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湖南道县产凹叶厚朴发汗前后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变化的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10-07-13
〔基金项目〕中奥卫生健康领域联合研究项目(10);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重点学科、湖南省中药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韦熹苑(1985-),女,广西柳州人,2008 级中药学硕士研究生,从事中药化学成分研究。
〔通讯作者〕* 裴刚,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peigang@hotmail.com。
湖南道县产凹叶厚朴发汗前后挥发油成分及
含量变化的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发汗对湖南道县产厚朴中挥发油的影响,为湖南道县厚朴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采
用 GC-MS 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 结果 发汗不仅能提高厚朴中的挥发油的含量,而且在成分组成和成分含量上
与未经过发汗处理的厚朴存在差异。 结论 若以挥发油含量为考核指标,建议厚朴的产地加工坚持发汗处理。
〔关键词〕 GC-MS;凹叶厚朴;发汗;挥发油;湖南道县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0.09.034.117.04
Study on volatile oil before and after diaphoretic processing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from Daoxian in Hunan
WEI Xi-yuan, GUO Jin-ming, DING Yang-zhou, WU Cha-hua, PEI Gang,
JIANG Li-juan, WANG Xiao-ming
(TCM University of Hunan,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 ence of diaphoretic process on volatile oils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from Daoxian in Huna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quality control system.
Methods The volatile oils compositions was detected with GC-MS. Result The diaphoretic pro-
cess contributed a lot to different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of volatile oil, and there existed
the difference in compositions and content compared with non-diaphoretic process. Conclusion
The diaphoretic method should be used to process Magnolia officinalis if volatile oils are used
to be the detection targets.
〔Key words〕 GC-MS; Magnolia officinalis; diaphoretic processing; volatile oil; Daoxian,
Hunan
韦熹苑 1,郭锦明 2,丁扬洲 1,伍茶花 1,裴 刚 1*,蒋丽娟 3,王晓明 4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化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
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010 年 9 月第 30 卷第 9 期
Sep. 2010 Vol. 30 No. 9
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TCM Univ. of Hunan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或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1]176。 厚朴是
胃肠道疾病常用中药,具有温中下气,化湿行滞的功效。 传
统上称产于四川、湖北、陕西西南部的厚朴药材为“川朴”,
质量较好;产于浙江、福建北部者为“温朴”,质量较次。
道县位于湖南南部,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其土
壤、水、肥、气、热等条件非常适合厚朴生长发育 。 早在
1983年中国药材公司以厚朴生产的适宜性与道县的自然
资源优势和潜力为依据, 将道县列为国家级厚朴生产基
地, 据 2008 年森林资源年报统计, 道县的厚朴保存面积
达 1 801公顷[2]。
117
图 3 样品 3(自然风干)挥发油 TIC 图
根据传统方法, 厚朴在 4~6 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
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
