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12 年 7 月第 7 期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苗药杠板归的研究进展
杨碧仙 1, 2 云雪林 3
(1.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 贵州 贵阳 550005;
2.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贵州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 , 贵州 贵阳 550005;
3.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图分类号:R2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810(2012)07-0054-02
摘 要:杠板归为贵州省苗族的民间习用药材,本文对近10年来有关杠板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
总结,为杠板归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苗药;杠板归;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杠板归为蓼科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
干燥地上部分,又名河白草、刺犁头、贯叶蓼等 [1],是贵州苗族
民间习用药物 [2]。其性平,味酸、苦,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
瘀止血之功,用于感冒发热、泻痢、水肿、淋浊、带下、吐血、便
血、疔疮痈肿、跌扑肿痛、蛇虫咬伤等症 [2]。近年来杠板归的药
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一批以杠板归为原料的成方制
剂陆续投入市场,如:妇平胶囊、抗妇炎胶囊、康妇灵胶囊、兰
花咳宁片、玫芦消痤膏等。为了将来更好地开展对杠板归的研
究和开发利用,本文对杠板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
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
目前,已从杠板归中分离得到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植物甾
醇、蒽醌类化合物、酚类、有机酸、烷烃类等。
1.1 黄酮类:杠板归中含有多种黄酮成分主要有槲皮素-3-
O-β-D-葡萄糖苷 (quercetin-3-O-β-D-glucoside)、槲皮素
(quercetin) [3],槲皮素-3-O-β -D-葡萄糖醛酸-6″ -正丁酯
(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6″-butyl ester)、槲皮素-3-
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 (quercetin-3-O-β-D-glucu-
ronide -6″ -methyl ester)、、异鼠李素 (isorhamnetin)、山柰酚
(kaempferol)、芦丁(rutin)、蓄苷(avicularin)、山萘酚-3-O-芸香糖
苷(kaempferol-3-O-rutinoside) [4-5]。新的黄酮碳甙 A(Perfoliatu-
min A)和黄酮碳甙 B(perfoliatumin B)[6-7],3,4-二氢-5-羟基-
4-(4’-羟基苯基)-7-甲氧基香豆素 (3, 4-dihydro-5-hydroxy-
4-(4’-hydroxyphenyl)-7-methoxycoumarin) [8]。
1.2 蒽醌类:杠板归中分离到大黄素 (emodin)、大黄素甲醚
(physcion) 、芦荟大黄素(aloeemoclin) [3]。
1.3 其他:杠板归中还含有反式-对羟基肉桂酸甲酯 (trans-p-
hydroxycinnamic acid)、5-羟甲基糠醛 (5-hydroxy-methyl furalde-
hyde)[3],七叶内酯 (escule-tin)、3,3′-二甲氧基-鞣花酸 (3,3′-
dimethylellagicacid) [5],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二十八烷
(Octacosane),正三十烷(Triacontane),阿魏酸甲酯(Ferulic acid
methyl ester)、香豆酸甲酯(methyl p-coumarate)、胡萝卜苷
(Daucosterol)[9]。
赵超等 [10]用固微萃取 GC-MS 分析法从杠板归中分离鉴
定了 37个成分。
2 药理作用
2.1 抗炎抑菌作用:黄鹤飞等 [11]采用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廓
炎症和新鲜鸡蛋清致小鼠足肿胀研究杠板归的抗炎作用,结
果是杠板归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并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观
察杠板归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 ,杠板归乙酸乙酯部位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铜绿假单孢菌有明
显的抑菌作用。
2.2 止咳化痰作用:隆万玉等 [12]研究杠板归对 SO2致咳小鼠
的影响及采用大鼠毛玻璃管排痰法观察其化痰作用,结果表
明杠板归能延长小鼠的 SO2引咳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
数、促进大鼠排痰量。顾汉冲 [13]用杠板归水溶液对氨水致咳和
酚红致痰的小鼠进行了止咳祛痰效果研究,结果发现高剂量
