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火炭母药材的研究进展



全 文 :Tetracera indica〔J〕. Planta Med,1994,60:493-494.
〔9〕Tomimori T,Miyaichi Y,Kizu H. On the flavonoid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I〔J〕. Yakugaku Zasshi,1982,102(4) :
386-391.
〔10〕Bilia A R,Catalano S,Pistelli L. Flavonoids from Pyracantha coccinea
roots〔J〕. Phytochemistry,1993,33(6) :1449-1452.
〔11〕Scholichin M,Yamasaki K,Kasai R,et al.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
nance of lupane-type triterpenes〔J〕. Chem Pharm Bull,1980,28
(3) :1006-1008.
〔12〕靳士英 . 中医药在火器伤救治中的应用〔J〕. 解放军广州医高专
学报,1995,18(l) :43-45.
〔13〕朱华,笪舫芳,滕建北,等 . 广西不同产地锡叶藤根的水分、灰分
及浸出物测定〔J〕. 广西中医学院学,2012,15(2) :45-47.
〔14〕王发国,陈红锋,刘东明,等 . 广东省野生藤本植物资源及其在
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3) :
157-161.
火 炭 母 药 材 的 研 究 进 展
叶青美1,江仁望2* ,韩方璇1,陈 萍1,黄春新1(1. 海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海口 570311;2. 暨南大学药学院
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 广州 510632)
摘要:火炭母为蓼科( Polygonaceae) 蓼属( Polygonum) 植物火炭母( Polygonum chinense L. ) 的干燥全草,是岭南地区常用的一味中草药。临床上
用于治疗痢疾、咽喉肿痛、肝炎等。火炭母也是多种凉茶如“广东凉茶”、“王老吉”及“二十四味”等的主要组成药物之一。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
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火炭母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本文对火炭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火炭母;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765(2013)-10-0003-05
作者简介:叶青美,女(1985 -)。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岭南
中草药的活性成分研究及质量标准。联系电话:0898-68642535,
15298969839,E-mail:sea980@ 163. com
通讯作者:江仁望,男(1973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
岭南中草药的研究。联系电话:020-85221016,13535434696,E-mail:
rwjiang2008@ yahoo. com. cn
Research general situation of Polygonum chinense L.
YE Qing-mei1,JIANG Ren-wang2* ,HAN Fang-xuan1,CHEN Ping1,HUANG Chun-xin1(1.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ial,Haikou 570311,China;2.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
cine and natural medicine of Jin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Guangzhous 510632,china)
ABSTRACT:Polygonum chinense L. belongs to the genus Polygonum (Polygonaceae). The whole plant of
P. chinense is commonly used as a Lingnan herbal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dysentery,sore throat and hepatitis. It
is one of the main ingredients of several cold herbal tea such as“Guangdong tea”,“Wang-Lao-Ji”,and“Twenty-four
herbs”. Since the nineties of last century,scientists worldwide had done a series of research work on P. chinens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P. chinense.
KEY WORDS:Polygonum chinense L. ;Chemical compon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Research general situation
火炭母为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植物火炭
母(Polygonum chinense L.)的干燥全草,是岭南地区常用的一
味中草药,同时也是多种广东凉茶的主要成分之一〔1,2〕。其
性凉,味酸、涩,归肝、脾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
目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痢疾,咽喉肿痛,肝炎等〔3〕。本
文通过搜索整理关于火炭母的国内外相关的文献报道,对其
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等综述,以便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
其药用价值。
1 火炭母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火炭母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按其化合物结构类型,主要
