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全 文 : 露地栽植 ,每年可节约资金 75 元/
667 m2 。2002年 5月在廊坊市艺术
中心 ,种植 4 000 m2 早园竹未设风
障 ,经一冬一春的驯化试验 ,成活率
达 91.0%。该方法简便 、实用 、易推
广 ,既节省了大量御寒防风设施 ,又
降低了绿化成本 。
6 小结
(1)早园竹在沙壤土 、壤土 、粘
壤土和粘土中均能生长 ,以沙壤土
生长最好 ,其胸径生长量为在粘土
生长的 147.8%,高为其 166.4%。
在含盐量 0.1%, pH 值 9.1 的脱盐
碱化土上亦能正常生长。它能耐
-18℃低温 。在京津廊地区 4 月下
旬至 5 月上旬成笋出土 , 30 ~ 40 d
拔节 ,抽枝发叶后成新竹 。
(2)南竹北移最好的引种方法
为母竹移植 ,于 3 月下旬至 4 月上
旬 ,选用早园竹自然分布北界的河
南省信阳 、大别山以及苏北一带的
母竹 ,以生长健壮 、粗细适中的 1 ~ 2
龄母竹为佳。
(3)早园竹定植株行距为 1.5 m
×1.5 m 或1.0 m×2.0 m ,定点挖穴
(80 cm×50 cm×40 cm),栽植时竹鞭
放平 ,自然舒展 ,先填表土后填粪肥
混合土 ,自下而上分层踏实 ,成活率
达93.3%以上。
(4)定植第 1 年除栽于庭院的
竹子外 ,均需加防风屏障;生产中第 1
年集中培育竹苗 ,第 2 年分散栽植 ,
可减少御寒防风设施 ,降低成本。
(5)定植后注意留笋养竹 ,施肥
浇水 ,中耕除草 ,秋冬地面铺撒草 、
树叶 、增肥防冻 ,改善土壤结构 ,其
生长量与其它地区同龄竹相比 ,平
均胸径为其 141.6%~ 259.8%,平
均高为其 118 .9%~ 213.2%。
参考文献
1 张志达 ,刘 红 ,李世荣.中国竹
林培育.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8
2 方 伟.竹子分类学.北京:中国
林业出版社 ,1995 ☆
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王青天
(福建省安溪县官桥林业站 362441)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林
树种之一 。但纯林在较差的立地条
件上往往生长不良 ,针叶呈淡黄色 ,
干形弯曲迟迟不能郁闭成林 , 甚至
导致林地水土流失 ,造成地力衰退 ,
生产力下降等不良后果。但台湾相
思树对土壤要求不严 ,在立地条件
较差的土壤能生长 , 是保持水土的
优良树种 。多年来 ,为了治理安溪
县官桥地区的水土流失 ,我镇根据
现有林地条件 ,采用针阔混交造林
技术措施 ,对马尾松低产林进行了
改造 ,套种台湾相思树(Аcacia con-
fusa Merr.)使其成为混交林。我们
对1990 年营造的马尾松台湾相思
树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的水土保持
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 。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于福建省安溪县官桥
镇善坛村 , 此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
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 21 ℃,降
雨量 1 700 mm 左右 ,空气湿度82%
~ 83%。1 月份平均气温 12 ℃,极
端最低温-1℃, 7月份平均气温 29
℃,最高温 38 ℃,全年大于 10 ℃活
动积温 7 000℃,无霜期 345 d。试
验地的海拔 207 ~ 298 m ,坡度为 16
~ 22°。土壤为酸性粗骨性红壤 ,土
层腐殖质层瘠薄 , 肥力较差 , pH 值
4.7 ~ 5.7 ,属Ⅲ类以下立地级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马尾松台湾相思树混交林
与马尾松纯林的水土保持效应 ,混
交林木生长量 ,林分生物量 ,土壤结
构与理化性质变化 。
2.1 林木生长量调查
分别在 14 年生的马尾松台湾
相思树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的林分
内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设立标
准地 ,其面积为 20m×30m 。根据一
年不同的季节 ,在标准地里的立木
树高 1.3m 处测定林内温度 、相对湿
度 ,取年平均温度 、相对湿度的值。
设样圆并测量每木的胸径 、树高及
冠幅 ,取平均值 ,选取标准木 ,然后
计算每公顷林木的株数和蓄积量 。
2.2 林分生物量
在马尾松台湾相思树混交林和
马尾松纯林的标准地里选标准木 。
将标准木伐倒 ,把地下的根系挖出
来 ,测定地下根系的主根 、侧根 、细
根 ,并分别测定地上的干 、枝 、叶鲜生
物量。另取各部分的样品带回室内
烘干 ,将样品在烘干箱内保持温度
105 ℃,烘干 24h ,称其干生物量 ,重
复 3次。然后分别计算出两种林分
单位面积(公顷)鲜 、干生物量。
Advertisement 学术园地
9 
  林业实用技术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2003·10  
DOI :10.13456/j.cnki.lykt.2003.10.003
表 2 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鲜 、干生物量比较
林分 地上部分(t/hm2)杆 枝 叶
地下部分(t/ hm2)
主根 侧根 细根 合计
马尾松台湾相思 106.0 53.0 21.1 32.4 15.8 2.4 230.7
马尾松  45.4 23.0 5.5 12.6 10.0 2.0 98.5
马尾松台湾相思 64.8 24.6 4.5 15.0 9.7 0.2 118.8
马尾松 31.9 11.2 2.2 9.6 6.4 0.1 61.4
  注:表中虚线上为鲜生物量 , 线下为干生物量。
表 3 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土壤养分含量的比较
林 分 取样深度/ cm
土壤容重
(g/ cm3)
pH