组的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止咳化痰作用。
2.2 抗氧化性:邢煜君等 [14]观察杠板归不同提取物对 ABTS 自
由基和 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 FRAP 法对杠板归的抗氧
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杠板归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均具
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好。
2.3 抑制 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邢煜君等 [14]观察杠板归不
同提取物对体外 α-葡萄糖苷酶筛选模型进行酶抑制活力的
测定,杠板归均具有很好的抑制 α-葡萄糖苷酶性作用,其中
甲醇提取物活性最好。
2.4 抗病毒作用:张长城等 [15]研究了杠板归提取物对体外抗单
纯疱疹病毒 (HSV-1)的作用,结果表明杠板归抑制程度可达
50%以上,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但是其作用机理未进
一步开展研究。
2.5 抗癌作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杠板归对多种动植物移植
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对放疗及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防治
作用[16]。体内实验证明,杠板归对实验性动物移植肿瘤有抑制
作用 [17]。
3 临床应用
3.1 治疗带状疱疹:袁德才 [18]将杠板归干燥研细,用麻油或菜
子油调和如糊状涂于疱疹患处。5~7日疼痛基本消除,疱疹消
退。付体易 [19]用鲜杠板归茎叶捣茸,用凡士林适量调敷患处,
54
2012 年 7 月第 7 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32例患者用药 6~8天后疱疹全部消失而愈。连克光等 [20]将杠
板归、雄黄 ,加入适量白酒煎 10 分钟 ,取汁 ,涂于患处 ,应用于
36例带状疱疹患者,2~3天治愈患者 33例。
3.2 治疗疥疮:付丰文等 [21]用鲜杠板归煎煮液加少许盐,对患
处进行沐浴,50例患者 3~4日即可痊愈。段才明 [22]选择由杠板
归、青蒿、千里光、辣蓼、蓖麻树等药物配伍的水提液,趁热外
洗患处,22例疥疮病例在 7日内,病证得到明显缓解,皮肤结
痂,愈后良好。
3.3 治疗痔疮:吴国平等 [23]将杠板归研细与凡士林制成杠板
归膏对 11 例老年内痔患者进行疗效观察 ,10 例取得良好疗
效。林尊友等 [24]研究杠板归汤熏洗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法治
疗炎性外痔的疗效比较,结果杠板归汤熏洗法治疗效果远优
于对照组。
3.4 镇咳祛痰:项秀荷 [25]自拟杠百方用于小儿百日咳的治疗,
以杠板归为主药,治疗病例 221例,疗程最短者 5 天即可痊
愈。顾汉冲 [26]等人报道的海安县中医院研制的“杠板归糖浆”
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干咳患者 112例,总有效率可达 95%。
3.5 治疗细菌性痢疾:宁喜光等 [27]挖掘民间验方杠板归单方,
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 74例,治疗后痊愈 71例。
3.6 治疗痤疮、皮炎:刘健等 [28]用姜黄消痤搽剂(由姜黄、重
楼、杠板归、一枝黄花、土荆芥等组成)结合口服罗红霉素胶
囊,对 40 位寻常性痤疮患者治疗,痊愈 22 例,显效 11 例,好
转 7例。许月清等 [29]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激素依赖性皮
炎 56 例,患者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外用“皮炎 1 号”方(黄芩、
杠板归、马齿苋、苦参、白鲜皮、苍术),痊愈 21 例,显效 13 例,
好转 7例,无效 115例,疗效优于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3.7 治疗慢性结肠炎:黄怡鹏等 [30]研究由杠板归、红木香、甘
草、淮山药组成的愈肠散用于 46 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
效观察,治愈 44例,显效 2例,取得满意疗效。
4 结 语
杠板归在我省具有丰富的资源、悠久的的民族民间使用
习惯,在临床应用中,杠板归在许多方面体现了良好的治疗效
果。但是,还有许多的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和解决,如
杠板归的抗癌、抑制 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机理和药效物质
基础等。通过本文总结,为杠板归的深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第二
卷[上海:上海 科技出版社,1999:685-688.
[2]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
[S].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198.
[3] 王定勇,卢江红.杠板归根化学成分研究[J].亚热带植物学
报, 2004, 33(2): 10-12.
[4] 张荣林,孙晓翠,李文欣,等.杠板归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
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2):105-107.
[5] 赵超,陈华国,龚小见,等.杠板归的化学成分研究(Ⅱ)[J].中
草药,2010,41(3):365-367.
