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留兰香菌核病发生与防治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5- 6114 ( 2001) 01- 0024- 02
留兰香菌核病发生与防治
刘汉民
(江苏省国营新曹农场植保站  224246)
  摘 要: 留兰香菌核病于 1986年在江苏东台地区开始发生 , 病原菌系半知菌亚门无孢目丝核菌属。留兰香叶
片受其为害 , 腐烂发黑大量脱落 , 造成严重减产损失。 6~ 7月是头茬留兰香菌核病的高发期 , 9~ 10月为二茬留
兰香菌核病的盛发期。 阴雨潮湿 , 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和传播 ; 植株郁蔽 , 促使植株抗病力下降 ; 连作重茬 , 促成
病原菌基数增高、 积累。 降湿灭渍、 科学施肥、 轮作换茬 、 合理施肥、 清除杂草 , 这些农业措施对留兰香菌核病
的发生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 用 40%金菌灵胶悬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喷施留
兰香 , 对菌核病的流行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留兰香菌核病 ; 症状 ; 病原菌 ; 发生规律 ;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 79    文献标识码: B
收稿日期: 2000- 07- 13
  留兰香 (Menthe spicata L. )又名绿薄荷 , 系重
要的特用经济天然香料作物 , 是多年生宿根性芳香
类草本植物。苏北垦区 80年代初从美国引种 , 随着
栽培年限的延续 , 留兰香菌核病 [Sclerotinia sclero-
t iorum ( Lib. ) de Bary ]从 80年代末逐渐上升为常
发性主要病害 , 且近几年普遍严重发生 , 一般情况
下减产 10~ 15% ,严重时可达 35%以上。有关此病
国内至今未见报道 , 为了解决生产上的问题 , 特对
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 现将
结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留兰香在江苏东台新曹农场于 1982年引进种
植 ,菌核病在 1986年开始点片发生 , 1988年继而普
遍发生 , 1990年流行严重发生。头茬发病较轻 , 二
茬发病较重。 从封行期开始发病 , 直至收割期均可
发病。 由植株下部叶片首先发生 , 渐而向上部叶片
发展蔓延 ,同时植株间病、健叶相互接触传染扩散 ,
田间无发病中心。发生轻者病株率 30~ 40% , 发生
重者 80~ 100% 。
2 病害症状
发病初期: 叶片上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暗绿色或
黄褐色或深褐色病斑。
发病中期: 3~ 4 d后 , 湿度大时在病斑上可看
到不明显的轮纹 , 上面被布满蚕丝状灰白色霉层
(菌丝 ) , 病叶变黑褐色腐烂 , 湿度小时在病斑上均
见不到轮纹 , 上面可被有白色霉点 (菌丝 ) , 病叶发
黄萎蔫皱缩。
发病后期: 7~ 10 d后 ,环境不适则茎秆表皮破
裂萎缩 ,上部叶凋萎发黄 ,中下部叶黑褐色萎谢 ,环
境适宜则病叶腐烂发黑脱落成光杆状 , 茎秆发黑枯
死。
3 病原菌物
留兰香菌核病原真菌菌丝: 在保湿培养下 , 病
株的叶片和茎秆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 在显微镜下
观察 , 菌丝无色 , 直角或锐角分枝 , 近分枝处有缢
缩和分隔 ; 初分枝菌丝呈棒状 , 无分隔 , 缢缩不明
显 ; 相邻细胞分枝方向相同或相反。田间病叶上产
生的菌丝为蚕丝状属初期菌丝 , 细胞较长 ,分枝少。
菌核: 在保湿培养下 , 病株叶片和茎秆产生半
球形或不规则形菌核 ,直径小的约 1 mm左右 ,大的
可达 3. 5 mm左右 ,一般为 1. 5 mm左右。在显微镜
观察 ,菌核形成初期表面乳白色 , 继之褐色至深褐 ,
表面粗糙。
4 发病规律
留兰香菌核病在苏北东台新曹农场垦区常年发
生两个高峰时期 , 一般头茬留兰香在 6~ 7月份 , 二
·24· 湖北植保 2001年第 1期
茬留兰香在 9~ 10月份。
4. 1 阴雨潮湿发病重
阴雨潮湿 , 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和传播。连绵阴
