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香荚兰镰刀菌根腐病药剂毒力测定及幼根接种防治试验



全 文 :香荚兰镰刀菌根腐病药剂毒力
测定及幼根接种防治试验
陈 艳 , 杨雄飞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云南 景洪  666100)
          
  收稿日期: 1999- 01- 02
基金项目: 云南省“九五”攻关课题 ( 95A6- 1)子
课题《香荚兰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的部分内容
摘要:在 PDA含毒介质上的试验表明 ,苯莱特 ( 50% WP)、多菌灵 ( 50% WP)、甲基托布津 ( 70% W P)抑菌效果最
好 ,稀释 30万倍的药液对尖孢镰刀菌抑菌率分别为 100%、 91. 9%、 67. 9% ,而粉锈灵 ( 15% WP) 3 000倍液 ,抑菌
率仅为 70. 1% ;苯莱特、粉锈灵 1 500倍液对腐皮镰刀菌抑菌率仅为 94. 4%和 14. 0%。苯莱特和粉锈灵对尖孢镰
刀菌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腐皮镰刀菌。抑菌圈法试验 ,多菌灵、苯莱特 500~ 1 000倍液对腐皮菌的防效又优于尖
孢镰刀菌 ,而粉锈灵对 2种镰刀菌均不产生抑菌圈。 香荚兰幼根接种药效试验 ,粉锈灵对尖孢镰刀菌防效最好
( 56. 6% )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次之 ( 51. 6%、 50. 9% ) ,而苯莱特较差 ( 40. 4% )。粉锈灵 1 000倍液浸泡 1h和盆栽
施药 ,均对香荚兰幼根产生药害。
关键词:香荚兰 ;根腐病 ;镰刀菌 ;苯莱特 ;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 ;粉锈灵
  根腐病是香荚兰 (Vanil la fragrans )的主要病害。
西双版纳香荚兰根腐病的主要病原是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和腐皮镰刀菌 ( F. solani ) [1 ]。化
学防治是根腐病防治的一个重要措施。国内外也有报
道、推荐苯莱特 ( Benomyl )、多菌灵 ( Ca rbendazim )、甲
基托布津 ( Thiophanate- methyl )等杀菌剂用于防治
香荚兰根腐病 [2~ 6 ] ,但很少见有关药效的详细报告。黄
伙平、郑国基 [2 ]做了香荚兰根腐病药剂防治的室内试
验 ,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防效最好 ,可望应用于生产
防治。 为了对香荚兰化学防治提供新的农药和应用依
据 ,我们特选取苯莱特、粉锈灵 ( T riadimefon )、多菌
灵、甲基托布津等高效广谱内吸杀菌剂 ,进行本项室内
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于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含毒介质法测杀菌剂毒力
供试菌株为从本地香荚兰根腐病病根上分离到的
尖孢镰刀菌 ( C5菌株 )和腐皮镰刀菌 ( C25菌株 ) ;供试药
剂为多菌灵 ( 50% )、粉锈灵 ( 15% )、甲基托布津
( 70% )、苯莱特 ( 50% )等 4种可湿性粉剂。
把供试药剂分别配制成系列稀释倍数的含毒
PDA培养基。用直径为 4mm× 4mm的打孔器分别取
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的 PDA平板培养物菌块 ,
接种于上述含毒 PDA平板上 ,每种浓度 3次重复 ,对
照接种于不含毒的 PDA平板上。置于 28℃的培养箱
中培养。以培养第 6d的平均菌落直径计算抑菌率。
抑菌率= (对照菌落直径平方—药剂处理菌落直
径平方 ) /对照菌落直径平方× 100[8 ]
1. 2抑菌圈法测定杀菌剂毒力试验
用无菌水将供试菌 PDA斜面培养物孢子洗下 ,
用无菌吸管取一定量孢子悬液与冷却至 45℃左右的
PDA培养基混合均匀 , 倒入平板。用直径为 12. 5mm
× 12. 5mm的无菌滤纸圆片分别蘸取稀释成 500、
1 000、 1 500倍液的参试药剂 ,并用滤纸吸取多余的药
液后 ,放入带菌的 PDA平板上。同一稀释倍数的处理
放在同一皿内。对照为清水处理。每一处理 3次重复。
置于 28℃的培养箱中培养。以第 4d的抑菌圈直径大
小比较药剂毒力。
1. 3香荚兰幼根先浸药剂处理 ,再接种尖孢镰刀菌
( C5 )菌悬液致病试验
幼根材料:剪取健康的香荚兰蔓段在培养缸中保
湿培养 ,节上长根后 ,截取带幼根的 1个节的蔓段进行