有黄酮、酚酸、甾体以及挥发油等。
1. 1 黄酮及黄酮苷类 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是火炭母的主
要成分之一。从火炭母中分离得到了异鼠李素(isorhamnetin,
1)〔4〕,芹菜素(apigenin,2)〔4〕,山柰酚(kaempferol,3)〔4,8〕,槲
皮素(quercetin,4)〔4,8〕,木犀草素(luteolin,5)〔4〕,广寄生苷
(avicularin,6)〔4〕,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7)〔5〕,槲皮苷(quer-
citrin,8)〔5〕,柚皮素(naringenin,9)〔5〕,巴达薇甘菊素(batatifo-
lin,10)〔6〕,山柰酚-7-O-葡萄糖苷(kaempferol-7-O-glucoside,
·3·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25 No. 10 2013
11)〔7-8〕,山柰酚-3-O-葡萄糖醛酸(kaempferol-3-O-glucuronide,
12)〔7-8〕(见图 1)。
图 1 火炭母中的黄酮及黄酮苷类成分
1. 2 酚酸类 从火炭母中分离得到的有机酚酸类成分有没
食子酸(gallic acid,13)〔4,8〕,没食子酸甲酯(gallicin,14)〔4〕,丁
香酸(syringic acid,15)〔4〕,咖啡酸(caffeic acid,16)〔4〕,原儿茶
酸(protocatechuic acid,17)〔4〕,3-O-甲基并没食子酸 (3-O-
methylellagic acid,18)〔8〕;鞣质类有鞣花酸(ellagic acid,
19)〔4,8〕,3,3-二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 acid,
20)〔4〕(见图 2)。
1. 3 甾体类 Prasada S.〔8〕等从火炭母叶的石油醚中分离得
到 β-谷甾醇(β-sitosterol,21) ;Pei-Ley Tsai〔9〕等从火炭母的根
及茎中分离得到 4 个甾类化合物,分别为:stigmast-4-ene-3,6-
dione (22) ,stigmastane-3,6-dione (23) ,hecogenin (24)和
25R-Spirost-4-ene-3,12-dione (25) (见图 3)。
1. 4 挥发油及其他类 杨先会〔10〕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火
炭母中的挥发油,并采用 GC-MS 对其进行分析,主要成分为
烃类和脂肪酸类物质,含量较大成分为正十六烷酸 (相对含
量高达 52. 88%)。林敬明〔11〕等用超临界 CO2 萃取法提取,
采用 GC-MS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含量较高的成分分别
为邻苯二甲酸(14. 98%)、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
(14. 09%)、邻苯二甲酸二异丙基酯(11. 01%)。另外,火炭
母根中含有 L-鼠李糖(L-rhamnose) ,L-肌醇(L-inositol) ,D-半
乳糖(D-galactose) ,硬脂酸(steatic acid) ,棕榈酸(palmitic
acid) ,亚麻酸(linolenic acid)等多种氨基酸〔12〕。此外,Pei-
Ley Tsai〔9〕等从火炭母的根及茎中分离得到 1 个酰胺类化合
物 aurantiamide acetate (26) (见图 3)。
图 2 火炭母的酚酸类成分
图 3 火炭母中的甾体及酰胺类成分
2 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概况
2. 1 火炭母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叶青
美〔13〕等建立了火炭母药材中鞣花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的色
谱条件为色谱柱:Welch Materials XB-C18柱(4. 6mm × 250mm,
3μm) ,流动相:V(甲醇)∶ V(体积分数为 0. 2%的甲酸水溶
液)= 45 ∶ 55,流速:0. 8mL·min -1,柱温为 30℃,检测波长:
·4·
海峡药学 2013 年 第 25 卷 第 10 期
357nm,测得 10 份样品中鞣花酸的含量范围为 0. 592 ~
3. 439mg·g -1。林焕泽〔14〕建立了火炭母中槲皮苷的含量方
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Diamonsil RP-C18(250mm × 4. 0mm,
5μm) ;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磷酸水溶液(四氢呋喃:磷酸水
溶液 = 5∶95,v /v,pH为 3. 0)= 37∶ 163,柱温:35℃,检测波长:
365nm。测得 10 份火炭母中槲皮苷的含量范围为 0. 8 ~
10. 0μg。赖飞蛾〔15〕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
照品,测得 6 份火炭母中总鞣质含量为 1. 86% ~ 3. 96%。韦
玉〔16〕等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 10
份不同产地火炭母中的总黄酮含量为 0. 00864 ~ 0. 06912mg
·mL -1。杜憬生〔17〕等采用测定了火炭母中黄酮的含量,采
用 C18色谱柱(250mm × 4. 6mm,5μm) ,以甲醇-0. 4%磷酸(50
∶50)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 1. 0mL·min -1,检测波
长为 360nm下,测得 6 份火炭母中槲皮素在 0. 1 ~ 1. 0μg,木
犀草素在 0. 002 ~ 0. 02μg。朱华〔18〕等采用 Agilent TC-C18色
谱柱(250mm × 4. 6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0. 6%磷酸(52
∶48) ,等度洗脱,流速为 1. 0mL·min -1,检测波长为 360nm,
测得 6 份火炭母中槲皮素的含量为 0. 004 ~ 0. 012mg·mL -1。
2. 2 火炭母药材 HPLC 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 刘明霞〔19〕、
王金香〔20〕等建立了火炭母药材 HPLC 指纹图谱。采用色谱
柱为 Platisil ODS C18(250mm × 4. 6mm,5μm) ;流动相为乙腈-
0. 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洗脱时间为 60min,流速为 1. 0mL