[6] Zhu G H, Wang D Y, Meng J C·New compounds fromPoly
gonum perforliatum L.[J].IndianJ Heterocyclic Chem,2000, 10
(1): 41-44.
[7] Liu J M, Wang D Y, Zheng S Z?A new limonoid of Polygon
um perforliatum L.[J].Indian J Heterocyclic Chem,
1999, 9(1): 69-70.
[8] SunXZ, SnedenAT..Neoflavonoids from Polygonum perfoliatum
[J].PlantaMedica,1999,65(7):671-673.
[9]赵超,周欣,秦翱,等.杠板归的化学成分研究 [J].中成药,
2009,31(10):1610-1611.
[10]赵超,杨占南,陈华国,等. 杠板归挥发性化学成分 SPME/
GC /MS分析[J].精细化工,2009,26(11):1090-1092.
[11]黄鹤飞,张长城,袁丁,等. 杠板归抗炎及抑菌活性部位研究
[J].安徽医药,2008,12(7):595-596.
[12]隆万玉,李玉山. 杠板归抗炎止咳作用的实验研究[J].临床
合理用药,2010,3(18):34-35.
[13]顾汉冲.杠板归水溶液止咳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J].江苏
中医,1996,17(4):46.
[14] 邢煜君,王海燕,王俊霞,等. 杠板归抗氧化作用及抑制 α-
葡萄糖苷酶活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189-191.
[15]张长城,黄鹤飞,周志勇,等.杠板归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
毒一 I型的药理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11(21):
2835-2836.
[16]章永红.抗癌中药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17.
[17]常敏毅.抗癌中药[M].修订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27一 228.
[18]袁德才. 对“转蛇丹”病的认识与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民
间疗法,2008, 16(1):53.
[19]付体易. 鲜杠板归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经验[J].贵阳中医学
院学报,1998, (4):52.
[20]连克光,连长相. 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 36例[J].中国民
间疗法,1999, 7(9):32-33.
[21]付丰文, 邱长南. 药浴治疗疥疮 50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03, 11(8):51.
[22]段才明. 中草药治疗顽固性疥疮 22例[J].中国社区医生,
2002, 18(11):35-36.
[23]吴国平,刘玉成,柴建辉.特殊内痔 182例治疗体会[J].人民
军医,2003, 46(01):11-12.
[24] 林尊友,方宗武,杨株英.杠板归汤熏洗治疗炎性外痔的
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1)47.
[25]项秀荷. 自拟杠百方治疗百日咳 221例[J].湖北中医杂志,
2000,22(1): 36.
[26]顾汉冲,许金宏.杠板归糖浆治疗咳嗽的疗效观察[J].江苏
药学与临床研究,1997,5(1):44.
[27]宁喜光,宁俊华.算盘子和杠板归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J].
55
2012 年 7 月第 7 期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年 5月 16日收稿
苗药芭蕉根的研究进展△
徐 锋 1 吴红梅 2 杨 烨 1 吴林菁 1 郝俊杰 1 王祥培 1*
(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73)
中图分类号:R2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810(2012)07-0056-03
摘 要:芭蕉根为苗族习用药材,资源丰富,但从目前的研究报道来看,对其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本文对芭蕉根的本草学考证、
植物形态、鉴别、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进行综合介绍,为以后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芭蕉根;苗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医杂志,1994,8(9):41.
[28] 刘健,刘莉,谭彦芳. 姜黄消痤搽剂配合西药治疗寻常性
痤疮 40例[J].陕西中医,2010,31(8):1017-1018.
[29] 许月清, 高宜云. 中药熏蒸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 56 例疗
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7):434.