试验。
取一定数量的香荚兰幼根 ,先用稀释 1 000倍的
参试农药浸泡 1min,晾干后 ,次日再置入尖孢镰刀菌
菌悬液中浸泡接种 1h,对照清水浸泡 ,放入保湿缸中
在 100%相对湿度下培养 , 13d后观察病情。病情以病
部占根长比例分为 10级 ,计算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
0级 未浸染 ;
4 云南热作科技   Journal of Yunnan Tropical Crops Science& Technology   1999, 22( 1): 4~ 7    CN 53— 1604 /SDOI : 10. 16005 /j . cnki . tast . 1999. 01. 002
1级 病部占根长 1 /10以下 ;
2级 病部占根长 1 /10~ 2 /10;
3级 病部占根长 2 /10~ 3 /10;
4级 病部占根长 3 /10~ 4 /10;
5级 病部占根长 4 /10~ 5 /10;
6级 病部占根长 5 /10~ 6 /10;
7级 病部占根长 6 /10~ 7 /10;
8级 病部占根长 7 /10~ 8 /10;
9级 病部占根长 8 /10~ 9 /10;
10级 病部占根长 9 /10以上。
1. 4香荚兰幼根经尖孢镰刀菌菌悬液浸泡后 ,室内移
栽土内 ,施不同药剂的致病试验
取一定数量的香荚兰幼根 ,先在尖孢镰菌菌悬液
中浸泡 1h,然后分别植入 5个直径 30cm的装满土的
花盆中 ,分别均匀浇入各参试农药 ( 1 000倍液 )
500ml ,对照浇 500ml自来水 , 10d后观察病情。按 10
级分级标准计算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
1. 5离体香荚兰幼根浸泡不同农药药害试验
取一定数量的香荚兰幼根 ,分别在 1 000倍液的
参试农药中浸泡 1h,对照为清水浸泡 ,然后置于保湿
缸中在 100%相对湿度下培养。 11d后观察药害反应。
受害程度按 10级分级标准计算受害指数。
2 结果
2. 1不同农药含毒介质抑菌率的试验表明 ,苯莱特、多
菌灵、甲基托布津有着很强的抑菌效果 ,而粉锈灵效果
较差。 前 3种农药对香荚兰尖孢镰刀菌尤为敏感。 在
稀释倍数 15万倍时 ,抑菌率都达 100% ,到 30万倍
时 ,多菌灵、苯莱特抑菌率仍能保持在 90%以上 ,而粉
锈灵 3 000倍液抑菌率即降至 80%以下。苯莱特、粉锈
灵 1 500倍液对腐皮镰刀菌抑菌率仅为 94. 4%和
14. 0% (表 1)。
抑菌圈试验中 ,参试的苯莱特、多菌灵、粉锈灵表
现对腐皮镰刀菌更为敏感 ,其中多菌灵抑菌效果最强 ,
粉锈灵最差。苯莱特、粉锈灵 500~ 1 500倍液 ,对尖孢
镰刀菌不产生抑菌圈 ;粉锈灵对腐皮镰刀菌亦不产生
抑菌圈 (表 2)。
2. 2香荚兰离体幼根接种药剂防治试验表明 ,参试农
药对香荚兰尖孢镰刀菌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幼根先
浸泡各农药 1 000倍稀释液 ,再接种菌悬液的处理 ,相
对防效均在 90%以上 ;幼根接种后再盆栽入土 ,施入
各农药 1 000倍液 , 10d后的结果 ,粉锈灵处理的相对
防效最高 ( 56. 6% ) ,多菌灵、甲基托布浸防效相近
( 51. 6%、 50. 9% ) ,而苯莱特则较差 ( 40. 4% ) (表 3、
4)。
3 讨论
苯莱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在含毒介质上病菌的
生长速率测试中 , 3种农药均表现出很强的抑菌能力 ,
经稀释 30万倍抑菌率仍达 67. 9%~ 100% ;离体幼根
接种试验也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侵染和扩展的能力 ,是
防治香荚兰镰刀菌根腐病的有效农药。在抑菌圈法试
验中 ,苯莱特的抑菌效果明显低于多菌灵 ,也许是苯莱
特在马铃薯葡萄糖介质中特别容易转化成为多菌灵 ,
因而毒性特别大 [ 9] ,而抑菌圈试验没有这种充分的转
化为多菌灵的条件。试验中甲基托布津在含毒介质中
显高效也可能是同样原因。
含毒介质法测定中 ,苯莱特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
率明显高于对腐皮镰刀菌 ,而在抑菌圈法中又为相反
结果。除了药剂因试验方法不同作用有差异外 ,可以看
出不同镰刀菌种对药剂的反应有着明显的差别 ,应该
深入研究。
     表 1 不同农药 PDA含毒介质对不同镰刀菌的抑菌率 (% )
稀释倍数 尖孢镰刀菌 ( C5 )苯莱特 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 粉锈灵
腐皮镰刀菌 ( C25 )
苯莱特 粉锈灵
500 100 100 100 87. 9 100 59. 1