雨、 降雨量多、 雾大露重 , 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再
侵染。据调查 , 1991年 5月下旬 , 雨日 5 d, 比历年
多 2. 5 d, 雨量 38. 5 mm ,比历年高 12. 7 mm ,发病
盛期提前而且非常严重 , 发病率达 78. 3% , 死亡率
达 32. 6% , 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地势低、 沟系
差、渍害重 , 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传染。据调查 ,排
水困难的田块比排水畅通的田块发病率高 2. 2倍。
4. 2 植株郁蔽发病重
植株郁蔽 , 促使植株抗病力下降。密度大、 杂
草多、 生长旺盛、 枝叶盈茂 , 不利于植株健康生长
而有利于病菌侵染为害。 据调查 , 当密度在 0. 8~
1. 2万株 /667 m2时 ,发病率为 17. 5% , 1. 5~ 2. 0万
株 /667 m2时 , 发病率为 45. 6% ; 当杂草在 46~ 63
株 /0. 11 m2时 ,发病率为 51. 9% , 7~ 18株 /0. 11 m2
时 , 发病率为 22. 4%。
4. 2 连作重茬发病重
连作重茬 ,促成病菌基数增高积累。连作重茬 ,
菌源多、菌量大 , 基数高而发病重。据调查 , 1年新
作茬发病率 14. 8% , 2年连作茬发病率 27. 5% , 3年
以上老作茬发病率 50. 1%。
5 防治措施
根据 8年的防治研究探索实践 , 认为防治留兰
香菌核病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补配 ,在
发病前用农业防治来预防 , 在发病后用化学防治来
治疗 , 这样用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 才能有效地控制
其危害。具体技术措施是:
5. 1 农业防治
( 1) 降湿灭渍: 开墒挖沟 , 降低地下水位 , 墒
墒通沟、 沟沟通河 , 排水畅通、 雨止田干 , 减轻湿
度消灭渍害 , 使之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
于病害发生的环境。一个田块 , 两头出水 , 三沟配
套 , 四面脱空。畈宽 2. 4 m (墒沟间距 ) , 畈长 30 m
(腰沟间隔 ) ,出水沟 50 m (田块沟间距离 )。头茬和
二茬留兰香出苗后 , 均要及时进行清沟理墒。
( 2) 科学施肥: 控制氮肥 , 增施磷钾肥 , 协调
植株体内氮、 磷、 钾比例 , 增强抗病能力。基肥以
有机肥料为主 , 化学肥料为辅 , 以磷钾肥为主、 氮
肥为辅 ; 追肥以化学肥料为主、 有机肥料为辅 , 以
氮肥为主 , 磷钾肥为辅 ; 氮、磷、钾比例为 1∶ 0. 65
∶ 0. 15。
( 3)轮作换茬: 实行连年换茬 , 最好水旱轮作 ,
减少菌源。在苏北东台地区大致有以下几种轮作方
式:
一是 1年 2熟制: 第一年夏熟为麦子或油菜 ,秋
熟为水稻、 玉米、 大豆 ; 第二年夏熟是留兰香 , 秋
熟是留兰香或赤豆、 菊苣、 蔬菜等。
二是 2年 5熟制: 第一年夏熟为大麦或蚕豆 ,早
秋熟为玉米 , 晚秋熟为赤豆、 菊苣、 胡萝卜等 ; 第
二年夏熟是留兰香 ,秋熟是留兰香或菜豆、菊苣、蔬
菜等。
( 4)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土地、 空
间和光照 , 在单位面积上能正确协调个体与群体的
矛盾 , 既能促进个体生长良好 , 又不会形成群体遮
荫过大而造成田间小气候湿度高和导致植株抗病力
下降。留兰香分枝力强 , 分枝多、 节位低 , 头茬适
宜密度为 1万株 /667 m2左右 ,行距为 0. 4 m左右 ,
株距为 0. 17 m左右 , 二茬适宜密度为 4. 0~ 4. 5万
株 /667 m2 ,过密必须进行人工间苗或机械疏苗 , 以
之控制密度而增强通风透光。
( 5) 清除杂草: 杂草 (如苣荬菜、 小藜菜 ) 不
仅与留兰香争水分、 养分、 光照、 空气 , 对留兰香
生长造成严重威胁 , 而且是病害的桥梁寄主或媒介
寄主 , 因此需要及时地清除 , 使留兰香健康生长以
及减少病害发生。杂草治理有人工除草法和化学防
除法 , 化学防除技术是: 一是苗前封闭处理 (留兰
香未出苗和杂草未出土之前施用 ) 25%敌草隆 200
g /667 m
2
, 25%绿麦隆 200 g /667 m2 , 80%伏草隆
100 g /667m
2 , 24%果尔 66 m l /667 m2 , 25%敌草隆
150 g /667 m2 , + 25%除草醚 400 g /667 m2 , 25%敌