·min -1,检测波长为 360nm。对 12 批火炭母样品进行了相
似度评价,以槲皮素峰为内参比峰,确定了火炭母药材 HPLC
指纹图谱中 17 个共有特征峰。
3 火炭母药材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早在 20 世纪,人们开始对火炭母药材的煎剂、水提物及
甲醇提取物进行药理作用研究。火炭母的煎剂有较强的抗菌
作用〔21 ~ 22〕、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23〕、对平滑肌和骨骼肌的松
弛作用〔24 ~ 26〕、降压镇痛作用〔24 ~ 26〕;火炭母的水提物有较好的
中枢抑制作用〔24 ~ 26〕;火炭母的甲醇提取液有良好的抗氧化作
用〔27〕及清除自由基活性〔28〕等。
3.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火炭母中的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
物对自然界中许多病原微生物具有广泛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大量文献表明,黄酮芳环上羟基的位置与数量决定着黄酮类
化合物抑菌活性的大小。张金桐等人〔29〕通过对 11 种黄酮类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电子结构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认为,黄
酮分子中 C4 = O,C5-OH和 C7-OH是抗菌活性的首要基团;其
次为 C3-OH,C3-OH及 C4-OH。酚酸类化合物因具有较低的
pH值,能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起到杀菌或抑菌的作
用〔30〕。黄酮还可通过破坏细胞壁及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微
生物细胞释放胞内成分而引起膜的电子传递、营养吸收、核苷
酸合成及 ATP 活性等功能障碍,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31〕。
第四版《中药志》中记载,火炭母的醇提取液和水提液均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和痢疾杆菌等
有较强的抗菌作用〔32〕。刘富来〔22〕等用火炭母煎剂研究对禽
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都显示明显的抑菌效果,其对分离
株的 MIC值为 3. 9mg·mL -1,对 O1、O2、O78型菌株 MIC 值分
别为 250mg·mL -1、187. 5mg·mL -1、23. 6mg· mL -1。张
正〔23〕等将火炭母煎剂作用于乙肝病毒 DNA 多聚酶(HBV-
DNAP)及 HBV-DNA,发现对 DNAP的抑制率在 50%以上,对
HBV-DNA的降解率在 25%以上,提示其具有较好的抗乙肝
病毒作用。
3. 2 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
抗氧化反应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阻断自由基链反应〔33〕。
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最主要机制是酚
羟基与自由基反应生成较稳定的半醌式结构,从而终止自由
基链式反应〔34 ~ 37〕。一定程度上讲,酚羟基越多,抗氧化活性
越好。此外,B环也是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
部位,当该环存在 3,4-双羟基时,抗氧化活性增强〔38,39〕。火
炭母药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芹菜素、柚皮素、异鼠
李素等均具有多个酚羟基。Huang Wu-Yang等〔27,28〕将火炭母
药材用 80%甲醇提取,用改良的 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
并用水溶性维生素 E 做对照,测定结果表明,其抗氧化活性
相当于维生素 E 的 57. 5%;同时,作者采用去氧核糖的方法
测定其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以抗氧化剂 BHT(二丁基羟
基甲苯)做阳性对照,测定结果表明,火炭母甲醇提取物清除
羟基自由基能力相当于抗氧化剂 BHT的 21. 6%。
3. 3 抗炎镇痛作用 近年的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
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刘圆〔40〕等以乙酰水杨酸为阳性对照,采
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角叉菜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研
究木犀草素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化学刺激法研究
木犀草素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木犀草素的抗炎作用强度
和镇痛效果均比乙酰水杨酸好,其抗炎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
制炎症介质 PGE2 的释放和核因子 NF-κB介导的基因表达有
关〔42,43〕,其镇痛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
的敏感性及抗炎作用有关。山奈酚、槲皮素均可以通过抑制
COX-2 的表达,从而下调炎症介质 PGE2 的合成,抑制率高达
95%,从而起到很好地缓解炎症的作用〔43,44〕。
3. 4 其他作用 火炭母含有多种黄酮类及酚酸类成分,因而
有多种生物活性。除上述药理活性外,其它药理作用还包括
抗癌〔45 ~ 47〕、对肾脏的保护作用〔48〕、营养保健〔49,50〕、对心血管
的保护作用〔51〕、抗辐射〔52,53〕及护肝〔54〕等作用。
4 火炭母药材的临床应用
含有火炭母的组方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用
于流行性感冒〔55〕、细菌性痢疾〔56 ~ 59〕、小儿秋季腹泻〔60 ~ 64〕、急
性扁桃体炎〔65〕、皮炎、风湿皮疹〔66,67〕、慢性结肠炎〔68,69〕、慢性
舌乳头炎〔70〕、小儿脓疱疮〔12〕、乳腺小叶增生〔71〕、角膜翳〔72〕等
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广东中药志》编辑委员会编著 . 广东中药志(第一卷)〔M〕. 广
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29-31.