[30]黄怡鹏,黄友兰.愈肠散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
国航天工业医药,2002,2(2):6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860387)
* 通讯作者
芭蕉根为芭蕉科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d.et Zucc.)的
干燥根茎,收载于 2003 年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
准》,性甘,味淡,大寒,无毒。全年可采,除去须根及泥沙,洗
净,趁鲜切片,晒干。为贵州省苗族地区习用药材,俗称嘎脑
修,具有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之功效。主治天行热病、烦闷、消
渴、黄疸、水肿、脚气、血淋、血崩及痈肿疗疮、丹毒 [1]。主要分
布在山东以至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2]。本文通过本草学考证、植物形态、鉴别、化学成分、含量测
定、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对苗药芭蕉根进行综述,为以后这
一苗药进一步的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1 本草学考证
芭蕉始载于《汉书》,又名:巴且,《史记》中称之为天苴,
《群芳谱》中称之为绿天、扇仙,《分类草药性》称之为香蕙、甘
露树、大叶芭蕉、芭蕉头。
芭蕉根药用从古至今都有记载。《食疗本草》曰:“主黄
疸”。《日华子本草》中记载芭蕉根“治天行热狂,烦闷,消渴;患
痈毒并金石发、热闷口干人,并绞汁服;肿毒游风,风疹,头痛,
并研罯敷”。 在《太平圣惠方》中记载“生芭蕉根。搅绞取汁。
时饮一二。治消渴。口舌干燥。骨节烦热方”。《本草从新》中
记载芭蕉根,“泻热解毒。治一切肿毒,发背欲死,亦游风疹,风
热头痛,产后血胀,消渴饮水,天行热狂,血淋涩痛,疮口不”。
《现代实用中药》中记载芭蕉根,“利尿。治水肿脚气”。《贵州民
间方药集》中记载芭蕉根:“通便秘”。《贵州草药》中记载芭蕉
根:“止痛,平肝,定喘”。《浙江药用植物志》中记载芭蕉根:“主
治糖尿病,关节肿痛,颈淋巴结核,烫伤”。《湖北中医杂志》中
记载芭蕉根:“治乳糜尿”。
2 植物形态
芭蕉为多年生草本。茎短,通常为叶鞘包围而形成高大的
假茎,高约 4米。叶长 2~3米,宽 25~30厘米,基部圆形或不对
称,先端钝,表面鲜绿色,有光泽,中脉明显粗大,侧脉平行;叶
柄粗壮,长达 30厘米。穗状花序顶生,下垂;苞片佛焰苞状,红
褐色或紫色,每苞片有多数小花,除苞片最下面具 3~4 不孕花
外,其余皆发育。花单性,通常雄花生于花束上部,雌花在下
部;花冠近唇形,上唇较长,先端 5 齿裂,下唇较短,基部为上
唇所包;雄花具雄蕊 5,离生,伸出花冠;药线形,2 室;雌花子
房下位 3 室,花柱 1,柱头近头状,光滑。浆果三棱状长圆形,
肉质。种子多数。
3 鉴 别
3.1 显微鉴别:芭蕉根横切面可见 2~3 个根迹维管束、皮层有
草酸钙方晶和针晶束;内皮层和中柱鞘明显,韧皮部和木质部
相间排列,成多原型,中央有大型分泌腔及纤维束;粉末中含
有草酸钙簇晶和柱晶;淀粉粒边缘具有不规则断裂似的棱角,
层纹清晰且分布细密,可作为苗药芭蕉根的生药鉴别依据 [3]。
3.2 定性鉴别
3.2.1 紫外光谱鉴别:孙宜春等 [4]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芭蕉
根、香蕉根和美人蕉根的水、无水乙醇、氯仿和石油醚的浸泡
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图进行鉴别研究,所建立的紫外光谱鉴别
方法能区别苗药芭蕉根与其易混淆品香蕉根、美人蕉根。
3.2.2 拉曼光谱鉴别:王祥培等 [5]采用拉曼光谱鉴别芭蕉根及
其易混淆品,研究发现不同品种在拉曼光谱图中均有各自的
特征峰,可容易地将它们区别开。拉曼光谱特征可作为苗药芭
蕉根的生药鉴别依据。
3.2.3 指纹图谱鉴别:王祥培等 [6]建立了芭蕉根药材 HPLC-UV
指纹图谱,标定了 20个共有峰,并对芭蕉根、香蕉根及美人蕉
根药材的 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差异明显。
4 化学成分
近年关于芭蕉根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也有报道,孙宜
春等[7]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对芭蕉根的化
学成分进行定性实验,水提物中含蛋白质、氨基酸、糖类、有机
酸、皂苷等物质;醇提物中含蒽醌、黄酮、香豆素、酚类、强心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