全量含量/ %
N P K
速效含量(mg/100 g干土)
N P K
有机质
/ %
马尾松 0~ 40 粗骨性红壤 5.5 1.08 0.058 5.9 112 3.6 111 27.2
台湾相思 41 ~ 90 性红壤 5.3 1.03 0.053 5.1 102 3.0 101 19.4
马尾松 0~ 40 粗骨性红壤 5.2 0.57 0.039 4.2 52 2.7 62 15.7
41 ~ 90 性红壤 5.0 0.53 0.035 3.7 48 2.4 58 11.9
2.3 土壤结构
分别在马尾松台湾相思树混交
林和马尾松纯林不同的标准地内 ,选
取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地段按品字
型挖出 10 个土壤剖面 , 各深达 90
cm ,选取 4个有代表性的调查剖面为
样本 ,其它 6个调查剖面为参照比较
样本。并按照样本土层剖面 ,记载土
层厚度 ,土壤质地与结构。然后用容
积100 cm3 的环刀分层取样 ,即 0 ~
40 cm为一层 , 41 ~ 90 cm 为一层 ,迅
速将环刀内湿土装入铝盒中 ,带回室
内 ,用烘干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
2.3.1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采
 
集马尾松台湾相思树混交林和马尾
松纯林的土壤 ,测定其养分含量。
2.3.2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测
试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和马尾松
纯林的土壤物理性质。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木生长量的分析
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的海
拔 、坡向 、坡位 、坡度与马尾松纯林
的海拔 、坡向 、坡位 、坡度等条件差
别不大 。但不同林分内的温度 、相
对湿度却有一定的差别 。混交林林
内的温度比马尾松纯林内的温度低
1 ℃,而相对湿度却比马尾松纯林的
 
相对湿度高 2%。同是同龄人工造
林 ,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的郁闭
度比马尾松纯林的郁闭度大 0.3。
马尾松台湾相思树混交林的林木与
马尾松纯林林木的胸径 、树高 、生长
量 、每公顷的蓄积量 ,差别都很大。
马尾松纯林每公顷现有的株数比马
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多 360 株 ,而
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每公顷蓄积
量却比马尾松纯林每公顷的蓄积量
高 30%(见表 1)。这表明马尾松台
湾相思树混交林能促进林木的生
长 ,其林木的生长优于马尾松纯林 ,
且其林分蓄积量也高于纯林 。
表 1 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生长量比较
林 分 面积/ hm2
坡度
/ ° 坡向
海拔
/m
温度
/ ℃
相对
湿度/ % 郁闭度
林龄
/a
株数
/株
平均
胸径/ cm
平均
树 高/m
蓄积

/ m3
平均
幅冠/m
马尾松台湾相思 6.67 18 南 269 19 83 0.9 14 1005 14 7 54 5.5
马尾松 6.67 18 南 257 20 81 0.6 14 1365 10 5.5 29 3.2
3.2 林分的生物量
经调查与测试 ,马尾松台湾相
思混交林的生物量比马尾松纯林的
生物量大 。马尾松与台湾相思混交
后 ,树冠形成了复层林结构。台湾
相思叶浓密 ,革质较厚 ,其树叶量比
马尾松多 ,且枯枝落叶量大 ,同时复
层林树冠面积比马尾松纯林的树冠
面积大 26%。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
林地上部的杆 、枝 、叶干生物量比马
尾松纯林的杆 、枝 、叶干生物量分别
高 44%、38%、24%。马尾松台湾相
思树混交林地下部的主根 、侧根 、细
根发达 ,其干生物量比马尾松纯林
地下部的主根 、侧根 、细根的干生物
量分别高出 22%、20%、34%,特别
是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林内的枯
枝落叶物在地面能保护土壤不易流
失利于水土保持 ,待其腐烂分解后 ,
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促进林木生长
发育 。
3.3 土壤的理化分析
3.3.1 土壤养分的分析 土壤表
层是林分水土保持效应中最主要的
作用层 ,起着较强的蓄水能力。根
据马尾松台湾相思树混交林和马尾
松纯林的土壤剖面土层厚度 ,土层
质地结构的调查 , 把马尾松台湾相
思树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与马尾
松纯林的土壤养分含量相比较 ,发
 