〔2〕邓世明 . 海南常用中草药名录〔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1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第 2 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48.
〔4〕谢贤强,吴萍,林立东,刘梅芳,魏孝义 . 火炭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7,15(5) :450-454.
〔5〕王永刚,谢仕伟,苏薇薇 . 火炭母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
·5·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25 No. 10 2013
2005,28(11) :1000-1001.
〔6〕Ahmed,M. ;Hassan,M. A. 5,6,7,4-Tetrahydroxy-3-methoxyflavone
(batatifolin)from Polygonum chinense〔J〕. Pharmazie,1990,45(3) :
225.
〔7〕Joshi,B. ;Bisht,G. ;Bisht,D.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fungal ac-
tivity of Polygonum chinense〔J〕.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
tin,1997,14:7-10.
〔8〕Rao,P. R. S. Prasada;Rao,E. Venkata. Polyphenolic components of
Polygonum chinense leaves〔J〕. Current Science,1977,46(18) :640.
〔9 〕 Tsai, Pei-Ley;Wang, Jih-Pyang; Chang, Chyurng-Wern; et
al. Constituents and bioactive principles of Polygonum chinensis〔J〕.
Phytochemistry,1998,49(6) :1663-1666.
〔10〕杨先会,梁振益,邓世明 . 火炭母挥发性成分分析〔J〕. 时珍国医
国药,2009,20(2) :285-286.
〔11〕林敬明,汪艳,许寅超,吴忠,夏平光 . 火炭母超临界 CO2 萃取物
GC-MS分析〔J〕. 中药材,2001,24(6) :417.
〔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M〕. 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648.
〔13〕叶青美,江仁望,田海妍等 . RP-HPLC 法测定火炭母药材中鞣花
酸的质量分数〔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1,
32(3) :300.
〔14〕林焕泽,吴秀荣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火炭母中槲皮苷的含量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08) :1032.
〔15〕赖飞蛾,高雅,张可锋,等 . 不同产地火炭母总鞣质的含量测定
〔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 :13596-13599.
〔16〕韦玉,高雅,张可锋,等 . 不同产地火炭母总黄酮含量测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 :3265-3266.
〔17〕杜憬生,蔡宇 . 不同产地火炭母中槲皮素及木犀草素的含量测
定〔J〕. 中药材,2012,35(2) :243-245.
〔18〕朱华,高雅,张可锋,等 . 不同产地火炭母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方法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6) :557-559.
〔19〕刘明霞,季秀丽,薛梅芩,等 . 火炭母药材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6) :50-51.
〔20〕王金香 . 火炭母药材 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
杂志,2011,17(15) :96-99.
〔2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等 . 中药志(第四册)
〔M〕. 第一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05.
〔22〕刘富来,陈志华,冯翠兰,等 . 中草药对禽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
试验〔J〕. 甘肃畜牧兽医,2003,(2) :12-14.
〔23〕张正,杜绍财,陶其敏 . 60 种中草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8,20(3) :211-214.
〔24〕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上册)〔M〕. 第一版 . 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1977,500.
〔25〕Feng P C. ;Haynes L J. ;Magnus K E. ;et al. Further pharmacological
screening of some west Indian medicinal plants〔J〕. The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1964,16:115-117.
〔26〕Hooper P A. ;Leonard B E. Pharmc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me west
Indian medicinal plants〔J〕. The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
ogy,1965,17:98-107.
〔27〕Huang,Wu-Yang;Cai,Yi-Zhong;Xing,Jie;et al. Comparative analy-
sis of bioactivities of four Polygonum species〔J〕. Planta Medica,
2008,74(1) :43-49.
〔28〕Huang,Wu-Yang;Cai,Yi-Zhong;Xing,Jie;et al. A potential antioxi-
dant resource:endophytic fungi from medicinal plants〔J〕. Economic
Botany,2007,61(1) :14-30.