1 000 100 100 100 86  95. 2 34. 8
1 500 100 100 100 83. 7 94. 4 14. 0
3 000 100 100 100 70. 1
6 000 100 100 100 42. 4
15 000 100 100 100
30 000 100 100 100
75 000 100 100 100
150 000 100 100 100
300 000 91. 9 100 67. 9
750 000 27. 2 49. 9 39. 5
5第 1期 陈艳等: 香荚兰镰刀菌根腐病药剂毒力测定及幼根接种防治试验
     表 2 不同药剂对不同镰刀菌种的抑菌圈直径 ( mm)
稀释倍数 尖孢镰刀菌 ( C5 )苯莱特 多菌灵 粉锈灵 对 照
腐皮镰刀菌 ( C25 )
苯来特 多菌灵 粉锈灵 对 照
500
1 000
1 500
0
0
0
30. 5
25. 1
19. 8
0
0
0
长满菌丝
18. 9
6. 8
11. 0
37. 1
35. 1
30. 6
0
0
0
长满菌丝
表 3 香荚兰幼根浸药剂后 ,接种尖孢镰刀菌菌悬液病情统计
处  理 参 试幼根数
平均 ( mm)
根长 /根径
处理 13d后病情
病根数 发病率 (% ) 病情指数
相 对
防效 (% )
粉锈灵 7 31. 8 /2. 7 0 0  0 100 
苯莱特 8 29. 6 /3. 2 1 12. 5   2. 5 94. 9
多菌灵 8 36. 6 /3. 0 0 0  0 100 
甲基托布津 8 29. 4 /3. 1 0 0  0 100 
对 照 8 27. 3 /3. 0 5 62. 5   48. 75
表 4 香荚兰幼根尖孢镰刀菌接种后 ,盆栽入土 ,施不同药剂处理病情统计表
处  理 参试根数 平均 ( mm)根长 /根径
处理 10d后病情
病 根 数 发病率 (% ) 病情指数
相对
防效 (% )
粉锈灵* 16 24. 7 /3. 3 15 93. 8 31. 9 56. 6
苯莱特 18 30. 0 /3. 0 15 83. 3 43. 8 40. 4
甲基托布津 18 36. 8 /3. 1 17 94. 4 36. 1 50. 9
多菌灵 18 40. 1 /3. 3 15 83. 3 35. 6 51. 6
对 照 17 33. 5 /3. 0 17 100  73. 5 0 
  * 施粉锈灵 6d后 ,发现 82. 3%的根遭受药害 ,即根尖黑腐 ,停止生长。
表 5 离体香荚兰幼根浸泡不同农药药害反应
(参试农药 1 000倍液 ,浸泡 1h )
处 理 参试根数 平均 ( mm )根长 /根径
处理 11d后观察结果
受害根数 受害率 (% ) 受害指数 害   状
粉锈灵 8 20. 0 /2. 9 8 100 61. 25 褐色、坏死
苯莱特 8 26. 1 /2. 8 0   0 0  根无害、继续生长
多菌灵 8 26. 3 /2. 7 0   0 0  根无害、继续生长
甲基托布津 8 34. 0 /2. 7 0   0 0  根无害、继续生长
对 照 8 28. 4 /2. 7 0   0 0  根无害、继续生长
  粉锈灵也是一种高效内吸杀菌剂 ,很少见用于镰
刀菌防治的报道。黄式玲等 [10 ]报道了粉锈灵 ( 15% )的
500倍液在室内常规纸碟法 (即抑菌圈法 )药效测定
中 ,对引起西瓜枯萎病的尖孢镰刀菌 ( Fusarium oxys-
porum f . sp. niveum )无抑菌作用 ,但在田间试验中 ,粉
锈灵 1 000倍液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 我们用生长速
率法测定 ,结果粉锈灵抑菌效果最差 ,而抑菌圈法测定
则无效 ,但在幼根接种试验中 ,又表现有较好的防效 ,
与黄式玲等人的试验结果相似。 可以看出粉锈灵有独
特、复杂的抑菌机理 ,值得深入研究。
粉锈灵浓度过大能对作物产生药害 ,通过抑制赤
霉酸的合成使作物生长停滞 ,植株矮小 [11~ 12 ]。本项试
验也观察到在其 1 000倍液中浸泡 1h,或长时间接触
根系 (盆栽土壤施药 ) ,能造成香荚兰幼根一定程度的
药害 (表 5)。 表现为根尖变色坏死和根前端不同程度
萎缩干腐 ,停止生长 ,似乎香荚兰根系对该药更为敏
6 云南热作科技 第 22卷 
感。粉锈灵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应继续田间试验和生产
应用试验。但要特别注意药剂的浓度和用量 ,以发挥药
效 ,减轻和避免药害。
4 致谢
赵丽芳同志参加全部试验工作 ,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 1] 李加智 ,陈艳 . 西双版纳香荚兰镰刀菌种的研究 . 云南热作科技 , 1998, ( 1): 3~ 7
[ 2] 黄伙平 ,郑国基 . 香荚兰根腐病的药剂防治研究初报 . 亚热带植物通讯 , 1991, ( 2): 54~ 56
