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豆瓣绿组织培养配方筛选研究



全 文 :培养基种类
培养基
编号
基本成分
附加成分
6-BA∥mg/L NAA∥mg/L 香蕉∥g/L 马铃薯∥g/L 活性碳∥g/L 蔗糖∥g/L 琼脂∥g/L pH 值
诱导培养基 1# MS 0.5 0.1 - - - 20 5.8 5.8
2# MS 3.0 0.1 - - - 20 5.8 5.8
继代培养基 2# MS 3.0 0.1 - - - 20 5.8 5.8
3# 花宝 1 号 - - 25 25 1 20 5.8 5.8
促根培养基 4# MS 3.0 0.1 - - 1 20 5.8 5.8
5# 花宝 1 号 - - 50 50 1 20 5.8 5.8
注:花宝 1 号浓度为 30 g/L。
表 1 培养基种类与成分
培养基编号 外植体种类 培养 15 d 后 培养 30 d 后 培养 45 d 后
1# 叶柄基部 55%膨大 50%转化为丛生芽 95%转化为丛生芽
1# 叶片 无膨大,30%叶片边缘褐化 无膨大,80%叶片边缘褐化 全部褐化,死亡
2# 叶柄基部 65%膨大 60%转化为丛生芽 100%转化为丛生芽
2# 叶片 无膨大,33%叶片边缘褐化 无膨大,85%叶片边缘褐化 全部褐化,死亡
表 2 豆瓣绿外植体不定芽诱导培养情况
豆瓣绿组织培养配方筛选研究
汤 楷 郑运欢 黄茜莉 郭英铎
(广东省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汕头 515000)
摘要 以豆瓣绿叶柄基部、叶片为外植体,采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了 6-BA 及各种添加物对豆瓣绿的植株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培
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瓣绿的组织培养应选取叶柄基部为宜,诱导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6-BA 3.0 mg/L;芽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花
宝 1号 30 g/L+香蕉 25 g/L+马铃薯 25 g/L+活性炭 1 g/L;生根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花宝 1号 30 g/L+香蕉 50 g/L+马铃薯 50 g/L+活性炭 1 g/L。
关键词 豆瓣绿;外植体;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 Q81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171-02
豆瓣绿(Peperomia obtusifolia)又名豆瓣如意、四瓣金钗、
椒草、翡翠椒草,属胡椒科(Piperaceae)豆瓣绿属(Peperomia),
原产于西印度群岛、巴拿马、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洲北部 [1-2]。
豆瓣绿是小型一年生或多年生常绿簇生草本植物,一般作
为盆栽装饰用,适用于室内观赏 [3-4]。药用可以止咳祛痰,祛
风除湿,外用可治跌打损伤、骨折。目前,豆瓣绿多用扦插和
分株的方法进行繁殖,但这些方法苗体整齐度较差,增殖系
数低,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国内目前正开始逐步重
视对胡椒科植物的组织培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
大部分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有关胡椒科植物组织培养的
报道不多 [5-7]。笔者于 2010 年开始对胡椒科豆瓣绿属进行初
步研究,本试验以叶柄基部、叶片为外植体,对豆瓣绿的组
培快繁技术进行初步研究,以满足生产需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的豆瓣绿植株。供试
培养基:以 MS(诱导培养和继代培养)和花宝 1 号(继代培
养)作为基本培养基,试验使用的培养基成分见表 1。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的处理。以叶柄基部、叶片为外植体,将叶片、
叶柄用 75%的酒精擦拭数遍,叶片切成 1 cm2的方块,切取
叶柄基部约 0.5 cm2 的小段 ,再用 10% NaClO2 溶液消毒
收稿日期 2014-05-04
15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5~8遍。