〔29〕张金桐,宋仰弟 .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电子结构关系的
量子化学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2) :46-49.
〔30〕殷彩霞,谢家敏,张更,等 . 茶多酚抑菌抗氧性能研究〔J〕. 生物
资源开发与利用,1999,(2) :24-26.
〔31〕谢鹏,张敏红 . 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J〕. 动物保
健,2004,(2) :35.
〔3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等 . 中药志(第四册)
第一版〔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05.
〔33〕刘杰,王伯初,彭亮,张广求 . 黄酮类抗氧化剂的构-效关系〔J〕.
重庆大学学报,2004,27(2) :120-124.
〔34〕赵军 .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作用机制〔J〕. 华北煤炭医学院报,
2003,5(3) :306-307.
〔35〕陈时宏 .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作用及其构效关系〔J〕. 海峡药
学,1998,10(4) :4-6.
〔36〕魏朝良,于德红,安利佳 . 黄酮类化合物及清除自由基机制的探
讨〔J〕. 中成药,2005,27(2) :239-241.
〔37〕佟铁光 . 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纂要〔J〕. 中医药学刊,
2005,23(2) :357-358.
〔38〕曹志超,顾翔,苏佩清 .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及其作用机制的研
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7) :111-112.
〔39〕孙秀琴,李荣华,唐涛 . 芹菜素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现
代医,2009,47(27) :34.
〔40〕刘圆,李圆圆,冯婷婷,等 . 木犀草素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5) :2368-2370.
〔41〕张毅,王旭光 . 木犀草素的体外抗炎机制研究〔J〕. 广州中医药
大学学报,2007,24(13) :231-234.
〔42〕王旭光,陈根殷,陈妙萍,等 . 木犀草素对 LPS诱导的 RAW264. 7
细胞 COX-2 Mpges-1 表达的影响〔J〕. 中药材,2007,30(10) :
1263-1266.
〔43〕Miles,Elizabeth A. ;Zoubouli,Pinelope;Calder,Philip C. Differenti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extra virgin ol-
ive oil identified in human whole blood cultures〔J〕. Nutrition (New
York,NY,United States) ,2005,21(3) :389-394.
〔44〕O Leary,Karen A. ;de Pascual-Tereasa,Sonia;Needs,Paul W;et
al. Effect of flavonoids and vitamin E on cyclooxygenase-2 (COX-2)
transcription〔J〕. Mutation Research,Fundament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utagenesis,2004,551(1-2) :245-254.
〔45〕王晓,吴龙火,黄晓平,等 .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癌机制〔J〕. 中国
民族民间医药,2009,22:1-3.
〔46〕朱荣鑫,张赛龙,金永生 .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01) :5-9.
〔47〕张氽,阚建全,陈宗道 . 生物类黄酮抗癌作用研究进展〔J〕. 食品
研究与开发,2003,(03) :38-41.
〔48〕闵巍巍,张作法 .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J〕. 蚕桑通报,
2007,(04) :1-2.
〔49〕毛红霞,许梓荣,占秀安 . 黄酮类化合物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及
应用〔J〕. 饲料研究,2000,(11) :15-16.
〔50〕陈辉,黄仁录,邸科前,等 . 类黄酮化合物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
进展〔J〕. 饲料工业,2006,(06) :9-11.
〔51〕柯晓安,张舜,王珊珊 . 大豆异黄酮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6·
海峡药学 2013 年 第 25 卷 第 10 期
〔J〕. 东南国防医药,2009,(03) :235-237.
〔52〕雷筱芬,陈木森 . 黄酮类化合物抗辐射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
大学学报,2007,(06) :1040.
〔53〕陈井旺 . 抗辐射食物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07,(03) :44-
45.
〔54〕梁爽 . 黄酮类化合物保肝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 中山大学研
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9,(04) :21-24.
〔55〕区翠萍,韩玲华 . 蓝银汤治疗流行性感冒 162 例〔J〕. 湖北中医
杂志,2000,22(7) :29.
〔56〕李士桂 . 羊桃煎〔J〕. 广西中医药,1994,17(1) :40.
〔57〕任国珍,何世东 . 火炭母复方为主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52
例〔J〕. 广西中医药,2001,24(1) :32.
〔58〕唐铁军 . 邓铁涛教授运用岭南草药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03,
35(5) :7-8.
〔59〕陈利灿 . 舍族药膳疗法拾零〔J〕. 中国民间疗法,2006,14(1) :
29-30.