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 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然后
方可入药。 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药农的加工趋于简单
化,厚朴不做发汗处理,而是将其直接自然干燥供药用。
为了提升品牌,有必要对道县产厚朴质量进行全面研究。
单萜、 倍半萜的含氧衍生物通常是挥发油中生物活性较
强或具芳香性味的主要成分, 因此, 挥发油总量及其单
萜、 倍半萜含氧衍生物的含量可以作为厚朴质量的评价
指标之一[3]。 本文采用 GC-MS,比较湖南道县产发汗前后
厚朴挥发油的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的变化, 为湖南道县厚
朴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日本岛津 QP201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2 药材
采于湖南省道县 , 为木兰科凹叶厚朴 M.offiHnalis
var.bdoba 的 15 年生干皮,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蒋丽娟教
授鉴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2.1.1 样品的处理 样品 1 为新鲜厚朴干皮经 65 ℃烘
箱烘干后打粉备用; 样品 2 为新鲜厚朴干皮参照文献处
理 [1]176,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经 1 周“发汗”后内
表面变成紫褐色,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打粉备用;
样品 3 为新鲜厚朴干皮自然风干后,打粉备用。
2.1.2 挥发油的提取 分别称取 3 种厚朴样品适量,加
水浸泡过夜,按照《中国药典》的挥发油提取方法 [4],提取
至测定器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1 h 后读数。 3 样品均
用乙酸乙酯作为溶剂,经过无水硫酸钠脱水供分析。
2.1.3 挥发油的 GC-MS分析条件 (1)GC:色谱柱 Rtx-5
MS (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初始 60 ℃保持
2 min,10 ℃ /min 升至 130 ℃,保持 2 min,1 ℃ /min 升至
150 ℃,保持 1 min;5 ℃ /min 升至 250 ℃,保持 8 min;载
气:氦气,柱前压:57.4 kPa;进样口温度 260 ℃,汽化室温
度 250 ℃;载气为氦气 (He),流速 1.0 mL/min,进样量 1.0
μL,分流比 10∶1,溶剂延迟 3.0 min。 (2)MS:电子轰击源
EI,离子原温度 230 ℃,扫描质量范围 40~500 m/z。
2.2 结果
2.2.1 挥发油含量 以 100 g 药材中所含挥发油的体积
数测定药材中的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见表 1。
2.2.2 挥发油成分分析 (1)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 ,
按照上述 GC-MS 条件对 3 个样品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
析,得总离子流色谱图(TIC)见图 1-3;(2)对色谱图采用
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到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再用
NTSI0.5LIB 质谱库对各组分进行质谱定性分析, 得到样
品定性分析结果,结果见表 2。
3 讨论
挥发油是一类遇光、 遇热不稳定、 易被氧化的化合
物。 发汗首先需要沸水微煮,然后阴凉处理去除水分,再
蒸软干燥。 从理论上分析沸水微煮可快速杀酶,而阴凉处
理能较好地保证去除水分的同时又能避光, 当细胞脱水
后,蒸软再干燥,相对于新鲜药材的直接干燥所需时间要
更短些。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应能有效地抑制厚朴挥发
油的氧化问题,挥发油能够得到保护。 本实验结果表明厚
朴经过“发汗”后,挥发油的含量明显的增加,而烘干和自
然风干的挥发油在含量上基本相同。 从色谱行为分析,发
汗处理的厚朴挥发油含有大量的极性小的化学成分,故
保留时间相对较小 , 色谱峰多集中在保留时间小于
25 min 时间段;而自然干燥、烘干处理的厚朴挥发油极性
小的化合物在处理过程中易被氧化, 从而形成含氧化合
物, 极性变大, 故保留时间相对较大, 保留时间多大于
25 min。 厚朴酚、和厚朴酚是厚朴中另一类指标成分,它
们也容易被氧化。
用 MS 定性分析可以看出,烘干、发汗和自然风干的
厚朴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有 27、31 和 30 个成分,占挥发
油组分的 96.7%、91.1%和 96.7%, 其主要成分均含有 α-
表 1 厚朴的 3 个样品中挥发油含量
样 品 药材量(g) 挥发油量(mL) 挥发油含量(%)
样品 1(烘箱烘干) 89.7 0.5 0.557
样品 2(发汗一周) 101.0 1.0 0.990
样品 3(自然风干) 96.8 0.5 0.517
图 1 样品 1(烘箱烘干)挥发油 TIC 图
图 2 样品 2(发汗 1 周)挥发油 TIC 图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年第 30 卷118