草隆 125 g /667 m2+ 25%绿麦隆 150 g /667 m2 ,
25%绿麦隆 100 g /667 m2+ 20%克芜踪 100 g /667
m
2。 此方法一般头茬不需要 , 在二茬上施用 , 二茬
留兰香施用是头茬留兰香收割后 3 d之内。 二是苗
后茎叶处理 (留兰香苗龄 5叶期以上 ,杂草草龄 6叶
期以下之时施用 ) 5%精禾草克或 10. 8%高效盖草
能 60 ml /667 m2 , 25%灭草松 300 m l /667 m2或
48%排草丹 150 m l /667 m2 , 25%除草醚 700 ml /
667 m
2
, 25%敌草隆 200 ml /667 m2 , 25%绿麦隆
100 m l /667 m
2
+ 48%排草丹 100 ml /667 m2。此方
法施用后对留兰香有轻微伤害 , 但 6 d后留兰香生
·25·湖北植保 2001年第 1期
长恢复正常。
5. 2 化学防治
以药剂保护为主 , 辅以药剂治疗。在短时间降
雨 (如雷阵雨 ) 后 , 及时施药预防 1次 ; 在梅雨
(连阴雨 ) 期间 , 每隔 7 d防治 1次 , 连续 2~ 3次 ;
在发病高峰 (或大发生 ) 的初期治疗 2~ 3次 , 每次
施药间隔 5 d。 防治药剂选择效果比较见表 1。
表 1  6种农药对留兰香菌核病防治效果
药剂名称 施用剂量
( g. ml /667m2. 次 )
病情指数
药前 药后
病指增长率
(% )
实际防效
(% )
40%多菌灵胶悬剂 150 25. 02 33. 58 34. 21 75. 86
20%三唑酮乳油 50 23. 13 34. 55 49. 37 65. 16
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100 21. 48 35. 24 64. 06 54. 80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50 24. 08 34. 02 41. 28 70. 87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5 23. 76 32. 77 37. 92 73. 24
5%井岗霉素水剂 200 22. 70 40. 22 77. 18 45. 54
清水对照 ( ck) 0 23. 16 55. 98 141. 71 -
  从 6种农药防治效果对比结果来看 , 40%多菌
灵胶悬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 75%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好 , 其次是 20%三唑酮乳油 ,
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和 5%井岗霉素水剂防效最
差。
病虫
动态 我省钟祥市首次发现检疫对象 丹参紫纹羽病
匡红梅
(湖北省植物检疫站 430070)
   2000年 9月 21日 , 钟祥市植检站送来的丹参
样本 , 怀疑是丹参紫纹羽病 ,此病是我省 19种补充
检疫对象之一。为了进一步确认 , 作者本人去钟祥
市发病现场观察并带标本回室内镜检 , 确认为丹参
紫纹羽病。处理措施为烧毁带病植株 ,并实施监控。
现将紫纹羽病的有关文献资料摘要报导如下。
1. 紫纹羽病的症状是: 罹病初期 , 根部外表缠
绕着白色根状菌索。随后 , 菌索由白色转为粉红色 ,
最后呈褐色 ,并很快密布整个根系表面 ,根部湿腐。
根表的菌索开始易剥落 , 后因菌索密集成菌膜 , 包
围着表皮层 , 质地坚韧 , 不易剥离。 当根部肉质部
分烂尽后 , 就剩下皮壳和中间的本质化纤维 , 植株
易从土中拔起 , 植株地上部枯死。
2. 病原: 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d.属担
子菌亚门、 层菌纲、 木耳目、 木耳科 , 卷担子属真
菌。
3.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索依附与根系或带菌
土壤越冬 ,成为下一年初次侵染源。 8月初发生 , 一
直延续到 11月份。 田间湿度大 , 雨季长有利发病。
4. 紫纹羽病的防治措施是:
①处理病残株。收获时将病残株集中一起烧毁 ,
减少病菌越冬数量。 ②实行轮作。 与禾谷类作物轮
作轮作期易 3~ 5年。③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及
时挖除彻底处理 ,并在病穴内和周围撒上石灰粉 ,以
防止病害蔓延。 雨季注意挖沟排水。④土壤消毒。
·26· 湖北植保 2001年第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