〔60〕褚艾妮 . 自拟秋泻散内外合治小儿秋季腹泻 95 例〔J〕. 四川中
医,2002,20(10) :62.
〔61〕欧阳瑞,黄国经 . 止泻汤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运用〔J〕. 江西中
医药,2002,33(6) :22.
〔62〕吉训超 . 清热利湿法治疗小儿泄泻 30 例〔J〕. 新中医,1995,
(5) :50.
〔63〕赵湛新 . 黎氏秋泻方配合西药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疗效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7) :430.
〔64〕黎凯燕,黄钢花 . 黎炳南教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经验〔J〕. 湖南
中医药导报,2003,9(3) :11-13.
〔65〕刘辉明 . 加味玄麦甘桔汤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180 例〔J〕. 新中
医,1997,29(5) :43.
〔66〕周晓翠,张璐 . 夏季巧治常见小毛病〔J〕. 南方农机,2001,(3) :
35.
〔67〕陈汉章 . 张超老中医诊治皮肤病的学术思想〔J〕. 新中医,1995,
(2) :43-44.
〔68〕潘锦瑶,周妙英,马军 . 结肠灵汤内服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50 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6) :566-567.
〔69〕林培政 . 刘仕昌教授辨治慢性结肠炎经验〔J〕. 新中医,1995,
(4) :11-12.
〔70〕赖应龙 . 中药火炭母治疗慢性舌乳头炎 15 例的临床体会〔J〕.
肇庆医药,1999,(2) :33-34.
〔71〕杨爱花 . 火炭母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102 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
杂志,2007,(30) :4496.
〔72〕宋大鹏 . 火炭母退翳散治疗角膜豁 35 例〔J〕. 湖北中医杂志,
1987,(6) :43-4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在细胞给药中的研究进展
杨建苗,陈 丹,叶佳佳(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医院 台州 317000)
摘要: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 Niosomes) 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型药物载体制剂,其结构组成、理化性质等与脂质体既相似又有差异,在保留
脂质体特性的同时,较脂质体更稳定、更价廉、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文综述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作用特点,经阳离子、阴离子、PEG、转铁配体
等修饰及其克服多药耐药的应用。
关键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 作用特点;阳离子;阴离子; PEG;转铁配体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765(2013)-10-0007-04
作者简介:杨建苗,女(1984 -)。学历:本科。职称:药师。联系电
话:1357582500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Non-ionic surfactants vesicles,
Niosomes) ,是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膜材,可在水相中自发
组装形成的,具有双分子层膜的封闭状囊泡。其组分一般包
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胆固醇。前者是构成囊泡双分子层膜
的基本膜材,后者作为膜添加剂,可起到成膜和膜稳定作用。
Niosomes与脂质体的结构相似,但比脂质体具有更优良的化
学稳定性,并具有较低廉的价格,被视为脂质体的替代物〔1〕。
Niosomes于上世纪 70 年代初,作为化妆品工业产品,由化妆
品行业巨头-欧莱雅公司实验室首次报道。其后,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并作为药物载体进行研究,迄今已广泛应用于药物
传递系统。并作为多种药物的载体,如抗肿瘤药物〔2〕,免疫
治疗〔3〕,诊断显象〔4〕,经皮给药〔5〕,蛋白多肽类〔6〕。Niosomes
泡作为新型的药物给药系统,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
Niosomes具有双分子层膜的封闭结构,理论上,它可以作为亲
水性或亲脂性药物的载体。亲水性药物可包裹于囊泡内部,
而亲脂性药则可以整合到双分子层膜内,其载药形式与脂质
体相似。Niosomes的制备方法也与脂质体制备相似,如乙醚
注入法、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热水分散法等〔7〕;并可通
过探头超声处理、挤压过膜、均质流细胞粉碎机(Microfluidi-
zer)、高压均质等方法,来控制囊泡粒径,以达到制备所需的
要求〔8〕。
有数篇文献〔9 ~ 12〕综述了 Niosomes的制备方法、质量评价
以及在经皮给药、眼用制剂等方面的应用,但内容较少涉及
Niosomes在细胞给药或基因给药等方面的研究,为此,本文试
着将 Niosomes与脂质体相比较、分析其作用特点,并从细胞
角度看 Niosomes在靶向给药方面的进展。
1 作用特点
Niosomes结构组成与脂质体相似,物理化学性质也与脂
质体相似,但它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与脂质体相比,
·7·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25 No. 10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