正常开花,但开
花数少,结果率低,树下及周围都未发现大果木莲的幼苗和
小树。最大一棵大果木莲是一棵孤树,与周围的大果木莲相
距约 5 km。整体来看,大果木莲的分布是不连续的、零星的,
且分布范围很狭窄,结果率低。虽处于当地州级自然保护
区,但林下未见幼树或幼苗,种群更新极度不良。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2,40(7):4101 - 4102 责任编辑 李占东 责任校对 傅真治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2.07.219
表 1 麻栗坡种群 22个植株分布及其相关特征
植株 生境 海拔∥m 经度 E 纬度 N 树高∥m 基径∥cm 胸径∥cm 冠幅∥m2
MLP001 山地 1 510 23. 109 42 104. 487 72 6. 5 80. 0 55. 0 2. 0
MLP002 山地 1 510 23. 109 49 104. 487 63 7. 0 53. 0 40. 0 2. 0
MLP003 山地 1 510 23. 109 49 104. 487 63 6. 8 35. 0 26. 0 2. 0
MLP004 山地 1 520 23. 107 40 104. 491 71 11. 0 73. 0 33. 0 3. 0
MLP005 山地 1 520 23. 107 40 104. 491 71 6. 5 68. 0 30. 0 3. 0
MLP006 山地 1 530 23. 105 78 104. 496 23 8. 0 56. 0 48. 0 2. 5
MLP007 山地 1 530 23. 105 78 104. 496 23 8. 0 53. 0 38. 0 3. 0
MLP008 山地 1 530 23. 105 78 104. 496 23 6. 5 44. 0 38. 0 3. 0
MLP009 山地 1 530 23. 105 78 104. 496 23 7. 8 59. 0 43. 0 3. 0
MLP010 山地 1 480 23. 104 80 104. 497 21 12. 0 78. 0 60. 0 3. 0
MLP011 山地 1 480 23. 104 80 104. 497 21 12. 0 78. 0 59. 0 3. 0
MLP012 山地 1 480 23. 104 80 104. 497 21 7. 0 46. 0 38. 0 3. 0
MLP013 山地 1 650 23. 097 02 104. 498 41 13. 0 67. 0 57. 0 6. 0
MLP014 山地 1 670 23. 098 01 104. 496 01 6. 0 10. 0 9. 0 2. 0
MLP015 山地 1 670 23. 098 01 104. 496 01 5. 5 9. 0 8. 0 2. 0
MLP016 山地 1 690 23. 097 69 104. 495 72 14. 0 66. 0 58. 0 6. 0
MLP017 山地 1 700 23. 096 90 104. 495 79 7. 0 35. 5 34. 0 3. 0
MLP018 山地 1 700 23. 096 90 104. 495 79 6. 0 33. 0 30. 0 3. 0
MLP019 山地 1 700 23. 096 90 104. 495 79 5. 5 30. 5 27. 0 3. 0
MLP020 山地 1 700 23. 096 90 104. 495 79 4. 5 26. 0 24. 5 3. 0
MLP021 山地 1 710 23. 095 91 104. 496 20 12. 0 84. 0 57. 0 6. 0
MLP022 山地 1 710 23. 095 91 104. 496 20 11. 0 60. 0 50. 0 4. 0
图 1 大果木莲野外分布散点图
3 结论与讨论
大果木莲虽然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中国植物红皮
书的濒危物种,但长期以来对于该物种的野外调查和保育研
究工作却相当缺乏。虽然所调查区域已列入云南省火烧梁
子文山州自然保护区,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
生存的大果木莲个体数量稀少。长期以来,当地老百姓在利
益驱使下,会从山上偷采野生苗木移栽到家,由于栽培技术
的问题,移栽的苗木死亡较多,而大量采挖野生苗木会造成
有限的野生资源枯竭,更新困难,更为严重的是伐倒采种或
作为建筑用材,这种原始采种与取材方式,无疑对大果木莲
是一种毁灭性的破坏。另外,开荒修路也是造成目前大果木
莲植株现状的另一原因。
大果木莲原先有一定数量,且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完成其生活
史,但由于人为因素(随意砍伐,过量采种)和自然灾害(冰期气
候的变冷等)的影响,导致该物种生境片断化、个体数量急剧下
降,成为濒危物种,面临绝灭的威胁。大果木莲的分布地点少且
分布区严重分割,其栖息地的范围和质量不断恶化,因此,该调查
进一步确定我国境内的大果木莲已处于极度濒危[5]。
该研究表明,大果木莲麻栗坡种群个体分布非常分散,生
境破坏严重,植物更新困难。调查分析来看,造成植物不能正
常自然更新的原因主要是:①近年来,常绿阔叶林由于人类的
砍伐而面积大量减少,使大果木莲适合分布的生境逐年减少,
许多种群被孤立和片段化。②单株星散或孤立自然分布的大
果木莲,形成“孤岛”,种群扩散困难;植株开花结实率低,植株
周围无实生苗,植株天然更新能力差,再加上人为因素影响,种
群生存更加脆弱,该种群已有面临灭绝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目前大果木莲濒于灭绝的原因已不是单纯的
自然或人为因素。大果木莲在加强就地保护的同时,大力开
展迁地保育研究,构建优质人工种群以做好野外回归。①尽
快开展大果木莲的遗传学、繁殖生物学、生态适应性与人工
繁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构建优质人工种群资源保存基地,
保存全国大果木莲的基因;尽快解决大果木莲的繁殖和适宜
地区的栽培问题,从而能够进行大果木莲种群原生生境的回
归保护。②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立法和珍稀濒危植物的宣
传教育,建立珍稀植物的档案(登记、注册、分布的数量、面
积、集中度、已采取的保护措施等)。③各乡镇林业站积极参
与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保护和执法工作。改进采种方式,注
意保护结籽母树(应当提倡适量采种和有限度的出售种子和
种苗)。
参考文献
[1]刘玉壶.中国植物志(第30卷,第1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51,191.
[2]刘玉壶,夏念和,杨惠秋.木兰科的起源、进化和地理分布[M]/ /路安
民.种子植物科属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5,74.
[3]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 1册)[M].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2:438.
[4]CHEN B L,NOOTEBOOM P H. Notes on MagnoliaceaeIII. The Magnoliace-
ae of China[J]. Ann Mo Bot Gard,1993,80(4):1080.
[5]CICUZZA D,NEWTON A. The red list of Magnoliaceae[M]. Cambridge:
Lavenham Press,2007:26.
[6]司马永康.木兰科[M]/ /李玉媛.云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7]潘睿,孙卫邦.极度濒危植物大果木莲种子的休眠与萌发[J].植物生理
学通讯,2009,45(11):1089 -1092.
[8]杨卫,司马永康,徐涛,等.大果木莲天然林地土壤特性及其枝叶磷含量
的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2):53 -56.
[9]徐亮,司马永康,杨卫,等.大果木莲的花部数量变异研究[J].广西林业
科学,2006,35(1):23 -25.
2014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