Advertisement 学术园地
10 
  林业实用技术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2003·10  
表 4 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林 分
取样
土层
/cm
容重
/(g/ cm3)
最大
持水量
/ %
毛管
持水量
/ %
田间
持水量
(/ t/ hm2)
毛管
孔隙度
/ %
非毛管
孔隙度
/ %
总孔
隙度
/ %
通气度
/ %
马尾松 0 ~ 40 1.02 40.2 36.8 28.4 46.0 4.2 50.2 14.7
台湾相思 41 ~ 90 1.16 29.3 27.0 24.3 36.1 3.1 39.2 7.3
马尾松 0 ~ 40 1.09 35.0 32.0 25.6 41.3 3.8 45.1 12.2
41 ~ 90 1.27 27.3 26.0 22.5 36.0 2.0 38.0 6.6
现马尾松台湾相思树混交林的养分
全量含量 N 、P 、K 比马尾松纯林的
全量含量分别大 32%、20%、16%,
其速效成份含量 N 、P 、K 分别比纯
林高 36%、12%、28%, 有机质高
26%(见表 3)。通过土壤化学的分
析表明 ,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能
改良土壤 ,提高土壤肥力 ,所以改造
成混交林后 ,其土壤肥力比马尾松
纯林的土壤肥力高。
3.3.2 土壤物理性质的分析 由
表 4可见 ,混交林 、马尾松纯林的土
层深度是 0 ~ 40cm ,平均容重分别是
1.09 g/m3、1.18 g/m3 。马尾松纯林的
土壤容重比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的
土壤容重高 4%。混交林最大持水量
比马尾松纯林的最大持水量高 6%,毛
管持水量 、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分
别比马尾松纯林高 4%。非毛管孔隙
度也比马尾松纯林高 10%,土壤总孔
隙度大于马尾松纯林 5.1%,通气度比
马尾松纯林高 2.5%。其物理结构分
析表明 ,马尾松纯林的土壤容重大 ,土
壤紧实板结 ,孔隙度小 ,蓄水能力差 ,
持水量小;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的
土壤容重小 ,土壤疏松 ,孔隙度大 ,持
水量大 ,蓄水力强 ,有利于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4 小结
(1)将马尾松纯林改造为马尾松
台湾相思树混交林 ,其混交比例以2∶1
为宜 ,造林株行距2.5 m×2.5 m ,每公
顷1 605株为宜。这种林分对降雨截
留作用大 ,可减缓林地的地表径流 ,保
持水土 ,有利于降雨的渗透和林木根
系的生长 ,同时提高造林成活率 ,促进
林木生长和提高林分产量。
(2)马尾松台湾相思树混交林
中 ,由于台湾相思有根瘤可以固氮 ,
加之枯落物量大 ,可改良林地土壤 ,
增加土壤肥力 ,涵养水源 ,促进林木
生长 ,其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可比
纯林提高 30%左右。
(3)马尾松和台湾相思混交 ,能
有效地保持水土 , 改善林地的生态
环境 ,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1
2 黄炎和 ,朱鹤健 ,郑达贤主编.闽
南地区的土壤侵蚀与治理.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3 ☆
金脉连翘试管苗生根及其产业化生产研究
李际红 姜淑霞
(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韩光恒
(山东省水利厅设计院农场)
  金脉连翘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的木本花卉 ,引自加拿大 ,属木犀科
连翘属灌木;小枝圆形 ,当年生叶脉
金黄色 ,单叶对生;圆锥或聚伞花序 ,
花冠黄色 ,开放早 ,花期 3月中旬至 4
月;蒴果 ,花后其茂盛的枝叶仍是一
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又具有较强的
适应能力 ,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但因其无性繁殖速度慢 ,返祖现象严
重 ,不能满足园林绿化的大面积应用
需求。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
殖种苗具有无性繁殖的优点 ,能较好
地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 ,繁殖系数
高 ,便于工厂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
因此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加快其繁殖
速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木本植物的试管苗生根及移
栽成活率均较弱于草本植物 ,因此就
金脉连翘试管苗生根及影响试管苗产
业化生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金脉连翘继代培养的试管苗。
1.2 生根培养
生根采用的基本培养基 为
1/2MS ,附加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
节物质 ,糖浓 2.0%,pH值5.8 ~ 6.0 ,将
制备好的生根培养基分装于培养瓶中 ,
置于 124 ℃高压蒸汽灭菌 20 min ,待冷
却后剪取2 cm左右的继代苗转入生根
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每瓶 4~ 6株 ,
培养室内的温度为(24±2)℃,光照强度
2 000 Lx ,光照时间12 h。
1.3 试管苗移栽
1.3.1  炼苗 将达到移栽标准的
试管苗转到大棚中驯化 7 ~ 10 d ,然
后打开瓶盖继续炼苗 1 ~ 2 d后即可
进行移栽 。
1.3.2 基质消毒 将基质曝晒 2 ~
Academic Field 科技园地
11 
  林业实用技术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