[ 3] 陈宝封 ,王庆煌 ,黄帮伯 . 香荚兰在海南岛兴隆地区引种试种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1969, ( 1): 53~ 61
[ 4] 洪祥平 ,章明 ,谢继彬 ,等 . 香荚兰两种重要病害的调查 . 热带作物研究 , 1989, ( 1): 59~ 61
[ 5] 吴小兰 . 香荚兰栽培技术 . 热带作物科技 , 1991, ( 3): 63~ 65
[ 6] 黄伙平 . 国外香荚兰栽培概况 . 云南热作科技 , 1988, ( 1): 27~ 30
[ 7] 毛根海 . 留尼旺香荚兰生产调查报告 . 云南热作科技 , 1990, ( 3): 17~ 23
[ 8] 吴世昌 . 新农药荟萃 .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1992. 321~ 325
[ 9] 华南农学院 . 植物化学保护 . 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83: 251~ 252
[ 10 ] 黄式玲 ,张超冲 . 西瓜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测试及防治试验 .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 1996, ( 3): 183~ 189
[ 11 ] 王德民 ,石健 ,王智 ,等 . 农药实用技术大全。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7. 449~ 451
[ 12 ] 屠予钦 . 农药科学使用指南 . 北京: 金盾出版社 , 1989. 70~ 71
Determine of Virulence on Fungicide on Fusarium
oxysporum in V anilla and Cont ro ling Trial
CHEN Yian, YANG Xiong- fei
( 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o f Yunnan, Jinghong 666100)
Abstract: The results on PDA w ith pesticides show that the bacteriostasis of benomy l 50% WP, carbenda zim
50% WP and thiophaeate- methyl 70% WP are the best , The rate of restraining F. oxysporum are 100% , 91.
9% and 67. 9% , respectiv ely, w ith 3× 105 - fold. The rate is 70. 1% w ith 3000- fold t riadimefon. The rate of re-
st raining F. solani are 94. 4% and 14. 0% , respectiv ely, wi th 1500- fold benomyl o r triadimefon. The ef fects of
benomyl and triadimefon on F .oxysporum a re bet ter than on F . solani. But the effect of cont roling F. solani w ith
500~ 1000- fold benomy l o r carbenda zion are better than contro ling. F.oxysporum , t raidimefon is no effect by
rest rining fungus ci rcle. The test show that effect of triadimefon on F.oxysporum is the best ( 56. 6% ) , ef fect of
carbenda zim , thiophanate- methy l and benomyl are 51. 6% , 50. 9% and 40. 4% , respectively. Young roo ts of
vanilla o ccur toxicosis diping in fo r 1h o r drench wi th 1000- fold t riadimefon.
Key words: vani lla; root ro t; Fusarium sp. ; benomyl; carbenda zim; thiophanate- methyl; triadimefon
7第 1期 陈艳等: 香荚兰镰刀菌根腐病药剂毒力测定及幼根接种防治试验