 
    
       
  ! # $% & 
 ’()*  

 +
#   ,-,% ./0  & #
123





 
4 56(7    
8 /9    +
: ;%   <  ;,-%;%=   /9    
+ >?@3   
 A 6B/3% )C   #
  D  /%BE*F 



G 8
 >HI   8
  5%JK 

  #
# ,LM & 
 NA  O0   & 
4  ,-%   PQ’3%  ;,;   & 
8 RST    
: 3/%B*U(  




+ ;6V 






 1WXY3   
 Z)*)(    
 [\3   :+
 1[\3   84
# ]^_‘3  #4
 ##A 63aC    # :8
4 1bcd3   #
8 1efg3    4
: [\3-     : 8 44#
+ 1h3   48
 1ijk3  :
 lmnop3  

:
 A4 ,%  q3,V   
 ]ar‘  

 8    #8
# stu3  

: 44  :
 vw    4 +
4 stu 

  4 ++
8 >ar‘   :#8  + #+ 8 +
: AA A# xy  A 6,%O0z<A4 1={|  & 
+ 1ar‘   8  +  :
# 8A8 6,%  ,%}q<=~C #
# A# 6,% q3 ,V 



 +8
# €y  #

表 2 不同处理方法的厚朴中挥发油成分及其质量分数表
韦熹苑,等 湖南道县产凹叶厚朴发汗前后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变化的研究第 9 期 119
    
    
       

桉叶油醇、β-桉叶油醇和 γ-桉叶油醇、石竹烯氧化物、δ-
杜松烯和油酸,在挥发油所含成分中,以桉叶油醇类化合
物的含量最高, 而经过发汗后上述六种成分的含量仅占
72.05% , 烘干和自然风干的厚朴分别达到 84.33%和
85.37%,比发汗的高出 10%以上。 桉叶油醇、石竹烯氧化
物、油酸等都是含氧化合物,在烘干、自然干燥厚朴挥发
油中含量较发汗高, 有可能是其他一些非含氧的极性小
的成分在处理过程中被氧化转变成这些含氧化合物的。
而发汗能较好地抑制挥发油的氧化, 故这些含氧化合物
的含量就低些,这也与 2.2 色谱定性分析结果相对应。
经过对比分析后发现,“发汗”厚朴与烘干厚朴存在 4
(14),11-二烯桉烷、苍术醇和 δ-杜松醇三种相同成分,同
时发汗厚朴与自然风干的厚朴也存在 1-己醇和 α-守烯
两种相同成分。 而在挥发油含量上超过 1%的成分,“发
汗”厚朴有 γ-衣兰油烯、α-愈创木烯和 2、6-甲基-3-环己
烯甲醛,自然风干的厚朴有乙酸丁酯、2-戊基-呋喃、顺式
十氢萘和十六醇。
目前有文献报道厚朴干皮未发汗与发汗品在抗菌 、
镇痛作用上有明显的差异,可能与厚朴干皮的“发汗”过
程中某些成分的理化性质改变有关 [5]。 本实验研究表明,
湖南道县产厚朴干皮经过发汗加工, 挥发油含量和成分
都有变化,发汗即能提高成品厚朴的质量,同时能降低水
分,更有利于储存保管,故建议厚朴产地一定按传统工艺
对厚朴进行发汗处理,并可考虑采用 GC-MS 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5:176.
[2] 陈海平,田邦胜. 道县厚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 湖南林业
科技,2009,36(3):80-81.
[3] 杨红兵,石 磊,詹亚华,等.湖北恩施产厚朴的挥发油分析[J].中
国中药杂志,2007,32(1):44-45,48.
[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5:附录 XD 57.
[5] 吕江明,陈景一,梁剑雄,等. 厚朴干皮“发汗”(加工)前后抗菌镇
痛作用的比较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04, 23(1):25-26.
续表 2
        
            !   
 #$ %&’   !    
  ()   *  + *  +   ,%       
    - ./0    !   
 123 %    ,  
, 4 5$    !  ,  
  67$   !    
  8$   !       ,
 9     !   
   : ;    !  , 
  <    -    =>!   
 ?$ 5@’     ! A   
 @B @        
 C DE  

 =>   
     !     
,  1F$’   !

   
  G$ D ’    ! H   ,
    4:;   !   ,
  %;    !   
  &%$% ’    !     
  )5F        
 * I J KJL    !   
 ?$  @ ’  ! A    
  M    =!    
 (&   !    
, N$     !    
   @;       !     
  %O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年第 30 卷
(本文编辑 徐爱良)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