1.2.2 芽诱导培养。以 MS 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将处理好
的不同外植体分别接种于 1#、2#培养基中。每种培养基 15瓶,
每瓶接 1 个外植体。接种 1 周后置于培养温度为(25±2)℃、
光照时间为 12 h/d、光照强度为 800~1 000 lx 的培养室中培
养。分别在接种后 15、30、45 d 观察生长状况并进行记录。
1.2.3 继代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诱导出来的细小芽点分
切成小块,分别接入 2#、3#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每瓶培
养基接 3~4团并均匀摆放。培养环境条件同上。
1.2.4 生根培养。取健壮的丛生苗,将其切成单苗,转入 4#、
5#中进行生根培养,每瓶接种 20 株。接种后置于培养温度
为(25±2)℃、光照时间为 12 h/d、光照强度为 2 000~3 000 lx
的培养室中培养。
1.2.5 出瓶。接种后置于光照强度为 5 000~6 000 lx 的大棚
中炼苗。经过炼苗,当根数达到 4~5 条、植株健壮时即可出
瓶 [8-9]。出瓶时,用镊子取出小苗,并用流水洗去培养基,移栽
至已灭菌的水苔中并浇透水。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定芽的诱导
将不同外植体分别接入 1#、2#培养基,结果见表 2。从表
2 中可以看出接种 15 d 后,以叶柄基部为外植体在 1#、2#培
养基中已有部分膨大,而以叶片为外植体在 1#、2#培养基中
均无明显变化或轻微褐化;接种 30 d 后,以叶柄基部为外植
体 1#、2#培养基中均已出现细小芽点,而以叶片为外植体 1#、
2#培养基中均还未出芽且褐化较为严重;接种 45 d 后,培养
基 1#、2#中的以叶柄基部为外植体的均能长出细小芽点,其
中以 2#培养基的芽点较多,而以叶片为外植体的则已全部
褐化死亡,可见叶柄基部为豆瓣绿组织培养较好的外植体。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 11期
171
林业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 11期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基质处理
成活率
%
开花时间∥d
平均(现蕾) 最早 最晚
竹炭新型颗粒基质 100 92 73 117
珍珠岩 100 97 78 122
陶粒 100 100 82 132
表 4 不同基质中四季桔的开花时间比较
基质处理
挂果时间∥d
平均 最早 最晚
竹炭新型颗粒基质 121 91 142
珍珠岩 128 94 148
陶粒 133 99 168
表 5 不同基质中四季桔的挂果时间比较
季桔中即便成活的,长势也极差,说明尽管纯竹炭有良好的
孔隙度与强大的吸附功能,但其作为主栽培基质并不适宜,
这与王伟龙等 [6]研究得出的竹炭添加过量会出现抑制植物
生长现象的结论相一致,但利用其加工后的竹炭新型颗粒
基质,则效果良好。50~100 目的竹炭颗粒作为基质时,苗木
死亡的速度最快,5~10 mm 颗粒的次之,而 3~5 mm 及 1~
3 mm 的相对缓慢。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竹炭呈较强碱性有
关,50~100 目的小颗粒,其竹炭中的 NaHCO3 经浇水迅速
溶于水,使基质很快呈强碱性,因而对植物组织的破坏也
就加速,而 5~10 mm 的颗粒竹炭,一方面由于颗粒太大不利
于基质保水,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基质跟植物根系的充分接触。
而1~3 mm 与 3~5 mm 刚好介于这两者之间,因此植物组织
受损害的过程要相对长一些。
通过对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使用新型竹炭
颗粒基质对比传统基质栽培时对植物的根系生长、开花、挂
果的能力均有提高,开花和挂果早晚直接影响到其商品价
值,开花和挂果期较早有助于占领市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收
益,可见竹炭新型颗粒基质在作为栽培基质上具有一定的
优势。
4 参考文献
[1] 曹欢玲,李文珠,张蔚.竹炭孔隙性状的探索[J].竹子研究汇刊,2011,30
(3):33-36,48.
[2] 马嘉伟,胡杨勇,叶正钱,等.竹炭对红壤改良及青菜养分吸收、产量
和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5):655-661.
[3] 沈信权,徐佳乐,沈建林,等 .添加竹炭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浙江林
业科技,2012,32(5):9-12.
[4] 张东升,王戈,张新萍.竹炭利用综合评述 [J].世界竹藤通讯,2004,2
(1):1-3.
[5] 傅秋华,张文标,钟泰林,等.竹炭对土壤性质和高羊茅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2):159-163.
[6] 王伟龙,张文标,钟泰林,等 .竹炭对草本花卉生长的影响[J].世界竹
藤通讯,2005,3(1):24-26.
(上接第 170页)
2.2 继代培养
接种 35 d 后观察,2#、3#培养基中的细小芽点均已分化
成苗(表 3)。其中以 3#为最多,但苗体较小、较弱,出现此种
现象可能是由于增殖过于旺盛,经过多次分瓶后植株可以
复壮。有时在经过多次继代增殖后,少部分幼苗会有根系长
出,出现此种现象可能与品种特性有关(图 1a)。
2.3 生根培养
将无根苗打散接种于 3#、4#培养基中,接种 60 d 后进行
调查,其生根及生长状况见表 4。
由表 4 可知,4#及 5#培养基都是适宜的生根壮苗培养
基。但 5#培养基中只使用的天然营养添加物而无需使用植
物激素,成本较低,且植株生长状况都比 4#培养基好,因此
5#培养基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配方(图 1b)。
2.4 出瓶
经过炼苗,当根数达到 4~5 条、植株健壮时即可出瓶。
出瓶时,用镊子取出小苗,并用流水洗去培养基,移栽至已
灭菌的水苔中并浇透水。经过此方法,可使试管苗成活率达
到 100%。
3 结论
试验选用豆瓣绿的叶柄基部和叶片作为外植体,通过对
比发现豆瓣绿的组织培养材料应选取叶柄基部为宜,且芽诱
导阶段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6-BA 3.0 mg/L;在继代增殖
阶段,其适宜培养基配方为:花宝 1 号 30 g/L+香蕉 25 g/L+
马铃薯 25 g/L+活性炭 1 g/L;生根壮苗阶段适宜培养基配方
为:花宝 1号 30 g/L+香蕉 50 g/L+马铃薯 50 g/L+活性炭 1 g/L。
试验结果表明,在继代增殖阶段和生根壮苗阶段均采用天
然营养添加物而不添加植物激素,既节约了生产成本 ,又
缩短了成苗时间,为豆瓣绿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新的途径。
4 参考文献
[1] 蔡明,李树贵.豆瓣绿叶片再生植株[J].西南园艺,2001,24(4):43.
[2] 苏平.豆瓣绿无病毒苗的培育及无土栽培[J].中国林副特产,2002,14
(1):46.
[3] 徐苏,王明伟,李娜.草胡椒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5,36
(12):1893-1896.
[4] 李文安,王玲 .双色豆瓣绿的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25
(6):43.
[5] 蒋泽平,朱鹿鸣.豆瓣绿试管苗快速繁殖 [J].江苏林业科技,1990,15
(1):14-15.
[6] 蒋雄辉,陈春满,何蜜丽,等 .荷叶椒草的组织培养和再生[J].植物生
理学通讯,2008,44(3):518.
[7] 李凤兰,刘荣梅,胡国富,等.五彩椒(Capsicumannuum L.)的组织培养
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1):62-65.
[8] 马燕,程金水 .豆瓣绿组织培养辐射诱变效果的初步研究 [J].北京林
业大学学报,1987,16(3):325-331.
[9] 张瑞麟,范敏 .西瓜皮椒草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
讯,2002,38(1):45.
培养基编号 增殖倍数∥倍 苗体状况
2# 15 叶小,苗较弱,增殖率高
3# 30 叶小,苗弱,增殖率极高
表 3 豆瓣绿继代幼苗培养情况
培养基编号 生根率∥% 生根数∥条 根系长势 苗体长势
4# 99 2~3 较幼、较长 较好
5# 100 3~5 较粗、长 好
表 4 豆瓣绿无根苗生根培养及生长情况
a b
图 1 豆瓣绿增殖苗(a)和生根苗(b)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